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

銀妝素裹,分外妖嬈。正是黎明前最暗時分,更顯得星月分外明亮。青磚綠瓦被白雪覆蓋,彎月如鉤掛在兩儀門屋脊神獸的龍角上方,靜謐地照在殿頂,泛起鱗鱗銀光。尤似兩儀殿前諸位閣臣面上若隱若顯的笑意,透着說不出的古怪意味。

“陛下!”

見李治不顧一切地向楊悅追去,諸位閣臣不由再次齊聲恭身叫道。

太尉長孫無忌班列於武將首位,距離李治最近,輕咳一聲,悄悄扯住李治衣袖,低聲說道:“陛下如此追去,只怕不妥。”

“不妥?”李治不解地看向長孫無忌。見長孫無忌微迷雙目笑眯眯地盯着自己衣衫,恍然醒悟,不由啞然失笑。

知道自己當真只穿了睡袍去追楊悅,傳揚出去必然成爲怪談。好在此處是在內朝,只有內閣諸臣見到。若追到前朝,少不得驚動諸班衛士以及文武百官。到了那個時候不被整個長安城傳得沸沸揚揚纔怪。

然而楊悅只穿了“薄衫”逃走,又如何讓他放心得下。忙轉頭向身後宮人說道:

“快,去取公主裘衣。”

“去備車攆。”

“再去煮些湯藥,莫讓公主着了風寒。”

“還有,讓人去取了湯婆子,讓公主暖手。”

…….

李治想到什麼便說什麼,一連串吩咐下來,諸位宮人忙不跌地應聲而去,亂成一團。諸位閣臣面面相視,望着李治忍不住笑出聲來。

“臣恭賀陛下!”站在文臣班首的高季輔上前一步,呵呵一笑道。

“臣等也恭賀陛下!”衆人齊聲附和。

“恭賀?”李治一錯愕,不明所以。

“陛下終於得償所願,還望早日冊封公主入宮。”高季輔見李治發愣,低聲道。

“得償所願?!”李治突然意會過來,諸位閣臣認爲自己與楊悅……李治辺iàn 蔚胤鮃環齠罱牽餚恢洌還梢煅男朔苡腿歡C髦諶宋蠡帷K牀幌敕直紜C髦皇欽嫺摹K窗筒壞媚鞘欽嫺摹?br /

一時間,李治但覺得暈暈乎乎,如喝了陳年佳釀,說不出的醇香綿綿,滿心歡欣無處可表。擡首望向星空,但覺眼前盡是星光閃閃,如墜雲端。一時張大嘴巴傻傻地笑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直到一撥一撥宮人,或備好車攆,或取來裘衣,或端了湯藥追出宮門,李治才如夢方醒,但覺得開心異常。一時竟有些手舞足蹈,回顧衆臣,笑嘻嘻地道:“上朝。”

“哄——”不想兩儀殿前又發出一陣輕笑。老成持重的或許只是笑而不言,不少人已是笑成一團。

李治不解地望向衆人。長孫無忌忍住笑,再次提醒道:“陛下,只怕不妥。”

“怎麼又不妥?”李治再次詫道。

“陛下還是換了衣衫再上朝吧。”上官儀剛剛升任爲中書侍郎,但在諸位閣臣面前班列依然靠後,在遠處高聲大笑道。

“啊——”李治恍然大悟。嘿然一笑。急忙向內宮走去。身後再次響起一陣鬨笑,君臣一時無狀。早已將禮儀拋到了九宵雲外,便是押班的殿中侍御史一時也忘記“朝紀”。

直到李治換完朝服回來,兩儀殿中衆臣僚兀自嘻嘻哈哈議論不休。

公主醉宿宮中,陛下夜訪琴室,窗前燭影,晨起吵鬧……此時已是無人不知,更無異議。

“隋國公主才貌雙全,與陛下乃是佳偶天成。”

“隋國公主乃是前朝公主,也只有陛下才能與之相配。”

“隋國公主才能不讓諸臣,入宮之後定是陛下賢內助。”

…….

兩儀殿內,如度春風。

唯有一人面上陰晴不定,半晌不曾言語。

李治難掩笑意,咳嗽一聲。宮人高聲叫道:“陛下駕到!”殿上才漸jiàn 息了笑聲,卻依舊浮動着笑意。

待到君臣行禮完畢,立時有人上前奏道:“臣請陛下儘快冊封隋國公主。”

同樣一句話,在此人口中說出,卻是另有一番意味。說話之人正是新上任的中書侍郎上官儀,才子輕狂,話音裡不免帶了幾分笑聲,大有調笑之意。然而衆臣皆如此想法,到也怪不得上官儀。

好在李治心情極佳,不以爲許,面上反掩示不住笑了出來,剛要開口說話。卻見柳奭上前一步,先已說道:“臣以爲不然。”

李治不由愕然。卻聽柳奭接着說道:“臣以爲此事不宜操之過急……”

楊悅向lái 是王皇后一族最爲忌諱之人。柳奭乃是王皇后的舅父,王皇后在朝中最爲依重之人,如今已由中書侍郎升任爲中書令,先前便一直與楊悅作對。見到今早之事,柳奭早已暗道一聲“不好”。在衆人嘻笑之時,他一直沉吟不語,便是在暗自琢磨對策。

他會出言反對,衆人早已料到,不由一齊表示個“切”字神態,不以爲然。

“不然,不然。”上官儀搖頭笑道,“臣以爲不操之過急,只怕陛下等之不急。”

這句話的調笑意味,自比剛纔那句更加大膽,殿中再次響起數度笑聲。

雖是調笑之言,所說內容卻一點沒錯。這些日子眼見李治自從楊悅離朝,情志抑鬱不曾露過一絲笑容,直到今日方心情大暢。卻是再明白不過,陛下削如枯骨皆因楊悅而瘦,若楊悅再不入宮,李治只怕這相思之病難以消除。

上官儀之言雖然有失人臣之禮,卻也無傷大雅。先皇在世時,衆臣原與李世民常一起宴飲說笑,比這更不雅的笑話也有過,甚至在聖上miàn 前蹬牀搶東西的事兒都時有發生。只是自李治登基一來,一來李治不苟言笑;二來對諸位老臣十分恭敬;三是國喪期間大家不宜說笑。因而每每殿上議事,皆十分嚴肅,少有笑容。

只有這個上官儀入閣時日尚短,又自持才子疏狂,平日說話相對隨意。柳奭是中書令,他是中書侍郎,原本正是他的頂頭上司。但上官儀正是李治提拔來牽制柳奭之人,因而上官儀對這個頂頭上司自來多有冒犯。

上官儀之言。衆位閣臣元老雖然不便說出口。心中卻是一個想法,皆笑嘻嘻地望向李治,大有調笑之意。

李治被臣子數度調笑,神色雖然尷尬,眼中更多的卻是旖旎。想xiàng 着如若當真能娶楊悅入宮,確是大慰平生之願……

“住口!”突然一聲大喝。

衆人正在興頭上,不禁嚇了一跳。以來是哪個不開眼的殿中御史當此之時來掃大家興致。

回頭看時。卻見是中書侍郎柳奭一臉肅穆,指着上官儀,怒目喝道:“大膽賊子,竟敢胡亂誹謗陛下,該當何罪!”

“賊子”?“誹謗”?衆人聽了皆覺莫名其妙。

上官儀沒想到會被人當頭喝罵,一時目瞪口呆。竟說不出話來。

“上官儀不顧陛下聲名,一再妄自猜度聖意,損毀陛下名譽。臣請陛下立時拿了此賊問罪!”柳奭卻越發言辭厲色,義奮激昂。

臣子調笑君主原本十分無禮,此事細究起來,的確可大可小。當此之時,殿中君臣相顧,皆覺柳奭無端生事。小題大做。

“陛下。想來今日之事有些蹊蹺。臣不知隋國公主因何會宿在宮中,以至累及陛下清譽。陛下應當下旨查問纔是。上官儀卻枉顧禮法,反攛掇陛下行此大不義不孝之舉,實奈亂臣賊子所爲,應當立時問罪!” 柳奭一捋頜下鬍鬚,不顧衆人驚異,口角四濺說道。

衆人聽了不由倒抽一口冷氣,這才明白柳奭不只是小題大做,而是借題發揮。柳奭此時已不僅僅在指責上官儀,而是將隋國公主也指責在內。分明在說楊悅夜宿宮中,實乃早有預謀,大有故意勾引李治之意。

衆臣雖然明知柳奭此話出於私心,卻也一時無語。

也是大家只顧着李治的健康狀況,一時忘記其他。且不說未婚先……爲世俗所不容。更況國喪未除,李治與隋國公主做下此事,確於大德有虧。自來以“仁孝”治天xià ,“孝”字當頭,李治先前無論爲長孫皇后修“大慈恩寺”,還是殿前侍疾,甚至爲了先皇之病一夜生了許多白髮出來……向lái 正是以“致孝”之名傳頌民間。

服喪乃是孝之大舉,最忌諱的便是這等“苟且”之事。雖然無人能夠保證三年之內,有誰會當真守制,但若細究起來,柳奭所言到是一點沒錯。

若在平時,柳奭雖與楊悅不睦,卻也不至於如此撕破臉片,何況明知李治定然心中大怒。只是此事關xì 到王皇后的前程,柳奭心中暗急,知道不下猛藥,斷不能阻止此事,因而一上來便毫不容情,將此事擡高到“亂臣賊子”的地步。

“只怕累及陛下清譽的不是隋國公主。” 沉默片刻,上官儀已回過神來,卻也不是好相與之人,立時冷笑一聲,反脣相激道,“國喪未除,已有人私將武才人接回宮中。嘿嘿,若說對陛下聖譽有損,只怕早已損了。”

武才人由王皇后接回宮中,暗中伺機侍奉陛下,以奪蕭淑妃之寵,此事早已不是新聞。然而當日李治情懷難遣,衆位臺閣重臣卻是巴不得武才人能開解李治。雖然沒有成功,卻也是大家一致不曾反對之事。

如今卻剛好被上官儀拿來譏諷,柳奭頓時勃然大怒,高聲叫道:“武才人乃是先皇賜給陛下,留在宮中原是順理成章之事,又爲陛下生下公主,隋國公主怎可與之相比。隋國公主不守婦德,不知廉恥夜宿宮闈,媚惑主上,以至累及陛下清譽,其罪難容。”

柳奭一時義憤,幹cuì 撕開了麪皮,直接大罵楊悅。

然而,柳奭之言雖然極其難聽,卻也不無道理。且不說武才人是否是李世民賜給李治,單以庶母爲妃而論,前朝有例,胡風有俗,時下里世風日盛,到也無可厚非。然而未婚先已通姦,卻是最令人不齒之事。當年高陽公主的母親楊瑛正是因爲未婚先孕,不容於家族,才被趕出家門,以至李世民抱憾終生。

一時間衆閣臣面面相覷,竟無言以對。

李治沒想到柳奭會大罵楊悅,沒來及大怒,先已怔住,這纔想到昨夜之事被人誤會原來大是不妥。

“其實朕與隋國公主沒有什麼…”李治愣了片刻,纔想起辯駁,諾諾說道。

然而此話說出來有誰會信?便是李治自己也覺得自己言語蒼白無力。(。)

第154章 抓賊(2)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217章 拜月(4)第355章 女皇第157章 訪客第126章 問難(2)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139章 謎團第345章 動機3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279章 鬥法第363章 平叛3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120章 彈歌第231章 尷尬境地第158章 訪客(2)第14章 大胖鬍子第249章 獻城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228章 洛陽宮第230章 洛陽宮(3)第50章 灞柳風雪第284章 焚經第96章 變態第92章 人與馬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14章 大胖鬍子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49章 公主豔舞(下)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5章 吳王李恪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159章 紅鸞星動(上)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04章 廢城第90章 暗流涌動第78章 拜師(三)第155章 抓賊(3)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153章 抓賊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325章 伐謀(4)第155章 抓賊(3)第130章 懸疑第229章 洛陽宮(2)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227章 又見雪人(2)第254章 失蹤第174章 青龍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142章 太行第254章 失蹤第52章 簫聲咽(下)第162章 太子拒婚第164章 涅盤(上)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9章 郎情妾意第270章 河谷第261章 傾城(4)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297章 兵圍衛公府第9章 郎情妾意第124章 祭孔(2)第281章 鬥法(3)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343章 動機第344章 動機2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228章 洛陽宮第194章 月牙河(2)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264章 遠遁
第154章 抓賊(2)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217章 拜月(4)第355章 女皇第157章 訪客第126章 問難(2)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139章 謎團第345章 動機3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279章 鬥法第363章 平叛3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120章 彈歌第231章 尷尬境地第158章 訪客(2)第14章 大胖鬍子第249章 獻城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228章 洛陽宮第230章 洛陽宮(3)第50章 灞柳風雪第284章 焚經第96章 變態第92章 人與馬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14章 大胖鬍子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49章 公主豔舞(下)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5章 吳王李恪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159章 紅鸞星動(上)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04章 廢城第90章 暗流涌動第78章 拜師(三)第155章 抓賊(3)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153章 抓賊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325章 伐謀(4)第155章 抓賊(3)第130章 懸疑第229章 洛陽宮(2)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227章 又見雪人(2)第254章 失蹤第174章 青龍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142章 太行第254章 失蹤第52章 簫聲咽(下)第162章 太子拒婚第164章 涅盤(上)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9章 郎情妾意第270章 河谷第261章 傾城(4)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297章 兵圍衛公府第9章 郎情妾意第124章 祭孔(2)第281章 鬥法(3)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343章 動機第344章 動機2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228章 洛陽宮第194章 月牙河(2)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264章 遠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