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宴樂

然而,令楊悅驚喜地是,郭孝恪派來請她去赴宴的人竟然是裴行儉。

裴行儉原本在長安城任左屯衛倉曹參軍,長安城的生活雖然安逸,卻非他所想。建功立業的熱血,令他多年鬱郁不得。聽說西域有戰事,便按捺不住自請到邊疆效力。現在安西都護府任校尉一職。從一個九品官一躍爲正七品上,這其中當然也少不了他的老丈人兵部侍郎陸爽的功勞。

楊悅卻知道裴行儉有真本領,並非靠關係之人。雖然此時他還不過是個校慰,將來會坐到安西都護府都護之位。到時候縱橫西域,十分了得。

裴行儉也是剛到西州不久,聽說楊悅到了高昌城,便毛遂自薦到客棧請楊悅赴宴。

老友相見,相談甚歡。

從裴行儉那兒,得知李世民正準備到東都洛陽,據說是去北邙山獵虎。衛公李靖也隨駕同行。

楊悅卻明白李世民是要去親征高麗,說是北邙山獵虎不過是爲了掩人耳目。

又問了些遼東的情況。裴行儉只知道營州都督張儉率幽、營二都督府兵及契丹、奚、靺鞨等部先擊遼東,以觀其勢,具體情況卻並不瞭解。

李愔到底有沒有先去遼東,更是不知……

直到華燈初上,二人還在絮絮叨叨。

西天王催促幾次。才動身前往赴宴。

龍比格如今身份特別,不好在郭孝恪面前露面。白齊齊格怕被父親帶回交河城,以跟龍比格作伴爲藉口也不肯去。

楊豫之心情寂寥,對於吃酒也沒興趣。楊悅便交待楊豫之看好龍比格。自己帶了西天王跟裴行儉前去赴宴。

高昌城中佈局與長安相似,有宮城、內城、外城三部分組成,城中劃分坊、裡。高昌城不愧爲西域貿易中心,竟然還有夜市,華燈初上時分,街上依然車水馬龍,十分熱鬧。

楊悅走在大街上,恍惚中似是回到長安城一般。見大街上行走的居民竟然以漢人居多,一問之下才知,高昌城其實是西漢時著名飛將軍李廣所建,自古以來當地以漢人爲主。當然也夾雜了不少西域少數民族和少量“胡人”。

這兒的“胡人”是西域人眼中“胡人”,與中原人漢人所說不同,乃是更西面的白種人。

城中最熱鬧處還屬西慶樓。西慶樓在高昌王宮正南的興慶坊。興慶坊是酒樓也是樂坊。

請公主吃飯,竟然安排在樂坊,虧郭孝恪想得出來。

不過這卻怨不得郭都護。他原來覺得在樂坊宴請公主有點不妥,聽裴行儉說楊悅在長安城中也常到教坊,便安排在樂坊。

郭孝恪對這個傳說中的隋國公主十分好奇。關於楊悅的傳聞,郭孝恪聽過不少。特別是楊悅在龍華大會上,救了聖駕之事,早已轟動。

而更關鍵的是,有傳聞說龍華大會上聖上竟然不顧一切要救楊悅,對這個隋國公主喜歡到不得了……

能被李世民如此喜歡的女子會是什麼樣?不只郭孝恪好奇,他的兩個兒子也很好奇。郭孝恪的大兒子去了長安獻俘還不曾迴轉,只有二郎三郎跟在身邊。

不過,等到見到楊悅時,三人卻着實吃了一驚。

楊悅從頭到腳都是黑衣黑紗。若非西天王一身白衣白袍忖着,在夜色之中行走,根本看不到。

等到迎接楊悅進入樂坊雅間,楊悅將面上黑妙揭開,更讓人吃了一大驚。

楊悅的一張臉竟然比黑紗還要黑上幾分。

一時愣愣地怔住。

直到西天王輕咳一聲,郭孝恪才發覺自己的失態。他早已認定楊悅定然是少見的美人。沒想到一見之下,如此出乎意料。別說是美人,便是崑崙奴都比她白上幾分。

楊悅見他發怔,黝黑的面上呲牙一笑,露出一口極白地牙齒,笑嘻嘻地道:“本公主嚇到郭都護了?”

郭孝恪被她說中心事,面上微覺尷尬。

他身邊的兩個兒子,卻早已忍俊不禁。見楊悅這樣一幅模樣,說話又嘻皮笑臉,終於忍不住,噗得笑出聲來。

西天王臉色大變,他與郭孝恪曾一同在李世民手下共事,有些交情。忙愁眉苦臉地拉了拉郭孝恪,在他耳邊低聲說道:“公主的臉乃是救駕時,被暗器所傷。公主原本花容月貌,沒想到變成這個模樣…….這些日子我怕她傷心,一直不敢讓公主照鏡子,她自己並不知道……”

唉——,不待說完,西天王不由長嘆一聲。

楊悅早已看出端睨,面上狐疑大起,詫異地問道:“你們笑什麼,難道我臉上有什麼問題?”

“屬下該死,屬下該死”郭孝恪嚇了一跳,急忙帶着兩個兒子賠罪。

剛說完,郭孝恪猛然醒悟,自己莫名其妙的賠罪,卻是愈加落了痕跡,不由暗暗叫苦。

果然,楊悅面上狐疑更甚,轉頭看向愁眉不展的西天王急道:“白將軍找面鏡子給我。”

西天王面色慘淡,苦笑道:“公主,還是先吃完飯再說……”

楊悅如何肯依。西天王無奈,只好讓人取來一面鏡子。

“鬼呀”楊悅見了鏡中自己,嚇得失聲大叫,“這,這……怎麼可能是我我,我,我這個模樣如何再能見人?不如死了算了”

說話之間,竟然從西天王腰中抽出白虎刀,便要摸脖子。

駭得衆人一陣手忙腳亂,好容易才勸住。

郭孝恪額頭上已涔涔地冒出冷汗。郭待封、郭待聘二人也嚇得面色如灰,若隋國公主因爲自己一笑而自殺,郭氏父子從些只怕再也別想得見天日。

西天王忙連聲不迭地保證一定會找到醫治之方。勸了半晌,才取下楊悅手中的白虎刀。

楊悅低頭看了一眼白虎刀,眼中不由掠過一絲笑意:“這把白虎刀竟然與自己如此有緣,幾次被放在頸上,不是被挾持,便是自殺。”

回頭見郭氏父子嚇了個半死,楊悅心中更是大樂,暗道一聲:“這下估計李世民聽說後,再也不會打自己主意了。”

這也怪不得楊悅,郭孝恪非要獻殷勤,她也是迫於無奈。思前想後,最後將整個臉用鍋底灰塗了一遍。好讓郭孝恪在報告中告訴李世民自己的病情狀況。

見三個被嚇得夠了,楊悅才神情一改,轉頭笑道:“但願白將軍能儘快醫好本公主,否則……”

掃了郭氏父子一眼,心中更覺暢快了。她這樣做,一來是因爲要迷惑李世民,再者也是爲楊豫之出頭。怎麼說楊豫之在安西雖然沒死,卻也吃了不少苦頭。

見楊悅轉爲笑臉,郭孝恪終於心頭一鬆。忙上前向楊悅敬酒謝罪。

楊悅仔細觀看郭都護,見他雖然個頭不算太高,卻是個精明強幹的將軍,神色之間慌而不亂,自然流露出虎虎威風。知道他的一生富貴乃是一刀一槍從戰場上拼殺得來。想到不久的將來他還會戰死的沙場之上,不由心下生了絲敬意。

當下收住胡鬧,向郭將軍正色道:“是本公主讓將軍見笑了。本公主早已聽說,郭將軍突襲焉耆,一舉拿下,乾淨利落。又在銀山道以少擊多,大破突厥軍。欽佩不已。”

郭孝恪連稱不敢。當下不住謙虛。又對楊豫之盛讚不已。

楊悅先前早已向郭孝恪解釋過,楊豫之並非私放俘虜,而是去追逃走的俘虜。郭孝恪已聽人說過楊悅跟楊豫之的關係,只好睜只一眼閉一隻眼,任由楊悅來說。

因是宴請公主,郭孝恪雖然聽說楊悅在長安城中教坊常常胡鬧,卻也不敢太隨意。雖在樂坊宴樂,卻只讓幾個清雅的樂ji,在一旁彈奏樂器助興,不敢叫ji人陪酒取樂。

到是楊悅見衆人拘謹,讓裴行儉給郭孝恪說,叫了人來陪酒歌舞。

酒到半酣,衆人才漸漸放開,說話隨意起來。

“本公主有一事不明,將軍爲何不派人守住焉耆。反而又拱手讓給突厥?”

一路走來,楊悅早已聽說,郭孝恪雖拿下焉耆國,卻立了龍突騎支的兄弟龍慄婆準爲國主,帶兵撤出焉耆。後來突厥兵追來,又殺了龍慄婆準,換成了突騎支的堂兄弟薛婆那支爲國主。雖然向大唐納貢稱臣,卻依舊依附於西突厥。對此,楊悅一直十二分地不解。不由問道。

“聖上仁義,只讓臣教訓教訓它,並非要滅其國家。因而……”郭孝恪黯然說道。

楊悅不由瞪大眼睛更加無法理解:“如此以來,豈不白白浪費兵力,無功而返,是何道理?”

郭待封在一旁已喝得雙頰微紅,搶先說道:“還不是朝廷中那些文臣,只知道滿口仁義道德,卻不知道我等在沙場拼死拼活,費盡心力才所來尺寸土地,反被他們一句話又放棄了……”

“住口。”郭孝恪見兒子醉酒之下,胡亂說話,不由大驚,“當今聖上仁義寬厚,不忍亡人國家,因而讓臣只攻不守。”

“我到是覺得令郎所說不錯。”楊悅搖頭笑道,“這西域之中,小國立林。不爲我大唐所佔,也定被突厥所欺。與其讓於賊人,何不自取。更況,我大唐文明領先於這些偏邦小國不知多少。我大唐如今君聖臣賢,這些小國納入我大唐版圖,只對他們有好處,而無壞處。”

郭孝恪心中雖然同意,卻也不敢妄加議論,只是說道:“公主說得有理。朝廷自然也有朝廷的打算。焉耆雖向突厥稱臣,卻依舊向我大唐納貢。如此以來,我大唐到是不用跟突厥直接起衝突。”

楊悅突然想起,李世民正準備向遼東作戰,想來是一時不及顧霞到西域,到也不一定真不想在西域擴張。而且不久的將來西突厥會被裴行儉所滅,安西都護府將擴展到南庭。而北庭突厥則變成大唐的北庭都護府。

想到此,不由脫口感嘆道:“早晚有一天,這天山南北都會成爲我大唐的地域。讓絲綢之路暢通無阻。”

衆人聽了,各自心頭一震。

裴行儉聽了精神爲之一震,他來西域正是要建功立業,有仗打纔會有前途。

郭孝恪微微眯了雙眼,再次打量楊悅,見楊悅竟然一語道破經營西域之要旨所在,不由大是歎服。

西天王眼中則閃出一絲欣賞,暗暗點頭。跟楊悅在一起越久,他對楊悅越加歎服。從龍華大會,楊悅的勇敢機智,到西域一行,楊悅的爽朗善良,再到談及國家政事的遠見卓識。讓他對這個公主兼“聖女”,早已佩服的五體投地。特別是,她極有可能會是傳說中的“彌勒佛”……

“哼”突然,一聲微微冷笑傳來。衆人一怔,卻見是一個黑衣女子在門外一閃而過。

衆人正在疑惑那女子是否是在對室內冷笑。卻聽那女子突然說道:“丟了人卻還不知,竟然還有心情在此吃酒。”

“龍比格逃走了,還是被人抓走了?”楊悅心中一凜,急忙向門外的黑衣女子追過去,問道。

那個黑影,楊悅已十分熟悉,正是一直秘密莫測的黑衣怪人。

“不只龍比格。”

不待楊悅再問,黑衣怪人說完此句,早已飄丈處,一眨眼,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只龍比格?難道楊豫之也有危險?

第2章 大孚靈鷲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205章 李二郎第297章 兵圍衛公府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223章 出獵(下)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362章 平叛2第290章 無情第124章 祭孔(2)第287章 悵然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254章 失蹤第281章 鬥法(3)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348章 連環2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26章 伊本紅妝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268章 山賊第68章 順風順水(一)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153章 抓賊第281章 鬥法(3)第363章 平叛3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148章 信物第162章 太子拒婚第348章 連環2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7章 決鬥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171章 天機第145章 大典第233章 “王夫人”第223章 出獵(下)第363章 平叛3第221章 飛天遁地第139章 謎團第12章 皇宮大內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73章 靈臺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264章 遠遁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88章 義鬥(上)第98章 謠言漸起第127章 驚變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344章 動機2第129章 情與禮第271章 梅花巾第275章 行路難第343章 動機第277章 祭酒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216章 拜月(3)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283章 天師(2)第230章 洛陽宮(3)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342章 一羣八卦男2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373章 原點第230章 洛陽宮(3)第223章 出獵(下)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192章 獻俘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326章 對決第90章 暗流涌動第306章 問疾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126章 問難(2)第306章 問疾第197章 怪洞第278章 密謀第355章 女皇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89章 義鬥(下)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34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4第337章 狂笑第361章 平叛1第24章 鵝鵝鵝(下)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359章 揚州煙花第248章 再次“詐降”
第2章 大孚靈鷲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205章 李二郎第297章 兵圍衛公府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223章 出獵(下)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362章 平叛2第290章 無情第124章 祭孔(2)第287章 悵然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254章 失蹤第281章 鬥法(3)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348章 連環2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26章 伊本紅妝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268章 山賊第68章 順風順水(一)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153章 抓賊第281章 鬥法(3)第363章 平叛3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148章 信物第162章 太子拒婚第348章 連環2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7章 決鬥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171章 天機第145章 大典第233章 “王夫人”第223章 出獵(下)第363章 平叛3第221章 飛天遁地第139章 謎團第12章 皇宮大內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73章 靈臺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264章 遠遁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88章 義鬥(上)第98章 謠言漸起第127章 驚變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344章 動機2第129章 情與禮第271章 梅花巾第275章 行路難第343章 動機第277章 祭酒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216章 拜月(3)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283章 天師(2)第230章 洛陽宮(3)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342章 一羣八卦男2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373章 原點第230章 洛陽宮(3)第223章 出獵(下)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192章 獻俘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326章 對決第90章 暗流涌動第306章 問疾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126章 問難(2)第306章 問疾第197章 怪洞第278章 密謀第355章 女皇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89章 義鬥(下)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34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4第337章 狂笑第361章 平叛1第24章 鵝鵝鵝(下)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359章 揚州煙花第248章 再次“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