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坐鎮武昌,廣收藥材

得到了劉大夏爲首的大明清流的倒貼支持後,馬林終於志得意滿,打算南下大采購了。但在南下之前,馬林特地讓孔泰聯絡了京城的各地會館。

所謂會館,就是各省的士子進京趕考或者各地商人進京後,集中落腳的地方。這種地方一般由財力雄厚的商人們集體出資興建,但對同樣的讀書人開放,甚至給予食宿優惠。至於爲什麼這麼做?當然是人情投資啦!前來京城趕考的士子,起碼是個舉人,本身就是預備官員了。而一旦中了進士,起步最低就是七品縣令啊。所以,修建會館(也叫試館),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情投資買賣。

當然,除了優待那些同鄉士子,做人情投資外,會館本身也是各地商人在京城的聯絡中心。

而能夠混到來北京會館做生意,肯定是生意做大了,地方容不下了,所以來京城這個“龍潭虎穴”來試試水了……

另外,不是每個地方的人都能在京城開會館的。一般而言,都是些富庶地方,或者有特產要賣到京城的地方,纔會在京城開會館。而窮困地方,是沒什麼商人有資本在京城開會館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景德鎮要賣瓷器到京城,湖州要賣絲綢到京城,這兩地在京城肯定有會館。另外,江浙一些富裕州府,也會在京城開辦會館。

反正,只要找到相應地區的會館,肯定能聯繫上這個地區來京的商人,而且都是大商人……

而且,這些會館,多半聚集在前三門(正陽門、宣武門和崇文門)外,以宣武門外居多,比較好找。

馬林要南下采購物資,沒有熟人是不行的。否則,會像沒頭的蒼蠅一般亂撞,浪費時間。

所以,想要去各地採購特色商品,找個本地人合作是最好的。而到哪裡找本地人?自然是相應的會館啊……所以,孔泰被馬林派去聯絡各地駐京商人去了……

南下前,孔泰去練習的第一批商人不是馬林要去的南方的商人,而是張家口的北口商人……

爲什麼找張家口的商人?因爲他們手裡有馬林很需要的商品——口鹼……

口鹼就是食鹼,也叫碳酸鈉。因爲大明多半的食鹼都是蒙古商人賣到張家口,再由張家口商人專賣往內地,所以又被稱爲口鹼。

大明的食鹼很便宜,口鹼只需10文錢一斤。爲啥這麼便宜?因爲這些鹼都是蒙古牧民從鹽湖邊上隨便撿的,不花成本……

說起來,蒙古高原上也是有不少鹽湖的,但悲劇的是,高原上的鹽湖,大部分都不是食鹽爲主的鹽湖,而是不是產食鹼,就是產芒硝(硫酸鈉)。所以,古代蒙古牧民也很心累啊——明明有鹽湖,就是不產食鹽……只有少部分鹽湖產鹽,然後成爲各部族你死我活地爭奪的目標……

至於產食鹼的鹽湖,則被蒙古各部所嫌棄。好在,大明北方人以麪食爲主,發麪需要用到食鹼,需求不小。所以,蒙古牧民於是就去產鹼的鹽湖邊上隨便撿,或者冬天再冰面上刮鹼霜(純鹼容易結霜),然後由草原上的行商拉去張家口賣給漢人商人。要不是,陸上運輸成本高,恐怕口鹼5文錢一斤都賣不到。而事實上,行商向蒙古牧民收購口鹼時,價格就不到5文錢一斤……

而純鹼的作用是如此多,不管是玻璃製造,還是造紙,或者製造肥皂,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純鹼。

雖然馬林現在能夠從埃及收購到產自開羅附近的鹼旱谷的天然純鹼,但埃及人要的價格很貴,起碼是大明價格的好幾倍。而且,馬林一直擔心埃及被土耳其人攻佔。到時候,供貨肯定斷絕。所以,馬林提前想法子,打算開闢從大明進口純鹼的途徑,避免被埃及人卡脖子,或者防止埃及那邊因爲戰爭斷貨……

……

本來,馬林還打算大量訂購硝石的。但是,商人們卻表示——因爲硝石是製造火藥的主藥原料,商品交易需要受到官服的管控。沒有官方許可,不能所以大量訂購。

無奈之下,馬林只好去找正德和衆大臣,尋求訂購硝石。對此,大明君臣倒也沒啥意見。反正,硝石在大明真不算什麼稀罕物。而馬林現在也算自己人,賣點硝石給馬林真不是問題。

但馬林要的是數量太大了,開口就要100萬斤每年,把大明君臣給嚇住了。倒不是說大明每年硝石產量沒這麼多,而是大明本身硝石消耗也很大啊。而且,還不是因爲軍隊消耗大,而是做煙花爆竹消耗太大……

因此,大明內閣在和兵部商議後,同意每年賣給馬林40萬斤,也就是200噸,單價25文一斤。雖然和馬林的預期有些差距,但是,也夠馬林用了。而且,未來馬林會開發智利硝石,倒也不一定需要從大明購買太多硝石。

而且,從大明大規模購買硝石,除了價格便宜,也有爲智利硝石的開發打掩護的意思在內。當歐洲各國看到北海國從大明大量進口硝石的事情後,就很難注意到智利那邊大量出產硝石的問題了……

……

談好了硝石和口鹼兩種大宗貨物的供應後,馬林就安心南下了。

而此時,孔泰也和前三門外的各地會館裡的各地商人商量好了,表示願意出大價錢大量收購各地的稀罕貨物和藥材……

除了北方的一些特產草藥外,其他草藥,馬林要求各地會館的商人回鄉準備大量貨物,集中送到華夏最中央的武昌。

之所以選擇武昌作爲收購草藥的中心點,除了武昌的確位於華夏中間核心地區外,方便的水運交通條件,也是馬林首選此處的重要原因。

這次收購,馬林需要大量收購的黃連,主要就產自蜀中、湖廣(明代沒有福南、福北之分,到了康熙年間,湖廣省才被分爲南北兩個省的)、黔省和陝南。

而從蜀中收購的黃連,則完全可以裝船,順江而下,抵達武昌。陝南收購的黃連也是,可以順漢江而下,運抵武昌。福南也有湘江便利的水運條件,運抵武昌很便利。

在這個年代,路上運輸主要靠馬車,運貨量小,成本還高。而水運則運貨量很大,成本也低,很符合馬林的要求。

此外,重一慶的酉陽青蒿收購後,也很方便通過水路運抵武昌。而福南的安化黑茶,也比較容易通過資江,水運進入洞庭湖,然後入長江,順水而下抵達武昌……

所以,馬林把草藥收貨地點放在武昌,實在是很正確的選擇。

只不過,貌似產自滇南的三七,也就是滇南白藥的主藥,這玩意水運很不方便。而且,在滇南採購三七,貌似需要和當地的土霸王沐家打招呼先。

馬林想了想,決定暫緩三七等滇南特產藥材的收購,先僱傭掮客去滇南跟沐家打個招呼,然後和當地有實力的藥材商合作,收購三七。然後,通過珠江支流南盤江,水運過珠江,運抵廣州。然後,再由孔泰從基隆派出商船來廣州收購……

而馬林自己,則準備直接去武昌坐鎮,坐等各地藥材商人把他需要的藥材和藥材種子送上門。反正他給的價錢夠高,不愁那些逐利的商人不肯賣給他……

第1976章 毛里塔尼亞計劃第671章 不戰而逃第1343章 再勝一場第1264章 錢幣正面朝上第693章 急行軍南下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1244章 那老貨還沒死?第1889章 和葡萄牙關係惡化第688章 法國人要閃?第1538章 約翰.拉菲子爵第1047章 翻山越嶺第204章 吃豆腐第784章 秘密出兵第935章 出兵換加冕第1999章 測繪的重要性第1823章 魯塞尼亞人第1440章 香料羣島和利益交換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781章 槍炮建功(下)第1380章 拍賣會和紙張第1656章 秋收雨災第719章 不菲的嫁妝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694章 夜襲開始第1394章 軍功章和軍銜制第137章 出兵第1418章 兩個安娜和費城伯爵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1110章 無題第1127章 XX記錄制度和愛情第1154章 賄賂文官的必殺技——抄詩第630章 “光明”奶粉第1816章 我真傻,真的……第1570章 那不勒斯之戰(下)第331章 我想當皇帝第1254章 家裡有礦的作死土豪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1865章 海盜模式第1999章 測繪的重要性第38章 埃及公爵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1167章 老劉還有用第1817章 愛德華遇刺?第1093章 馬林的心思第1091章 奶業大王第1744章 加萊易主第668章 反間計第946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上)第1786章 毛公公的安排第1222章 諸侯們的心思第974章 不列顛戰雲第197章 蜂蠟和軟木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53章 求炮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119章 智利硝石和太陽竈海水淡化第45章 多尼.茨瑞第133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上)第1260章 “內訌”中的“內訌”第1835章 長城計劃第984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981章 混合油和煤油燈第1429章 騎兵先行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526章 當衆羞辱第932章 鼓勵黑叔叔養牛?第1100章 船隊準備出發第773章 新式雙桅縱帆船第1513章 高湯和蜂窩煤的推廣第1754章 套筒刺刀第1432章 阿達:我會結紮啦!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025章 荷蘭人要搞大航海?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1423章 指東打西第1182章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第1987章 信鴿計劃破產第311章 擴編黑衫騎士第2018章 武器代購?第624章 “搶注”威士忌名稱第1706章 黃銅“金”首飾和印度第121章 攻入哥本哈根第1764章 教皇諭令和研究牛痘法第1732章 高效的春耕第767章 拉攏雞籠村第702章 西門破第1245章 “馬上風”和示弱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221章 定裝火藥第627章 馬林詞典第1890章 內部爭論第254章 利益高於仇怨第494章 飛爪戰術第638章 水泥球炮彈第1062章 控制全城第1796章 優勢互補的聯合第1267章 未竟全功
第1976章 毛里塔尼亞計劃第671章 不戰而逃第1343章 再勝一場第1264章 錢幣正面朝上第693章 急行軍南下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1244章 那老貨還沒死?第1889章 和葡萄牙關係惡化第688章 法國人要閃?第1538章 約翰.拉菲子爵第1047章 翻山越嶺第204章 吃豆腐第784章 秘密出兵第935章 出兵換加冕第1999章 測繪的重要性第1823章 魯塞尼亞人第1440章 香料羣島和利益交換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781章 槍炮建功(下)第1380章 拍賣會和紙張第1656章 秋收雨災第719章 不菲的嫁妝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694章 夜襲開始第1394章 軍功章和軍銜制第137章 出兵第1418章 兩個安娜和費城伯爵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1110章 無題第1127章 XX記錄制度和愛情第1154章 賄賂文官的必殺技——抄詩第630章 “光明”奶粉第1816章 我真傻,真的……第1570章 那不勒斯之戰(下)第331章 我想當皇帝第1254章 家裡有礦的作死土豪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1865章 海盜模式第1999章 測繪的重要性第38章 埃及公爵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1167章 老劉還有用第1817章 愛德華遇刺?第1093章 馬林的心思第1091章 奶業大王第1744章 加萊易主第668章 反間計第946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上)第1786章 毛公公的安排第1222章 諸侯們的心思第974章 不列顛戰雲第197章 蜂蠟和軟木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53章 求炮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119章 智利硝石和太陽竈海水淡化第45章 多尼.茨瑞第133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上)第1260章 “內訌”中的“內訌”第1835章 長城計劃第984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981章 混合油和煤油燈第1429章 騎兵先行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526章 當衆羞辱第932章 鼓勵黑叔叔養牛?第1100章 船隊準備出發第773章 新式雙桅縱帆船第1513章 高湯和蜂窩煤的推廣第1754章 套筒刺刀第1432章 阿達:我會結紮啦!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025章 荷蘭人要搞大航海?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1423章 指東打西第1182章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第1987章 信鴿計劃破產第311章 擴編黑衫騎士第2018章 武器代購?第624章 “搶注”威士忌名稱第1706章 黃銅“金”首飾和印度第121章 攻入哥本哈根第1764章 教皇諭令和研究牛痘法第1732章 高效的春耕第767章 拉攏雞籠村第702章 西門破第1245章 “馬上風”和示弱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221章 定裝火藥第627章 馬林詞典第1890章 內部爭論第254章 利益高於仇怨第494章 飛爪戰術第638章 水泥球炮彈第1062章 控制全城第1796章 優勢互補的聯合第1267章 未竟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