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女皇

草長鶯飛,煙雨微風。轉眼過了兩個多月,已是百花盛開,春色日麗。

到底是誰殺了王皇后與蕭淑妃等人,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最終成了迷案。王皇后等人去逝的突然,一時倉促陵寢不及建造,暫時將靈柩安置在靖安坊崇敬寺,待陵墓修好再移墓。

雖然喪事暫時塵埃落定,然而兇手未能找到,長安城內外依舊有人在猜測此事。有人依舊懷疑楊悅,不過更多的人還是認爲隋國公主並非兇手。朝中大臣分成兩派爭論不休,民間也是形成兩種意見。

楊悅雖然知道“阿難弟子”纔是真正的兇手,只是此事說來也不會有人相信。實在是“阿難弟子”那些日子從未踏入大興宮一步,說她是兇手如何讓人信服?更況“阿難弟子”不是彌勒教人,又怎會有彌勒神藥?

楊悅自知多說無益,而且“阿難弟子”只是殺了“安定公主”,王皇后及蕭淑妃,包括巴陵公主皆是武眉兒所殺,而武眉兒如今也已死去,兇手已矣,無從計較,再多加追究也是無用。至於“安定公主”並非李治之女,此事楊悅更加不想多說。因而並未說出是武眉兒殺了王皇后等人之事。

好在李治堅持信任楊悅,楊悅已於當日出宮,搬回驚鴻宮去。至於高陽公主,在楊悅的擔保下,也已放了出來。

只是楊悅心中異樣鬱悶。武眉兒本是她送入宮中,將來會成爲武則天,做女皇的人,如今卻死了。歷史該怎麼辦?難道武則天便這樣從此消失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從此無影無蹤了?

楊悅一早起身,天色微亮,便在驚鴻宮的跑馬場奔馳。微雨天氣,夾着春日花香,十分舒適。

楊悅在雨中已跑了時候,不遠處“叮叮”傳來琴音。楊悅知道是徐充容在“閒月閣”彈琴。徐充容喜靜,楊悅每日晨起練馬。她便在閣樓中彈琴助興。二人到是一靜一動。相得益彰。

依着楊悅原本的打算,本是要回三原去。只是李治卻下詔恢復她“殿中侍中”一職,楊悅無可奈何,只好住在驚鴻宮。只是她不願見到李治,平日多稱病不去上朝。好在李治並不仔細追究,而且也沒有再提過要冊封楊悅爲皇后一事。無論是楊悅還是朝中反對此事之臣皆無話可說。大家相安無事,朝中竟是一片安寧。後宮更是從來沒有過的安寧。如今李治的後宮一空,再無人爭鬥。

元宵節大朝會上,又有人請立陳王李忠爲皇太子。如今王皇后去逝,李治再無言可推託,又沒有蕭淑妃來爭鬥,雖然李治心中不願。卻也拗不過羣臣,已下召立李忠的皇太子,只是還未行冊封禮。

此事一定,便有八卦大臣開始操心李治後宮,有人提議儘快選良家女子充入後宮。李治卻以“國喪”未除之故一一回絕。

眼見國喪將終,快到先帝忌日。有些大臣不免蠢蠢欲動,暗中選定佳人,以備“不時之需”。便是楊悅的驚鴻宮也漸漸熱鬧起來。不少人前來走動。或許以爲楊悅入宮在望。惹得楊悅心煩不已。

聽到徐充容的琴音。楊悅不自禁地想起那日在咸池殿琴室,李治聽到“阿難弟子”的琴聲。神色異樣。待到“阿難弟子”走後,楊悅問他原因,他竟是支支唔唔不肯正面回答,楊悅更加猜不透是怎麼會事,只覺得十分奇怪。

“阿難弟子”自那日之後便失去了蹤影。青龍坊陳家院落也已是流水逐落花,人去樓空。或許“阿難弟子”回了西域。楊悅心中暗想。

正在暗自沉吟,忽見一名禁衛與一個胖乎乎的穿了緋衣官袍的人走了過來。

驚鴻宮不比三原衛公府。一切用度配給皆同皇宮,連侍衛向來也由金吾衛負責,用的是大內禁衛。

“公主對着一株桃花發呆,莫不是在等桃花運……”那胖子遠遠看到楊悅立馬踟躕,在細雨中對着一樹桃花發呆,不由戲道。

楊悅早已認出來人乃是戶部尚書高履行,微微一笑,打馬過來,見到高履行滿面喜色,不由笑道:“高相公今日春風滿面,難不成是新納瞭如夫人?小心被東陽長公主知道,要跪石板。”

高履行捋了捋頜下鬍鬚,哈哈大笑。

禁衛站在一旁,不由怔住。萬沒想到戶部尚書與隋國公主竟然相互打趣,一點沒有忌諱。也是楊悅甚少住在驚鴻宮中,他並不知道楊悅與高履行早已是忘年之交,二人玩笑不過稀鬆平常。

“你且下去吧。”見那禁衛目瞪口呆,楊悅衝他點頭示意。那禁衛這才醒過神來,一步三回頭地走開。

“看來今日有好事發生?”楊悅看了高履行一眼,問道。

高履行眯了雙眼,點頭道:“公主猜上一猜。”

“難道是金幣、銀幣出爐了?”楊悅微微一笑道。

“公主猜得一點不錯!”高履行哈哈笑道,“金開元、銀開元今日正式發行,我是來約公主今日定要上朝,也好一同參議。”

“這麼快?”楊悅也不由大喜道。

這些日子高履行一心想進行貨幣改革,自那日聽了楊悅所說,一心想發行面值大的貨幣,後來被楊悅提醒採用金銀製幣。這個時代原本也有“金開元“,只不過僅是用來玩賞,並非爲了流通。但金子作爲“天然”的貨幣,早在秦朝之時已經確立。只是作爲錢幣還從來沒有真正發行過,不過是利用其本身的價值,並非主要交易手段。直到大唐金子大多還是用來製作飾品器物。而銀兩的使用也是在宋元時候才流行。而銀本位直到明清時候才真正確立,這個時候用銀子交易只是鳳毛麟角,多數也是對外貿易中用到。而銀幣更是直到清末纔開始發行。(過往只是用作碎銀或者銀元寶

因而高履行聽了楊悅所說的金銀錢幣,豁然開朗。立時便向朝廷申請進行貨幣改革。只是在朝堂上議了幾次,才終於通過。又商議了幾次才定下金、銀開元的重量,以及兌換比例等雜事,直到開春之後纔開爐正式製造。

此事楊悅原本也有參與,只是前些日子因爲宮中連連發生命案,無暇顧及。沒想到今日已經成功,的確讓楊悅十分驚喜。

“一枚金開元可兌換十枚銀開元。一枚銀開元可等同於一吊銅錢。昨日朝廷的通告一發出去。立時引來一片叫好。今日一早我到櫃坊先去看了,衆人排隊等候兌換。東市已排到了市門外,西市更加誇張,已排到了含光門附近。”高履行一直呵呵笑着合不攏嘴。

“這就好,這就好。”楊悅也連聲喜道。忙一同與高履行向宮外走。還是高履行笑着搖頭道:“公主還是換了衣衫再去吧。”

楊悅這才發現自己一早在細雨中溜馬,早已衣衫盡溼,頭髮上也開始滴下水來。

楊悅忙回殿中換了衣衫。與高履行一同出宮。見高履行並不着慌,知道他定是一早去過早朝會,只是見楊悅未去,纔到驚鴻宮來找自己。於是不走安喜門入朝,先往南去,見西市的隊伍已排到了朱雀門以東。幾乎快與東市的隊伍接住,其中幾個人乾脆的隊尾首鼠兩端……幸虧朱雀門前街的各個武候鋪中臨時抽調衛士維持秩序,才使得街上行人車輛不至堵塞。

“今日是誰當值,到是極有眼力。”楊悅不由連連點頭說道。

“尉遲將軍在此親自坐陣指揮,自然極是得力。”高履行指着街角的武候鋪笑道。

“尉遲將軍?”楊悅擡頭去看,果然見到尉遲宗在含光門街角的武候鋪中正坐着喝茶,雖然穿了雨衣,還是被打溼了衣衫。想來剛剛在雨中奔馳了不少時辰所至。

楊悅遠遠與尉遲宗打個招呼。見早已過了卯時。只怕兩儀殿的早朝快要散去。忙與高履行往宮中去。

高履行的確早已上過早朝,乃是請旨去觀察貨幣發行的“熱度”。順便請了楊悅同來。因而一進兩儀殿,李治便開口急切問道:“可有人前去兌換金、銀幣?”

待高履行回報完櫃坊情況,李治也是大喜,連聲說道:“這次錢幣改革如此成功,朕要大大獎賞,你們想要什麼只管說來。”

李治口中雖然是在說“你們”,雙眼卻只盯向楊悅。也是楊悅已有多日不曾上朝,見楊悅來,李治心中早已大喜,少不得眼中一亮,炯炯有神。

楊悅忙低頭斂神,未及請功,先潑冷水說道:“陛下莫要歡喜得太早。如今金銀開元雖然發行,但若防僞做得不到位,只怕會出亂子。還請陛下早日下旨,嚴禁民間私自鑄造錢幣,不至使錢幣混亂貶值纔好。”

“臣以爲這個到是不用擔心。”不及李治開口,宇文節先已開口言道,“如今金銀開元一發行便如此受到歡迎,只朝廷鑄造只怕供不應求,正要鼓勵民間多多鑄造,豈不省去朝廷許多財力,反而十分划算。”

“啊?!”楊悅聽了不由驚得目瞪口呆。在楊悅看來私鑄錢幣幾乎是不赦之罪,若在後世不是死刑也得無期,沒想到在這個時代朝中高官竟然公開鼓勵私自鑄錢。

你是否腦子進水了?楊悅不由納悶地去看宇文節,知道於文節剛剛被調職,由門下侍中改爲太子詹事。雖然貌似品級高了些,只是職權卻大不如前,如今勉強還在參議政事。

“難怪你會被調職,原來你行事如此荒唐!”楊悅不由心中暗呼,悄悄讚一聲李治有知人之明。

“嗯!臣也以爲然。”楊悅正在愣神,忽聽褚遂良開口說道,“若只是朝廷鑄造官幣,只運輸到各地便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宇文詹事所言正是臣心中所想。”

“啊?”楊悅不由再次目瞪口呆,望向褚遂良,眼中盡是不解。這個褚遂良原是吏部尚書,如今剛剛升任中書令。原中書令柳奭因指責楊悅乃是兇手,被李治一怒之下免職。不過,不久又被李治招回朝廷,只是改任吏部尚書,與褚遂良剛好對換了位職。

只是這個對換明顯一個是升一個是降。自王皇后去逝後,柳奭心情抑鬱,又被降旨,更加難以遣懷,曾幾次請辭。皆被李治制止。如今站在朝堂上。望向楊悅的眼神自然不會友好。只是柳奭如今收斂許多,只冷眼旁觀,並不多話。

楊悅望着褚遂良卻不由怔住,一時暗暗琢磨起李治這些日子對朝中重臣的調遣。知道柳奭是因言獲罪,然而褚遂良雖然能勝任中書令,但褚遂良乃是長孫無忌一黨,不免令朝中牽制力量變弱。而且宇文節突然被調離侍中之位。更加少了一份牽制,朝中失衡未免有些突顯出來。李治不可能想不到這些。只是他爲何會在降職柳奭的同時,又將宇文節調職?楊悅想了許久也想不明白。

忽然,楊悅想起宇文節與房遺愛的關係,不禁心頭一動。宇文節感恩於房玄齡,向來與房遺愛關係極好。當日房遺愛被賜死。朝中無人敢去祭悼,唯有宇文節冒着被猜疑的危險,前去憑弔。李治先前還曾爲此事兒嘉獎宇文節有情有義,如今怎會又無緣無故將宇文節閒置?

而且近日李治接連有所動作,其中包括將高季輔的兒子西臺舍人高正業外放到地方任職,司虞大夫魏玄同,以及長安尉崔道默等人乾脆被流放嶺南。甚至包括李治幼時的開蒙之師河東夫人薛婕妤,竟也從大內的鶴林寺搬了出去。到高祖別廟靜安寺去了。

這些人似乎並未聽說有什麼過錯。特別是薛婕妤,李治向來對她十分敬重。當日爲了她能留在宮中,特意在宮中建了鶴林寺,令其在宮中修行。如今又放她出宮,卻是爲何?

想到此,楊悅不由納悶地將目光投向李治,見李治正笑吟吟地望着自己。不由忙又低頭看向別處。

名冊!突然間,楊悅心頭一凜,想起高陽長公主既然曾經看過“名冊”,怎會不知朝中閣臣中有誰參與了此事。李治難道當真會一點兒也不好奇?

難道這些人是因爲在“名冊”之上的原故?

楊悅想着心事,一時間衆朝臣在如何反對自己所說的“訪僞”一事,反而沒有聽進去。知道這個時代對他們說這些未免太過超前。大唐開元通寶的鑄造,向來不禁止民間私鑄。實在是因爲一枚銅開元的確剛好是一錢銅的價值,私鑄銅幣並不能獲利,反而要朝廷派發,才肯製造。

不過也有不法商人,暗自鑄造摻和了其他金屬的錢幣,才被稱爲“僞幣”,一經發現必會嚴懲。

“臣同意隋國公主的觀點。”到底高履行被楊悅的現代金融概念灌輸過,與楊悅站在同一陣營,見衆人反對,便站出來聲援楊悅,“隋國公主曾跟臣說過,擔心私鑄錢幣過多,會引起‘通貨膨脹’,因而發行錢幣的數量要建立在全民生產總值的基礎上。”

“何爲通貨膨脹?”

“什麼是全民生產總值?”

……

不待高履行說完,殿中立時響起一片怪誕聲。

“這個,這個……”高履行不知如何解釋,一時語結,見楊悅只笑而不答,也不由笑道,“這些都是金融術語,臣一時也說不明白……”

“金融又是什麼?”立時又有幾人同時問道。

高履行不由頭痛道:“且不管它是什麼。總之,臣以爲隋國公主所言不會有錯。便是目前爲了應急,不能禁止民間鑄幣,但也必須由朝廷派人嚴加監管。特別是嚴禁鑄幣純度不夠,缺斤短兩,以免混淆錢幣市場。”

雖然並非楊悅所想,高履行所說的方案的確切實可行,羣臣這才漸漸沒了異議。

李治見商議已定,便命中書取旨。正在吩咐,忽見兵部尚書崔敦禮急匆匆入殿。

“陛下,睦州急報,當地發生民變。”崔敦禮不及行完大禮,已同時說道。

睦州民變?一殿皆驚。

向來只有邊錘之地,或者洞僚生番會發生民變。睦州地處江南繁華之地,太平盛世,怎會突然有人造反?

長孫無忌眼光一閃,一臉不解與茫然,脫口說道:“崔尚書確定是睦州,而不是揚州?”

揚州?楊悅心頭一怔,去看長孫無忌,見長孫無忌也正看向自己,眼中盡是尷尬。心中已是大驚,如今揚州乃是李愔練兵之地,長孫無忌單指揚州,其意已是十分明顯……

殿中忽然靜極,皆嗅到微妙氣息,靜靜看着崔敦禮。

崔敦禮搖頭道:“的確是睦州。說是於潛縣城已被攻下,縣令已被斬首。賊衆數萬,如今已下數城,竟然稱帝建號,分封百官,公開造反。然而那皇帝竟然是個女子。”

“女皇帝?”殿中衆臣聽了不由同聲驚歎,當真是聞所未聞,想所未想,天下竟然有女子自稱皇帝!

然而楊悅聞言卻已驚呆,她向來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確有女皇,但那女皇乃是“武則天”,是李治的皇后,要等到李治去逝後,才做了女皇。李治如今還在世,怎麼會出了女皇?而且武眉兒去逝,武則天早已成爲泡影,又怎會另外出了一位女皇?

楊悅心頭疑問百出,不禁詫道:“那女皇叫做什麼名字?”

“臣聽說此人姓陳,本名叫做碩真。如今稱作‘文佳皇帝’。”崔敦禮道。

“陳碩真?!”楊悅與李治不由同時張大眼睛,駭然驚呼。

第344章 動機2第95章 竹林迷霧第278章 密謀第66章 天下詩社第291章 多情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23章 鵝鵝鵝(上)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221章 飛天遁地第353章 兇手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174章 青龍第258章 傾城第86章 牡丹花開第280章 鬥法(2)第290章 無情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239章 出口(中)第174章 青龍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326章 對決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22章 出獵(上)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3章 古裝女子第123章 祭孔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166章 涅盤(下)第193章 月牙河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98章 謠言漸起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90章 暗流涌動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122章 英雄第153章 抓賊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209章 摩教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6章 伊本紅妝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39章 高陽尋仇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155章 抓賊(3)第14章 大胖鬍子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55章 白衣美人第290章 無情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76章 拜師(一)第93章 人道第278章 密謀第363章 平叛3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12章 皇宮大內第172章 天機(2)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344章 動機2第288章 我是誰?第279章 鬥法第351章 連環5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16章 拜月(3)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278章 密謀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191章 突襲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166章 涅盤(下)第263章 兩難第223章 出獵(下)第368章 決戰瓜洲3第174章 青龍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376章 續貂第205章 李二郎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264章 遠遁第305章 國恤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168章 飛白書第366章 平叛5
第344章 動機2第95章 竹林迷霧第278章 密謀第66章 天下詩社第291章 多情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23章 鵝鵝鵝(上)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221章 飛天遁地第353章 兇手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174章 青龍第258章 傾城第86章 牡丹花開第280章 鬥法(2)第290章 無情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239章 出口(中)第174章 青龍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326章 對決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22章 出獵(上)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3章 古裝女子第123章 祭孔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166章 涅盤(下)第193章 月牙河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98章 謠言漸起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90章 暗流涌動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122章 英雄第153章 抓賊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209章 摩教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6章 伊本紅妝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39章 高陽尋仇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155章 抓賊(3)第14章 大胖鬍子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55章 白衣美人第290章 無情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76章 拜師(一)第93章 人道第278章 密謀第363章 平叛3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12章 皇宮大內第172章 天機(2)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344章 動機2第288章 我是誰?第279章 鬥法第351章 連環5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16章 拜月(3)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278章 密謀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191章 突襲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166章 涅盤(下)第263章 兩難第223章 出獵(下)第368章 決戰瓜洲3第174章 青龍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376章 續貂第205章 李二郎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264章 遠遁第305章 國恤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168章 飛白書第366章 平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