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進退不得

准許房遺愛、柴令武等人留京養病,又特旨恩准濮王李泰開幕府。李治一連串的詔令一出,立時引起一片譁然。

“臣以爲不妥……”

中書令褚遂良、高季輔;侍中於志寧、張行成;包括中書侍郎柳奭、來濟,兵部尚書韓瑗等無不駭然,立時出言反對。

中書、門下如此意見一致,還是十分罕見。

唯有尚書左僕射李勣,黃門侍郎於文節,以及“殿內侍中”楊悅與太尉長孫無忌沒有開口說話。

李勣分別看了看長孫無忌與楊悅,面上微微含笑,沉默不言。

宇文節則是一臉驚詫,眼中卻又隱有喜意。似是不敢想信李治剛纔說的話,一時回不過神來。

長孫無忌與楊悅對望一眼,眼中“嘿嘿”盡是奸笑,任由衆臣聒噪,令李治又是皺眉又是頭痛,卻不出一聲。

幕府之“禍”,前車可鑑,衆閣臣無不心知肚明。只是此“禍”由李世民而來,衆臣不好說出口,雖然齊聲反對,卻也說不出實質理由。

饒是如此,一陣同聲齊否,也令李治有點招架不住。不一會,便向楊悅、長孫無忌二人大使眼色,投來求助目光。

楊悅這才上前一步,慢吞吞地說道:“臣也認爲不妥!”

李治不由愕然,待見她明眸生輝,眼中盡是頑皮笑意,知她乃故意,心下不由又氣又笑。

“不過,臣向來與柴刺史有過節,不願見到他在京中逗留,所以認爲不妥。”楊悅微微一笑,繼續不溫不火地說道,“然而柴刺史病重不能出京,總不能見死不救,陛下留他在京,臣也無話可說。”

見楊悅一個大喘氣終是在幫自己說話,李治心中一熱,見到楊悅嬉笑嫣嫣,心下不由又是一呆,定定地望向楊悅,竟然呆呆出起神來。

長孫無忌也隨後說道:“周朝興,分封諸王,得以延續八百載;而暴秦不親其親,獨智其智,始有顛覆之禍。因而先皇常言封建之利,以諸王爲藩衛,正是遠近相持,同心一力相互扶持之意。陛下親政伊始,正有賴於諸親王大力輔助。濮王乃陛下同胞至親,正要加以恩澤,以示陛下寬仁親近之意。臣以爲然。”

長孫無忌長篇大論,李治卻是一句也未聽到。直到長孫無忌連連乾咳幾聲,李治才恍然回過神來。

回顧諸臣,果然反對之聲漸漸消失。

到也不是大家信服了長孫無忌與楊悅之言。只是見長孫無忌、楊悅與李治意見一致。雖然不解其意,卻也明白此事乃是長孫無忌、楊悅與李治共同商議決定之事。心下雖有疑惑,卻也不再堅持反對。

宇文節更是已喜形於色。待到朝會一散,宇文節不及回門下省辦公,已匆匆出宮,一路向東出延喜門而去。

楊悅剛好屬於散朝之後便無所事事之人,因而兩人一前一後出宮。

站在承天門橫街,遠遠看到宇文節向東走遠,楊悅不由若有所思。

這個黃門侍郎宇文節在貞觀年間官至尚書右丞,乃是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

事實上房玄齡自投到李世民當年的秦王府中,在秦王府一住十年,每隨李世民出征,所到之處必先拜訪當地賢才,揭力爲李世民招攬麾下。因而朝中不少官員都感激房玄齡舉薦之功,對房玄齡十分敬重。

所謂“良禽擇木而息,良臣擇主而事”,房玄齡在隋朝中了狀頭卻不肯出仕,卻主動謁軍門投到李世民門下,正是看中李世民乃是不世的英才。輔佐李世民,成就了一段聖君賢臣的千古佳話。

然而在立儲問題上,房玄齡顯然與李世民等人意見相左。所以纔有房二公子房遺愛投到魏王李泰門下。實則也是因爲李泰聰慧,當時被不少人看好,便是李世民也最喜愛此子,曾想過改立李泰爲皇太子,還曾私下暗自應允。

直到貞觀十七年,李世民見兒子們爲爭太子之位明爭暗鬥,傷心至極。感嘆於自己玄武門政變謀得皇位,爲子孫造成極壞影響。痛定思痛下詔:“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窺伺者,皆兩棄之,傳諸子孫,永爲後法”。以絕後人謀奪紛爭之念。

最終不論李泰還是李承乾皆被放棄,採納長孫無忌之言,立李治爲皇太子。

房玄齡雖不多言,卻與長孫無忌分歧極大。

房遺愛因爲高陽公主一直受到李世民特別寵愛。又因房玄齡之故,與朝中許多臣子私交甚好。宇文節便是其中之一。

自貞觀十七年立李治爲太子後,李世民雖然一力扶植李治在朝中的勢力,然而舊日班底仍在。李治這次讓房遺愛、柴令武等人留京、准許濮王開幕府,其實也不無冒着風險。

“公主在擔擾什麼?”突然,身後傳來一聲輕咳。

楊悅回過頭去,見是李勣,忙上前主動行禮。

李勣卻先已避開,一面回禮一面微微笑道:“公主之禮,在下如何擔當得起。”

楊悅一笑:“將軍乃是楊悅真心敬佩之人,若擔當不起,更又何人擔當得起。”

李勣也笑了笑,知道楊悅語出真誠,當下也不再客套,看了看楊悅,似是不經意地說道:“公主若有閒暇,可願與在下一同吃杯……茶?”

他原是想說吃杯酒,然而正在國喪期間,吃酒若被人知道,只怕會有御史彈劾,因而改了“茶”字。

剛纔在殿上,李勣一言不發,此時專門來找自己,定是有話要說。楊悅會意,笑着點了點頭。

李勣此時已是宰相,楊悅卻更喜歡稱他將軍。李勣也不爲意,笑着上馬,說道:“在下在疊州之時,見當地人有一種茶,形如蟬翼,十分獨特,喝法更是不同,請公主到我府上一同品嚐如何?”

“如此便要叨擾將軍了。”楊悅也不客氣,跨上馬與李勣一同往英國公府上去。

正如楊悅所想,宇文節的府第在城南,一路向東,乃是去找房遺愛。

宇文節到也不見得便與房遺愛等人一夥兒,只是房遺愛託他打聽李治是否會準他的病假一事。今日終於有了消息,因而匆匆往高陽公主府去見房遺愛。

卻是不巧,房遺愛並不在府上。在府前剛好遇到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戎衣革袍,弓箭犬馬,正要到郊外打獵。

宇文節剛想上前行禮,卻看到高陽公主身後跟着兩個眉目清秀的僧人和幾個道士,不由暗自皺眉。

辯機終是未能逃過宿命,已於兩年前事發,被李世民處以腰折之刑。也終於結束了其糾結的一生,也算是終於解脫。

然而高陽公主卻越發瘋狂。自辯機死後,更加不能自拔,加上李世民去逝,無人再去管她,高陽公主竟然與惠弘、李晃等一衆僧人、道士胡亂斯混,越發不堪。

高陽公主顯然已是半醉,半夢半醒的一雙睡美人眼更加惺忪。見到宇文節,卻也認得。知他一向感激房玄齡,與房家關係極好。又看到他眼中的異樣,正猶豫着是否上前給自己行禮,不由哈哈大笑。

“房駙馬在醉仙樓,你若找他,去那兒找他便是。”高陽公主一面揮手,一面攜了衆人騎馬呼哨,向外走去。

宇文節愣了片刻,待高陽公主走遠,才又往東市去。

東市的醉仙樓與西市的胡姬樓向來是長安城除教坊之外,最大的兩座酒樓。

只是如今正在國喪期間,無論酒樓還是教坊,都是門前零落鞍馬稀。

宇文節到了醉仙樓前,卻不由又猶豫起來。畢竟如今他已入閣,身爲門下省高官,不想在此當口被人彈劾。

“宇文兄是來告訴房某,陛下已准許房某在京師養病吧。”正在猶豫之時,卻見房遺愛呵呵大笑着從樓裡出來,拉着他直接往樓上走去。

宇文節不由一滯,他剛一得知情況便從內閣出來,房遺愛何以先已得知?

正在納悶,已被房遺愛拉着走上二樓東南角最裡面的一個雅間。

裡面已有許多人。除了柴令武,房遺愛之外,竟然執失思力也在。執失思力剛從夏州回來,怎會在這裡?宇文節心下不由一愣。

去看另外兩個人,卻不知是何人。因爲那兩個人皆以蘿幕罩頭,皆看不到面目。一個坐了首席,一個卻坐了主人席位。宇文節不由更加遊移不定。房遺愛卻已攜着他的手臂走了進去。

柴令武也迎了上來,笑道:“房駙馬說宇文兄必來,果不其然。來來來,我柴某先敬宇文兄三杯。”

至此,宇文節便是想退卻已不能,只好硬真頭皮坐下,心下卻已忐忑不安。

好在大家只是吃酒敘舊,一團和氣,宇文節才稍稍安心。柴令武與房遺愛坐在賓客席位,卻反似主人一般,張羅住給衆人敬酒。

酒過三巡,柴令武與房遺愛面上翻起微微紅意,宇文節卻不敢多飲。只推下午還有公事要辦,不便飲酒,勉強吃了一杯,其餘皆悄悄將酒吐到了袖筒裡。

“你等莫要高興得太早!”突然,笑聲之中傳來一聲極不和諧的冷哼。

宇文節一詫,偷眼去看說話之人,卻是坐在主人席位的蒙面人。聲音雖冷,卻是個女子的聲音,宇文節不由更是詫異。不知今日請客之人到底是何人。想問卻又不想問。只怕問出來反會嚇自己一跳,乾脆一言不發。

“公主所言極是!”柴令武等人立時收斂了笑容,正色言道。

宇文節不由一詫,卻不知此人是那位公主,又如此被柴、房二人敬重。

“大家不必太過害怕,以老奴看來,咱家的勝算還是很大。”坐在首席的蒙面人卻是一幅尖聲尖氣,令人聽不出到底是女是男。

見那尖聲蒙面人與自己作對,原來說話那個蒙面女子,不由冷聲哼道:“重開幕府,你等以爲晉王當真安了好心不成?!”

宇文節不由心下大駭。那女子稱李治爲晉王而非陛下!突然明白過來,自己今日糊里糊塗被拉進一個漩渦……“嗡”得一聲,宇文節立時感到頭大如鬥。

半晌,纔想起什麼,轉頭去看執思失力,見他也是滿臉驚訝與慌恐,顯然與自己一樣,是不小心被拉了進來,不由苦笑不得。

然而到了此時,想退只怕也已無處可退!然而進,只怕便是謀逆,難道自己當真要走上謀逆之路?!

“不論好心還是歹意,我等也不是有勇無謀之輩,定要讓他進退不得,後悔莫及!”房遺愛卻自得地摸了摸自己的下頜,傲然冷笑道。

……

第97章 中毒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203章 出口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315章 爭寵(2)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238章 出口(上)第345章 動機3第304章 訴衷情第287章 悵然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139章 謎團第186章 龍華大會(9)第136章 理想國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260章 傾城(3)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68章 順風順水(一)第148章 信物第257章 大隋皇帝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321章 妖孽(2)第222章 出獵(上)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259章 傾城(2)第233章 “王夫人”第354章 兇手2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201章 金印第209章 摩教第90章 暗流涌動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324章 伐謀(3)第41章 不翼而飛(上)第3章 古裝女子第270章 河谷第214章 拜月(1)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77章 拜師(二)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120章 彈歌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327章 對決(2)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86章 牡丹花開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287章 悵然第76章 拜師(一)第128章 錯?第197章 怪洞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208章 兄弟第174章 青龍第271章 梅花巾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112章 琴音撥動第216章 拜月(3)第364章 平叛4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193章 月牙河第200章 千葉公主(3)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243章 鐵馬冰河(2)第110章 宮中潛伏第366章 平叛5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305章 國恤第14章 大胖鬍子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22章 畫鵝點睛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238章 出口(上)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193章 月牙河第215章 拜月(2)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207章 聖典第215章 拜月(2)第284章 焚經第264章 遠遁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258章 傾城第33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3第301章 英雄暮年
第97章 中毒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203章 出口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315章 爭寵(2)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238章 出口(上)第345章 動機3第304章 訴衷情第287章 悵然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139章 謎團第186章 龍華大會(9)第136章 理想國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260章 傾城(3)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68章 順風順水(一)第148章 信物第257章 大隋皇帝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321章 妖孽(2)第222章 出獵(上)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259章 傾城(2)第233章 “王夫人”第354章 兇手2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201章 金印第209章 摩教第90章 暗流涌動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324章 伐謀(3)第41章 不翼而飛(上)第3章 古裝女子第270章 河谷第214章 拜月(1)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77章 拜師(二)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120章 彈歌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327章 對決(2)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86章 牡丹花開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287章 悵然第76章 拜師(一)第128章 錯?第197章 怪洞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208章 兄弟第174章 青龍第271章 梅花巾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112章 琴音撥動第216章 拜月(3)第364章 平叛4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193章 月牙河第200章 千葉公主(3)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243章 鐵馬冰河(2)第110章 宮中潛伏第366章 平叛5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305章 國恤第14章 大胖鬍子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22章 畫鵝點睛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238章 出口(上)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193章 月牙河第215章 拜月(2)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207章 聖典第215章 拜月(2)第284章 焚經第264章 遠遁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258章 傾城第33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3第301章 英雄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