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發,美洲殖民地!

3月底,因爲從波蘭新買了兩萬頭牛,加上國內原本就有很多牛和挽馬,東弗里斯蘭伯國境內的畜力極度富餘,加上曲轅犁的使用,所以春耕早早地結束了。而此時,歐洲其他國家的春耕,還只進行了一半呢。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同時,春天也是饑荒地區最難熬的季節。雖然說種子播種下地了,可要成長爲糧食,還要好幾個月呢。若是到了五六月份,蔬菜上市,饑荒倒也能夠緩解。而早春時節,最是難熬,此時的糧價,也是最貴的。

德意志南部內陸地區,因爲饑荒,很多年輕人餓得實在受不了了。施瓦茨離開後,科勒接手,在黑森和巴登等災區,設立了招募災民的辦公地點。

情況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農夫願意移民。在挑選移民時,科勒自然傾向於那些已經結婚的男女青年。這樣,他們移民後,馬林也用不着爲他們的婚事操心了。要知道,早年的美洲移民,因爲嚴重缺乏女性,後來導致了基佬的誕生,甚至還有對母牛下手的……馬林知道這段黑歷史,所以儘量要求成對地移民……

可是,對於那些結婚了的男女青年,當地的農奴主卻不會輕易放人。因爲,能夠結得起婚的,不是家中長子,就是幹活中的能手,很受那些莊園主的賞識。所以,莊園主們是不會放他們離開的。

倒是那些農奴家庭的非長子,因爲超出莊園的“人口計劃”,往往不受莊園主待見。而且,留下這些人,農奴主還要負擔他們的食物呢,哪裡捨得?

對於那些男青年比較多的莊園而言,那些個多出來的農奴子弟,絕對是負擔。所以,往往農奴主們更傾向於把這些人趕出莊園,讓他們自謀生路,好減輕自己的負擔。爲此,農奴主們不惜放棄他們的所有權,讓他們成爲自由民。

但成爲這樣的自由民也未必是好事,離開了莊園,等於就失去了保障,連摻了很多泥土的黑棍麪包,都吃不上了。所以,這些自由民,很多人都選擇了當小偷、強盜,成爲社會的危害。當然,運氣好的,離開家鄉,找到了工作,但這樣的人只是少數。不少老實的從農奴子弟被放爲自由民的年輕人,甚至會餓死……而隨着德意志地區僱傭兵行業的興起,很多吃不上飯的年輕人發現——也許當兵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雖然當僱傭兵朝不保夕,但在戰死前,至少能夠天天吃飽飯。而且,不但能吃飽飯,還能時不時地吃肉,還有錢買酒喝,活得不要太爽……

於是,德意志地區,尤其是一些很貧窮的地方或受災的地區,僱傭兵成了一種很熱門的職業。要不然,德意志僱傭兵也不會崛起,一直到19世紀初都還很流行。

然而,並不是每個貴族都有錢僱傭那麼多僱傭兵的。一個僱傭兵的市場價格,是3芬尼每天的薪水。一年下來,光是薪水就要18.25個金幣。平時,僱主還要提供一些糧食,養活這些僱傭兵。總得下來,一年僱傭一個僱傭兵的花銷,至少要25個金幣。要是養活1萬大軍的話,一年的花費,不低於25萬金幣。當然,你要是糧食夠多,那就另當別論。比如,馬林手裡現在有吃不完的糧食,自然可以節省許多花銷。

25萬金幣一年,很多有封國的公爵和伯爵,一年的稅收也不一定有這麼多。所以,養得起1萬常備軍的諸侯,簡直是鳳毛麟角。

不過,諸侯們也不是沒有對策。有些狡猾的諸侯,在戰爭爆發時,會先支付一些定金,先把僱傭兵招來再說。然後,他們會許諾,一旦攻入對手的領地內,允許這些僱傭兵自由地搶劫。這樣,他就省下了大部分的佣金。而僱傭兵們,運氣好的話,通過在敵對國家內的搶劫行爲,可能會獲得比佣金價值更高的財富。早期僱傭兵衣服上的很多切口,根本不是什麼時尚,而是傭兵們用來在身上藏財寶的臨時口袋。

但是,依靠搶劫來獲利,是要賭運氣的。若是打贏了,自然隨便搶。可是打輸了,別說搶劫了,就是小命都可能不保。

所以,想當傭兵的年輕人,也不是傻子。對於那些擅長打勝仗的將領來招兵,他們自然是一哄而上。就像施瓦茨代表馬林來募兵,聽說是“戰無不勝”的馬林要募兵,大家自然踊躍報名。你讓剛吃了敗仗不久的薩克森公爵來試試……呃,差點忘了,薩克森公爵已經死了,現在的薩克森公爵是能力更差的喬治……

既然難以獲得成對的夫妻移民,科勒只好接納那些窮得娶不上媳婦的年輕光棍,並打算把他們移民到美洲。

這些快餓死的年輕光棍也不挑剔,說去哪就去哪,只要麪包管夠就成……

就這樣,4月份的時候,科勒已經用馬車運送了2000名年輕的光棍青年,到了埃姆登港……

恰好,運送9000僱傭兵去條頓國的工作也結束了。於是,10艘新買的柯克帆船也空下來了。加上供亞美利哥專用的兩艘250級武裝商船,現在馬林手裡共擁有12艘空閒的船隻,可用於移民運輸工作。

按照一艘船可以裝載一百來人的規模,這12艘船,大約可以一次裝載一千多號人。不過,馬林考慮到,既然是移民,肯定不能只運送人啊。比如,糧食要多運些。畢竟,殖民地新開發,沒有糧食供應,在下一季糧食長出來前,移民們需要吃備用糧食度日。

對於移民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的移民,馬林毫不擔心。因爲,這兩處地方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北美雙島不用說了,南塔克特島(亞美利哥島)本來就是後世重要的捕鯨基地。既然是捕鯨基地,附近肯定鯨魚多。而鯨魚多的地方,漁業資源肯定豐富,不然也養不活胃口極大的鯨魚。不管是捕魚還是捕鯨,馬林現在手下都不缺這樣的人才。

所以,只要在移民的同時,把已經掌握了捕鯨技巧的那30名弗里斯蘭漁民一起派去南塔克特島就行。這些漁民,只需捕殺幾條大點的鯨魚,就夠漁民們吃很久的鯨肉了,完全可以舒服地支撐到下一季糧食成熟。

至於布雷頓角島,也不用擔心,派一些漁民隨行也能解決問題。畢竟,布雷頓角島離紐芬蘭島很近很近。而紐芬蘭島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後世著名的四大漁場之一。這個年代,還沒有後世那麼多大型拖網船在這反覆捕撈呢,海里魚多得不要不要的。只要隨便派出幾艘漁船,布雷頓角島上的人就會吃魚吃撐着了……

所以,不管是北美雙島還是布雷頓角島,只要派給漁民和漁船,那邊的移民就不愁吃喝了。

只有格林納達比較麻煩點,倒不是說格林納達海域沒有魚,不適合捕魚,而是因爲,加勒比海域,有比較好戰兇殘的加勒比人的存在。

在加勒比海域,加勒比人駕馭着巨大的獨木舟,擅長使用長矛和標槍。漁民們出海捕魚的話,要是被加勒比人的獨木舟羣盯上,很容易被圍殺。以加勒比人的尿性,被他們抓住的男性漁民,一個都活不了。

所以,在加勒比海上捕魚是很危險的。而漁民們又沒有戰鬥力,出海捕魚是冒着生命危險的。不像北美海域,比美印第安人靠着在陸地上森林裡打獵,就足夠解決溫飽問題,不用到海面上討生活。而加勒比地區最多的就是島嶼,海面上加勒比人的獨木舟橫行,缺乏武裝的漁民出海,是很危險的事……

而且,即使是在陸地上,格林納達也需要一定的防衛能力。因爲,之前加勒比人已經攻打過格林納達。這次移民過去,也不容易,不但要墾荒種地,還要防備加勒比人的進攻……

爲此,在這2000人裡,馬林挑選出了比較勇敢的300人,專門成立了格林納達殖民衛隊,專門保護格林納達不受侵犯。爲了訓練這300人,馬林還特地派遣了10名經驗豐富的小隊長,陪他們一起去格林納達,擔任這支部隊的軍官。

不但如此,馬林還特地調撥了一船的水泥和磚頭,交給格林納達殖民地使用。畢竟,他們需要抵擋加勒比人的進攻,需要修建一座保證安全的堡壘要塞。而在當地採石頭並打磨成石料的話,所需時間太長,不如水泥磚頭來得快。

除了需要攜帶水泥和磚頭這樣的建築材料外,馬林還讓移民船裝了很多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當然,這還是不夠……

因爲,在殖民地開墾荒地,需要耕牛和大量的農具。農具很好辦,讓鐵匠鋪打造一批裝船就行了。但耕牛,倒是很麻煩。

別的不說,馬林從波蘭買來的那些耕牛,都是陸地上呆慣了的黃牛,都是“旱鴨子”。當馬林派人把那些黃牛裝船時,發現大部分黃牛都出現了暈船的現象……

馬林哭笑不得,只好把每頭牛都裝船試試,然後挑選出了100頭不暈船的黃牛。但這些黃牛也不老實,在船上橫衝直撞,很危險。爲了安全起見,馬林只好命令鐵匠,打造了100個巨大的籠子,放在甲板上,好控制住黃牛的發飆行爲。同時,因爲是鐵籠子,此後黃牛的人,也可以每天用掃帚透過籠子,清掃牛糞,並倒入大海,免得船上臭氣熏天,鬧出疾病。

想到疾病問題,馬林就從蒙古醫生巴特爾的弟子中,挑選了幾個學的還行的學生,跟隨船隊一起去殖民地,給殖民地人民看病。

同時,馬林還特地從留在本土的泰勒教出來的20名擅長忽悠的教士裡,抽調了三人,分別去格林納達、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三處地方,修建教堂,幫當地百姓佈道講經,順便洗洗腦,免得殖民地鬧出自立的想法……

準備好一切後,12艘船,載着800移民、100頭牛,以及大量的糧食和生活物資,兵分兩路,分別前往格林納達、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

雖然是三處殖民地,但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是一路的。兩個島嶼靠的也比較近,去的船隻,走的是北大西洋航線,也就是亞美利哥回來時的那條路。

而格林納達那邊,則是單走一條航線,走的是哥倫布之前探索下來的航線。也就是先順着加那利寒流南下,抵達加那利羣島稍作補給後,繼續南下,再順着赤道補償流和東風,一路向西,抵達向風羣島。

而且,在加那利羣島上,馬林早就派人在那兒購買了很多甘蔗苗,併購買了一批原本西班牙人控制的在甘蔗園勞動的摩爾人奴隸。

這些懂得種植甘蔗的摩爾人奴隸,抵達格林納達後,就會在移民的幫助下,開墾荒地,把那些甘蔗苗給種上。然後,馬林就可以安心等待格林納達成爲蔗糖產地了……

此外,馬林還讓格林納達的移民和北美雙島的移民,各自帶了一袋大豆,過去嘗試種植。這些大豆,都是哥倫布和德拉卡之前在印度購買的。格林納達氣候炎熱,類似印度,種植大豆自然沒有問題。不過,北美雙島馬林就不敢保證了。畢竟,這是印度的大豆品種,能適合熱帶氣候,未必適合北美氣候。但若是在北美雙島種植成功了,那纔是莫大的驚喜。

畢竟,北美土地廣袤,而且離歐洲很近。要是大豆產地在北美,那麼運輸回歐洲,會很方便。要是大豆產地在格林納達,運輸時間就太長了點……

要知道,大豆可是近代騎兵的標配戰馬飼料。近代騎兵,基本上每匹戰馬脖子上都有一個褡褳,裡面裝着一二十斤炒黃豆。每當戰馬奔跑累了,騎兵就會抓出一把炒黃豆,給戰馬補補……

馬林立志要建立龐大的騎兵部隊,自然要注意戰馬飼料的種植。可惜的是,歐洲緯度高,夏季溫度也偏低,加上處於“小冰河世紀”,不適合種植大豆(南歐倒是適合)。即使到了後世,英國和德國也不種大豆,基本從美國進口。

北美雙島的緯度,大約和京津一帶差不多,大約是適合種植大豆的,只是希望印度品種的大豆要耐寒些……另外,島上也有很多橡樹,很適合造船……

而布雷頓角島,貌似也適合種植黑麥這樣的耐寒作物,對於大豆,馬林有些拿不準。事實上,布雷頓角島雖然和哈而濱(該死的地區字母化)接近,但因爲處於海邊,夏季溫度沒有哈而濱高。要是後世,也許適合種植大豆,可是,因爲處於“小冰河世紀”,溫度比正常情況要低一兩度。所以,馬林估計,布雷頓角島這會兒可能不適合種植大豆。

但是,布雷頓角島也是有它的優勢的。首先,它有煤炭和森林資源,很適合發展造紙。其次,它的面積足夠大,足有1萬平方公里。要知道,北美雙島加起來,也才500平方公里。

有如此大的陸地面積,馬林完全可以在布雷頓角島上大規模養羊和養馬。只要砍掉樹木,在地面上多種些苜蓿草,就會出現大片適合放牧的草場。

布雷頓角島雖然夏季氣溫不高,但因爲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冬季氣溫也不低,絕不會像同緯度的東北那樣零下幾十度,有個零下十幾度就很嚇人了。但這裡木材多,搭建畜棚成本也低。

東弗里斯蘭本土面積太小了,根本沒有多少可以養馬的地方。所以,馬林需要一個養馬的場地,爲他養足夠的馬匹,好供應騎兵需要。但是,在北美陸地上養馬很危險。被印第安人得到馬匹的話,容易導致恐怖的呃印第安騎兵提前出現。所以,在和大陸分隔開的海島上養馬,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最初印第安人獲得的馬匹是西班牙人走丟的。而在布雷頓角島上,馬匹再走丟了,還是在島上,不會自己游泳跑到大陸上去……

等到三個美洲殖民地發展起來,到時候,格林納達提供蔗糖和香料;布雷頓角島提供紙張和戰馬;北美雙島提供大豆和戰船,並充當入侵北美大陸的跳板……

面對美好的未來,馬林無限期待……

第492章 穿越者之怒第1103章 烤紅薯、豬肉粉條和鴨血粉絲第1256章 弗倫茨貝格的思考第203章 愛民如子的好領導——馬林第1788章 匈牙利戰俘軍第1637章 蒸汽機第1342章 哥薩克出擊第1889章 和葡萄牙關係惡化第1438章 功敗垂成第1033章 和未來教皇結拜第729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下)第1787章 塔拉請戰第582章 未來教皇當配角第1169章 出主意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409章 紐芬蘭島的好消息第1269章 兵力暴漲和分兵防守第1428章 送兵又送錢糧第179章 城門生鏽第708章 血色審判和議會下院第1795章 寬輪獨輪戰車和槍式衝鋒第290章 挖溝開渠搞開墾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第1466章 二硫化碳和普魯士藍第1962章 悶聲發大財第1043章 進軍羅馬(上)第1910章 未來不愁第1880章 騙石油第788章 那啥……朕只是試炮……第1561章 故伎重施第356章 紐芬蘭島的貿易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1088章 人口置換融合的建議第1495章 講解第532章 條件減半,實惠爲先第1370章 陣前談判第1773章 佔用教會資源第882章 巴拿馬城的建立第1248章 密謀第53章 求炮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1058章 鑽狗洞第648章 充滿默契的“海戰”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801章 外交鋪墊第1658章 糧食加工產業第427章 四方震動第1711章 刺殺計劃第1781章 空心鋼桶碾輪第826章 艾伯特結婚了第838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1607章 姐夫,我又懷上了……第1717章 不可抗力第1540章 愛爾蘭的消息第579章 印度賤民第889章 英格蘭來人第1143章 組建藤牌兵第1420章 殖民帝國的基石第243章 舉兵南下第1821章 歐皇之戰第1890章 內部爭論第1256章 弗倫茨貝格的思考第496章 打包帶走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1921章 東北缺鹽吶第1819章 污衊安娜王后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1171章 親自搜查第331章 我想當皇帝第1561章 故伎重施第1251章 夜襲第721章 敬事房和毛公公第1304章 意大利人嗑藥了?第1270章 止損第106章 膽怯的亞歷山大大公第1219章 假裝死老公了第379章 出了點意外第570章 紐芬蘭島上的危險第1060章 佔領東北門第1237章 錢的戰爭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782章 啓航去美洲第1343章 再勝一場第1680章 租島十年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490章 孜然和番茄醬第1057章 想得太美了第1169章 出主意第1245章 “馬上風”和示弱第129章 外交公文的效果貨幣換算問題第1796章 優勢互補的聯合第339章 我葡日天不服!第182章 拉斯維加斯一期工程完工第556章 出兵西弗里斯蘭第485章 “四面楚歌”合唱團第1146章 忌憚第563章 準姑爺上門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
第492章 穿越者之怒第1103章 烤紅薯、豬肉粉條和鴨血粉絲第1256章 弗倫茨貝格的思考第203章 愛民如子的好領導——馬林第1788章 匈牙利戰俘軍第1637章 蒸汽機第1342章 哥薩克出擊第1889章 和葡萄牙關係惡化第1438章 功敗垂成第1033章 和未來教皇結拜第729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下)第1787章 塔拉請戰第582章 未來教皇當配角第1169章 出主意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409章 紐芬蘭島的好消息第1269章 兵力暴漲和分兵防守第1428章 送兵又送錢糧第179章 城門生鏽第708章 血色審判和議會下院第1795章 寬輪獨輪戰車和槍式衝鋒第290章 挖溝開渠搞開墾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第1466章 二硫化碳和普魯士藍第1962章 悶聲發大財第1043章 進軍羅馬(上)第1910章 未來不愁第1880章 騙石油第788章 那啥……朕只是試炮……第1561章 故伎重施第356章 紐芬蘭島的貿易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1088章 人口置換融合的建議第1495章 講解第532章 條件減半,實惠爲先第1370章 陣前談判第1773章 佔用教會資源第882章 巴拿馬城的建立第1248章 密謀第53章 求炮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1058章 鑽狗洞第648章 充滿默契的“海戰”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801章 外交鋪墊第1658章 糧食加工產業第427章 四方震動第1711章 刺殺計劃第1781章 空心鋼桶碾輪第826章 艾伯特結婚了第838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1607章 姐夫,我又懷上了……第1717章 不可抗力第1540章 愛爾蘭的消息第579章 印度賤民第889章 英格蘭來人第1143章 組建藤牌兵第1420章 殖民帝國的基石第243章 舉兵南下第1821章 歐皇之戰第1890章 內部爭論第1256章 弗倫茨貝格的思考第496章 打包帶走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1921章 東北缺鹽吶第1819章 污衊安娜王后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1171章 親自搜查第331章 我想當皇帝第1561章 故伎重施第1251章 夜襲第721章 敬事房和毛公公第1304章 意大利人嗑藥了?第1270章 止損第106章 膽怯的亞歷山大大公第1219章 假裝死老公了第379章 出了點意外第570章 紐芬蘭島上的危險第1060章 佔領東北門第1237章 錢的戰爭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782章 啓航去美洲第1343章 再勝一場第1680章 租島十年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490章 孜然和番茄醬第1057章 想得太美了第1169章 出主意第1245章 “馬上風”和示弱第129章 外交公文的效果貨幣換算問題第1796章 優勢互補的聯合第339章 我葡日天不服!第182章 拉斯維加斯一期工程完工第556章 出兵西弗里斯蘭第485章 “四面楚歌”合唱團第1146章 忌憚第563章 準姑爺上門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