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抓賊(2)

二人所在位置是在荊王府的內院。一般王府都是這種結構,楊悅並不陌生。大多前殿後寢,最後是花園。她與“毛筆鬍子”所處的位置,正是後花園的一片假山附近。

“毛筆鬍子”並不多話,徑直向前走去。楊悅跟在他後面,曲橋迴廊,不一會兒便已到了中廳位置。楊悅已看出他對院中似是十分熟悉,暗自納悶。

荊王府雖然沒有“驚鴻宮”山林景緻的美,卻也不錯。雖然小了些,到也精緻。

二人徑直向前院走,一路上雖然遇到不少人。“毛筆鬍子”卻十分老練機警,不時帶楊悅隱在樹後、假山石中、或廊下……到是一直沒被人發現。

到了一處大殿。裡面燈火通明,外面除了婢女,還排了一排衛士。

“毛筆鬍子”指了指房頂,示意一下,一擡手從牆角暗處帶楊悅飛上殿頂。

正是下玄月之時,此時天色尚早,月亮還沒有升起來。院內雖燈火明亮,卻更顯房頂之暗。在明處的人看暗處看不到,在暗處看明處卻十分清楚。然而,二人伏在房頂,一動不動,卻只能看到一片瓦,也是什麼也看不到。

楊悅暗暗好笑,剛要說話。“毛筆鬍子”做了個“噓”的禁聲動作,靈巧地掀開瓦片,一伸手,不知從何處拿出一隻帶尖的竹筒,在瓦片下的草墊子上輕輕一插,悄悄地伸下去。

楊悅豁然開朗,原來是個絕妙的竊聽器。而且不只能竊聽,還是偷看。竹孔雖小,卻能放下一隻眼,將殿內情形看得一清而楚。

楊悅暗叫一聲“妙哉”。同時也暗道一聲:古人這種瓦房頂,原來如此禁不住“考驗”。以後自己在殿中議事,定要先看一看房頂纔是。

“毛筆鬍子”依着同樣的方式,又插了一隻竹管。兩人各用一隻,仔細向下看去。

殿內有兩個人。一個長衣寬帶,身形中等,微微發胖,氣度謙遜之中帶着雍容,雍容之中又有幾分儒雅。頜下一把鬍鬚,參差不齊,又填了幾分威武。四十多歲模樣,看上去精明幹練。

另外一個人雖然一身常服,但明顯是武人。皁靴、折巾,顯是隻要武服外面罩了一件長袍。笑聲哄亮,聲響較高,似是沒有忌憚,也是四十歲上下。

楊悅看了房中陳設,見琴、畫、古玩堆了不少,已知此殿乃是荊王的書房。那個較儒雅的精練漢子坐在主人位上,楊悅猜想他定是荊王李元景。

荊王在神堯皇帝李淵在位時,原本任雍州牧。到了貞觀期間李世民讓自己的兒子魏王李泰任了此職,荊王被調到鄜州任刺史。去年魏王李泰因前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貶出京城。荊王李元景又被調回京來,暫代雍州牧一職。所以住也在京城。(京兆府所在爲雍州。)

京城中的親王不少,但大都是李世民的兒子輩。上一代的親王大都被外放出任地方刺史。如今在京城之中的上一代親王,除了那個喜好吃喝玩樂亂花錢的花花大少滕王李元嬰,便是這個向來有賢王之名的荊王李元景。

其實當個親王很難作。胡玩亂鬧,要被聖上罵;正經做個賢王,又要害怕聖上猜忌。這個李元景雖然有賢名,但終李世民一世,他卻蹦躂不起來。再賢他如何賢得過李世民的英明?原太子李建成也不是無能之輩,又能怎樣,不照樣被李世民幹掉?便是李淵不可謂不是英明之主,不也幹不過兒子,乖乖地當了幾年太上皇?

所以這個李元景甚有自知之明,韜光養晦,在李世民手下當一個乖王爺,十分規矩。

然而楊悅卻知,這個李元景在李世民去逝之後,沒幾年被李治以謀反之名賜死。那次賜死的還有吳王李恪。據說李恪很冤,根本沒有造反之意,是受了長孫無忌的陷害。這個李元景是不是被冤,卻並不知道。

楊悅心中微奇:裡面沒有“筆桿書生”,“毛筆鬍子”帶自己到這裡做什麼?眼中閃過一道疑惑,看了一眼“毛筆鬍子”。

“毛筆鬍子”卻自言自語的低聲嘟囔道:“老漢認得這個人,他是徑陽府的上騎都尉,姓任。他怎麼會在這兒?”

楊悅聽了,心中不由暗驚。唐朝在軍事防禦上,以內馭外,關內、河南、河東道聚集了近百分之八十的兵力。雍州附近各種折衝府有上百個。徑陽府正是雍州的衝折府。荊王領雍州牧一職,竟然敢與折衝都尉勾結,膽子夠大。

楊悅見“毛筆鬍子”竟然認識折衝都尉,顯然不是平常人。更不可能是普通的“買賣”人。

心思轉念之間,聽到房中二人,正在客套。大概那個“上騎都尉”剛來不久。

二人閒聊了一會兒,無非是東長西短,風花雪月,沒什麼要緊。

過了些時候,荊王李元景的聲音突然低了下去,聽不太清,只聽到:“……怎的不見動靜?”

上騎都尉卻粗聲大氣地說道:“諒那長孫…如何肯放過這個機會。他向來最爲忌憚的便是……能一擊至其死地,豈會錯過?”

楊悅心中一凜,知道此人口中的長孫,定然是長孫無忌。而長孫無忌最忌憚的是吳王李恪。難道長孫無忌找到吳王什麼把柄?能致他於死地?

然而,吳王李恪到了永徽年間才被害,此時應該沒有問題。楊悅雖然知道歷史。但轉念又一想,歷史也不一定盡如書中所載。那武則天便是個很好的例子。自己送武眉兒進大內之前,根本沒想到她會是武則天,更沒想到武則天在貞觀十一年沒有入宮。這個吳王或許這個時候被人害死也說不定。

心中疑慮大起。心道:李恪會有什麼把抦?難道李恪有謀反之意?

“聽說聖上對……十分看重,真會聽進去麼?”荊王李元景關鍵字眼聲音極低,細若蚊蠅。

“嘿嘿,只怕聖上在證據面前,不能不服。這次楊貴妃欺君…….到時候聖上……”

楊悅心中咯噔一下,楊貴妃“欺君”?難道跟自己有關?

楊悅回望一眼“毛筆鬍子”,心中已知蹊蹺。這個“毛筆鬍子”今夜帶自己到此,看來並非無意。難道是爲了警告自己有危險?不由感激地看了看“毛筆鬍子”。

“毛筆鬍子”似是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只是專注地將耳朵貼在“竊聽管”上,一動不動。

楊悅暗暗佩服,自己喜歡瞧熱鬧,寧可聽不清楚,也要看清楚。這個“毛筆鬍子”顯然是竊聽的專家,只拿耳朵去聽。

楊悅也學着他的樣子,貼耳上去,果然聲音清楚了不少。

“裴虔通當年殺隋煬帝與趙王楊杲時,牛方裕、薛世良二人也在。這些人降唐之後,受到神堯皇帝的禮遇,三人均做了刺史。到了貞觀二年,當今聖上繼了大位,卻以‘不忠不義’爲名將他們貶官流放,顯然是因爲楊貴妃之故,因而這二人對楊貴妃恨之入骨。這二人巴不得出來作證……”

楊悅聽了,不由倒抽一口冷氣,果然是與自己有關。趙王楊杲既然在江都已死,很顯然楊貴妃說楊悅是趙王之女,根本不成立。如此一來,楊貴妃定然難逃“欺君”之罪。

對這件事兒,楊悅一直便感到不妥,卻沒想到這世上還有活的人證在。看來蒼巖山的牌位是有人故意所爲。

“那二人的話能作真麼?聖上當真會聽信?”荊王李元景繼續說道,“楊貴妃完全可以說他們挾私報復,做僞證。”

“嘿嘿,由不得不信。如今又有人能證明,蜀王曾親自到蒼巖上假造靈位。”

蜀王假造靈位?楊悅更加心驚。她驚的不是蜀王造假,而是李愔顯然已中了圈套。她當然不會相信李愔會去假造那個牌位。定然是有人設了圈套,讓他去鑽,反過來誣他造假。

“這樣一來,豈不是一石二鳥,三郎、六郎豈不是永世不能翻身。”荊王李元景悠然喝了一口茶,十分悠閒地說道。

“是一石三鳥。”“任都尉”嘿嘿大笑。

“任將軍的意思,那第三隻鳥又是哪個?”

“當然是那個假公主。”

原來自己也在他們的算計之內。楊悅不由苦笑,自己沒招誰沒惹誰,便被排進了黑名單。

“不過,那長孫無忌還遲疑什麼?怎麼還不臨告聖上?”荊王有點心急地說道。

“長孫改了主意,所以才遲遲不肯出手。”另外一個聲音傳了過來,是個女子的聲音。

楊悅暗奇,輕輕轉動竹竿,看向門口,發現有一個人正從外面走進來。那人衣帽遮得極嚴實,看不到面目,但聽聲音憶知是個女子。

她徑直走進殿來,門前衛士竟然無人阻攔,看來此人地位非同一般。

“美人,何時回來了。快說說,到底怎麼會事兒?”荊王聲音裡又驚又喜,搶上幾步,迎上去拉住“美人”的手,並不避開身邊的“將軍”,竟然攬住那女子的腰身坐到自己腿上。

那女子咯咯一笑,嬌聲說道:“王爺,奴家口渴。”

“好好,乖美人,先渴口茶再說。”荊王喜笑顏開,將自己喝茶的金碗遞到那女子面前。

那女子揭開面紗,嘻嘻一笑,並不用手去接茶碗,徑直在荊王手中喝了幾口。歇了一口氣,才說道:“長孫無忌想讓太子與那假公主聯姻。”

“啊?”荊王與任都尉聞言,大吃一驚。

楊悅也是大吃一驚,卻不只是因爲聽到那女子的話,更因爲那女子面紗揭開,卻原來是教坊的羅**娘子。

一時恍然大悟,這個羅**是本界花魁娘子,被選爲宮庭“外供奉”,時常到大內演奏。而李世民最喜歡宴樂羣臣,宴樂之時少不了這些內、外供奉的歌舞演奏。羅**這種“外供奉”內外行走最爲方便,用來探聽消息最好不過。

看到羅**一臉黝黑的面孔,楊悅不由慨嘆一句,不得不佩服荊王心機之深。

要知道“外供奉”如果被聖上看中,極有可能會被調到宮中教坊,成爲“內供奉”。而這個羅**雖然憑着高超的技藝奪了花魁,卻因爲一張“黑”臉,不被李世民所喜,沒有被調入大內。而且誰也不會想到,有哪個親王會用這麼醜的女人來行“美人計”。

荊王的手段實在是再高明不過

楊悅一向知道教坊的那些娘子們,無不崇拜“齊王妃”。有不少人攀附親王,以希望有朝一日飛皇騰達。沒想到這個向來不愛聲張的羅**到是最先成了“齊王妃”。想到蘇味道等人對她的衷愛,不由暗暗搖頭。

“太子與她聯姻?”顯然荊王沒有想到過此事,霍然而起,煩躁的走來走去,“如果太子與她聯姻,只怕太子的勢力再難撼動。果然是妙計。若果真如此,咱們豈不是白忙活了。”

“六殿下莫急。”那個將軍說道,“實在不行,六殿下也可親自出面。”

“親自出面?”荊王不由大大搖頭,立時有了幾分膽怯,“不行,聖上如若知道是本王通出此事兒,只怕第一個不會放過的便是本王。”

“也不一定非要六殿下出面纔可。不妨將此事兒透露給‘四郎’。‘四郎’得了這樣的好消息,自然不會放過。”羅**仰起黝黑的面孔,嬌聲笑道。

……

楊悅已是越聽越驚。這個“四郎”是誰,她當然知道,是被貶爲東萊郡王的李泰。這個荊王排行第六,是李淵的第六個兒子,與李愔一樣被人稱作“六殿下”。

暗叫一聲,這些人用心之深。唯恐天下不亂,卻將他人當搶使,暗中偷笑。

心中不由大恨。

忽聽殿前一陣喧譁。

第345章 動機3第223章 出獵(下)第272章 我是李治第156章 抓賊(4)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319章 行香第96章 變態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314章 爭寵第337章 狂笑第12章 皇宮大內第366章 平叛5第143章 蒼巖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140章 疑問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223章 出獵(下)第324章 伐謀(3)第237章 無路可尋第126章 問難(2)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202章 斷崖第229章 洛陽宮(2)第109章 黃雀在後第216章 拜月(3)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24章 鵝鵝鵝(下)第302 醉後真言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126章 問難(2)第158章 訪客(2)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236章 出征第67章 讓我們一起來灌水第282章 天師第315章 爭寵(2)第191章 突襲第195章 挑釁第218章 拜月(5)第82章 英雄救美(上)第139章 謎團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193章 月牙河第11章 妾意郎情(下)第16章 長安公子第9章 郎情妾意第259章 傾城(2)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202章 斷崖第172章 天機(2)第363章 平叛3第140章 疑問第221章 飛天遁地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168章 飛白書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336章 懷璧其罪2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95章 竹林迷霧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30章 帝心第222章 出獵(上)第263章 兩難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139章 謎團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13章 青梅竹馬第76章 拜師(一)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357章 下江南第216章 拜月(3)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127章 驚變第192章 獻俘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217章 拜月(4)第168章 飛白書第126章 問難(2)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362章 平叛2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52章 簫聲咽(下)
第345章 動機3第223章 出獵(下)第272章 我是李治第156章 抓賊(4)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319章 行香第96章 變態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314章 爭寵第337章 狂笑第12章 皇宮大內第366章 平叛5第143章 蒼巖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140章 疑問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223章 出獵(下)第324章 伐謀(3)第237章 無路可尋第126章 問難(2)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202章 斷崖第229章 洛陽宮(2)第109章 黃雀在後第216章 拜月(3)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24章 鵝鵝鵝(下)第302 醉後真言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126章 問難(2)第158章 訪客(2)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236章 出征第67章 讓我們一起來灌水第282章 天師第315章 爭寵(2)第191章 突襲第195章 挑釁第218章 拜月(5)第82章 英雄救美(上)第139章 謎團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193章 月牙河第11章 妾意郎情(下)第16章 長安公子第9章 郎情妾意第259章 傾城(2)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202章 斷崖第172章 天機(2)第363章 平叛3第140章 疑問第221章 飛天遁地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168章 飛白書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336章 懷璧其罪2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95章 竹林迷霧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30章 帝心第222章 出獵(上)第263章 兩難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139章 謎團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13章 青梅竹馬第76章 拜師(一)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357章 下江南第216章 拜月(3)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127章 驚變第192章 獻俘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217章 拜月(4)第168章 飛白書第126章 問難(2)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362章 平叛2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52章 簫聲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