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亂將起

公孫瓚笑道:“我哪有那麼大的膽子?我是接了聖旨,讓我分出部分邊軍,負責清剿幽州的黃巾逆賊,這纔敢帶領三萬騎兵離開邊關。”

任安鬆了一口氣,笑道:“原來如此,既然這樣我就放心了。”

其實這個時代博士的品秩並不高,公孫瓚如此對待任安,一是爲了顯示他對文人的看重,公孫瓚看重的是任安的文名,並不是他博士的頭銜。

二是爲了交好太學一脈,博士祭酒可是能經常面見皇上的,那可是皇上的智囊。祭酒給皇上出謀劃策時爲他提供一些方便還是能夠做到的。

此時楊偉插口道:“刺史大人,並涼兩州是否也是如此安排?”

公孫瓚看着楊偉笑道:“這位就是德高賢弟了吧,賢弟切不可如此生分,喊我一聲大哥就是。不錯,並涼兩州也是如此,但是聖旨有言,清剿黃巾切不可離開本州,如果異族有動靜,應立刻回援,萬不可使異族趁火打劫。”

楊偉暗道皇上還沒有失了方寸,但是又總覺得有些不對,但是哪裡不對,一時又想不起來。

是以,又接着問道:“刺史……”剛說了兩個字,公孫瓚就一臉不悅地打斷道:“德高是看不起爲兄麼?”

楊偉只得道:“公……公孫大哥,如果邊軍無法南下,那其餘各州又如何清剿黃巾?”

公孫瓚道:“京營人馬除了守衛洛陽外,尚有餘力清剿司隸黃巾。至於其他各州,皇上讓各州刺史自己招募新軍,以抗黃巾。雖然新軍戰鬥力不高,但是黃巾戰鬥力更低,只要能夠將新軍裝備起來,怎麼也比那些拿着鋤頭和木棍的黃巾要強些的。”

楊偉心中大驚,如果各州刺史有了兵權,唯一的結果就是諸侯割據,聽調不聽宣,這條命令的下達絕對會造成中原大亂的局面。這一刻,諸侯爭霸,中原風煙四起的帷幕纔算是徹底地拉開了。

好在文帝不像歷史中的那幾位皇帝昏庸,憑藉着文帝的強勢,但願最終的結果並不相同吧。楊偉對這個世界也有感情了,他可不願看到那個世界歷史中所描述的常年爭戰十室九空,五胡亂華漢人如狗的場景。

但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皇上的聖旨已經發出,不可能再更改。補救?天啊!這又如何補救,皇上的金口玉言已經說出去了,朝令夕改那絕對不是文帝的風格。這一刻,楊偉真的爲大越的前途擔憂了起來。

文帝可能是想把眼前的難關先渡過去,以後再慢慢地調理這些後遺症。但是楊偉深知這個後遺症是多麼的可怕和難以治癒,最大可能是大廈傾覆,新朝崛起。

楊偉腦中靈光一閃,他知道剛纔哪裡覺得不對了,臉色不免有些異樣。公孫瓚看到,問道:“德高想到什麼?臉色怎麼如此難看?”

楊偉問道:“公孫大哥抽調這些軍隊以後,邊關防衛如何?可能抵擋異族南侵?”

公孫瓚笑道:“原來賢弟是擔心這個,這幾年邊軍的兵力增加不少,鮮卑如果象往年的攻勢一般,即使抽調這些軍馬,防守起來也是綽綽有餘。”

楊偉搖頭道:“我所擔心的並不是像往年一般的分散攻擊,我擔心的是檀石槐將所有勢力擰成一股繩,專門攻擊一點,能抵擋否。要知道他們不是要佔領,而是劫掠,他們只要打開缺口,就可長驅直入,劫掠一番,揚長而去。”

楊偉還未說完,公孫瓚就已臉色大變。如果是這種情況,即使他不分兵,抵禦起來也是困難無比,何況是現在這種情況。他現在深深地爲廣寧的情況憂心不已,已經恨不得插上一對翅膀飛回廣寧。

北方各郡他倒是不擔心,往年鮮卑犯邊都是在廣寧,一個是北方各郡地廣人稀,無甚油水可撈,而且從北方向南方繁華地帶穿插,那極有可能讓公孫瓚將他們堵在燕山以南,包了餃子。

所以廣寧一直是鮮卑照顧的重點部位,公孫瓚也一直派駐大部分軍隊駐紮在廣寧一帶與檀石槐死磕。每年一次的交鋒,使公孫瓚對檀石槐此人也是頗爲了解。他清楚地知道,檀石槐絕不可能放過這次天賜良機,極有可能發動大規模南侵。

想到這裡,公孫瓚是一刻也呆不住了。向楊偉感激道:“多謝賢弟提醒,不然瓚悔之晚矣。”與幾人一一道別後,向楊偉說道:“賢弟代我向令尊問好,就說瓚時間緊迫,無法親自拜會長青先生,甚感遺憾。”

其實,公孫瓚與楊松之間並無太深的交情,公孫瓚雖然也曾做過涿縣縣令,但是當時楊松並沒有太看得起這個公孫瓚,縣令在楊松眼裡只是一個芝麻綠豆般的小官,沒有必要刻意結交,是以,幾年下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公孫瓚做刺史以後又是在邊塞忙於練兵,與鮮卑打得不亦樂乎。兩人更是沒有交集,直到盧家給他們牽線搭橋,楊松才與公孫瓚結識。公孫瓚又從楊家撈了不少好處,自然要給楊松幾分面子。

公孫瓚與楊偉刻意交好,卻是與楊松沒有多大的關係。憑公孫瓚的人脈,自然能夠知道楊偉在洛陽的情況,知道楊偉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不趁這個時機結交一番那纔是傻瓜。

公孫瓚與衆人一一道別完畢,策馬馳進隊伍中,對傳令兵道:“傳令三軍,馬上啓程,回廣寧!”

衆人目送着公孫瓚的大軍如同退潮的潮水一般向遠處捲去,楊偉也是有些感慨。冷兵器時代的大軍何其雄壯,他看過的電視劇裡的場景真像是過家家一般,與真實的場景根本無法媲美。

幾人互望了一眼,向着城門方向走去。任安現在看楊偉已經是滿意得無以復加,有這樣一個門生那可是夠他炫耀好一陣子了。

楊偉回城時,不免有些憂心。看來異族入侵已經是無法避免了,看來要儘快讓楊家的佃戶收縮回城中,還有水車作坊中的零件也要儘快拆下移到城中,緊急備戰,異族就要來了。

第25章 左使童淵第239章 攔馬第353章 同病相憐第192章 楊偉的疑問第384章 失蹤的楊偉第526章 老皇上的怒火第93章 密星由來第493章 殘忍第311章 山中湖第551章 回到神城第359章 終於上套了第541章 好險第214章 徵求意見第427章 下崖第49章 殺人滅口第33章 神弓射日第32章 三年時光第190章 和爲貴第515章 結束第548章 行刑第432章 真容第361章 來自太空的攻擊第174章 錢糧吃緊第325章 又見熟人第408章 屍山血海第534章 梅花第543章 探查第500章 白姍第506章 北獄第403章 朝聖第529章 楊偉的疑惑第554章 山谷修煉第53章 冀州張合第351章 賠禮第384章 失蹤的楊偉第236章 任務第221章 逃不了了第441章 降臨第106章 平宛城第251章 陳默第229章 張居正第425章 金箍棒第345章 煎餅果子第250章 神殿中第183章 悅來客棧第252章 唐僧?!第281章 思想掌控者第136章 楊偉的怒火第226章 對質第45章 徒兒馬鈞第414章 被俘第434章 蚊族末日第151章 張飛Vs張繡第263章 艱難的抉擇第335章 送錢第95章 首次上朝第451章 媒人第499章 肉票第37章 馬神上使第247章 解決方案第336章 障眼法第122章 曹操的計謀第512章 求情第426章 懸崖第352章 晚宴第5章 江湖軼聞第534章 梅花第388章 獻血第256章 蟲洞第79章 大軍回城第168章 春夢第378章 談判破裂第36章 司馬伯達第104章 處置俘虜第307章 暴怒第129章 獻藥第2章 來龍去脈第262章 魂族的起源第247章 解決方案第378章 談判破裂第194章 溫體仁第156章 威風的趙敏第166章 賈詡第304章 死局第195章 河東衛氏第42章 軍營閱兵第69章 涿縣攻防第345章 煎餅果子第13章 酒樓赴宴第157章 徐晃的斧頭第230章 張家宗祠第485章 收穫第40章 楊偉論道第308章 報訊第573章 黑洞崩潰第478章 煉寶第155章 第三場人選第204章 暗流洶涌第200章 密星一號飛船第420章 誤入蚊巢
第25章 左使童淵第239章 攔馬第353章 同病相憐第192章 楊偉的疑問第384章 失蹤的楊偉第526章 老皇上的怒火第93章 密星由來第493章 殘忍第311章 山中湖第551章 回到神城第359章 終於上套了第541章 好險第214章 徵求意見第427章 下崖第49章 殺人滅口第33章 神弓射日第32章 三年時光第190章 和爲貴第515章 結束第548章 行刑第432章 真容第361章 來自太空的攻擊第174章 錢糧吃緊第325章 又見熟人第408章 屍山血海第534章 梅花第543章 探查第500章 白姍第506章 北獄第403章 朝聖第529章 楊偉的疑惑第554章 山谷修煉第53章 冀州張合第351章 賠禮第384章 失蹤的楊偉第236章 任務第221章 逃不了了第441章 降臨第106章 平宛城第251章 陳默第229章 張居正第425章 金箍棒第345章 煎餅果子第250章 神殿中第183章 悅來客棧第252章 唐僧?!第281章 思想掌控者第136章 楊偉的怒火第226章 對質第45章 徒兒馬鈞第414章 被俘第434章 蚊族末日第151章 張飛Vs張繡第263章 艱難的抉擇第335章 送錢第95章 首次上朝第451章 媒人第499章 肉票第37章 馬神上使第247章 解決方案第336章 障眼法第122章 曹操的計謀第512章 求情第426章 懸崖第352章 晚宴第5章 江湖軼聞第534章 梅花第388章 獻血第256章 蟲洞第79章 大軍回城第168章 春夢第378章 談判破裂第36章 司馬伯達第104章 處置俘虜第307章 暴怒第129章 獻藥第2章 來龍去脈第262章 魂族的起源第247章 解決方案第378章 談判破裂第194章 溫體仁第156章 威風的趙敏第166章 賈詡第304章 死局第195章 河東衛氏第42章 軍營閱兵第69章 涿縣攻防第345章 煎餅果子第13章 酒樓赴宴第157章 徐晃的斧頭第230章 張家宗祠第485章 收穫第40章 楊偉論道第308章 報訊第573章 黑洞崩潰第478章 煉寶第155章 第三場人選第204章 暗流洶涌第200章 密星一號飛船第420章 誤入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