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測試槍炮

就在丁海山準備去廣東布政司去彙報的時候,廣州廣東布政司衙門,左右兩位布政使也在討論着一件事。

他們討論什麼呢?討論的就是哥倫布帶來的座艦……

哥倫布此次來大明,一共帶了三艘船——一艘500噸級的戰艦,和2艘250級武裝商船。兩艘250級的武裝商船,並不太引人注意。這樣大小的船,廣州港並不少。可那艘500噸級的戰艦,可就拉風了……

自從鄭和艦隊被廢棄後,大明因爲執行閉關政策,大船漸漸消失,而擔當水師主力的,不過是幾百料的船隻。能達到千料級別的,絕對屬於大船了。

而一千料的大船,以福船爲例,若是民船,一般排水量在250噸左右,和250級武裝商船差不多。而若是官船,則能達到五六百噸的排水量。

但是,因爲閉關政策,加上朝中文官爲了節省開支,大明朝廷大力壓縮水師的開支。這也導致,後來大明水師的主力,一般都是400料的船。能達到一千料的,少之又少,一般都是拿來當水師旗艦的。

所以,對於廣州碼頭番邦船隻的停靠點,出現一艘“千料級”的大船,兩位布政使大人,還是感到很新奇的。尤其是,右布政使劉孟,當初中進士後,首次參加工作就被授予兵科給事中的職務,後來,還擔任過(福)建參政。所以,劉孟對於船隻和軍事是略懂的,並非外行。要知道,福船可是大明水師的主力戰船。擔任過(福)建參政的劉孟,對於船可不陌生。

所以,劉孟對廣東左布政使沈銳說道:

“文進公(沈銳字文進),孟未想過,番鬼居然擁有如此大的船隻啊。剛纔孟經過碼頭,發現那艘番鬼的船隻不但大,而且看上去很是漂亮啊。”

沈銳是江浙杭州府仁和縣人,自然對船隻也不陌生。因此,沈銳驚訝地說道:

“竟有此事?番鬼也能造出大船?”

“然也,據孟目測,那艘番鬼的大船,估計有官料一千料那麼大。而拱衛這艘大船的兩艘番鬼船,估計也有民船一千料那麼大……”劉孟肯定地說道。

“如此,老夫倒是想要去見識一下了。”

……

就在兩位布政使聊着哥倫布的船隊的話題的時候,廣州市舶司提舉丁海山,也帶着馬林的貢書,來到了布政司衙門,求見兩位布政使。

沈銳和劉孟二位布政使看過馬林的國書後,二人相對而視。劉孟驚奇道:

“海外果真有此邦國?”

丁海山哪裡知道,只能回答道:

“下官亦不知,不過,他們是和滿刺加使者一起來的。但滿刺加使者說,也不確定這個北海國是否真的存在。而且,據書上所言,北海國到廣州,航程5萬里,簡直難以置信啊!”

沈銳想了想,道:

“你派人回市舶司,向其他藩國的商人打聽看看,問問有沒有番邦商人聽說過這個國家。”

“遵命!”丁海山連忙派副手回市舶司打聽消息去了。然後,他自己又回到布政使衙門聽候指示。

當丁海山回來的時候,劉孟正在和沈銳討論着貢書的事情。只見劉孟指着貢書最後一段,語帶不屑地說道:

“此人滿書恭敬,但提到火器,口氣卻是很大啊。老夫對兵事也算略懂,想糊弄人,算是找錯地方了。”

丁海山想了想,於是插嘴道:

“劉大人,反正,那羣番鬼把火炮和火銃都帶來了。您老既然懂,何不去看一看,也好戳破那些番鬼的牛皮?”

劉孟一怔,但很快開懷大笑:

“好,這個主意好!正好,老夫也很多年未見過打炮了。海山,你去請廣州前衛指揮使徐勇大人帶一批兵卒,一起去驗收那幫番鬼的火器。記住,讓徐勇大人帶一批炮手和火銃手過來!”

說完,劉孟站起來,道:

“文進公,要不要隨孟一起去看一看?有機會的話,孟還想登船一觀呢。”

“登船?”廣東左布政使沈銳的眼睛頓時亮了。他對火器不感興趣,但身爲江浙人,對大船還是頗感興趣的。

於是,主管廣東財稅大權的左右兩位布政使,帶着布政司衙門的一干兵丁,向廣州市舶司趕去……

而收到劉孟傳信的廣州前衛指揮使徐勇,也不敢怠慢,趕緊調集了500軍士,外加一批炮手和火銃手,急急地朝市舶司那邊趕去。

雖然徐勇貴爲正三品的衛指揮使,可沈銳和劉孟兩個布政使的品級更高,爲從三品。而且,明朝是“以文御武”,文官地位更高。莫說比徐勇級別高一級,就算是隻有從四品的廣州府知府,也敢在徐勇這個正三品的衛指揮使面前充大爺。

更何況,布政使掌控着一省的財賦,甚至連衛所的糧餉都是由布政司衙門撥付的。所以,徐勇絕對不敢招惹布政司的兩位大佬。要不然,剋扣你的糧餉,你都沒處說理去。什麼?去告狀?你一個武官敢告文官?不想混了?這裡可是大明……

因此,面對兩位“財神爺”的召喚,徐勇立即屁顛顛地帶着人去捧場去了……

當徐勇帶着大隊人馬趕到市舶司的時候,劉孟正在訓斥馬林的使者孔泰呢。哥倫布因爲不通漢話,呆在驛館裡沒出來。而孔泰身爲副使,又懂漢話,自然出來頂雷……

“爾等搓爾小國,也敢自稱火器勝過大明?”

面對劉孟的質疑,孔泰不慌不忙。因爲,這種情況,馬林早有預料。於是,他在向劉孟行了一個漢禮後,不慌不忙地說道:

“大人,我們大公爵曾說過,孔聖曾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大明雖然強大無比,但卻不是事事都領先於世的。比如火器,大公得知,大明目前火炮射程僅爲120步(180米),而我北海國的弗朗機炮,射程可達百餘丈,也就是200步以上……”

“另外,大公曾言,大明所用的主要火銃三眼銃,三十步內有大威力,五十步外,則難以傷人。而我北海國的精良火銃……”

“等等……我大明火銃的性能,爾等是如何得知的?”當過兵科給事中的劉孟死死地盯着孔泰,滿臉嚴肅道。

“這個……”孔泰想起了馬林的叮囑後,說道:

“我們大公說,是因爲他曾拜過一名叫逍遙子的道長。那位逍遙子道長是大明人,自然熟悉大明的火器性能。而我北海國的火器,亦有逍遙子道長幫忙改進。故而,才如此犀利……”

聽了孔泰的胡謅,劉孟才舒了口氣——這纔對嘛,啥時候蠻夷發明的火器能夠超過大明瞭?原來是大明人幫忙改進的啊……

馬林也算是把大明朝這羣文官的德性看了個通透,所以才編造了這樣的藉口。而且,非常符合大明文官的口味。

“是不是真的比大明火器犀利,要試過才知道!”這時候,廣東左布政使沈銳說道。

正好,此時徐勇帶着廣州前衛的炮手和火銃手來了,劉孟於是說道:

“也好,讓徐勇的人試一試就知道了……”

於是,一羣人跟着去船上搬運火器去了……

而沈銳和劉孟兩位布政使,也趁機上船參觀了一番……

“嘖嘖,文進公,這番鬼的船還真不錯,船體高大雄壯。而且,還能列這麼多火炮。”

孔泰陪在一邊,聽了劉孟這話後,說道:

“大人有所不知,從北海國到大明,行程5萬里,半途中海盜很多。若沒有這些火炮和火銃,吾等也許沒等到抵達大明,在半途就被那些兇殘的海盜殺死了。”

“原來如此……海外真是多蠻夷……”沈銳和劉孟如此說道,說的還挺大聲。

而在一邊的孔泰,聽着兩人的話,鬱悶得直翻白眼——你纔是蠻夷,你全家都是蠻夷……

不過,想到馬林的囑咐,他纔沒發作。當然,他要敢在這裡發作,也絕對討不了好。

兩個布政使在船上品頭論足了一番後,纔跟着大隊人馬到了岸上,去了附近的廣州前衛的一個千戶所的靶場,去試驗北海國槍炮的威力……

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1495章 講解第674章 圍城開始第969章 戈雷島第1679章 奄美大島第666章 躲進馬林的大營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541章 日德蘭半島的丹麥人第1700章 就是這個感覺!第571章 申訴第732章 阿本回來了第1538章 約翰.拉菲子爵第1953章 橡膠輪胎第46章 爲了美女,衝啊!第1295章 你們打,我弄點王水第420章 陣前毒帥?第1473章 回馬槍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2000章 倒黴的丟勒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550章 密信第1179章 北海香露第578章 印度硝石也不多第1898章 愛德華的小動作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1504章 少主的質問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1275章 康拉德主教爽死了第397章 齊格蒙特一世來訪第1138章 兵馬未動,賄賂先行第82章 援軍來了第546章 陛下,您要二手武器鎧甲嗎?第1108章 騎士比武大會開始第375章 重磅炸彈第1863章 虎門炮戰(下)第1005章 顛倒黑白第525章 騎牆的決定(下)第570章 紐芬蘭島上的危險第438章 炮擊哥本哈根第1958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下)第1717章 不可抗力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913章 施瓦茨的建議第411章 西班牙王室醜聞第927章 解剖學大佬達芬奇第619章 南特條約簽訂第1118章 建議和再陰葡萄牙人一把第1668章 劫糧第216章 搬遷造船廠第2018章 武器代購?第1140章 攻佔淡水港第1986章 信鴿站和無憂伯爵第1001章 雨天攻城,只求殺傷第952章 還能這樣操作?第1971章 好酒好肉成本低第772章 被當廢銅爛鐵的槍炮第965章 馬穆魯克王朝的重要性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965章 馬穆魯克王朝的重要性第1668章 劫糧第1283章 投名狀和“一箭三雕”第799章 格德司出兵第586章 建立都會區的想法第934章 皇帝要加冕?第423章 五萬大軍!第1202章 獲得樟腦第1465章 生橡膠雨衣第659章 血戰(上)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十二章 沃爾姆斯帝國會議第605章 亨利七世造假失敗第1370章 陣前談判第1177章 又要抄詩?第575章 退出四方同盟第880章 馬耕也很重要第1830章 高明的忽悠手段第1937章 “崑崙奴軍團”第548章 路易十二的擔憂第625章 熱銷的《歐洲民族起源考》第1443章 新馬拉維第銅幣第1982章 轉變態度貨幣換算問題第448章 完美合理的假情報第16章 求援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477章 南下還是北上?第1010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下)第808章 正面交鋒(上)第1152章 勝過金吾衛第1751章 新舊軍隊的區別第1530章 熊孩子的無心之舉第732章 阿本回來了第1486章 雙管齊下第1375章 聖誕節大營救第1094章 了斷和阿德勒的新安排第305章 配套兵種第698章 亨利七世的對策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663章 義無反顧
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1495章 講解第674章 圍城開始第969章 戈雷島第1679章 奄美大島第666章 躲進馬林的大營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541章 日德蘭半島的丹麥人第1700章 就是這個感覺!第571章 申訴第732章 阿本回來了第1538章 約翰.拉菲子爵第1953章 橡膠輪胎第46章 爲了美女,衝啊!第1295章 你們打,我弄點王水第420章 陣前毒帥?第1473章 回馬槍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2000章 倒黴的丟勒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550章 密信第1179章 北海香露第578章 印度硝石也不多第1898章 愛德華的小動作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1504章 少主的質問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1275章 康拉德主教爽死了第397章 齊格蒙特一世來訪第1138章 兵馬未動,賄賂先行第82章 援軍來了第546章 陛下,您要二手武器鎧甲嗎?第1108章 騎士比武大會開始第375章 重磅炸彈第1863章 虎門炮戰(下)第1005章 顛倒黑白第525章 騎牆的決定(下)第570章 紐芬蘭島上的危險第438章 炮擊哥本哈根第1958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下)第1717章 不可抗力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913章 施瓦茨的建議第411章 西班牙王室醜聞第927章 解剖學大佬達芬奇第619章 南特條約簽訂第1118章 建議和再陰葡萄牙人一把第1668章 劫糧第216章 搬遷造船廠第2018章 武器代購?第1140章 攻佔淡水港第1986章 信鴿站和無憂伯爵第1001章 雨天攻城,只求殺傷第952章 還能這樣操作?第1971章 好酒好肉成本低第772章 被當廢銅爛鐵的槍炮第965章 馬穆魯克王朝的重要性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965章 馬穆魯克王朝的重要性第1668章 劫糧第1283章 投名狀和“一箭三雕”第799章 格德司出兵第586章 建立都會區的想法第934章 皇帝要加冕?第423章 五萬大軍!第1202章 獲得樟腦第1465章 生橡膠雨衣第659章 血戰(上)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十二章 沃爾姆斯帝國會議第605章 亨利七世造假失敗第1370章 陣前談判第1177章 又要抄詩?第575章 退出四方同盟第880章 馬耕也很重要第1830章 高明的忽悠手段第1937章 “崑崙奴軍團”第548章 路易十二的擔憂第625章 熱銷的《歐洲民族起源考》第1443章 新馬拉維第銅幣第1982章 轉變態度貨幣換算問題第448章 完美合理的假情報第16章 求援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477章 南下還是北上?第1010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下)第808章 正面交鋒(上)第1152章 勝過金吾衛第1751章 新舊軍隊的區別第1530章 熊孩子的無心之舉第732章 阿本回來了第1486章 雙管齊下第1375章 聖誕節大營救第1094章 了斷和阿德勒的新安排第305章 配套兵種第698章 亨利七世的對策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663章 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