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青梅竹馬

楊悅起初練琴時,進展很快。等到技法已成,一連幾日卻不見有所長進。楊悅時而試着對水面彈湊,水面上始終沒有動靜。心中苦惱,百思不得其解,說與楊貴妃。

楊貴妃笑道:“琴與其它樂器不同,原本只有五絃,後加兩弦爲七絃。每一根弦撫法不同變出不同音色,音域寬廣。與箏相比,箏側重於技法,而琴則側重於傳神。”

楊悅說道:“也就是說如繪畫一般,箏乃是工筆,琴乃是寫意?”

楊貴妃點點頭說道:“琴爲心聲,正是這個道理。當年舜帝‘彈五絃琴歌南風而天下治’,琴志不僅可以表達心聲,還能教化於人。你現在只是技成,還沒有達到表意的地步。”

楊悅問道:“怎樣才能達意?”

楊貴妃笑道:“你也太心急了。你在不到半月的時間練成技法,已是十分的罕見。當年我練了三年纔有此成就。恪兒聰敏也練了一年半。你現在剛剛技成,距離真正的以琴聲表達心聲還有很大的距離。”楊悅嘆息道:“原來如此,只是不知要練多久纔有所成。”

楊貴妃說道:“若只爲市井表演,以你現在的技法加上你對琴曲的理解,已不可多得。若想要真正達到傳神,卻要看個人的造化與悟性了。或許一夜而成,也或許三十年而不成。”

楊悅點點頭,感覺似乎得到些要詣。如此說來,當日自己羨慕高陽公主的彈湊技法,也不過耳耳。於是說道:“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便是那種境界吧。”

楊貴妃點頭道:“琴之傳神,又有三種境界。第一境叫做心聲;第二境叫做化境;第三境叫做移情。能達到第一境之人百分之一二;能達到第二境的萬分之一二也;若能達到第三境卻少之又少,舉國之上下或許只有一兩個吧。

伯牙彈琴能使六馬仰秣。他當年學琴之時,三年學成,而後三年無成,沒有進展。他的琴師成連先生說要帶他到東海找方子春請教移情之法。然後帶伯牙到東海之中的小島,成連先生駕舟而去。伯牙於荒島之上並未見到方子春,只看到洶涌地波濤,幽深的山林。於是頓悟,做成《水仙操》。才知成連先生爲了使他能夠達到“移情”境界而故意所爲。以後其志在於高山則琴出高山,在於流水則琴出流水。琴心合一,移物之情於己,歸於自然。”

楊悅聽了恍然道:“原來如此。弟子向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來琴之爲心聲還有此三種境界。不知師父能達到那種境界?”楊貴妃道:“我於一十六歲時達到第一境,此後再無長進。”

楊悅想起李福所說李恪能引動魚兒跳出水面,又問道:“吳王如今能達到哪種境界?”楊貴妃道:“兩年前恪兒已致‘化境’。堪稱當世高手。”楊悅悠然神往:“何時能聽到吳王彈湊,也不枉此生。”楊貴妃笑道:“這個卻也不難,只是這孩子最近不知爲何,整日到華山狩獵,我也很久沒見到他了。”

華山乃是大唐的皇家獵場。楊悅想起當日在華山遇到的李德以及美髯公和慵美人。心中隱隱覺查到這些人似乎與皇宮有某些聯繫。

卻說這些日子以來,楊悅整日學琴,不曾到街上游玩。這日,楊悅正在練琴,武權來報說:“少主,楊豫之小公爺派人來請少主到他府上相見。”

楊悅心道:見我是假,見照妹妹是真吧。這些日子只顧學琴,到是忘記了他們倆人。於是換了男裝,叫上武照,一起去找楊豫之。

見楊悅來,楊豫之一把拉住楊悅,興奮地說道:“大哥,你來看,我成功了。”楊悅莫名其妙地問道:“什麼成功了?”楊豫之卻說道:“照妹妹也來了。”原來他光顧着與楊悅說話,還沒來及與武照打招呼。楊悅被他說的一愣一愣地,不知所云。

楊豫之乾脆拉起她便往後花園跑,確切地是往“鬥雞”園跑。邊跑邊說:“大哥教我的法果真很妙,我配育出‘混血兒’了,跟鳳凰不相上下。”

跑了幾步又折回去,騷騷頭,對着武照不知所措。武照笑道:“你跟悅姊姊去吧,我先在這兒坐會兒,我可不想看你的鬥雞。”

楊豫之大喜,忙叫婢女給武照上茶水點心來,說道:“我去去就來,照妹妹先等我一會兒,一會兒就好。”

拉着楊悅撒丫子跑向“鬥雞”園。

功夫不負有心人,楊豫之竟然將各種血統的鬥雞一一配對,配育出各式各樣的混血鬥雞。這些混血鬥雞雖然剛剛出生,但已顯示出了他們優良的品質,比同年齡的純種雞要大許多。而且各種花色或特點大都融合了兩種純種鬥雞的優點。

楊悅見了也不由替他高興,思索片刻說道:“這些鬥雞雖然優越,但是這許多年來,人們配育鬥雞多以純正血統爲好,想來中間定有許多道理。你最好是要保持原來鬥雞的血統純正,不要用這些混血鬥雞進行雜交。這樣就更能減少優良品質的中和。”

楊豫之點點頭,連連稱是。說道:“這雞神的名號應該給大哥纔對,大哥纔是對雞瞭如指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楊悅一聽,忙道:“別、別、別,千成別,這雞神的名號,大哥我可沒什麼興趣,還是你當吧。”心想:你拿“雞神”當榮耀,怎會知道現代人眼中的‘雞、鴨’都是什麼玩意?

楊豫之一見到鬥雞就忘乎所以,還是楊悅提醒他武照妹妹還在書房裡等着他,他才戀戀不捨地離開“鬥雞”公園。

二人回到楊豫之的書房,武照正仔細地盯着一幅畫出神。畫中畫的是一匹馬正衝向三個童子,其中兩個童子是男孩,一個女童,黃髮垂絛,正在一座園子裡玩耍,園中有廳,有水。楊悅看畫中的境致有些眼熟,仔細一想原來是“鬥雞”園。不過園中卻沒有一隻鬥雞。

楊豫之看武照盯着畫看,笑道:“照妹妹還記不記得當日情境。”武照面上一紅,點點頭。

楊悅說道:“看這畫面是鬥雞園,又不是鬥雞園。”楊豫之咕咕喝下一杯茶水,喘口氣笑道:“正是鬥雞園。不過那時候還沒有變成鬥雞園,園中還沒有一隻鬥雞。”

楊悅哈哈一笑,說道:“這麼說這園子是還沒被你搞成烏煙雞氣的時候。”

楊豫之大笑道:“這畫中的三個童子一個是照妹妹,一個是我,一個是治表哥,不對,應該說是如今的太子殿下。那年我才九歲,照妹妹八歲,治表哥也不過才十二歲。”

“不對,是十一歲。”武照插嘴道。楊豫之笑道:“是十一歲?那我記錯了。”

楊悅說道:“原來二人乃是青梅竹馬……”二人卻不明白什麼叫做“青梅竹馬”。當下楊悅少不得又將李白的《長幹行》詩提前念出來:“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十四爲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笑着打趣道:“這青梅竹馬原來便是說得你二人…”

武照羞得滿臉通紅,低着頭不敢說話。楊豫之認真地點點頭,溫柔得望着武照。過了許久,柔聲問道:“小時候照妹妹常隨姑母一起來,我常帶照妹到園中玩。妹妹還記不記的?”武照羞澀地點點頭,說道:“治表哥,不,太子殿下有時候也一起玩。”

楊豫之繼續說道:“那天,照妹妹、治表哥和我三個正在園中玩耍。不知怎麼一匹驚馬跑了進來,直衝向照妹妹。當時照妹妹嚇得呆住,我也愣了。治表哥想上去拉照妹妹,可是來不及了。眼看馬兒就要踢中照妹妹,不知從哪飛來一隻雞,撲楞楞飛過來,馬兒吃了一驚,偏了方向,治表哥趁機將照妹妹拉到了一旁,將照妹妹救了下來。現在想起那一幕,還讓人揪心。”一面說,一面含情脈脈地看着武照,“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吃過雞,因爲雞是照妹妹的救命恩人。”

楊悅心道: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太肉麻了。看來這小子喜歡鬥雞也是因爲武照,怪不得當個“雞神”他會這麼樂意。

武照默默地看他一眼,幽幽地說道:“胡說八道,明明是治…太子殿下救了我,關雞什麼事兒。”

楊豫之嘿嘿笑道:“當然關雞的事兒,要不是雞先讓馬兒驚得緩緩,治表哥怎會有時間救你。”武照搖搖頭,不去理他,似乎想起小時候的事兒,一時出神。

楊悅笑道:“既然如此,怎麼不把雞也畫上去。”楊豫之一拍腦門笑道:“哎呀,對呀,我怎麼把大恩雞給忘記了。不行,得畫上去。”說着便去摘畫,要在畫上添只雞。武照忙去止住他。

楊悅奇道:“這幅畫是你畫的?”楊豫之點點頭,說道:“是我當日畫的。”

楊悅驚道:“你九歲那年畫的?”楊豫之道:“嗯,當天晚上我怎麼都睡不着,總想着白天那件事兒,便跑到書房,一口氣畫成了這幅畫。怎麼樣,畫得還行吧。”楊悅怎麼也沒想到一個九歲的孩子竟然能畫出這麼好的畫,說道:“不是畫得還行,而是畫得太行了。”楊悅萬料不到楊豫之這個被稱爲不學無術的浪蕩子,竟然能在九歲畫出這樣一幅栩栩如生的畫來,古人的藝術素養真是到了讓人“恐怖”的地步。

楊豫之強烈地留二人吃午飯,楊悅與武照推辭不過,只是又不好冒然去拜見長廣公主,楊豫之更怕別人打擾他與武照說話,便讓家人將飯菜搬到書房中。三人吃喝閒聊。

楊豫之突然想起一件事,問楊悅道:“大哥,你可欠過別人銀兩?”楊悅詫異地搖搖頭,說道:“別人欠我銀兩還差不多,我怎麼可能欠別人銀兩。”

楊豫之笑道:“我說也是。可是很奇怪,有人言之鑿鑿地說,大哥欠了他三百兩銀子。”楊悅奇道:“是誰?”楊豫之道:“就是前一段時間,跟我打架的柴令武。”

楊悅聳聳肩說道:“我與此人見面時,咱們三個人都在場,之前與之後從來沒有見過,怎麼就欠了他的銀兩?”楊豫之說道:“我覺得也不可能。這斯定是因那日與我打架,見打我不過,便故意編排大哥。”

楊悅笑笑,心想:此理說不通啊。第一,那日打架,是你楊豫之定然打不過他,而不是他打不過你;第二,他如果不服,也不應該故意找我的茬,應該找你纔對啊。不過,想想與柴令武的確沒有其它接觸。難不成嫌我當日勸架?沒讓他打痛快?百思不得其解,便懶得理會。

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351章 連環5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77章 拜師(二)第77章 拜師(二)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14章 大胖鬍子第193章 月牙河第95章 竹林迷霧第319章 行香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338章 壽宴第2章 大孚靈鷲第288章 我是誰?第238章 出口(上)第355章 女皇第152章 橫街第113章 隔空對話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137章 媚娘初現第356章 出征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350章 連環4第101章 帝女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240章 出口(下上)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88章 義鬥(上)第193章 月牙河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98章 謠言漸起第145章 大典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239章 出口(中)第343章 動機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373章 原點第148章 信物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342章 一羣八卦男2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344章 動機2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354章 兇手2第81章 調御丈夫第364章 平叛4第152章 橫街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319章 行香第183章 龍華大會(6)第345章 動機3第274章 山神廟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252章 拉風小將(3)第79章 拜師(四)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95章 竹林迷霧第359章 揚州煙花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252章 拉風小將(3)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267章 小白臉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61章 大唐軍神(四)第154章 抓賊(2)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306章 問疾第210章 宴樂第283章 天師(2)第52章 簫聲咽(下)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194章 月牙河(2)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47章 連環1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27章 花魁大賽(一)
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351章 連環5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77章 拜師(二)第77章 拜師(二)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14章 大胖鬍子第193章 月牙河第95章 竹林迷霧第319章 行香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338章 壽宴第2章 大孚靈鷲第288章 我是誰?第238章 出口(上)第355章 女皇第152章 橫街第113章 隔空對話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137章 媚娘初現第356章 出征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350章 連環4第101章 帝女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240章 出口(下上)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88章 義鬥(上)第193章 月牙河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98章 謠言漸起第145章 大典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239章 出口(中)第343章 動機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373章 原點第148章 信物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342章 一羣八卦男2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344章 動機2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354章 兇手2第81章 調御丈夫第364章 平叛4第152章 橫街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319章 行香第183章 龍華大會(6)第345章 動機3第274章 山神廟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252章 拉風小將(3)第79章 拜師(四)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95章 竹林迷霧第359章 揚州煙花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252章 拉風小將(3)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267章 小白臉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61章 大唐軍神(四)第154章 抓賊(2)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306章 問疾第210章 宴樂第283章 天師(2)第52章 簫聲咽(下)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194章 月牙河(2)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47章 連環1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27章 花魁大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