第137章 快車道

第137章 快車道

歷史上可口可樂曾經兩次進入中國市場,第一次是在1927年,當時可口可樂公司與屈臣氏公司合作,在中國開始生產及銷售可樂。

剛開始可口可樂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做蝌蝌啃蠟,這名字拗口又難聽,根本沒有客戶願意購買。

到了1928年,可口可樂公司懸賞350英鎊徵求中文譯名,這可是大手筆,都夠在首都買一套四合院了,最後上海教授蔣彝取了可口可樂這個好聽又吉利的名字,拿走了這筆獎金。

同時可口可樂積極開展各種營銷活動,比如邀請阮玲玉來做廣告主角,很快就贏得了當地民衆的喜愛,銷量一路看漲,到了40年代末,中國已經成爲可口可樂當時的最大海外市場。

新中國成立後,可口可樂也隨之離開,到了1978年中美兩國宣佈建交,可口可樂公司與中糧總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開始在中國開設灌裝廠並銷售可口可樂。

一開始的時候,國家規定可口可樂只能外銷,國內的話只允許在少數涉外酒店、商店銷售。

但是可口可樂並不滿足於此,在他們的不斷爭取下,1982年開始被允許供應後的剩餘產品由首都糖業菸酒公司系統在首都投放市場。

可口可樂以爲機會來了,便在各大商場推銷買一瓶可樂,送一個氣球或一雙筷子。這種風風火火的促銷馬上引來了媒體的強烈反應。

原本國內和可口可樂合作,是想利用國內廉價的人力成本生產可口可樂然後外銷以賺取外匯,答應可口可樂銷售剩餘產品是不想造成浪費,但是看這架勢,可口可樂明顯賣的不是剩餘產品,於是馬上叫停,所有商店的可口可樂全部下架。

從那以後,可口可樂一直只能在涉外商店銷售,尋常人很難買到,這一現象到現在還沒有改變。

回到賓館,李耒開了一罐八五年的可口可樂細細品嚐一番,依稀感覺和自己在後世喝的口味還有些不一樣。

原因麼,看成分表就知道了,現在可口可樂的甜味基本都來源於蔗糖,而後世則摻了不少果葡糖漿,從而造成了口味的差異。

純蔗糖的可口可樂比果葡糖漿的甜要稍微厚重一點,果葡糖漿會稍微偏果味一些,更輕盈。

另外各種包裝耐氣壓程度、香料揮發程度也有不同,所以造成了口味的細微差距,綜合而言,玻璃瓶的最好喝、易拉罐次之、塑料瓶最差。

蔣國橋早就想處理那兩條生產線了,如今又去友誼賓館漲了見識、收了可樂,辦起事來自然很快,第二天就讓衛康過去把生產線拉走。

衛康當天就把錢交了,找了幾輛卡車把設備運回柳樹鄉,然後其他設備也陸續到位,工地伙食好、錢也發的及時,工人們幹活都很賣力,沒過多久,廠子就基本建好了。

新廠子被命名爲二道灣包裝廠,爲啥不叫紙箱廠了呢?原因很簡單,除了紙箱、雞蛋託生產線之外,李耒還引進了一條包裝袋生產線,用來生產飼料包裝所需的編織袋,這麼多產品,再叫紙箱廠肯定就不合適了。

“設備都調試過了,雖然還有點磕磕絆絆,不過這都是新設備、操作不熟練的原因,等過一陣就好了!以後只要供電站不斷電,一天二十四小時生產都不成問題!”看着全新的工廠,衛康也是激動不已。

幾個月前,誰能想到自己會擁有這麼大、這麼先進的工廠呢?雖然說寧做雞頭不當鳳尾,可那也要看具體情況,而且根據合同規定,自己以後還能慢慢回購股份,再過些年,廠子依舊是自己的。

“你要擔心別的我還不一定有辦法,電的問題根本不用擔心!鄉里的水電站馬上就要建好了,到時候給誰用我說了算,只要你能拉到訂單,只要工人能跟得上,滿負荷生產完全不是問題!”經過一年多的修建,水電站也將迎來竣工。

西門子的水輪發電機已經順利安裝測試完畢,現在只剩下一些簡單的收尾工作了,省裡、縣裡的領導已經定好過來參加竣工典禮的時間了,這回的話,李耒應該不至於再像開工時候一樣,站到最邊上了。

一旦水電站投入使用,飼料廠、養雞場、養豬場、育種基地和紙箱廠就不用擔心缺電的問題了,這在八十年代已經勝過了大部分競爭對手,李耒的事業也將補上最短的那塊短板,正式走上快車道。

“衛哥,咱們來河陽算是來對了,以前在董莊鄉就經常停電,到其它地方也是一樣,現在到處用電都緊張,一遇到電力短缺,我們這些鄉鎮企業肯定是第一個被斷電的,我早就煩透了!現在好了,不用擔心斷電的日子簡直太幸福了!”秦志強也是高興壞了。

“老闆,電費怎麼算?不會太貴吧?”只要能保證穩定供電,衛康能接受電費稍微貴一些,但是貴的太多就不划算了。

“和正常工業用電價格一樣,跟着國家規定的價格走。”李耒修水電站爲的就是能讓自家工廠有穩定的電力來源,賺錢倒是其次。

“那就太好了!”這下,衛康最後一點擔心也沒了。

“現在宿舍也蓋好了,你們也可以把媳婦兒孩子接過來麼,她們要是願意上班,就到飼料廠去;上學的話也不用擔心,二道灣小學和柳樹鄉中學的教學質量好得很。”李耒勸道。

“謝謝老闆,我明天就回去給她們說!”衛康和秦志強滿口答應,他倆的老婆都沒正式工作,先前他倆就想老婆來紙箱廠上班,但是想想有些不合適就沒開口,李耒現在這麼處理,倒是剛剛好。

兩口子在同一個地方上班也有利於家庭穩定,免得因爲長期分居而引發各種矛盾,可以讓他們把更多心思用在工作上。

伱想讓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就該幫他們處理好這些瑣事,而不是一味地強壓、畫餅,搞這些沒意思。

“既然搞好了就儘快開始生產吧,中州紙箱廠的產品質量現在是越來越不行了,送貨也不及時,我早就不想跟他們合作了!”現在自家的紙箱廠建好了,終於可以擺脫這些麻煩了。

“他們生產的那都是什麼東西?要不是其他廠的產能供應不上,他們廠早就該喝西北風了!”雖然是紙箱廠子弟,秦志強說起廠裡的情況也是一點兒都不留情面,他甚至還打算搶中州廠的客戶。

“最近幾個月,都有哪些客戶罵過中州廠,我都讓二伯記到本子上了,明天我把媳婦兒娃接過來之後,就一家一家過去談,保證他們都想買我們的紙箱!”

“哈哈,我當時就是被你這麼忽悠過來的!我還記得你請我吃燴麪,自己捨不得吃,餓的肚子咕咕叫!走,今天我請你們兩個吃燴麪去!”一想起這件事,李耒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衛康擅長組織生產,對管理和技術十分敏感;秦志強性格外向、善於和人打交道,他倆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絕對是黃金搭檔,紙箱廠有了他倆,李耒就可以放心的當甩手掌櫃了。

六月八號,二道灣水電站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飄飄、人山人海,李啓雲指揮塗着紅臉蛋的學生們舉起鮮花站在路邊,不停地喊着,“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不斷有小車抵達,領導們從車裡下來,和藹地向學生們揮手致意,然後一邊鼓掌一邊走向邢書望、李耒、馬天佑他們,和他們握手留念。

“歐陽、齊主任、孟廳.感謝各位領導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水電站的落成典禮!多虧了各位領導的支持,水電站才能又好又快的完工!”李耒他們挨個問好。

等典禮正式開始的時候,依舊是歐陽和馬天佑坐在最中間,李耒有所進步,和邢書望只隔了兩個座位。

典禮的過程沒啥新鮮的,歐陽等領導按照職位高低依次發言,從不同角度、高度讚揚了二道灣水電站落成的意義。

馬天佑也要講話,他的稿子是李耒和李啓雲幫忙審的,從上到下凡事打過交道的領導和單位都感謝了一遍,一個都沒有漏過,這些沒啥意義,但是還非有不可,領導們聽了高興,李耒以後想借馬天佑的名義在中原乾點啥也方便。

畢竟誰都喜歡跟懂事的人合作不是?說不定以後還會有其它地方請馬天佑過去修水電站呢。

要是有附近適合修建飼料廠、養殖場的地方,李耒還真不介意和他們合作,順便把自己的事業擴張到更多地方。

水電站建成開始發電,周圍的村民很快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這倒不是說他們用電的時間變長了,現如今村裡人有幾個捨得用電的?家裡除了電燈泡也沒啥電器了。

而是他們掙錢的機會變多了,掙脫了電力短缺的枷鎖後,飼料廠和紙箱廠終於可以全力開工了,工人分成三班倒,二十四小時不停歇。

工廠裡有些工作用全職工的話不划算,這倒不是李耒捨不得發工資,而是這些工作內容不是長期性的,你養全職工的話,大多數時間都是閒着的。

比如最近業務多了,進貨出貨頻率比以前高不少,那就得臨時僱點人幫忙,這樣附近村裡的人就有掙錢的機會了。

錢不多,辛辛苦苦幹上一天也就掙個一兩塊錢,但勝在離家近,不用出遠門,有了這一兩塊錢,這個月的鹽就有了;要是運氣好點,一連十來天都能搶到活兒幹,那掙的錢也不見得比縣城國有企業的工人少了。

所以,飼料廠、紙箱廠和養殖場外面,每天都有人在哪兒等着,只要有工作,就一哄而上,有時候爲了搶一個賣勞力的機會,還會打起來。

最後還是李啓生出面,把周圍各村的支書都喊到一起商量了個辦法,以後各村輪着來廠門口守着,今天是你們村,明天我們村,後天他們村,這樣的話,每天在門口的,都是一個村的親戚,也不好打起來。

充足的電力帶來的是更多的商品,自從惠農牌飼料打響名聲之後,周邊各縣的老百姓都想買,然而廠子產量有限、供不應求,好多人拿着錢都買不到。

現在好了,三班倒的情況下,產量直接翻了三倍,終於可以敞開了賣了,那些養殖戶也不用擔心喂到一半兒買不到飼料了。

充足的飼料供應又反過來促進了養殖場的發展,周圍的農民也可以放心的購買雞雛、仔豬了,然後更多的養殖戶又帶來了更多的飼料需求,於是便形成了良性循環,飼料廠和養殖場的生意都猛地往上竄了一個臺階。

紙箱廠也有好處,雞蛋產量增加,需要的雞蛋箱和雞蛋託肯定就更多了,飼料廠需要的包裝袋也是他們生產的。

秦志強原本還想多跑幾個客戶,結果發現等供應完飼料廠和養殖場,剩下的產能已經沒有多少了。

生產能力的提高,伴隨而來的是更多市場的攻佔,原本李耒生產的飼料只在周邊幾個縣和中州銷售,以及供應重慶、AH等地的養殖場。

現在好了,飼料有富餘了,能賣到更多地方了,於是李新安便帶人迅速前往洛京、大梁等地,藉着之前銷售雞蛋搭建起的人脈網絡,迅速把飼料賣遍了整個中原省。

沒過多久,全中原省的鄉村,都能看見“農民想致富,惠農來幫助”的廣告,而且還有向其它周邊省份蔓延的趨勢。

這也給幾家工廠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林紅梅和陳彤每天下班,手都在不停地抖着,這真是數錢數到手抽筋。

李耒並沒有因此就停下自己的腳步,如今人才、資金等方面的條件都不缺,那麼就該繼續擴張。

他選擇的下一個地方是江大橋同志擔任市長的武漢,武漢是九省通衢之地,一旦拿下就可以把影響力擴張到整個中部地區。

李耒親自帶着樣品登上了前往武漢的火車。

(本章完)

第393章 站穩腳跟第149章 超聲波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124章 名場面第359章 利樂包裝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167章 異國相見第51章 再等半小時第481章 贊助奧運第327章 豪門恩怨第392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105章 設備租賃第300章 八七計劃第184章 未來的對手第271章 緩釋肥的好處第336章 辣條第150章 水生所第371章 互聯網的曙光第367章 屈服第90章 我去給你剪綵第17章 厄爾尼諾第338章 育種站第177章 我出錢給你拍第253章 一支穿雲箭第338章 育種站第66章 開工第320章 衣錦還校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291章 稻花香第371章 互聯網的曙光第219章 東北第460章 《糧食戰爭》出版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407章 乳業鐵娘子第365章 百萬畝椰林第2章 你還是太年輕啊第304章 團場第285章 收糧第296章 不一樣的麪粉第323章 王海第387章 訂單式農業第80章 特殊邀請第421章 種肥同播第483章 新投資項目第81章 說承包第275章 開會第185章 益海嘉裡第119章 真實的商業競爭第114章 現代中式第388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打廣告第405章 十二字原則第60章 BOT模式第409章 奶牛育種第436章 私人飛機第57章 殺年豬第472章 糧油協會第111章 畫餅第74章 7061部隊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392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148章 數量遺傳學和分子育種第445章 入場券第384章 對比第362章 炸開喜馬拉雅山第478章 下一代們第315章 麥神歸位第115章 美國農業革命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32章 四系配套法和育種壟斷(求收藏)第347章 大海商業顧問公司第270章 統戰價值第400章 合作對象第65章 這是給你的第232章 換飛機第290章 五常大米第275章 開會第21章 供港豬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351章 初見成效第336章 辣條第64章 考察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307章 貓司令第276章 痛並快樂着第372章 《稻花香》上映第320章 衣錦還校第160章 萬元戶第131章 好事兒來了第46章 外包第101章 接手第70章 苦命鴛鴦第179章 配角而已第376章 海水稻第156章 買一送一第330章 智慧農業第370章 兔死狐悲
第393章 站穩腳跟第149章 超聲波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124章 名場面第359章 利樂包裝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167章 異國相見第51章 再等半小時第481章 贊助奧運第327章 豪門恩怨第392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105章 設備租賃第300章 八七計劃第184章 未來的對手第271章 緩釋肥的好處第336章 辣條第150章 水生所第371章 互聯網的曙光第367章 屈服第90章 我去給你剪綵第17章 厄爾尼諾第338章 育種站第177章 我出錢給你拍第253章 一支穿雲箭第338章 育種站第66章 開工第320章 衣錦還校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291章 稻花香第371章 互聯網的曙光第219章 東北第460章 《糧食戰爭》出版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407章 乳業鐵娘子第365章 百萬畝椰林第2章 你還是太年輕啊第304章 團場第285章 收糧第296章 不一樣的麪粉第323章 王海第387章 訂單式農業第80章 特殊邀請第421章 種肥同播第483章 新投資項目第81章 說承包第275章 開會第185章 益海嘉裡第119章 真實的商業競爭第114章 現代中式第388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打廣告第405章 十二字原則第60章 BOT模式第409章 奶牛育種第436章 私人飛機第57章 殺年豬第472章 糧油協會第111章 畫餅第74章 7061部隊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392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148章 數量遺傳學和分子育種第445章 入場券第384章 對比第362章 炸開喜馬拉雅山第478章 下一代們第315章 麥神歸位第115章 美國農業革命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32章 四系配套法和育種壟斷(求收藏)第347章 大海商業顧問公司第270章 統戰價值第400章 合作對象第65章 這是給你的第232章 換飛機第290章 五常大米第275章 開會第21章 供港豬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351章 初見成效第336章 辣條第64章 考察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307章 貓司令第276章 痛並快樂着第372章 《稻花香》上映第320章 衣錦還校第160章 萬元戶第131章 好事兒來了第46章 外包第101章 接手第70章 苦命鴛鴦第179章 配角而已第376章 海水稻第156章 買一送一第330章 智慧農業第370章 兔死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