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183歷代名將譜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文明從來不曾中斷的古國。中華民族擁有驕傲的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歷史,璀璨而幽古的大河孕育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兒女。本文僅是從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萃取出從春秋戰國至清朝這段歷史間,歷次戰爭中華夏大地涌現出來的最出類拔萃、最能夠代表着中華尚武、善武的名將與精英。誠然,限於本人水平及學識淺薄的制約,評選出的中華名將中難免不會有漏選名單控制在一百人及泛泛之輩充斥期間的現象存在。不正確的地方,請各位高人學者予以指正爲感。

本人制作的這個歷代名將譜單的依據是必須合符下列條件中的至少一個條件:

1入選者必須在軍事領域有着爲人稱道的戰績,並且明顯強於同時代的同行或之對壘的對手,對於社會的發展起過推動作用或者發揮過顯而易見的影響的這樣的將軍或軍事指揮官。

2入選者不能只是逞匹夫之勇地衝鋒陷陣,要有能統領統帥三軍,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3入選者或者在軍事理論上有較深的造詣或獨創,其學說或理論並在軍事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大唐時期11名:

大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這個朝代經歷的時間跨度長,對外對內征戰用兵比較地頻繁,時世造英雄,涌現出來一大批有影響有才華的名將和軍事家。因此唐朝是最難準確選擇名將的一個朝代。新唐書中一大堆的顯赫名字就眩目得讓人無從取捨。譬如還有蔡希德、侯君集、李愬、薛訥、薛仁貴、薛萬徹等皆俱有入選的勢力,我們不可能把每個人都選進來,只能是花裡選花。

李績:

即徐世績唐朝傑出的軍事家、統帥。本姓徐氏,出身於土豪,韋城翟讓爲盜,勣年十七,往從之,就這樣加入瓦崗農民軍。李績的一生可以分爲五個階段:瓦崗英雄、唐朝統一的功臣、北定突厥的主將、徵遼東的主帥、輔佐老臣。

李密亡命雍丘,李績與王伯當共同說服翟讓,推密爲主。以奇計破王世充。李績參加了剿滅張須陀的滎陽大海寺之戰。是李密的得力助手。他率兵攻佔了黎陽倉,開倉濟貧,任民所取,博得了饑民的熱烈擁護,紛紛加入了起義軍,“一旬之間,勝兵二十萬餘”。守倉城時挫敗宇文化及十萬大軍的進攻。跟隨李世民打破劉黑闥、徐圓朗,累遷左監門大將軍。

觀李績的戎馬生涯中,他能謀善斷,有傑出的軍事才幹。每次行軍作戰,“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因而在攻滅東突厥,平定薛延陀,征服高麗等重大軍事戰役中,李績都取得了重大勝利。唐太宗曾交口稱讚李績爲“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李靖:

大唐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帥,韓擒虎的外甥,字藥師,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書史。其舅韓擒虎每與論兵,輒嘆曰:可與語孫、吳者,非斯人尚誰哉李淵在太原起兵,李靖被俘,臨刑待斬時,李靖因其才華被釋放,跟隨秦王,在平定王世充的戰役嶄lou頭角。

然後李靖提出了攻滅蕭銑的十策,事實上取代李孝恭成爲軍事統帥,在進攻江陵時,唐軍首先在外圍大獲全勝,李靖命人把繳獲的舟船沿江放出,使之順流飄下,造成江陵已經失守的假象,阻止了下游敵人對江陵的增援,果然等到敵軍弄清楚真相,李靖已攻佔了江陵。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即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後梁,平定了蕭銑的叛亂。

然後李靖馬不停蹄地參與平定江南的戰爭,消滅了輔公攸的江淮農民軍,基本上統一全國;隨後又擊敗東突厥頡利可汗;李靖還指揮了大規模的反擊吐谷渾的戰爭。在李靖的戎馬生涯中,他指揮了幾次大的戰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不僅因爲他勇敢善戰,更因爲他有着卓越的軍事思想與理論。他根據一生的實踐經驗,寫出了優秀的軍事著作衛公兵法。

蘇定方:

名烈,但是史書上對他的定位是唐初大將。鑑於他現在人氣指數頗高,也確實有傲人的戰績作爲支撐,所以選入。他最出彩的戰績是630年,作爲李靖前鋒,擊敗東突厥頡利可汗。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率部萬餘人爲沙鉢羅率領10萬之衆所包圍。他命步兵持矛環據南原,自率騎兵列陣於北原。沙鉢羅軍三衝南原未逞,蘇定方率騎兵乘勢反擊,大敗沙鉢羅軍,追擊30裡,斬獲數萬人。這次戰役,真正在全局負責的是李靖,而不是作爲執行者的蘇定方。

高宗初年,蘇定方隨程咬金徵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屢獻良策,但不爲咬金採納,唐軍終無功而反。次年,朝廷以蘇定方爲統帥,再徵賀魯。唐軍大破西突厥,生擒阿史那賀魯,被封爲邢國公。後西域三國反,定方又率軍平定。

陸軍將領蘇定方又參與了對高麗、日本的戰爭。不過在對高麗的戰爭中的主角蘇定方已經不再是唯一一個,因爲戰場上的主角已經變成了唐朝的海軍。唐朝出動十餘萬陸海軍渡海攻滅百濟,在此次戰役中,唐朝海軍取得了輝煌的戰績,究其原因,關鍵在於唐朝海軍擁有先進的裝備、高超的航海技術和基於此的得宜的戰術。按中國方面史料,唐將蘇定方所率攻滅百濟的唐海陸軍共計10萬,按朝鮮方面史料,則是13萬,雙方數據相差3萬人。蘇定方在東征百濟之前,剛從西北戰場得勝歸來,其所率10萬人當主要是從西北凱旋之陸軍,高宗轉用於東北,使之乘勝東征百濟。此10萬人當指從西北戰場調來的陸軍和海軍作戰士兵,不包括海軍水手。而朝鮮方面在統計東征百濟的唐軍數量時則包括陸、海軍全部。若此論不虛,則參與東征的唐朝海軍中應有3萬水手。唐朝海軍不僅裝備、航海技術比日本海軍要先進,戰術運用也更得宜,甚至對氣象的利用也比日軍強。

哥舒翰:

突厥族,“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指的就是這位。四十歲以前碌碌無爲,被人瞧不起,因而刺激很大,於是投到河西節度使王倕賬下,王倕率軍攻取新城後,交由哥舒翰負責經略。哥舒翰治軍嚴厲,“三軍無不震懾”,從此稍有名氣。747年,哥舒翰率軍與吐蕃軍戰於苦拔海,哥舒翰奮勇衝殺,連破三路吐番軍,所向披靡。從此,哥舒翰聲名大振。他污點之戰即石堡城之戰,面對吐番軍的頑強防守,損失數萬人,如期佔領石堡城,俘虜吐蕃大將鐵刃悉諾羅等400人,有得不償失之感。唐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唐朝也在這段時間發展到了其頂峰。哥舒翰屢立戰功,及楊國忠的極爲推薦,進封西平郡王,拜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其嗜酒如命,酒色相伴,因而身虛,因洗浴導致中風,昏迷良久才方甦醒,成爲廢人。後來參與鎮壓安史之亂,以失敗告終。

李光弼:

中興名將,遼寧柳城人,契丹族,善騎射。756年初,經郭子儀推薦爲河東節度副使,率兵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之亂。

757年,史思明、蔡希德等率衆十萬進攻北都太原今太原西南時,北都留守李光弼以不滿萬人之兵力,大敗蔡希德,殲其部衆七萬,成功地守住了太原。759年7月,挫敗了叛軍對河陽三城的進攻,李光弼以母馬誘史思明的軍馬,在戰史上留下一段佳話,殲敵兩萬,然後河北十餘郡皆殺叛吏歸降唐朝。761年,朝廷強令收復洛陽,他不得已而出兵,兵敗邙山。李光弼後任河南諸道副元帥,出鎮臨淮,統河南諸道兵反攻叛軍,配合收復洛陽。

因受朝廷猜疑,李光弼不敢去長安見駕。不久李光弼即積勞成疾,抑鬱而死了。史書贊曰:李光弼生戎虜之緒,沉鷙有守。遭祿山變,拔任兵柄,其策敵制勝不世出,賞信罰明,士卒爭奮,毅然有古良將風。李光弼“以奇用兵,以少敗衆”,史家稱他“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爲中興第一”。

郭子儀:

華州人,大唐名將,曾出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封汾陽郡王,據說此人和詩仙李白相互有活命之誼。在唐平安史之亂中,他採取敵來則守、敵去則追的戰法,疲憊叛軍,尋機攻擊,多次擊敗史思明部,收復河北十餘郡,攻佔河東,一度攻克潼關。郭子儀的朔方軍是擊敗安史之亂的主力,但是他不容於唐肅宗,被謫貶。

763年,僕固懷恩反唐,吐蕃、回紇兵相繼進犯,他再次被起用領兵,並屢上禦敵之策。同年7月,在吐蕃與回紇大軍壓境之際,他利用矛盾,說服回紇反戈一擊,大敗10萬吐蕃軍,穩定了關中局勢,郭子儀升遷爲太尉中書令,被唐德宗李適尊爲“尚父”。郭子儀精於謀略,用兵持重,治軍寬嚴得當,深爲部下敬服,朔方軍將士都以父母事之。

郭子儀還爲朝廷培養了一大批的人才,他麾下有六十多位部將後來位至將相。史稱郭子儀,“功蓋天下而豬不疑,位極人臣而衆不嫉”。

李晟:

唐朝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字良器,洮州臨潭人,祖父李思恭、父親李欽,都是隴右的裨將。李晟性強勁剛烈,善於騎射,年十八,就跟隨河西王忠嗣,抗擊吐蕃。悍酋乘城,殺傷士甚衆,王忠嗣招募善射之人,“晟挾一矢殪之,三軍歡奮。”忠嗣撫其背稱讚道:“萬人敵也。”李晟喜歡讀孫子的兵書。他最經典的就是長安之戰。784年,李晟僅用八天時間就擊敗朱泚,收復長安。李晟戰功卓著,是後唐的擎天白玉柱。死時年六十七。帝聞流涕,冊贈太師,諡曰忠武。唐僖宗年間,倉部員外郎袁皓採爲表彰李晟的功烈,爲興元聖功錄。他共有十五個兒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愬,雪夜入蔡州那位。

王忠嗣:

原名王訓,太原祁縣人,唐朝著名的軍事將領。出身將門,其父王海賓亦爲大唐名將,爲國盡忠,王忠嗣子承父業,初顯身手出征吐蕃,時吐蕃贊普正在鬱標川閱兵,部下便勸王忠嗣回軍。但王忠嗣不從,指揮軍隊向吐蕃衝殺過去,趁機猛攻,斬數千人,獲羊馬萬計而歸。然後征戰沙場,在新城、鹽泉城大敗吐蕃,王忠嗣的官職也扶搖直上。

王忠嗣率軍北伐,與奚兵戰於桑乾河,三戰三捷。隨後耀武漠北,凱旋而歸。然後多次大破突厥。他曾連任朔方節度使、兼河東節度使。次年又兼河西、隴右兩鎮。因爲不願意用數萬健兒生命攻取吐蕃石堡城,逆玄宗意。遭讒言貶漢陽太守,卒於河東郡太守任上。

裴行儉:

大唐名將,軍事家,蘇定方的學生,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裴氏家族自古便爲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望族。670年4月,吐蕃連陷西域18州,天山南路之地盡爲吐蕃所佔。朝廷商議發兵討伐之事,裴行儉提出的智取之策得到了高宗的首肯,裴行儉孤軍深入,經途萬里。用謀略,兵不血刃,平定阿史那都支,不經大戰就搞定一切。詔命裴行儉爲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兵18萬出兵征討東突厥,裴行儉率軍進至朔州,得知糧草被劫,巧用中國版本的“特洛伊木馬計”大敗突厥,使突厥人再也不敢劫唐軍的糧道了。

裴行儉揮軍北進,與突厥戰於黑山,大破突厥軍,俘阿史那奉職,前後殺獲不可勝數。阿史那泥熟匐爲其部下殺死,持其首級來降。突厥餘部西退狼山。裴行儉凱旋而歸。

裴行儉指揮對突厥的戰役更是凸顯其軍事理論的“先謀後戰”“慎戰”“善於用間”等精華,其軍事生涯只有短短的十一年,僅指揮了三次作戰,裴行儉曾撰寫兵書選譜十卷,未能流傳下來,甚爲可惜。

劉仁軌:

字正則,汴州尉氏人,海軍名將,素以儒將稱著。在烽火四起的隋末,劉仁軌從最基層紮紮實實地做起,一直到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爲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十萬出兵百濟。平定百濟,俘其國王及太子,在其地置熊津等五個都督府,並留劉仁軌鎮守百濟府城。面對強敵環視,孤軍鎮百濟而獲得國際名聲。著名的白江口海戰,當時唐朝水軍爲七千餘人,戰船一百七十艘;倭國水軍萬餘,戰船一千多艘。倭軍雖在數量在多於唐軍,但唐朝因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所造海船以形體高大、性能良好著稱於世。一時“煙焰漲天,海水皆赤。”唐軍四戰四捷,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焚燬倭軍戰船四百多艘;擊斃倭將樸市田來津;扶余豐趁亂逃奔高麗,其所佩寶劍被唐軍繳獲;王子扶余忠勝、扶余忠志和倭軍殘部投降;百濟諸城全部歸順,百濟再次得以平定,只有遲受信據守任存城不降。

張巡:

蒲州河東人,少聰敏好學,博覽羣書,開元年間中進士第三名,初仕爲太子通事舍人。後前遷爲清源縣令。安史之亂中。張巡率屬部哭祭皇帝祖祠,誓師討伐叛軍。雍丘縣令令狐潮投敵,張巡進佔雍丘後,令狐潮引叛將李廷望率衆四萬攻城,一時人心震恐。但張巡沉着冷靜,火燒鹽糧,草人借箭,並親自率領向叛軍令狐潮部發起突然攻擊。叛軍猝不及防,大敗而逃。相持六十天,大小數百戰,令狐潮終於被擊敗退去。張巡率千人之衆,堅守孤城四月,抗擊敵衆幾萬人,每戰克捷。

迫於形勢,張巡率衆沿睢陽渠向南撤退,退至睢陽與太守許遠等堅守睢陽,與佔優勢的叛軍前後進行了四百餘戰,殺死敵將三百人,士兵十二萬人。睢陽城終於被叛軍攻破,張巡及其部將南霽雲、雷萬春等36入同時遇害。睢陽血戰是安史之亂時期最慘烈的戰役。張巡、許遠死守睢陽,有力地阻止了叛軍的南下。

〓〓沒有選入的名將的特別說明:

封常清:據說其人身材細瘦,而且還斜眼、腳短跛足。三十歲以前一直默默無聞,當時最大的願望是成爲名將高仙芝的隨從而不能如願。工夫不負有心人,逐漸得到高仙芝的賞識,其軍事才華也嶄lou頭角。邊塞詩人岑參的多篇詩文提到的即此人。安祿山叛亂,向南進軍。朝中不但無兵可派,更無良將可遣,唯有封常清可選。封常清被封爲范陽、平盧節度使,十日之內,便招募新兵六萬人,在洛陽抵禦敵軍,可惜他的軍隊根本不堪一擊,連戰連敗,最後被免職。雖然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沒有戰績支撐的封常清很難稱爲名將。

秦瓊:字叔寶,山東歷城人,武術家,俠義之名遠播山東內外、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綽號“小孟嘗”。隋末曾跟從隋將齊郡丞張須陀鎮壓盧明月、李密等起義軍。張須陀戰死後,秦瓊率殘部歸附隋將裴仁基,又隨裴仁基歸降瓦崗軍李密,任帳內驃騎。李密失敗後,秦瓊爲隋將王世充所得,不久降唐,拜馬軍總管。後隨秦王李世民破尉遲敬德,授秦王右三統軍,又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鎮壓竇建德、劉黑闥起義軍。秦瓊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平王世充後封護國公,死後陪葬昭陵,改封翼國公。相傳,秦瓊顯貴後建府第於五龍潭。後人就地建祠,並刻有“唐左武衛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故宅”石碑。秦瓊武藝高強,善使雙鐗,舞若流星,敵將kao近者無有生還曾隨瓦崗大軍力敵衆反王,多次戰鬥屢次立功,在隋、唐兩代均有赫赫威名。秦瓊是一個武藝高強的軍事行動的模範執行者,大將。而稱爲歷代名將軍事家或統帥還有一定的差距。尉遲敬德同理由。

高仙芝:唐朝著名軍事將領。大破吐蕃,軍事上的成就不可小視。但畢竟是高麗人,加入中國國籍了,我們選中國曆代名將,沒有必要選個身份比較尷尬的人,尤其唐朝。名將黑齒常之lt;百濟人,高麗族等同理

阿史那社爾:唐初東突厥處羅可汗的次子,後歸順唐朝,被封爲左驍衛大將軍,唐太宗後來把自己的妹妹衡陽公主許配給了他,成爲唐駙馬後曾率兵征討四方,爲大唐立下汗馬功勞且爲將清廉,其最顯赫的戰績是平定龜茲。655年病逝,唐高宗追贈他爲輔國大將軍、幷州都督的官爵。

關於唐休璟、婁師德等都是文官出身的武將的特別說明:侷限於百人名單而放棄。

五代十國時期1名:

周德威:

字鎮遠,朔州馬邑人,五代時期後唐著名的軍事將領。當樑、晉對壘之時,周陽五之勇聞名天下。智擒陳章;取得柏鄉大捷,這一仗周德威擊敗了後梁朱溫四萬大軍,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凸顯了周德威的軍事謀略,此戰中,周德威詭兵藏形,以逸待勞,用飽餐戰飯的精猛之師對餓卒,用鼓鐰心理戰摧垮敵方士氣。

還攻破劉守光把守的幽州,親手活捉劉守光的驍將單廷珪。917年3月,契丹入侵,周德威固守范陽城,契丹軍馬攻城達200天之久,卻始終未能攻破,周德威取得了保衛戰的勝利。

晉王李存勗在胡柳陂遭遇了後梁軍隊,李存勗不肯聽取周德威的正確主張,率領親軍立即迎戰。周德威無奈,只好跟隨出戰,晉軍果然大敗,周德威父子均戰死在沙場。

〓〓沒有選入的名將的特別說明:

李嗣昭:後唐名將,晉王李克用之弟克柔的養子,本姓韓。一個非常類似於周德威的名將。898年,他在胡壁堡以三千人擊敗後梁萬餘人,後曾屢敗後梁軍隊。907年,後梁軍十萬圍攻潞州,嗣昭堅守逾年,後梁軍數易主將,均被擊退。當李存勖在望都與契丹交戰陷入重圍,李嗣昭率精騎三百往復衝殺,突破契丹五千騎圍之數重,救出李存勖。但不久,在在進攻後梁鎮州時中箭陣亡。瀏覽李嗣昭的戰績,感覺他仍然屬於那種衝鋒陷陣的猛將,非指揮三軍,有着高超軍事指揮藝術的名將。周德威的選入已經十分勉強,總不能五代十國完全爲空白。李嗣昭同樣是後唐的名將,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考慮,忍痛放棄了他。

王彥章:字賢明,鄆州壽張縣山賊出身,人稱“鐵槍王彥章”,據說他的鐵槍有一百斤重,他手舞雙槍力敵萬人。王彥章隨後樑朱溫轉戰各地,屢立戰功。爵位爲開國伯,但官職卻僅爲刺史相當於地委書記。王彥章屬於那種猛將類型。

史弘肇:字化元,鄭州榮澤人,劉知遠麾下的大將,治軍酷嚴,一介武夫。

李存審:後唐大將,喜談兵事,有謀略。曾以六百騎夜劫後梁軍營,解同州之圍。李存審獨自領兵大戰的戰例不多,只有一次鎮壓張文禮。李存審嚴格意義講是那種供元帥驅譴的猛將類型。

郭崇韜:字安時,代州雁門人,後唐名臣。他廣泛地參與了後唐初期的軍事行動,他主要的作用是出謀劃策,或者協助處理軍務,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參謀長或者政委,郭崇韜很少單獨領兵。

▓關於不選薛仁貴的專門解釋:

薛仁貴:山西河津人,通俗演義薛禮東征、薛丁山平西等小說中都濃墨重彩地提到了他,而一般的歷史資料在介紹薛仁貴時大都說他是唐朝的大將最多說他是“唐朝名將”。因此薛仁貴並不是一個被演義鼓吹出來的名將,歷史上他確實參與過唐朝對高麗、吐蕃等許多重要的戰爭。

史書上的薛仁貴同樣武藝高強,善騎射,曾着白衣奮戰獲勝,被李世民賞識而封爲遊擊將軍職務比較低。唐高宗時,薛仁貴經略遼東,屢破高麗、契丹軍,因功被授左武衛將軍之職。這段時間薛仁貴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屬於那種供人差遣的“鷹犬將軍”。

薛仁貴率兵至天山;鐵勒聚衆10餘萬,先選數十驍騎挑戰,他張弓三箭,射殺三人,其餘請降。這就是所謂“三箭定天山”。可以看出,這只是他個人武勇與唐朝大軍的軍威在起作用,體現不出薛仁貴有多高明的軍事指揮藝術。爲了防止鐵勒再次變亂,薛仁貴下令將俘虜全部坑殺,這是薛仁貴一個污點。

攻打高麗時,薛仁貴首創了“火雀計”,留下最早的“空中轟炸”,火燒巖州城的戰例,多次以少勝多,威震遼海。確實表現非常不錯。

但在670年征討吐蕃時,薛仁貴卻戰敗了,他損失了全部的輜重,被迫與吐蕃約和才得以退回,可見這一仗薛仁貴敗得有多慘,隨後薛仁貴被朝廷免職罷官,成爲了庶民。後來才又東山再起,再度獲得啓用。

在唐朝名將這麼多的情況下,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考慮、及限於名額,故而放棄了薛仁貴的選入。

特別說明文中資料及觀點系作者的博覽羣書而編撰引證的或爲個人觀點結論,僅供參考之用。

本文系原創編撰,版權歸作者彭志文所有,轉載請署名作者。謝謝

明之殤:洪承疇仁至義盡的變節青島閱兵所透視出的中國海軍發展思路登陸英國的首選指揮官:恩斯特.佈施元帥“兵工大師”達#183;芬奇生子當如曹子恆!二戰名將版明星足球隊抗冰搶險預演總動員佳節攻臺可獲速勝養兵千日——反思北洋艦隊的覆滅好人未必有好報三國篇#183歷代名將譜明之殤:悲情英雄李定國小傳奧運會安保工作的範圍必須拓展會場以外兩漢篇#183;歷代名將譜趣談水滸:《水滸》武功單挑排行榜三國中七宗最恐怖的唬人事大隋篇#183;歷代名將譜俄格衝突對於中國軍隊參考價值不大揭秘曹魏王牌軍“虎豹騎”統領曹純談狄青的“跨國婚姻”解析臺軍戰略:特種戰只是心理嚇阻戰術!揭秘北洋軍痛失好局的“外蒙行動”中美之戰不同於其他戰爭之處(2)軍旅詩人萊蒙托夫中美之戰不同於其他戰爭之處(2)歷代演義中的五大猛將簡介臺灣第一大幫竹聯幫《三國演義》中的七大猛將從斬張任看西蜀用人被虐殺在戰俘營中的百萬德國戰俘歷代演義中的五大猛將中美之戰不同於其他戰爭之處(1)經濟滲透是否真的可以扼制潛在的中美衝突?(五) 北部攻勢太平天國的十二位“武勇”之王曇花一現的“少共國際師”《三國演義》中的一百零八顆星宿從安全角度考量我軍應在藏南部署野戰軍“兵工大師”達#183;芬奇我海軍的發展方向不是出東方,而應是南下!兩晉篇#183;歷代名將譜三國篇#183歷代名將譜解析臺軍戰略:特種戰只是心理嚇阻戰術!我國古代的七大“庸帥”南北朝#183;歷代名將譜登陸臺灣後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巷戰怎樣解放臺灣依我之見教學答疑:中國爲什麼要抗美援朝?將臺灣幫派改造成解放的地下軍趣談水滸:《水滸》中最完美的愛情歷代演義中的五大猛將兩宋元#183歷代名將譜淺談結合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正說李商隱的初戀解讀岳飛民族英雄稱號的被取消怎樣解放臺灣依我之見淺談多媒體技術應用於歷史教學(已發表)二戰名將版明星足球隊曇花一現的“少共國際師”俄格衝突對於中國軍隊參考價值不大趣談水滸:被忽視了武功的李應、史進和穆弘北宋四大奸臣之楊戩到底是何許人?古典小說中的五大神駒(已發表)淺論是否存在解放軍重返朝鮮的可能性從斬張任看西蜀用人正說李商隱的初戀收復藏南的關鍵在於打掉印軍後勤兩宋元#183歷代名將譜納粹軍隊的十大王牌師吳三桂情動陳圓圓只是一個故事而已!正說真實的梁山英雄和宋江起義《三國演義》中的一百零八顆星宿大隋篇#183;歷代名將譜(十二) 夢斷烏克蘭我海軍的發展方向不是出東方,而應是南下!面對新戰國時代,中國不應學齊國!歷代名將譜總名單豬流感疑雲雖散凸顯中國生化戰理念落伍揭秘北洋軍痛失好局的“外蒙行動”被虐殺在戰俘營中的百萬德國戰俘中國應以反恐爲契機建立國際干預部隊試論中國的擴張謀略費多爾。馮。博克元帥傳略東周篇#183歷代名將譜淺談教育創新的認識龐勳起義:一場官逼民反的浩劫“百燈大戰”進攻柏林的得失試論中國的擴張謀略納粹軍隊的十大王牌師淺論是否存在解放軍重返朝鮮的可能性歷代演義中的五大猛將(三) 必敗的進攻美軍在臺灣登陸怎麼辦?歷代名將譜總名單大明篇#183;歷代名將譜青島閱兵所透視出的中國海軍發展思路自掘墳墓的“海上之盟”被虐殺在戰俘營中的百萬德國戰俘兩晉篇#183;歷代名將譜政經智庫屬於重複建設應成立專業軍事智庫
明之殤:洪承疇仁至義盡的變節青島閱兵所透視出的中國海軍發展思路登陸英國的首選指揮官:恩斯特.佈施元帥“兵工大師”達#183;芬奇生子當如曹子恆!二戰名將版明星足球隊抗冰搶險預演總動員佳節攻臺可獲速勝養兵千日——反思北洋艦隊的覆滅好人未必有好報三國篇#183歷代名將譜明之殤:悲情英雄李定國小傳奧運會安保工作的範圍必須拓展會場以外兩漢篇#183;歷代名將譜趣談水滸:《水滸》武功單挑排行榜三國中七宗最恐怖的唬人事大隋篇#183;歷代名將譜俄格衝突對於中國軍隊參考價值不大揭秘曹魏王牌軍“虎豹騎”統領曹純談狄青的“跨國婚姻”解析臺軍戰略:特種戰只是心理嚇阻戰術!揭秘北洋軍痛失好局的“外蒙行動”中美之戰不同於其他戰爭之處(2)軍旅詩人萊蒙托夫中美之戰不同於其他戰爭之處(2)歷代演義中的五大猛將簡介臺灣第一大幫竹聯幫《三國演義》中的七大猛將從斬張任看西蜀用人被虐殺在戰俘營中的百萬德國戰俘歷代演義中的五大猛將中美之戰不同於其他戰爭之處(1)經濟滲透是否真的可以扼制潛在的中美衝突?(五) 北部攻勢太平天國的十二位“武勇”之王曇花一現的“少共國際師”《三國演義》中的一百零八顆星宿從安全角度考量我軍應在藏南部署野戰軍“兵工大師”達#183;芬奇我海軍的發展方向不是出東方,而應是南下!兩晉篇#183;歷代名將譜三國篇#183歷代名將譜解析臺軍戰略:特種戰只是心理嚇阻戰術!我國古代的七大“庸帥”南北朝#183;歷代名將譜登陸臺灣後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巷戰怎樣解放臺灣依我之見教學答疑:中國爲什麼要抗美援朝?將臺灣幫派改造成解放的地下軍趣談水滸:《水滸》中最完美的愛情歷代演義中的五大猛將兩宋元#183歷代名將譜淺談結合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正說李商隱的初戀解讀岳飛民族英雄稱號的被取消怎樣解放臺灣依我之見淺談多媒體技術應用於歷史教學(已發表)二戰名將版明星足球隊曇花一現的“少共國際師”俄格衝突對於中國軍隊參考價值不大趣談水滸:被忽視了武功的李應、史進和穆弘北宋四大奸臣之楊戩到底是何許人?古典小說中的五大神駒(已發表)淺論是否存在解放軍重返朝鮮的可能性從斬張任看西蜀用人正說李商隱的初戀收復藏南的關鍵在於打掉印軍後勤兩宋元#183歷代名將譜納粹軍隊的十大王牌師吳三桂情動陳圓圓只是一個故事而已!正說真實的梁山英雄和宋江起義《三國演義》中的一百零八顆星宿大隋篇#183;歷代名將譜(十二) 夢斷烏克蘭我海軍的發展方向不是出東方,而應是南下!面對新戰國時代,中國不應學齊國!歷代名將譜總名單豬流感疑雲雖散凸顯中國生化戰理念落伍揭秘北洋軍痛失好局的“外蒙行動”被虐殺在戰俘營中的百萬德國戰俘中國應以反恐爲契機建立國際干預部隊試論中國的擴張謀略費多爾。馮。博克元帥傳略東周篇#183歷代名將譜淺談教育創新的認識龐勳起義:一場官逼民反的浩劫“百燈大戰”進攻柏林的得失試論中國的擴張謀略納粹軍隊的十大王牌師淺論是否存在解放軍重返朝鮮的可能性歷代演義中的五大猛將(三) 必敗的進攻美軍在臺灣登陸怎麼辦?歷代名將譜總名單大明篇#183;歷代名將譜青島閱兵所透視出的中國海軍發展思路自掘墳墓的“海上之盟”被虐殺在戰俘營中的百萬德國戰俘兩晉篇#183;歷代名將譜政經智庫屬於重複建設應成立專業軍事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