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十二字原則

第405章 十二字原則

李耒先和樑天勝等一線志願者代表去參見了抗洪救災總結表彰大會,在下面聆聽了他的重要講話,在這次洪災中,有兩句話流傳深遠,一句是朱總在大堤上怒斥豆腐渣工程,另一句就是他所說的那句“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在下面聆聽講話的時候,李耒心情頗爲複雜,他穿越來之前,恰好是他離開的時候,縱觀他進京之後的幾十年,正是中國飛速發展的階段,回想起這些年所經歷過的事情,一時間也是感慨不已。

這次表彰大會表彰了許多英雄模範,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李向羣烈士,李向羣的家境非常優越,他父親改開後便開始從商,九十年代初全家的年收入就超過了十萬,但李向羣並沒有留在家裡享受生活,而是選擇了從軍,第一次應徵失敗後,第二次終於如願穿上軍裝,成爲著名的英雄部隊——塔山守備英雄團的一名戰士。

進入部隊後他刻苦訓練,在全營新兵中名列第一,受到營嘉獎一次;年終考覈又獲得軍事訓練滿堂紅,並被評爲優秀士兵;同時還積極學習文化知識,很快就掌握了電腦、駕駛等技能,如果沒有這場災難的話,李向羣將來大概會讀軍校、當軍官,成爲新時代的解放軍骨幹。

洪災發生後,他跟隨部隊前往荊州沙市抗洪搶險,多次跳入水中和戰友們組成人牆抵禦洪水,抗美援朝時期,美國曾製作一副宣傳畫——人的身軀能把河流阻塞嗎?四十多年後,李向羣和他的戰友們告訴我們,他們真的可以!

在李向羣等英勇戰士的努力下,大堤保住了,但李向羣卻因爲疲勞過度吐血暈死在大堤上,送醫院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

他的父母收到消息後迅速趕往現場,他們沒有任何埋怨,向災區捐獻了兩萬元后,李向羣的父親又穿上李向羣穿過的迷彩服、救生衣、解放鞋登上大堤,和兒子的戰友們繼續抗洪救災,當連長整隊點名點到“李向羣”時,全連官兵齊聲回答,“到!”所有聽到的人無不淚下。

李向羣的母親則在九連的臨時駐地,默默地爲官兵們洗補衣服,洗菜煮飯,直到洪水退去方纔離開。

這次表彰大會也提到了李向羣烈士的名字,他被授予“新時期英雄戰士”榮譽稱號,號召全軍向他學習

聽到大會公佈表彰名單的時候,李耒默默地數着,這裡面許多人已經沒辦法親自來現場領取表彰了,而聽到這些名字的時候,現場許多人都流了眼淚

英雄們的事蹟會長久地流傳下去,但人總是要向前看的,所以在接下來參加工商聯總結會議的時候,與會衆人臉上的表情明顯地輕鬆了許多,因爲災害已經過去,未來的生活肯定會更加美好。

“李董你這個全國首富硬是要的!這次捐了這麼多物資錢款,確實給我們工商聯還有民營企業爭了一口氣!”一見面劉永好就豎起了大拇指,他這次也捐款了,不過捐款的數量遠不能和李耒相比,畢竟他可沒有能從金融市場上搞錢的外掛,希望也要繼續發展,能抽出一千萬已經很不容易了。

“錢不在多少,重要的是心意,畢竟我們做企業最重要還是讓企業活下去,只要企業能活下去,就能幫到更多人!”李耒並未多說捐款數額的事兒,免得引起互相攀比從而產生不快。

其它企業老闆也陸續過來打招呼,這次工商聯在抗洪救災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光工商聯繫統的25位政協委員,就捐了一個多億的善款和物資,其中李耒的捐贈超過一半,再加上普通會員,總捐贈接近四億。

除了李耒之外,捐款捐物最多的是華爲,老任捐了1500萬現金和2500萬物資,其中他們的通訊設備在抗洪救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接下來是金花集團2100萬、恩威藥業1700萬、紅桃K1000萬、泛海盧志強1000萬、東方集團500萬等等,李耒還在捐贈名單中看到了幾位眼下名聲不響,後世卻廣爲人知的富豪,比如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和剛剛成立恆大才兩年的許家印等。

經老也捐了3.3萬人民幣,雖然數量不多,可他的家產也遠不能同這些企業家相比,他捐的這些錢都是從工資裡一分一分省出來的,大家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臉上也都滿是敬意。

簡短的表彰儀式結束之後,經老又講起了工商聯能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做些什麼,比如號召工商聯旗下的企業優先選擇在受災嚴重的幾個地方建設新廠、招工,幫助當地人解決生計的問題,比如對生產災後重建急需物資的企業提供幫助,讓他們能儘快生產出更多產品以滿足災區所需等等,而工商聯也會對這些企業提供一些幫助,讓他們能儘快付諸實施。

在京城的這幾天,李耒的電話就幾乎沒有斷過,許多來京城開會的地方領導都專門打來電話,感謝惠農在此次災情中對他們的幫助,並邀請李耒去他們那裡建設新廠、收購當地企業,惠農的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今後他們繼續擴張就要方便多了,而且不光是當地領導,普通老百姓也會優先選擇惠農的產品,因爲他們受災的時候,吃的都是惠農的方便麪、火腿腸,喝的都是惠農的礦泉水。

不少人在電話裡都再三邀請李耒去吃飯,好在飯桌上感謝他,李耒都以工商聯會議忙碌爲理由拒絕了。

這天剛從工商聯出來,正準備回去呢,一個意外的電話打亂了李耒的安排,他面目嚴肅地不停迴應,“好是.是.”

等掛了電話,幾名工作人員便出現在他面前,向他出示了證件,確認無誤後李耒上了他們的車,一路向京城最神秘的那個地方駛去,見面之後的事兒不能細說,反正就是表揚李耒在抗洪救災中的貢獻,然後詢問了一番關於農業方面的意見,李耒再次提出了設立農業保險等幫助農民以及農業從業者降低風險的方法,這種事情當然不可能馬上表態,不過能讓他知道這件事李耒已經很滿足了。

工商聯的事情處理結束,李耒又去和中糧聊了聊乳業以及XJ的農業開發項目,這兩個項目進度都很不錯,雖然東北遭遇了水災,對完達山總部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由於惠農和中糧在內蒙、XJ、河北等省份拿下了多個草場、新建了多家工廠,其中不少已經開始生產銷售,同時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營銷推廣,現在完達山這個牌子已經開始走出東北,大有趕上伊利的趨勢。

此時伊利內部,牛根生和鄭俊懷的矛盾已經到達頂點,鄭俊懷收回了牛根生的權力,讓他去北大進修,牛根生的親信也受到了一定打壓,準備多時的完達山馬上出手挖人,此時牛根生還沒有萌生創業的想法,所以他那些親信也沒有其它合適的去處,於是不少人都選擇了跳槽到完達山。

這些人極大地填補了完達山的人才短板,他們依靠自己的能力很快就成爲各個分公司的骨幹管理人員,並利用自己此前的人脈關係,幫助完達山的牛奶、冰激凌迅速佔據多個市場,對伊利的地位產生了不小的衝擊。

中糧的高層在爲完達山的進步而興奮不已,李耒則想的更遠一些,牛根生能夠創辦蒙牛,除了自己的經驗、人脈和能力之外,還和他在伊利時候籠絡了一批得力下屬有脫不開的關係,在他決定創業之後,這些人馬迅速集中到他身邊,組成了蒙牛最早的骨幹團隊,現如今這些人大多都被挖到了完達山,牛根生再想創業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但是也得以防萬一,這些人畢竟大多都是被牛根生一手提拔起來的,對牛根生很是信任,牛根生明年就會開始創業,短短一年時間還無法讓這些人全部對完達山產生歸屬感,所以李耒決定從兩方面入手開始準備,首先安排人和牛根生接觸,看看能不能把他也挖過來,伊利現在的成績和蒙牛日後的成功都說明了他的能力,他要是肯過來的話,就是完達山最合適的掌舵者,當然,李耒也會做好監督工作,絕對不能讓三聚氰胺的悲劇重演。

另一方面安排公司的法務和這批新入職的員工簽署了競業協議,完達山會多給他們一些報酬,換取他們在離開完達山後一段時間不能從事和牛奶相關的工作,如此以來就算牛根生拉攏,法律也不允許他們去給牛根生幫忙,要打官司的話大可以試試,不信他們能贏得了惠農和中糧。

而在焉耆新建的番茄醬廠也已經正式投產,第一批產品下線的時候,李耒就讓人拿着樣品找到王大東,經過檢驗試用,這批番茄醬的質量、口感都比肯德基現在使用的進口番茄醬好,王大東見此立刻跟他們簽署了合同,既然這種產品好吃又便宜,那幹嘛還要繼續購買昂貴的進口番茄醬?

拿下了肯德基,再去找麥當勞就方便多了,然後就可以考慮出口了,中糧原本就是做農業產品進出口的,惠農也從十來年前就開始把自家的產品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兩個大股東都不缺少出口的渠道,他們直接發出邀請函,請外國經銷商來中國,再把樣品和跟肯德基、麥當勞簽署的合同往桌上一擺,生意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談成了,多家代理商和食品加工企業都跟他們簽署了合同,今年番茄醬廠的產量除了供應肯德基、麥當勞之外幾乎全部被他們包圓。

他們還一個勁的埋怨,你們的番茄醬好是好,可爲啥產量這麼低?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這個問題倒是好解決,繼續讓焉耆那邊擴大產量就行了,現在那些種植番茄的當地農民都拿到了合同約定的貨款,收入比過去漲了一大截,聽到消息後,周圍的農戶和團場都找過來了,想盡快和番茄醬廠簽署合同,他們也想多掙錢啊。

與此同時,惠農獨資成立的番茄紅素廠也生產出了第一批產品,他們將樣品送給香奈兒、紀梵希、迪奧、楊樹林等知名口紅生產商,這些奢侈品品牌在檢測後赫然發現這批番茄紅素的質量實在是太出色了,遠超他們之前使用的產品,添加了這種番茄紅素的口紅顏色自然而又潤澤,遠勝現在市面上的口紅。

於是多個奢侈品品牌都跟番茄紅素廠簽署了採購合同,甚至香奈兒還想跟他們簽署獨佔合同,那怕多出錢也要把他們的產品給包圓了,香奈兒可不是傻乎乎的送錢,而是他們知道,自家如果獨佔這種番茄紅素,就能在產品質量上壓過其它奢侈品品牌,從而獲取更高的利潤。

這個方案被番茄紅素廠果斷拒絕了,這麼做乍看起來是他們佔了便宜,可再細想就會發現,獨佔協議等於是把公司的命脈交給了香奈兒,同時香奈兒每年需要的番茄紅素數額肯定不能和多家企業加起來相比,所以爲了更穩定的發展,以及更多的利潤,番茄紅素廠並沒有同意這個方案,而是選擇同時給多個品牌供貨。

結束了在京城的工作之後,李耒沒有回家,而是直接飛到了天南省省會鳳凰市,當天晚上,已經升任天南二把手的邢書望在自己家裡接待了李耒,喬愛珍親自下廚做飯,大家高高興興地吃了頓飯。

飯後就跟以前一樣,倆人來到書房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李耒先說了說京城的事情,然後邢書望則談起了惠農之前在天南省搞得幾個項目,“不管是洋薊還是屠宰場,你們惠農對農產品的開發工作做得都很不錯,但是省裡幾個其它類似的項目,發展的就不怎麼好了,你說說問題出在那裡?”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把握住十二字原則就好。”

補前天少的,待會兒還有一章

(本章完)

第410章 地溝油和假酒第202章 國庫券第212章 等着收錢吧第344章 化公爲私第322章 新部門第337章 工業化生產第3章 矮豐三號第439章 網絡輿論第302章 進軍大西南第161章 熱銷第192章 特區分廠第336章 辣條第399章 貸款流程第198章 鋼材第480章 院士第309章 民族品牌大潰敗第9章 去撈錢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424章 365便利第132章 擴張版圖第373章 熱銷第94章 鎮國神器第319章 你們可以回去了第412章 接盤第233章 忽悠第29章 收麥第199章 聯營第453章 外資入侵第5章 送給永好第377章第107章 怎麼把他留下來第40章 見報第394章 東子第475章 新的巨頭第162章 結婚第188章 炒作第157章 863計劃第166章 《醜陋的中國人》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130章 真大佬第279章 中原盼盼隊第224章 大獎第248章 老牟發了第257章 世界最大農場第340章 孟山都第334章 民生副董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80章 特殊邀請第92章 進京第130章 真大佬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193章 小馬同學第345章 靚女先嫁第288章 降維打擊第142章 房子換學生第317章 核心技術第221章 決戰正大第220章 本山第8章 又一位大佬第467章 你來我往第228章 新時代的麥客第62章 竹園賓館第339章 大豆第414章 攀登珠峰第89章 做點好事吧第166章 《醜陋的中國人》第67章 人才缺口第360章 完達山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316章 民族企業大反攻第237章 十佳青年第233章 忽悠第337章 工業化生產第176章 形象代言人第437章 時間緊迫第204章 風往那邊吹第362章 炸開喜馬拉雅山第465章 開始了第308章 下崗第24章 回家收麥子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6章 搶跑者第59章 我想建個電站第140章 格里希第379章 國退民進第136章 廢鐵價第449章 健力寶扛不住了第23章 打賭第471章 決戰時刻第40章 見報第397章 孫大午第71章 高工資第413章 李經緯第157章 863計劃第88章 有人送禮第17章 厄爾尼諾第244章 花生油第200章 白羽雞出欄第313章 榜單公佈
第410章 地溝油和假酒第202章 國庫券第212章 等着收錢吧第344章 化公爲私第322章 新部門第337章 工業化生產第3章 矮豐三號第439章 網絡輿論第302章 進軍大西南第161章 熱銷第192章 特區分廠第336章 辣條第399章 貸款流程第198章 鋼材第480章 院士第309章 民族品牌大潰敗第9章 去撈錢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424章 365便利第132章 擴張版圖第373章 熱銷第94章 鎮國神器第319章 你們可以回去了第412章 接盤第233章 忽悠第29章 收麥第199章 聯營第453章 外資入侵第5章 送給永好第377章第107章 怎麼把他留下來第40章 見報第394章 東子第475章 新的巨頭第162章 結婚第188章 炒作第157章 863計劃第166章 《醜陋的中國人》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130章 真大佬第279章 中原盼盼隊第224章 大獎第248章 老牟發了第257章 世界最大農場第340章 孟山都第334章 民生副董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80章 特殊邀請第92章 進京第130章 真大佬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193章 小馬同學第345章 靚女先嫁第288章 降維打擊第142章 房子換學生第317章 核心技術第221章 決戰正大第220章 本山第8章 又一位大佬第467章 你來我往第228章 新時代的麥客第62章 竹園賓館第339章 大豆第414章 攀登珠峰第89章 做點好事吧第166章 《醜陋的中國人》第67章 人才缺口第360章 完達山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316章 民族企業大反攻第237章 十佳青年第233章 忽悠第337章 工業化生產第176章 形象代言人第437章 時間緊迫第204章 風往那邊吹第362章 炸開喜馬拉雅山第465章 開始了第308章 下崗第24章 回家收麥子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6章 搶跑者第59章 我想建個電站第140章 格里希第379章 國退民進第136章 廢鐵價第449章 健力寶扛不住了第23章 打賭第471章 決戰時刻第40章 見報第397章 孫大午第71章 高工資第413章 李經緯第157章 863計劃第88章 有人送禮第17章 厄爾尼諾第244章 花生油第200章 白羽雞出欄第313章 榜單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