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

趙雲會不會游泳?不需要回答。因爲這個問題不重要。老哈河最深處超過一丈。人畜不能通行。但老哈河畢竟不是長江。像趙雲這樣的高手,就算是完全不會游泳,抱着一塊石頭,也是能夠走過河的。但是,如果慌張起來,河水嗆進肺裡,就難說了。

那麼趙雲慌嗎?慌。不慌纔怪了。帶着三千強騎兵,戰三千遊騎,未勝。殺敵一千,損兵一千六。本想撤回,總結之後現戰,卻誤中敵人埋伏。四百零頭,轉眼就不見了。最後一千人,擠下河的約有四百。趙雲自己就在這四百人之中。岸上六百騎兵,仍然在飛流直下的亂石中尋找生路。在這種情況下,不慌,就不合情理了。

因爲趙雲慌張,所以趙雲就嗆了水。因爲趙雲嗆了水,所以趙雲就出現了溺水昏迷現象。再因爲落水的時候,趙雲騎在馬上,雙腳都套在腳蹬之中。未能鬆開,趙雲就被戰馬拖着往前遊。馬匹會游泳,這應該不用說明了吧。

不久,趙雲被戰馬拖上了對岸。戰馬未停,繼續往前走。趙雲就這麼在地面拖着。好在戰馬走走停停,速度不快,並沒有發足狂奔,因而趙雲的身上,被磨傷的地方並不算很多。

有那麼一句話,叫做老馬失途。趙雲這匹馬顯然走的不是原路。這匹馬就這麼亂走,遍地青草多的是,沒有一點能夠引起它回憶的地方。過了一天,馬兒青草吃多了,想起香噴噴的豆子來了。到哪兒吃豆子呢?哦,在水一方!於是,馬兒這纔再次趟進了老哈河。

上一次,趙雲被水嗆昏了。這一次,趙雲被水嗆醒了。昏也嗆水,醒也嗆水,真是的。趙雲扶着戰馬,游到老哈河東岸。上馬再南行,途經曾經中伏之處,那兒已經沒有人了。最後,第三日,趙雲匹馬回到田潤大營,心中慚愧非常。

哪知,田潤見了趙雲。居然是一臉欣喜的表情,上前抱了一下趙雲,然後立即叫趙雲去看郎中。一點責備的意思都沒有。趙雲包紮傷口之後,下去休息,碰到張飛、李建,這才知道,原來另外兩股騎兵也同樣全軍覆沒。

益州東部江州各郡,都曾經鬧過黃巾,因而常規守備的士兵相對較多。閬州、巴西、巴川、西充的士兵各爲五千,蓬州運山城、廣安大良城、德陽大獲城三城的兵力各是三千。由於都是和平解決,兵力幾乎未受損失。經黃忠部增兵之後,閬州、巴西、巴川、西充四地各有降軍四千,蓬州運山城、廣安大良城、德陽大獲城三城各有降卒一千。其中,廣安大良城、德陽大獲城接近合州前線,城內的一千降兵不能再行抽調。

閬州、巴西、巴川和蓬州運山城則可以抽調。蔡琰命令三地一城各留士兵五百維持治安,其餘一萬一千士兵全部到西充集中訓練。當蔡琰接到益州派兵進攻漢中的時候,那一萬一千降卒正在路上,城內只有三千五百降兵。

田潤在戰黃巾的時候,曾經以兩千多人抵擋過四萬敵軍的攻城。因而,有了城防之後,較少的人就能夠抵擋較多的敵軍。但這至少有一個前提。就是敵軍要來攻城。

益州軍會不會來攻打西充呢?看來是會的。因爲益州軍本來就到達了鹽亭,只需要直插建光就可以攻打巴西。但益州軍卻南下仁和,往西充而來。這說明益州軍的目標就是蔡琰。他們並沒有繞道攻擊蔡琰的後方。

於是,原地防守,就成爲一種選擇。當然,這樣的選擇,被蔡琰直接忽視了。這是因爲,益州軍要在西充繞道的話,也太容易了。現在益州軍沒有繞道,主要是因爲他們認爲能夠很快拿下西充。假如他們在西充受阻的話,恐怕就會繞道了。

於是,蔡琰立即傳令,蓬州運山城的五百士兵回防,不要來了;閬州、巴西、巴川三地的一萬零五百士兵在巴西集結,整修城防;西充三千五百駐軍立即整裝待發,準備北上巴西。另外,蔡琰還通知了劍閣的黃月英趕赴巴西。

田潤的軍營裡有上萬名婦女俘虜,她們負責挖掘掩埋屍首的大坑。坑挖好了,戰死的將士一個個被掩埋了起來。田潤讓士兵在河邊找了一塊較大的石頭,作爲記號,埋在了其中一個坑裡。石頭上沒有字,當然是因爲軍營裡沒有刻工。

李建、張飛、趙雲的返回,似乎證明周圍仍然有大量的敵軍。田潤應該迅速率兵離開纔是。但田潤卻沒有。騎兵的覆沒,讓田潤很氣憤。田潤想要掘出前些日子那些敵軍的屍體,但又非常猶豫。日子就在田潤的猶豫之中,一天一天地過去。

後來,王越終於發覺了,並且問出了田潤的想法。王越覺得這個問題簡單極了,挖就是了。但田潤還是顧慮重重。王越又說。召集衆將商量,看看大夥兒的意思。田潤同意了。結果,大夥兒都認爲應該曝屍。到了這個地步,田潤依然不下命令。最後,張飛說,不如扔個銅錢,看看正反,讓老天決定。這次,田潤同意了。田潤說:“銅錢我扔,結果大家看。看了結果之後立即執行,不用再重複下令了。”然後田潤摸了銅錢出來,從中取出一枚。其餘的放回。起身走到帳篷的門口,往中間一扔,自己就掀簾出去了。

田潤一個人在營門亂走。不知不覺之間,走到了河邊。八月天熱,田潤脫下了鞋子。鞋帶繫住,雙只鞋掛在胸前。然後就在淺水裡走來走去。

曝屍,一般人以爲就是一種侮辱,或者是對死者的不尊重。但田潤知道,那十幾萬具屍體如果真的挖開,在這樣炎熱的季節裡,很快就會腐爛發臭。一遇大雨,就有可能引發瘟疫。因而。田潤才猶豫了這麼久。

以前,田潤以爲就憑自己的八萬士兵就足以橫掃漠北。騎兵折戟沉沙,讓田潤感到了挫敗。現在,自己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已經不強了,已經經不起折騰了,應該回軍了。就在這種情況之下,田潤想到了瘟疫。田潤對王越等人說的是曝屍,心中卻直接想的是瘟疫。只因爲田潤一時之間沒有想到控制瘟疫的有效手段,所以才猶豫。如今,決定已經做出,並且已然執行。田潤就拋開了心事。輕鬆了起來。

曝屍的事情進行了兩天,再休整了一天,三日後拔營回軍。

來的時候的行進路線是先北後東。回軍卻不能這麼走了。如果先往西行,很可能會遇到遊牧部落的埋伏。在這個非常的時刻,需要先往南走才行。往南,接近漢人的疆域。一旦遭遇遊牧部落,打得過便打,打不過便撤往漢境,是個不錯的選擇。

徵南走了一日。王越忽然發覺地形熟悉了起來。原來,已經走到了王越的老家:燕山。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爲燕山的旁邊就是右北平,而右北平裡住的人則是劉備。

劉備雖然現在已經有了點起色,但是人們還並不十分注意到他。只有田潤,才知道劉備是多麼的危險。因此,田潤派遣了大量偵騎,去偵查劉備軍巡邏長城的規律。田潤想要在劉備軍巡邏的間隙裡,通過平岡至白檀這一段。進入劉虞的範圍之後,估計就安全了。

殊不知偵騎回報,居然沒有發現劉備的巡邏隊。這就有些奇怪了。長城這麼長,劉備管轄的平岡至白檀這一段至少也有七八百里吧。不巡邏,難道每個烽火臺都駐有士兵?劉備應該沒這麼多人吧?

既然正常的偵察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那麼就只有實行火力偵察了。田潤就安排了一個千人隊,穿上類似於遊騎的衣服,到城牆下面跑了一圈。結果,還是沒有動靜。

田潤就納悶了,這都不行!一急,就讓那個千人隊扛着雲梯上去了。哪知,還真的上到了長城之上。烽火臺裡,根本就沒人。完全就是現實版的空城計嘛。

長城上的士兵順着長城移動。最先還是小心翼翼的,越到後來,就越是大膽。最後一路高歌,就到了山海關。結果,山海關裡同樣沒人。

打開了關閘,田潤的大軍乾脆就開進了關內。留下包括輕傷士兵在內的一萬人把守山海關,其餘人等先往西行,在一個叫做盧龍的小地方紮寨安營。

劉備到底是怎麼啦?

田潤對於東線的安排,很大的原因,就是想要促成劉備攻打劉虞。如今長城沒人。是不是說明劉備和劉虞已經打起來了,甚至劉備已經佔領了幽州?

這個判斷是不好下的,只得一步一步地偵察了。一些田潤的士兵當夜就趕往右北平。次日,天一亮,那些士兵就混進了北平城。

這一批士兵共有二十幾個人。他們是化妝成百姓進城的。任務是偵察右北平。次日午時,回報田潤,他們已經佔領了右北平。這裡,又是一座空城。只有三十幾名衙役。

送到嘴裡的食,沒有不要的道理。田潤當即把軍隊開進了右北平,並立即着手清理無終、遼陽、遼西、土垠等十八個縣的縣治。五天之後,就可以說右北平已經在田潤的掌握之中了。

清理了縣治之後,田潤也相應地安排一下了各縣的防備。縣治的清理,讓田潤瞭解到,劉備是真的不見了。據說,早在兩個月前,出關徵公孫度去了。然後就沒有再回來。田潤自己推測,劉備這是有意不回來的。現在,劉備大概可能在兩個地方。一是公孫度的遼東,一是高麗。

劉虞還掌管着幽州。這麼一個皇室宗親,又是勤政愛民之人,還真拿他沒有什麼好辦法。田潤的治理方法,總體是與這個時代是相悖的。因此,絕不可能通過協商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爲此,田潤估計自己恐怕得動用一個隱藏的棋子了。那就是黑山的張燕。

在清理縣治的同時,還得到了一些從冀州傳來的消息。都是壞消息,而且還是很壞的消息。壞消息主要有兩樁。頭一樁就是今年正值秋收之季,冀州、兗州、青州三州暴發了大面積蝗災。糧食顆粒無收。三州都是田潤的領地。爲此,調動了大批存糧賑濟災民。並且一直要賑濟到來年的秋收。

第二個壞消息就是田蘭跟關羽幹上了,兩人最終決裂。這裡面,直接發生的事件有,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殺張遼。田潤倒是知道顏良、文丑本來就是死在關羽手裡的。但張遼卻不是。張遼與關羽的關係一直不錯。關羽爲什麼殺張遼,得調查之後才能知道真相。

軍師祭酒郭嘉是跟在關羽這邊的。然而,東征軍隊共兩萬士兵,在郭嘉、關羽、張遼的帶領下,總的說起來,就拿下一個冀州和一座兗州的濟陰城。而田蘭那邊純粹是現招的一萬降卒起家,卻拿下了青州和兗州。雖然據說曹操最後死於關羽之手,但那個時候,曹操已經被田蘭殺得只剩下五六千人了。如果關羽不出現,田蘭也有相應的軍隊完成這最後一擊。田潤爲田蘭所取得的輝煌戰績而感到十分的驚訝。

在理順了右北平事宜之後,田潤留下了相應的守軍,由李建暫任北平太守,然後迅速回師信陽。

田潤到了信陽之後,見到了關羽和郭嘉。而此時東征的主力軍卻留在陳留,由眭元帶領。關羽一見到田潤,就想要解釋。但卻被田潤阻止。田潤首先關心的並不是誰是誰非,而是東征軍與田蘭的軍隊交鋒沒有。

關羽見田潤臉色不善,就沒有再說。由郭嘉代替回答了這個問題。郭嘉說,總體來說,前面有交鋒,而且雙方都有近萬人的死傷。但是,在最終決裂之後,卻再也沒有交過手了。那以後,田蘭就像霧氣一樣地消失了,讓諸多的防備都失去了作用。

第二卷 第675章 鏗然一葉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471章 清霜暗菊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658章 偶別珠宮第二卷 第526章 千村狐兔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147章 集合衝啊第二卷 第327章 閣上清聲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144章 安排演練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347章 普率恩榮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第二卷 第137章 強攻東阿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585章 澄江霽月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680章 缺月向人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358章 飛紅半溼第二卷 第196章 黑山主力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790章 門外旗低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702章 長空黯淡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282章 互相拜訪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
第二卷 第675章 鏗然一葉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471章 清霜暗菊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658章 偶別珠宮第二卷 第526章 千村狐兔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147章 集合衝啊第二卷 第327章 閣上清聲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144章 安排演練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347章 普率恩榮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第二卷 第137章 強攻東阿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585章 澄江霽月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680章 缺月向人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358章 飛紅半溼第二卷 第196章 黑山主力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790章 門外旗低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702章 長空黯淡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282章 互相拜訪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