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

“長城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蘇格蘭民歌,配上中國的詩詞。李叔同依着“友誼天長地久”的曲子填的這首《送別》,大概畢業的學子們沒有幾人不會唱。然而此時從幾個女學生口中的哼出此曲,並非因爲要送別,因而嘻嘻哈哈沒有一點傷感……

太行山深處有一個叫做“長城嶺”的地方,有個關口叫做“龍泉關”,此地名不見傳,似乎是萬里長城上的一段,但即便是當地人也不太以爲然。這裡實在是與傳說中的長城大不相同,除了地勢險要,和那如蛇一般爬在崇山峻嶺上的一縷兒牆基,找不到萬里長城、威威雄關的一點影子,更與八達嶺、山海關不成遑論。然而此地自來是西去五臺之門戶。相傳,康熙八次去五臺山均由此路過,並且當地至今留傳着許多康熙軼事。

傳說,當年康熙走到此地人困馬疲,口渴難耐。可惜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衆侍衛無以爲計。康熙說道:“在這兒挖眼泉來。”衆臣僚說:“山這麼高,怎麼能挖出水來。”康熙卻道:“我說有水就有水。”話言剛落,康熙的寶馬一腳踏下,竟然刨出一汪清泉。故名曰“馬刨泉”,至今當地還有這個叫做“馬刨泉”的地方。

康熙覺得十分的睏乏,看到不遠處百姓的地裡種着菸葉,便讓侍衛們去取些菸葉來。衆侍衛說道:“長在地裡的菸葉是溼的,怎麼能夠燃着。”康熙說道:“我說點得着就點得着。”侍衛無奈只好取來,果然康熙一點就着。從此,此片土地所種出的菸葉,不用曬也能燃着,除去此地,相鄰的地便不能夠。這叫做“金口玉律”的“御封”過的,自是寶地。

康熙在路過當地的“王快鎮”時,曾得一上聯:“王至王快王快樂”,可惜竟無法想出下聯。直到行至此處關口,恍然而得:“龍過龍泉龍泉清”。這龍泉便是這裡的“龍泉關”。

逝者已矣,雄關仍在。只可惜已是殘垣頹壁,雜草叢生。僅看到一條蛇形牆基在山巔河谷行走。

一輛自北京往五臺山的大巴,正蹣跚在長城嶺的“十八盤”。“之”字形的彎路在峻嶺陡峭中,崎嶇蜿蜒蛇行,直上直下,一面是懸崖,一面是山壁。乘客隨着大巴的顛簸,一路驚心動魄。穿過一處剛剛被雨沖壞的路面時,大巴的右後輪幾乎懸空而過,嚇了司機一身冷汗。

幾個二十來歲的女孩,卻抑制不住興奮,一路嘰嘰喳喳,又說又唱。她們是來自北京某高校中文系同班同寢室的幾個女學生。大巴沿京昆高速,穿過易水河,經唐縣轉保阜高速,鑽入太行山區,可惜阜平至五臺路段尚未開通,行至阜平縣不得不下了高速,轉入國道。

一路走來,幾個女孩不時指着窗外,大叫:“這是桃園三結義之地”……“這兒是荊軻當年別燕丹的地方”,那裡是“堯帝故鄉”、……同車的旅客,不勝其煩,不過每到此時,又覺得這羣小姑娘也不是全無好處,權當給大家當了一路導遊。

其中被稱作楊悅的女學生,指着山嶺,叫道:“老大,看那兒,那是長城,是古長城。”語氣頗爲喜出望外。大家順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段破舊的城牆伏在山嶺峰巔。

“怎麼這裡還有長城?”被稱作“老大”的,其實不過是個弱小嬌嫩的女生,只是在同寢室裡年齡最大,因此慣常被室友稱爲老大,其它室友按年齡大小則依次排爲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楊悅是室中老五,一路上就她最愛發表“高論”,對各地歷史景點也最爲熟稔。

“這裡會有長城?”其他人都沒看到,都有些不信,齊聲驚奇地說道。

“不會吧,長城會這麼矮小?”也有人表示懷疑。也難怪,順着楊悅的手指,大家看到不過是一條剛剛被青草覆蓋的綠色長壟,看不到任何長城的影子,只是那綠色的長壟比周圍的草高出許多,分明是長在一條長長的“臺階”上,而那臺階如果不是仔細看,幾乎看不出來。

“剛纔過了一個關口,一定是長城。”楊悅對大家的質疑一點不放在心上,固執地說道。大家這纔想起的確剛纔過一個“洞口”,不過那也叫“關”?不過是一堆破破爛爛地堆垛成一個橋洞……想想山海關、居墉關何等雄偉,那個破橋洞怎麼也無法讓人相信它便是讓中國人自豪不已的“萬里長城”。

“是長城,剛纔那個村子叫‘龍泉關’,這兒叫‘長城嶺’,過了‘長城嶺’就進山西了。”大巴司機接口道。衆人不再懷疑,即然地名都叫長城嶺,跟長城自然一定沾邊了。只是這長城與大家想象中差得太遠了,不免有些失望。

已有人笑道:“哈,這就是長城?夠破的。”

“原來萬里長城從這裡經過啊。”也有人感慨。

“這是秦始皇修地長城嗎?”有人起疑。

“我看不像,也許是戰國時候的燕國或者趙國,也或者中山國修的吧。”

“也保不準是明清長城”

…….

衆人議論紛紛。知道秦始皇修長城的多,知道秦始皇的長城是將燕國、趙國等各國地長城連接在一起的並不多,而明清時代也修過長城的事兒,更是少有人知。因此當這幾個女生嘰喳議論時,不少乘客也好奇心起……

“師傅,停車,停車。”楊悅突然向大巴司機叫道。見大家有些不解地注視着自己,楊悅微微一笑道:“看,那有塊石碑,下去看看。沒準上面刻着修造時間。”

順着她的指示,果見一個跺口下有塊石碑,衆乘客紛紛響應。許多人坐了一路已十分疲倦,主張下車去透透氣,有人甚至說要下車“方便”一下。司機師傅無奈,只好停車。楊悅等幾個女生率先飛快的向長城衝去。

與八達嶺的長城相比,這裡地長城顯然年久失修,或者只能叫殘垣頹壁,有的地方只剩一面牆,甚至只剩一道牆印,上面已長滿青青綠草,只大致能看出長城的影子。在一個垛口腳下,立有一座碑,很小的石碑,碑文已看不太清,但斷斷續續能看出“明正統二年….…..又於西北築上關城。天順二年…….戍守。嘉靖二十五年…….”

原來是明代長城。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多麼雄壯的句子,但眼前的長城卻令幾個女生頹然喪氣。

“可憐,這兒的長城怎麼沒人修葺呢?”幾個小女生意猶未盡,還在議論它。

“修它幹麻,現在長城又沒什麼作用。”有人不以爲然。

“怎麼會沒作用呢?起碼可以設個旅遊景點。”

“古人很可笑,怎麼會想出這麼笨的法子,區區一道城牆便能擋得住外敵?要我說秦始皇是個笨蛋。”“老四”白豔靈拿眼飄着“老五”,嘴角愉愉笑着說道。

其他幾個女生也同時咯咯笑起來。因爲她們平日談論古代君王的文治武功,楊悅最爲崇拜地是“秦始皇”,甚至說過“要嫁就嫁秦始皇”。因此大家送她外號“秦始後”。原本是小丫頭片子們私下說笑,不成想被傳了開去。楊悅乾脆變成“保皇派”,誰要在她面前說秦始皇的不是,便是有架吵了。

果然,楊悅立刻反駁道:“今人如何能瞭解古人之用意,徒枉自菲薄。”

“我看這長城也笨得很,恐怕沒什麼作用。”其他幾個女生笑着齊聲道。

“頭髮長見識短。”楊悅笑罵道。

“你頭髮比誰都長。”衆女生抱成一團與楊悅對壘。的確楊悅一頭長髮飄飄然披於肩後,其他同伴不是紮了辮子,便是短髮,果然數她頭髮最長。衆人聽她們鬥嘴,不由莞爾。

“好吧,今天非得讓你們心服口服。”楊悅輕輕一笑,說道,“你們說長城沒作用是吧?爲什麼?”

“一道城牆,能起多大作用。”,“一個炮彈過來,不過是一把炮灰。”

“你這是熱兵器時代的想法。”楊悅擺開一幅與衆人雄雄大辯的樣子,“冷兵器時代,穿越如此高的城牆絕非易事兒,更何況不遠處便有官兵把守,自是易守難攻。中國古代漢人向來善於守城,現代人根本無法想想得出古城牆對於守城的作用;第二,真有外敵來犯,長城便是一個信息高速公路,迅速把消息傳遞開來,燃燒狼煙的事兒,不用我多說吧;第三,長城還是聚兵的高速公路,至長城腳下,修有直道,戰時能迅速調集兵力,直達長城;第四,我認爲長城本身就是一條高速公路,將士可從這條高速公路上直接前去馳援;第五……”

不等楊悅說完,白豔靈叫道:“好,好,好,你有理,就算長城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可是勞民傷財,修築長城死了多少人?也是弊大於利。”

“非也,非也。修築長城是個一勞永逸的事兒。如果打仗,不也照樣死人,甚至死得人會更多。要知道冷兵器時代騎兵佔的優勢有多大,看蒙古建的大帝國,看大清八旗入駐中原,便可想而知。”楊悅口若懸河,“修長城,這叫未雨先綢,正是一個君王爲百姓所考慮的事情。如同將所有子民放進一個大城堡裡,保護起來。這是一個宏偉地天才構想。再說,萬里長城並非秦始皇一時所修,他不過是將北方各國的長城連接在一起而矣,勞民傷財,害在一時,功在千秋。千秋之功對比一時之害,當然是功大於過。”

車中其他旅客聽了她的辯解也不由頻頻點頭。

“可是老百姓並不願意。得民心者得天下。因而秦二世而亡……”“老四”白豔靈也不是易與之輩。

“自來,‘民可以與其樂,不可與其始’。”楊悅斷然說道。

“統治階級的腐朽思想!”白豔靈憤然指責道。

“大錯而特錯,自來百姓看到的只不過是眼前之利,而國家建設卻是要從全局出發,全面統籌,所以從來統治階級的役使與百姓的反役使便是對立的…….”楊悅的口才自來在室中第一,無人能出其右,衆室友一時被她說得無語。

“你是中封建之毒太深,無可救要……”白豔靈不以爲然。

“只怕你纔是中某毒太深,而無可救要……”楊悅回敬道。

白豔靈見一時說不過楊悅,兀自不服道:“就算秦始皇修長城是正確的,他也是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賈誼說地好‘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古人早有定論:秦始皇不過是暴政虐民。”

楊悅聽了卻從鼻子裡冷哼一聲,說道,“秦皇之功,豈是豎子可知。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成爲一個民族,要不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怎麼會有今日的中國統一。對於戰國時代,各種文化不同,不過是彼此的外國而矣。如同歐洲而今不過是四分五裂的若干個國家而矣。便是德意志,如果不是馬丁.路德用一本聖經統一德語,現在根本沒有統一的德國。不要說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等爲後世帶來的好處。便是政治上首創郡縣制的中央集權,首創三公九卿,也是影響幾千年的統治形式。千古之功業,怎麼可以因爲一賈生之說而不見其功。更況賈誼做的是西漢宰相,所謂‘屁股坐在哪裡,嘴巴便在哪裡’,賈誼當然要‘非秦是劉’,自古亦然耳。總之,秦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英雄!”。

衆人聽了她的論調也不由拜服,心中均閃過“的確如此”之感。

“他那不世功業爲什麼卻只傳了二世?”白豔靈譏諷道,她向來最好與楊悅辯論,此時雖然心悅卻難以口服。

“那不是他的過,只是二世沒有才能而矣。再說了,二世之後還有個子嬰,怎麼說只是二世….”楊悅強辯。

“怎會不是他的過錯,如果他不選二世作繼承人,不就得了。”白豔靈打斷她說道。其他同伴也紛紛附和。

楊悅輕輕一笑,反詰道:“你們總不能讓秦皇先到21世紀渡渡金,再回古代大搞民選吧。”

衆乘客不由暗稱讚楊悅口才,齊聲叫好。

同伴們見說不過楊悅,一齊笑道:“你是‘秦始後’,當然看他哪兒都好啦!”

楊悅見同伴們拿此事取笑,也笑道:“人人都有英雄情結,如果能回到古代,便嫁給秦始皇這等英雄,又有何不可?”說完,與同伴一起鬨然而笑,嘻嘻成一團。

衆人也忍俊不禁,一時好不熱鬧。只有一個人不曾開口,似乎萬事都與他無關。那人一上車便似入睡,無論衆人發出多大的聲響,都未被吵醒,甚至是坐在那,一直一動未動,便像是老和尚入定一般。

聽到楊悅說“便嫁給嫁秦皇這樣的不世英雄,又有何不可”,突然扭頭看了看她,上下打量一番,繼而又“入定”去了。

五臺山終於到了。這是個非常神奇地地方,從地質學上看,它是第一塊真正浮出水面的陸地,可以說是歐亞大陸的地核。在此以前的地殼運動,也有過小塊陸地浮出水面,但都又被沉末了。從它開始,歐亞大陸才漸漸形成,所以說這裡是“歐亞大陸的陸核”當不虛此言。經過阜平造山運動,五臺造山運動等地殼變動,形成了這裡獨特的山地形勢——五臺隆起。

五臺山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從漢代時便開始修建寺院,有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二(第一是洛陽的白馬寺)。傳說印度兩位僧人,路經此地,發現此地地貌與佛祖居住地“靈鷲山”十分相似,便在此建寺傳教。因此五臺山的主峰又稱“靈鷲峰”。後相傳文殊菩薩在此做道場,因而又叫做“菩薩頂”。

大巴到達“臺懷鎮”,已是傍晚時分,遊客們各自散去,尋找自己地住處。楊悅五人訂的是一處民居,便在菩薩頂附近。

大巴上那位始終不曾開口的怪客,像是仍然在睡,楊悅走過他身邊,好心想要提醒他目的地已到,那人卻追着楊悅下車,擋住楊悅去路,雙手合什:“施主,請留步。”

楊悅這才發現,此人原來身穿黃色僧袍,是個僧人打扮,不過是真僧假僧卻不知道。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無處是這種“化緣和尚”,魚目混珠,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上都是假僧,轉頭便去魚肉吃喝,無所不幹。心道:原來在佛祖聖地也有這種“化緣和尚”,不由心中有些失望。轉念一想那些個寺中等待收“香油錢”或“入山費”、“香火費”的和尚那一個不是“化緣和尚”,當下搖搖頭,掏出十元零錢,遞給他。即是來五臺山禮佛,給些小錢打發這些人,省得生出其他事端。

那人見楊悅給他錢,也不推辭,徑直接了,說道:“施主,慧根深種,何不到大孚寺一觀。”

“大佛寺?”楊悅有點愕然。心道,“這裡有大佛寺嗎?大佛寺通常不是指河北正定的隆興寺嗎?”待要問個清楚,卻見那人已大步走開,消失在人羣中。楊悅聳聳肩,心道:“真是個怪人”。

第277章 祭酒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317章 進退不得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222章 出獵(上)第152章 橫街第202章 斷崖第143章 蒼巖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51章 蕭聲咽(上)第281章 鬥法(3)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290章 無情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95章 竹林迷霧第359章 揚州煙花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328章 對決(3)第95章 竹林迷霧第165章 涅盤(中)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127章 驚變第3章 古裝女子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88章 義鬥(上)第211章 聖城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306章 問疾第268章 山賊第205章 李二郎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258章 傾城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365章 平叛5第174章 青龍第2章 大孚靈鷲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43章 鐵馬冰河(2)第79章 拜師(四)第13章 青梅竹馬第329章 對決(4)第279章 鬥法第142章 太行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366章 平叛5第50章 灞柳風雪第155章 抓賊(3)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215章 拜月(2)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258章 傾城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366章 平叛5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66章 天下詩社第11章 妾意郎情(下)第200章 千葉公主(3)第25章 武氏三思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33章 “王夫人”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229章 洛陽宮(2)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24章 鵝鵝鵝(下)第233章 “王夫人”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9章 郎情妾意第328章 對決(3)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227章 又見雪人(2)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283章 天師(2)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202章 斷崖第338章 燭影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157章 訪客第279章 鬥法第66章 天下詩社第93章 人道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84章 真真假假第54章 蜀王府的“饅頭”(下)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123章 祭孔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03章 尷尬之極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166章 涅盤(下)第214章 拜月(1)
第277章 祭酒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317章 進退不得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222章 出獵(上)第152章 橫街第202章 斷崖第143章 蒼巖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51章 蕭聲咽(上)第281章 鬥法(3)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290章 無情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95章 竹林迷霧第359章 揚州煙花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328章 對決(3)第95章 竹林迷霧第165章 涅盤(中)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127章 驚變第3章 古裝女子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88章 義鬥(上)第211章 聖城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306章 問疾第268章 山賊第205章 李二郎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258章 傾城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365章 平叛5第174章 青龍第2章 大孚靈鷲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43章 鐵馬冰河(2)第79章 拜師(四)第13章 青梅竹馬第329章 對決(4)第279章 鬥法第142章 太行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366章 平叛5第50章 灞柳風雪第155章 抓賊(3)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215章 拜月(2)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258章 傾城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366章 平叛5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66章 天下詩社第11章 妾意郎情(下)第200章 千葉公主(3)第25章 武氏三思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33章 “王夫人”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229章 洛陽宮(2)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24章 鵝鵝鵝(下)第233章 “王夫人”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9章 郎情妾意第328章 對決(3)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227章 又見雪人(2)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283章 天師(2)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202章 斷崖第338章 燭影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157章 訪客第279章 鬥法第66章 天下詩社第93章 人道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84章 真真假假第54章 蜀王府的“饅頭”(下)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123章 祭孔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03章 尷尬之極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166章 涅盤(下)第214章 拜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