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妾意郎情(下)

楊悅看時,見是一個面相十分英俊的和尚,氣質高雅,神情俊秀。心中不由讚道:“好一個超凡脫俗的俊和尚。”只覺得這和尚“骨格清奇”,生來便應是做和尚的料。真正是此“人”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見”,如古龍筆下的無花和尚一般俊雅脫俗。心道:難道他便是傳說中的“唐僧”,難怪一路上被衆妖喜愛**。旋即又想不大可能,這個和尚看年齡不過二十五六歲,那“唐僧”只在印度就留學了十幾年,如今至少也有四十歲了。怎會是這樣一個妙齡和尚?

楊悅雙手合什道:“有路便爲人走,有門即爲人入,路過此門,豈能不入,大師莫怪。”

妙和尚上下打量楊悅,見楊悅所談暗含無限禪機,似是而非,似理非理,私自闖入院中,還無理狡辯,雙手合什道:“貧僧即未問責,施主已先解釋,可見施主先自心虛。”

楊悅見他正說中心事,不好意思,嘻嘻一笑,強自辯道:“妙和尚妄揣人意。”

和尚隨即答道:“佳公子亂度佛心。”

楊悅見他才思敏捷,暗暗稱奇。又見他服飾考研,雖是一般僧袍,卻有無數暗色花紋,布料乃是當時十分珍貴的白折布,也就是現在的棉布,只是那個時候棉布是從西域進口的東西,物以稀爲貴,在中國市場上比絲織品要貴,只有宮廷貴族才用得起。一個和尚能如此富有,真個令人出奇,當下取笑道:“色即是空,和尚空着色相。”

和尚微微一笑,道:“空即是色,貧僧色即相空。”倆人一個譏諷和尚做了和尚卻俗心不滅穿着華麗。一個回答說華麗的服裝也是空,華麗與不華麗同樣都是空。

楊悅聽了哈哈一笑,讚道:“好一個能言善辯的和尚。”和尚也笑道:“公子也非凡人。”

楊悅正要問和尚法號。卻見從院外又走來一人,乃是個俊美的俏書生。但此書生太過俊美,幾乎到了嫵媚妖冶的地步。俏書生似是與和尚十分相熟,一雙妙目含情,似嗔非嗔,如夢如幻。仔細一看原來是個絕色的佳人。楊悅突然覺得好像在哪裡見過一般,只是一時想不起來。微微一笑道:“俏佳人吹皺佛心。”打趣和尚會被剛進來的俏佳人吹動凡心。

和尚見說面上一紅,不敢看楊悅。低頭念一聲“阿彌陀佛”,說道:“公子說笑了。”心中卻暗暗驚心:難道他看出了自己與她的關係?

楊悅見和尚面色有異,心中一動,心想:和尚難道真與這女扮男裝的俏佳人有關係?若果真如此,此人莫非便是三藏法師手下有名的“辯機”和尚?而這俏佳人便是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與和尚辯機的私情,被後代小說以及電視演義地轟轟烈烈。有的甚至將高陽公主寫成反封建追求自由戀愛的先鋒。不過辯機反而因爲與高陽公主的這段戀情,千古之後名聲不衰,要比與他一同選爲“唐僧”助手的其他和尚要出名得多,雖然這種名聲並不好聽。此地即是弘福寺,弘福寺裡遇到“辯機”有十分之八九的可能。有這樣文才與樣貌的和尚,中怕除了辯機當沒有幾個。

楊悅想到此,微微一笑道:“和尚莫非乃是辯機?”楊悅猜的一點不錯,這個妙和尚不是別人正是辯機。辯機見她知道自己法號,也很奇怪,微微一怔,點頭道:“公子認的貧僧?”楊悅笑笑不語。更無異議,那女扮男裝的美人當然便是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卻並不知道已被楊悅瞧破,也不明白二人在說些什麼。見楊悅是個英俊非凡的年輕公子,便向他莞爾一笑。楊悅只覺得朵朵花開、百媚頓生,心道:我不是男子,如若是個男子,就這一笑,恐怕當真會被勾了魂去。難怪“辯機”當了和尚,仍然爲情所迷。

辯機被楊悅連連道破玄機,心中惴惴,又見高陽向楊悅媚笑,心中微微有些醋意。一時不知所措。

楊悅笑道:“和尚,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高陽公主見楊悅說話直截了當,十分有趣,不待辯機說話,妙目在楊悅臉上打了一轉,嬌笑道:“自然樂而忘返。”回頭學着楊悅的口氣,對辯機說道,“和尚,還不拿茶水來?”

辯機略一遲疑,說個“請”字,從室中取出茶具,引二人到院中林蔭花漫地亭中坐定。佛音繚繞、鳥語花香、清泉香茗,果然是種優雅脫俗的享受。

辯機將一火爐放於身側,自井中取水,待煮水開來泡茶。對於楊悅來說泡茶不算稀奇,但對於當時人來說可以說十分“前衛”。古人吃茶一般是煮着來吃。而且古人茶葉與現在不同,分散茶與團茶。散茶與現代的茶相似。而團茶則是經過“採、蒸、搗,拍、焙、穿、藏”等七道手續製成。團茶較貴,一般百民之家只用散茶。上好的團茶十分昂貴,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用得起。

辯機用的龍鳳茶團喚作“白乳”。製造精微,如玉在璞,龍紋精妙,是上好的龍茶,產自福建,乃是御用的恭品。辯機如何能有此茶,自然是拜高陽公主所賜。楊悅細觀茶團先已叫一個“妙”字。高陽公主十分得意,笑道:“這茶妙,和尚的斟法更妙。”

未泡茶先洗懷,楊悅看辯機斟茶的手法,便知是道中高人。心想:這和尚當真有些門道,連斟茶手腕也如此瀟灑淡定,處處透出儒雅俊秀之美,與現代茶館裡的美嬌娘的茶道相比,卻有另一番風流。當下笑而不答,仔細觀賞。

辯機將白乳碾成細沫,放入壺中,將煮開的水直衝而下。茶末被打散,翻滾而上,會聚浮於水面上,水花翻起泡沫,剎那間幻化成一朵盛開的牡丹,半盞功夫才逝。而水氣上升,幻化成一尊佛像條然而逝。楊悅看得目瞪口呆,這種分茶的功夫,她只在書中讀過,沒想到今日得見奇觀,不由大加歎服。所謂“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分茶的技藝在宋代士大夫們最爲流行,唐代有此技藝實是少見。分茶泡沫翻花,如萬花筒一般,幻化成形,令人拍案歎絕。楊悅心中不由大叫可惜:“自明太祖朱元障罷龍鳳茶團以來,這分茶的藝術已失傳,真是可惜。”

辯機見楊悅歎服,十分得意,向高陽公主眄了一眼,說聲“請”。茶水雖然十分香淳,只是楊悅喝慣了後世的散茶,對發酵過的茶團終是不能欣賞。

待第一道茶過,辯機向楊悅問道:“不知公子高名?”楊悅搖頭笑道:“萍水相逢,以心會友,何必問及姓名。我便稱和尚爲和尚,和尚稱我爲公子,豈不更顯清雅。”

高陽公主也拍手稱妙:“你二人,一個和尚,一位公子,我怎麼稱呼?”楊悅瞄她一眼,笑道:“你自然稱作‘美人’。”

高陽公主見楊悅識破自己是女人,微微詫異問道:“公子,怎麼便認定在下是女子?”

楊悅笑道:“美人姿容只怕天下無雙,幽蘭香卉豈是男子能比。”

高陽公主見楊悅俊雅清秀,如珠玉在側、光彩照人,這樣一位翩翩佳公子,如此直白地誇讚自己漂亮,芳心大悅,拍手笑道:“公子當真乃是十分的雅人。”對辯機道,“和尚反而落了俗套。”辯機見在高陽公主面前自己連連吃癟,不由暗暗生氣,生出與楊悅比拼一番之心。

高陽公主說道:“雅境雅人,你我三人何不以詩會友,以助雅興。”

聽到說要寫詩,楊悅不由暗暗皺眉,心想:如果是作對,俺也是常在“天涯”裡混的人,對個對子還能信手拈來。若說做詩,尤其是作古代的近體格律詩,從南北朝“沈美腰”作四聲八病以來,平仄講究太煩人,讓人頭痛。偏偏唐詩正是律待的大盛時代,如果真讓自己做律詩,莫說自己是中文高才,只怕也很困難。

見到楊悅皺眉,辯機以爲楊悅怯了,心想以自己的文才,定不會輸給這小子,便極力贊同。

楊悅看到辯機躍躍欲試,知道辯機想在高陽公主面前露臉。心想:你一個和尚不談經唸佛,偏學什麼書生寫詩拽文。我楊悅與你比背經書可能比不過,但和尚偏要比詩文,便是我不會做詩,有上千年的古人已爲我做好了詩句,信手拿來還怕你不成?讓你個花和尚不務正業,今日非打打你的氣焰不可。當下微微一笑,算是答應。

古詩從詩經以來,起初格律、韻腳並不嚴格,但從南北朝開始,沈約、謝眺等人創“永明體”,將四聲切韻用於詩歌之中,得出後來的所謂的“四聲八病”,平平仄仄地進行音律對仗,纔有了後來的律詩。在文學史上被稱爲“近體詩”或者“今體詩”,而唐之前自由的詩體稱爲“古體詩”。

沈約也就是楊悅所說的“沈美腰”,據說此人的腰異常美妙,那個愛寫詞的風流才子皇帝李煜曾寫過“沈腰潘鬢消磨”,將沈約的美腰與潘安的美髯相提並論,自比自己美麗的身軀如今又病又老,可見沈大才子的腰的確美的很。與白居居的美妾小蠻的腰,一雄一雌傳揚千年。

三人成犄角之勢,高陽公主看看左右二人,見一個貌若潘安,一個美比衛玠,迷離着雙眼,心中起伏不定。面上卻十分的爛漫,說道:“就以今日之情境,看誰詩做的快做的好。”楊悅與辯機點頭稱好。

楊悅盤算着此情此境用哪一首才應境。千年的古詩,要找應境地詩還真不好找。正在琢磨,片刻之間,辯機示意做好了。楊悅見他已得詩,只好隨意找了一首,靈機一動,加以改動,只用韻腳,重新真詞,竟然也不錯,當即也說已得。高陽公主見二人已得詩,將手一攤,笑道:“好快,你們先說來聽聽。”

楊悅示意辯機先請,辯機也不客氣,吟道:“山寺日已偏,亭中坐聽禪,清流濯塵心,佛前度因緣。”擺一個風流才子的pos,向高陽公主斜睨一眼,面有得色。

楊悅心中不由讚道:和尚做詩還真有兩刷子。“清流濯塵心,佛前度因緣”,如若不知他與高陽公主之間的齷齪,只怕聽這詩會以爲和尚當真是出塵脫俗的方外之人。只是如今,你這花和尚度的不是“因緣”而是“姻緣”。

想到此,楊悅微微一笑道:“和尚,果然好詩。”

高陽公主也拍手叫好:“山寺、亭中、聽禪、佛前,十分地應境。”轉頭又向楊悅說道:“公子,你的詩來。”

楊悅雙手一拂,搖頭晃腦吟道:“綠枝蔭幽院,香茗飄亭苔,佛音心中繞,”“繞”字拖一個長音,猛然將頭湊向高陽公主,雙眼盯着她,嘻嘻一笑念出最後一句,“美人入簾來。”

高陽見他將自己也寫入詩中,興奮地咯咯嬌笑,雙眸含情射向楊悅,說道:“公子的詩比和尚更妙。不僅有境,還有人物,公子勝出。”

辯機見楊悅人比自己美,詩比自己好,高陽公主顯然對楊悅產生愛慕,不由心中爐火中燒。

楊悅問高陽公主可得了詩。高陽公主笑道:“美人不才還沒有得詩。甘願獻上一曲以謝罪如何?”楊悅哈哈笑道:“美人彈琴必定香豔,公子敢不洗耳恭聽。”高陽公主聽了又是一陣嬌笑,回頭對辯機說道:“和尚去取美人的琴來。”

辯機見楊悅與高陽公主調情,全不將自己放在眼裡,又氣又怒,賭氣道:“要取自己取去。”高陽公主卻也不以爲改忤,輕輕一笑,徑自入室中自去取琴。

楊悅看辯機一臉怒容,瀟灑神情全無,笑道:“我這裡還有一首詞,請和尚品評一下如何?”

辯機沒好氣說道:“說來聽聽。”

楊悅道:“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傷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里暮雪,隻影向誰去?”正是元好問的《邁陂塘?雁丘詞》上半闕。也是大魔女李莫愁的最愛,平日沒事兒便唱,到死在火中唱的還是這首詞。楊悅只略作了些改動,將“離別苦”改成了“傷別苦”,卻是正中辯機此時心境。

“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辯機念着竟然癡了。與高陽公主一起的點點滴滴擁上心頭。他原本是個不知情爲何物的和尚,一心向佛,聰慧出衆,才華橫溢。有一天,遇到到高貴美麗的公主,從此墜入情網,一發不可收拾。犯了佛戒,本當不得什麼和尚,只是公主卻永遠不可能屬於自己,她有家庭有丈夫,無論自己再怎麼愛她,也不過是鏡中水月。可是真要與公主分手卻又萬般捨不得。哪裡想到這個佳公子一來,公主便將自己放在一邊,眼中全是這位佳公子。問世間情到底爲何物?歡樂趣,傷別苦,而今只怕便要面臨這分手的痛苦……

辯機原本非凡人物,只是深溺於對高陽公主的迷戀,以至於無法自拔。辯機本以爲以自己的風流樣貌、非凡才華吸引高陽公主,高陽公主對自己也如自己一般極其愛戀。如今見楊悅一到,先被楊悅的美貌打敗,又被楊悅的才華比輸,心中已生了許多挫敗之感。又見高陽公主對楊悅如當初見到自己一般,被深深的吸引,心中如何不憤。發現高陽公主並非一心迷戀於自己,便產生灰心的感覺,對自己情陷高陽公主是否值得第一次產生了疑問。

楊悅嘆息一聲道:“和尚若有感悟,聽我一言:佛前紅鸞動,公主入夢來,本爲方外人,何必惹塵埃。以你的修爲,本應在佛法上有不小的貢獻。苦海無法,回頭是岸……”

辯機聽了,猛然一驚,如菩提灌頂,頓時醒悟,心道:“此公子與我素不相識,卻十分了解我的事情,莫非乃佛祖派人前來點化於我?”心中茫然地望着楊悅。

楊悅知道辯機如此下去,最終的結果是事發後,被李世民處以“腰斬”之刑。見他才思敏捷,氣質非凡,有心提醒他不要執迷不悟。見他此時終有所醒,正要再進一步勸說。卻聽身後傳來高陽公主的嬌笑:“你們談什麼,這麼入迷?”

辯機看到高陽公主嬌媚如花的笑臉,雙眼爲之一亮,含情脈脈哪裡能肯移向別處。楊悅不由暗自搖搖頭,心想:“罷罷!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辯機情陷高陽,只怕是無法解脫。我又何必多事兒?”

高陽公主向楊悅含情一笑,將手中瑤琴置於几上,手腕撫動,霎時間樂音流動,情意綿綿而出,雙手飛舞於琴絃之上,如蝴蝶一般,快如閃電,速如激風,琴音如飛…….楊悅一時間看得呆住,心中嘆道:高陽公主果然有過人之處,就這一手彈琴之技只怕是天下無雙,更加上絕色的美貌,如何不引人入迷。辯機雙眼癡癡地盯住高陽,高陽公主卻媚眼如絲的灑向楊悅……

楊悅看到高陽公主勾魂攝魄的雙眼,有點招架不住,起身笑道:“美人的琴技果然非同凡響。只是時辰不早,和尚、美人你們繼續,公子可要先走一步了。”心想你們繼續玩你們的“遊戲”,我不當電燈泡了。

辯機見楊悅說要走,正合心意,淡淡地說聲:“請便。”

楊悅也不計較,不待高陽公主出聲,說走便走,匆匆而去。沒走幾步,高陽公主卻追了上來,說道:“公子,等等我,我與公子一起走。”楊悅見說,大感頭痛,心想自己不過一時玩耍,不會真被這美人看上了吧。見辯機憤憤地看着自己,心中好笑,心想:“你這不知好歹的花和尚,我偏要氣氣你。”

等高陽公主走近,故意用手去拉高陽。高陽公主有點慌亂地回頭看看辯機,卻沒有縮手,任由楊悅拉着出了小院。等到走出辯機的視線,楊悅才放開高陽公主的手,似笑非笑地說道:“美人,你跟我來做什麼,我還要去找朋友去。”

高陽公主將半個身子投向楊悅,嬌聲說道:“公子,何不一起去?”楊悅見她臉如桃花,玉女含春,心想:好一個放蕩的俏公主,真是白白辜負了後人爲你找的許多情由。明明已與和尚相好,卻又來勾引我。偏偏我不是男子,如果真是男子見到這等尤物,只怕不陷進去才叫變態。想想自己如果再繼續與她調情,恐怕立刻便要露餡。忙正色道:“美人,我乃詩書人家,君子守之以禮,豈敢隨便。”

高陽公主一怔,沒想到自己**,卻被這少年拒絕,大感意外。心想:還從沒有一個人,是自己想要卻不能得到的。這少年明明迷戀於自己的美貌,卻故作矜持。看來自己要再大膽主動一些纔好。拉起楊悅地手放到自己胸前,說道:“公子你聽,美人的心好緊張……”如此放蕩的行爲,在她臉上偏偏盪漾着一幅無邪天真的神態……

楊悅只覺指端一酥,手中一滑,砰然心動,大驚心道:“乖乖隆個冬,再與這騷公主待一會兒,自己沒準會變成‘拉拉’。媽呀,快逃。”忙抽回手來,說道:“美人請自重!”頭也不回抱頭鼠躥。

高陽公主見他逃走,氣的直跺腳,罵道:“你是不是男人。”心想:“沒見過比女人還要害羞的男人,中看不中用。辯機比你可要強了一百倍。”想到此,竟然又返回去找辯機。

辯機見高陽公主追着楊悅出去,心頭大恨。暗罵高陽無恥淫蕩,又恨楊悅奪其所愛。一時又想起與高陽公主在一起的消魂時光,心中一陣熱,一陣冷,心道:“罷、罷、罷,這等水情楊花的女子不要也罷。我原本佛門弟子不該生出這些念想,如今正好收了心意,一心念佛纔是。”念一句“阿彌陀佛”,心灰意冷。

正要回去,沒想到高陽公主又回來了。辯機愣愣地看着高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陽公主見辯機癡癡地望着自己,心中一熱,心道:“還是和尚好。”二人相見,少不得又有千般溫存,萬般情意……

楊悅逃出很遠,見高陽公主沒有追來,才稍稍心定。心想:老天,各位才子們,千萬別再給紅杏出牆找理由,那是天生的風騷,骨中地淫蕩!又想起書中曾記有高陽公主與辯機一起亂搞,她的老公叫房什麼來着,是大名鼎鼎的房玄齡的兒子,爲了家醜不外揚,竟然親自爲高陽公主把門護衛,實在是可笑。天,世道好亂耶!天知道被李世民稱讚爲“房謀杜斷”的“房謀”,怎會生出這麼不成器的兒子。

看看天色不早,便去尋楊豫之與武照。楊豫之在楊悅的點撥下,果然有所長進。楊悅找到他們時,楊豫之正拉着武照的手。見楊悅過來,武照忙將手抽回。楊悅當作沒有看到,招喚二人速速離去。

注1:平陽公主於武德六年去逝,爲小說故,讓此奇女子長壽幾年。

注2:史實:唐玄奘於貞觀十九年正月回大唐,小說中需要,因而早回來一年。

注3:文中詩作,除註明出處者,均爲飛刀自作,見笑。

第237章 無路可尋第353章 兇手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171章 天機第351章 連環5第263章 兩難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17章 決鬥第49章 公主豔舞(下)第275章 行路難第347章 連環1第215章 拜月(2)第139章 謎團第373章 原點第290章 無情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202章 斷崖第109章 黃雀在後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174章 青龍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144章 蒼巖2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96章 變態第153章 抓賊第21章 法師玄奘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287章 悵然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259章 傾城(2)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214章 拜月(1)第73章 《天下新聞》第260章 傾城(3)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126章 問難(2)第172章 天機(2)第222章 出獵(上)第264章 遠遁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258章 傾城第62章 油墨生趣(上)第348章 連環2第204章 廢城第283章 天師(2)第242章 鐵馬冰河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171章 天機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216章 拜月(3)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238章 出口(上)第287章 悵然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142章 太行第17章 決鬥第376章 續貂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192章 獻俘第17章 決鬥第261章 傾城(4)第139章 謎團第261章 傾城(4)第130章 懸疑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350章 連環4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331章 怏怏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364章 平叛4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287章 悵然第197章 怪洞第205章 李二郎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172章 天機(2)第80章 拜師(五)第202章 斷崖第364章 平叛4第165章 涅盤(中)第350章 連環4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338章 壽宴第307章 別有幽愁
第237章 無路可尋第353章 兇手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171章 天機第351章 連環5第263章 兩難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17章 決鬥第49章 公主豔舞(下)第275章 行路難第347章 連環1第215章 拜月(2)第139章 謎團第373章 原點第290章 無情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202章 斷崖第109章 黃雀在後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174章 青龍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144章 蒼巖2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96章 變態第153章 抓賊第21章 法師玄奘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287章 悵然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259章 傾城(2)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214章 拜月(1)第73章 《天下新聞》第260章 傾城(3)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126章 問難(2)第172章 天機(2)第222章 出獵(上)第264章 遠遁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258章 傾城第62章 油墨生趣(上)第348章 連環2第204章 廢城第283章 天師(2)第242章 鐵馬冰河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171章 天機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216章 拜月(3)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238章 出口(上)第287章 悵然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142章 太行第17章 決鬥第376章 續貂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192章 獻俘第17章 決鬥第261章 傾城(4)第139章 謎團第261章 傾城(4)第130章 懸疑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350章 連環4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331章 怏怏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364章 平叛4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287章 悵然第197章 怪洞第205章 李二郎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172章 天機(2)第80章 拜師(五)第202章 斷崖第364章 平叛4第165章 涅盤(中)第350章 連環4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338章 壽宴第307章 別有幽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