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

由此,張機便在黃承彥家多住了幾日。張機可不是蔡琰。對於黃敘的治療。蔡琰只知其然。張機卻想要推導出所以然出來,因而十分上心。早先,因爲張機也不富裕,只能免去黃敘看病的診金。而藥材,還是需要黃忠自己解決的。這時候,出於對於醫學的追求,張機打算傾其所能,豁出去了。然而,治療黃敘所需的那些東西卻又都是平常之物,沒一樣珍貴,這讓張機很有一點有力使不上的感覺。

長沙隸屬於江夏。在這裡,憑空多了一層中轉行政機構。通常,郡城上面就是州城,那麼,江夏算怎麼回事呢?我們只好把江夏理解爲地區。江夏仍然屬於荊州,但江夏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區,其下有長沙、桂陽、零陵、武陵等郡。

江夏這邊依然叫太守,由劉表大將黃祖擔任。黃祖手下有黃巾降將張武、陳孫。當初,非戰敗而降,而是接受劉表招安而降。招安之後,原有人馬稱爲獨立團。並未解散。黃祖到任之後,命令此二人解散獨立團,併入黃祖軍。二人不從。黃祖強壓,二人遂反。

黃祖派兵圍剿,未能取勝。張機過江夏時曾經盤桓一日,黃祖素知黃忠武藝,又知黃忠在沔南,並派人來請黃忠。

黃月英道:“機會來了麼?”蔡琰道:“還沒有。不信,問元直。”徐庶道:“倘若漢升應允,戰敗,乃漢升無力;戰勝,黃祖將謝漢升。於大事無補。故言機會未至。”

黃月英道:“那我們還要等多久啊?瞧瞧,黃敘都能夠騎馬了。這都快兩個月了。昨天,爹說他準備向孔明提親了。”徐庶道:“庶愛莫能助,慚愧。”

蔡琰道:“英兒,你去對漢升說,我不准他去。然後你再把江夏來人留住,請你爹出面,讓江夏向你舅舅救助。我畢竟在你舅舅家住過多日,你舅舅若來,我就只能讓漢升去了。”黃月英道:“搞了半天,就是要讓舅舅來啊。咋就不能直接去叫舅舅呢?”

徐庶道:“你去叫的話,德珪固然會至,但必不會帶兵。江夏求援的話,德珪必然帶兵。勝了,就是德珪的功勞。”黃月英道:“舅舅的功已經夠多了。多一樣少一樣,沒關係的。”徐庶道:“你不是德珪。纔會這麼說。在德珪看來,這樣輕鬆立功,自是越多越好。”

黃月英又問:“他倒是立了功了,我們呢?”徐庶道:“德珪一高興,我們就可以得降卒。”

於是,衆人依計而行。先由黃月英給黃忠說,不讓黃忠去。然後黃月英又把江夏來人給留住了。江夏來人既然留住了,就再求了一次黃忠。而黃忠呢,也確實想去,就來求蔡琰。蔡琰道:“漢升已經沒了公職。我不准你去。”黃忠無奈,只得照實回覆江夏信使。江夏信使失望之餘,正想離去,黃承彥就出來了。黃承彥給江夏信使指了一條明路。說是要想讓蔡琰改變主意,只須蔡瑁出面即可。

信使回到江夏稟報了黃祖。說起向蔡瑁求援,黃祖略有不願。但架不住張武、陳孫越來越猛,有時候公然在白日就衝進江夏城中擄掠人口了。黃祖無奈,只得向蔡瑁求援。蔡瑁得信後大喜,點了三千兵馬就到了沔南。見到蔡琰,蔡瑁一說,蔡琰就準了。不過,準是準了。卻是蔡琰、黃月英、徐庶、黃忠、黃敘五人一道去。蔡瑁也沒多想,就答應了。

不一日,來到江夏。張武、陳孫還真不是蓋的,完全不像尋常賊匪那樣隱匿行蹤,其軍營就大模大樣的立在城外上游十里。

黃祖出城迎接。蔡琰見過黃祖。因爲蔡琰曾經阻止黃忠,黃祖沒有提出見蔡琰。蔡瑁也沒有提。當日,黃祖殺豬宰牛,犒賞三軍。次日,蔡瑁出城列陣於張陳營前。張武、陳孫亦引兵列陣相迎。列陣完畢,黃忠出陣,立刀橫刀,大喝:“某乃黃漢升是也,誰人與我一戰?”對面張武喝道:“敵將休得猖狂,看我張武取爾狗頭。”縱馬來迎。交馬三合,被黃忠斬落馬下。黃忠見張武坐騎頗爲神駿,扯住轡頭,牽馬回陣。對面陳孫大喝:“敵將休走。”追襲而至。黃忠一手牽馬,一手掣刀,拖曳而行。陳孫堪堪追至,黃忠突然一翻刀頭,將陳孫刺落馬下。蔡瑁趁勢揮軍掩殺過去,斬獲無數,餘衆皆降。

蔡琰拔馬轉到蔡瑁跟前,道:“德珪兄,小妹有一不情之請。”蔡瑁忽然立此大功,非常高興,便道:“妹妹但說無妨。”蔡琰道:“我想要往漢中一行,需要一千降兵保護。”蔡瑁道:“這事兒好辦。我少報一千降卒就是了。”

事先一清點,降卒有兩千餘人。蔡瑁叫士兵即刻把降卒押走了。都已經過了長江了。蔡瑁纔跟黃祖打了個招呼。黃祖是準也得準,不準也得準了。

黃忠在降前得到張武坐騎,過來獻給蔡琰。蔡琰見了,亦非常喜歡。蔡琰道:“我收下了,但是我不能騎。我跟英兒情同姊妹,除非有兩匹這樣的馬,我才能騎。因此,漢升你就代我騎着它吧。”黃忠道:“既然蔡大家已經收下了,忠何能再騎。”蔡琰道:“神駒要常溜。如果沒人騎,它就廢了。漢升不要拘禮。”黃忠道:“既如此,忠就僭越了。”

過沔南,蔡琰與黃承彥辭行。黃承彥沒說什麼廢話。黃月英則被叫到後面叮囑了許久。以至於黃月英出來之後,精神一直都不是很好。過了幾天,才慢慢恢復了過來。

蔡琰等人又住進了蔡瑁家裡。蔡瑁的家面積到是挺大,但再怎麼大,也容納不下千人。那些俘虜,就直接被押進了城外的軍營。蔡琰讓蔡瑁將黃忠安排進了軍營,操練俘虜士兵。黃忠原本就是荊州的武將,因而軍營中人對於黃忠的到來都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對。這一邊,黃月英開始購置兵器盔甲和馬匹糧草。這上面,蔡瑁倒不好意思剋扣點什麼。

各種物資齊備之後,蔡琰帶着黃月英和丫環香兒北上鄧縣,與親兵會合。再次北上,到了洛陽。路上,經過了正在興建的關口。關口正在按照蔡琰的吩咐,建成雙關的形狀。

到洛陽是爲了看看蔡邕來沒有。既然蔡邕已在洛陽,便盤桓了數日。俘虜鄒氏,此時便在府中充當下人,相安無事。

蔡琰北上的本意是想向田潤作個說明。把自己準備白手打天下的打算,說在明處。但是在洛陽這兒得到的消息說明,田潤返回領地的時間尚早。於是,蔡琰就沒有北上幷州。

在蔡琰的心裡,親兵是可以接受的。神臂弓也是可以接受的。這些都屬於姐妹情。無論怎麼與田潤較勁,姐妹情卻是不能抹殺的。於是,蔡琰就拿了田潤留下的神臂弓,再次南下襄陽。

重返襄陽之後,蔡琰感覺軍營裡的俘虜兵應該練得差不多了。便謂蔡瑁曰:“我還需要一個人,希望德珪兄能夠提供其情況。”蔡瑁道:“人,有的是。但不是昭姬需要的是何種人也。”蔡琰道:“內政治理方面的人。”蔡瑁道:“這個,我可沒有。你別不信,我是真沒有。”蔡琰道:“既然德珪兄這邊沒有,那我就想去綁一個人來。德珪看看綁誰合適?”蔡瑁道:“伊籍,字機伯,山陽人,荊州幕賓也。時常與我作對。不若將其綁去。”蔡琰道:“善。”

轉日,蔡瑁就派人將伊籍綁了過來。蔡琰又對黃月英說:“我們把那個孔明先生也綁來如何?”黃月英道:“不好。”蔡琰問:“因何不好。”黃月英道:“不因什麼。不好便是不好。”

然後,蔡琰拜訪了劉表。說了自己西行漢中的打算。劉表聽了,就說讓蔡瑁派五百兵護送。蔡瑁口頭答應了。

選了個日子,就出發了。俘虜兵擇其精壯,帶了一千一百多名。由於要走山路,馬車不能通行。所有的輜重,除了馬馭,就是肩擔背扛。

第一天走下來,還沒有進入深山。很容易找了個地方就豎起了帳篷,宿營了。第二天,走了不久,便進入一望無邊的原始森林。從谷內望去,但見絕壁危峭,更覺溝壑深邃,使人憂慮重重,疑神疑鬼。山溝林海蒼茫,兩旁巖壁陡峭,隨時猿啼熊嘯,到處陷坑暗河。

猴、熊貓、巖牛、野豬、山雞等,沿途所見,叫得出名字的鳥獸就有二十多種。闊葉林、針葉林、灌木林和高山草地四種不同的植被共生一溝之內,觀賞片刻之間。

行到午時,道路完全消失。剩下的蠶叢鳥道,乃不知道什麼民族的祖輩們。用彎刀在莽莽林海中劈出來的道路。走到下午,兩條獵狗忽然不聽使喚,自行脫隊而去。

爲了避免瘴氣,需要找一處稍微平緩一點的山坡宿營。自未時便開始找。還好,最後在天黑之前,終於找到了。

埋鍋造飯。這時候由於不方便,便需要一次煮兩頓。吃一頓,帶一頓。次日第一次進食就吃攜帶的乾糧。好在山區別的不多,泉水倒不少。比沙漠好多了。

路上遇一條潮水河。看着河水很大,正在想辦法過河的時候,突然之間,水就小了。有些小兵的就在嘀咕,說是菩薩顯靈了,菩薩爲了讓自己這些人過河,就把水攔住了。蔡琰、黃月英也不知道是不是菩薩顯靈,也來不及多想,就催促快走。等衆人過了河,翻過兩道山樑,回頭望時,那條河依然沒有多少水。

還經過了一個特別的山洞。這時節,已是六月天氣。外面已經非常炎熱。衆人雖然走在山林裡,但因爲是趕路而並非散步,人人都燥熱難當。而那個山洞則寒氣逼人。山縫裡的水,沿着洞壁滲透出來就形成晶瑩的冰簾。冰簾向一延伸居然長達三丈。滴在洞底的水則結成冰柱,形態多樣。頂端一般呈蘑菇狀,且多爲空心。

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豔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夠,春夏秋冬最難分。就這樣一路行來,約走了十日,終於到達了上庸。

漢中是一個郡,隸屬於益州。上庸也是一個郡,卻隸屬於漢中。其實就跟長沙數郡隸屬於江夏一樣,漢中不是一般的郡,它就相當於後來人們所說的地區。

此時,漢中太守叫蘇固,上庸太守叫孟當。

歷史上,張魯曾經盤踞漢中,成爲割據一方的諸侯。張魯的爺爺叫張陵,又稱張道陵。他創立了五斗米教。其教義自道教中而來,而又有所區別。張陵死後,其子張衡繼行其道。這個張衡跟製作渾天儀的那個張衡不是同一人。後來,張衡又死了,張魯就成爲五斗米教的宗師。

張魯的發跡並不是通過自己,而是靠其母親。張魯的母親長相奇美,據說“有少容”,也就是年紀一大把,還青春永駐的意思。而且張魯的母親還“兼挾鬼道”,相當於會算卦,會預知吉凶禍福。又從後一點,可以推論其擅於言辭,精通察言觀色。這麼幾項素質加在一起,自然就是成績優異的公關大姐了。

劉焉原是幽州牧。後來因爲益州刺史郄儉在益州大肆聚斂錢財,貪婪成風;加上當時天下大亂,黃巾四起,劉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據一方;於是劉焉向朝廷求爲益州牧,封陽城侯,前往益州整飭吏治。後來郄儉爲黃巾賊所殺,劉焉進駐益州。

張魯的母親既然善於察言觀色,少不了就會依附權貴。於是就頻頻出入於劉焉之家。在這樣出色的大姐面前,沒有什麼關是攻不下來的。於是,張魯便得到了劉焉的重用。

東漢初平二年,即191年,劉焉任命張魯爲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脩帶兵同擊漢中太守蘇固。張脩殺蘇固後,張魯趁其不備,又殺了張脩。於是張魯奪了張脩的兵衆,又得了蘇固的降兵,盤踞漢中。

後來劉焉死了,其子劉璋繼位。劉璋早就看不慣父親被張魯的母親所迷惑,就隨便找了個理由,將張魯的母親及其家人全部斬殺了。自此,張魯與劉璋公然反目,不相往來。

我們的故事進行到此,還只是190年的6月。張魯盤踞漢中的事情還沒有發生。當然,也不可能發生了。

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232章 孫策毒計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100章 個人英雄第二卷 第51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 第407章 煙樹去程第二卷 第174章 對等而敗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456章 尊前眼底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399章 金鴨爐香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695章 胸前淚粉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434章 宿粉棲香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238章 建業逛街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673章 骨體清英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651章 千葉早梅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325章 甘露登歌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124章 風雨前夕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501章 紫萼香心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
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232章 孫策毒計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100章 個人英雄第二卷 第51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 第407章 煙樹去程第二卷 第174章 對等而敗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456章 尊前眼底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399章 金鴨爐香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695章 胸前淚粉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434章 宿粉棲香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238章 建業逛街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673章 骨體清英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651章 千葉早梅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325章 甘露登歌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124章 風雨前夕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501章 紫萼香心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