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出征

殿外蒙蒙微雨,已轉作細雨沙沙。桃花打溼,落紅滿地。

殿內除了楊悅與李治,其餘諸人在驚詫之餘,突然爆出一陣笑聲。實在是大唐國富民強,區區不過數萬賊衆自然不會放在眼中。卻是那賊頭竟然不自量力,妄稱皇帝,想來不過是夜郎之輩,令人好笑。

“哪裡來的山村野婦不知天高地厚,竟然稱皇稱帝!”

“女子稱帝,實在聞所未聞?”

“雞林、林邑雖有女王,也不過只是王而矣,怎會有女子如此狂妄?”

“不過一羣鄉野村民,如何能敵我大唐雄兵!”

“烏合之衆,只怕是一隊唐兵便能將其顛覆。”

…….

無人不覺實在稀奇,皆紛紛呵呵笑語。

唯有楊悅突然意識到什麼,見兵部尚書崔敦禮頭上沾滿雨水,已順着耳邊流下,想來是他從南衙兵部過來,甚是焦急,竟忘記帶上雨傘。如此慌急,自然不是僅僅數萬賊衆之故。

“崔尚書,女皇……賊可有什麼異樣?”在衆人談笑之時,楊悅卻擔憂問道。也只有她知道“阿難弟子”底細,更清楚她並非易於之輩。

果然,崔敦禮面色極是難看,一臉困惑地看了看楊悅,說道:“說來奇怪,聽說那些賊兵竟然刀槍不入,雖然只有數萬賊衆,卻極難敵檔。”

刀槍不入?殿中諸臣聽了,不由再次駭然驚詫,頓時停了笑語。

“果然是她!”李治此時已回過神來,眼中閃出怒色。

“是誰?難道陛下認識這位文佳女……叛賊?”衆臣聽了,不由奇道。

此時,也唯有楊悅明白李治心中所想。知道李治這句話,乃是回答她那日在咸池殿中,指責“陳娘子”是殺人兇手一事。

楊悅先前曾說過是“陳娘子”是彌勒教人,是殺害王皇后等人的兇手。李治當時尚且半信半疑,以爲楊悅“誤會”。後來見楊悅未再提過此事。李治便也放下。

如今聽崔敦禮說賊兵刀搶不入。立時恍然。知道楊悅所言不錯,“陳娘子”果是彌勒教人。吃了彌勒教的狂藥,能刀搶不入,當日在三原,李治曾親眼見過李泰等人狂態。“陳娘子”既然有狂藥,定然如楊悅所說她乃是彌勒教聖母座前“阿難弟子”。也就是說王皇后等人的確是死於她手。然而她卻反誣楊悅,至今朝中依舊議論紛紛。

念及此。李治已是勃然大怒:“朕本念在她曾數次救朕,不想多加追究,不想她竟然如此殘忍……”

李治原本被“陳娘子”數次捨命相救,心存感激。雖然一直沒有接受“陳娘子”,卻對她的癡情心存了憐惜。若非礙於楊悅的情愛理論,或許他早已納她爲妃。萬沒想到“陳娘子”竟然如此兇殘。連使殺手令自己內宮一空。如今又公然造反,驚駭之餘,直氣得面色鐵青。

這些日子,李治已回覆了往日神采,漸漸豐腴起來,早已不是骷髏模樣。他原本面色較白,靜子沉靜,舉止有度。極少動怒。今日大怒之下。嘴脣立時轉成紫色,面色也由青轉紫。渾身不住打顫。衆臣從未見過他這般模樣,不由駭了一跳。

衆臣雖不明李治在說什麼,卻也已意識到問題嚴重。彌勒狂藥無人不知,縱是大唐兵勇將猛,面對刀搶不入之賊也是難以匹敵。

“賊衆原本不過千餘人,只是發展極是迅速。不到兩三日便發展到了萬人,如今攻下幾座縣城,更是發展迅猛,已變成近三萬賊衆。這還是三日前的數字,只怕此時更多,如此下去……”崔敦禮憂心忡忡說道。

殿中諸臣一時還未想到事態如此緊急,聽了崔敦禮的話皆倒抽一口冷氣,驚得目瞪口呆,突然間,一齊轉頭望向楊悅。

楊悅是彌勒教聖女,能解彌勒狂藥,殿中閣臣皆有耳聞,而且有人還曾親眼見過。特別是殿中侍立的禁衛之中,有人曾參加過平定李泰叛亂,想到當日慘狀,不禁面色大變。

“陛下,請息怒。”見李治氣得厲害,楊悅不禁溫言勸道,“她雖罪不可恕,卻也是因陛下而起。”想到“阿難弟子”對李治的一片癡心,楊悅望向李治的眼神之中,不由加了幾分趣意。

“我……”李治聽到楊悅勸慰,原本心中一暖。又見到她的眼神,分明是在開自己玩笑,不由苦笑不得。然而心下卻也明白,“陳娘子”之所以殺人,恐怕當真是因爲太喜歡自己,何況彌勒教本有“一夫一妻”的規定,“陳娘子”如此做法似乎也有情可原。念及“陳娘子”的癡情,李治心中不由長嘆。

卻聽楊悅“哧”得一聲笑道:“如今爲陛下計,不如召她回宮,自然天下太平,豈不兩全其美。”原本楊悅在朝臣面前極少開李治玩笑,只是“阿難弟子”爲何造反,只有她最清楚不過,不由“好言相勸”。

“你……”李治不禁語結。但見楊悅一味取笑自己,又是當前衆臣之面,不免有些尷尬。但見到楊悅明眸善睞,嬉笑嫣然,胸口卻不禁一熱,脫口說道,“你明明知道朕的心意,卻故意又來笑朕。”一腔怒火竟頓時化爲烏有,望向楊悅心中纏綿悱惻。

衆人聽了楊悅與李治的對話,卻是莫名其妙,眼見二人一個嬉笑,一個氣惱,皆十分納悶。然而察顏觀色,雖然不明二人在說什麼,卻也猜出個大概。見李治原本怒氣大熾,被楊悅隻言片語解開,心下更是瞭然。不過衆人心思不同,有人暗自欣慰,有人卻難免暗叫一聲“不好”。

“這個女賊如此厲害,衆卿可有對策?”怒火即去,愁眉大起,沉吟片刻,李治將目光轉向羣臣問道。

“臣以爲賊衆來勢兇猛,應速戰速決,以免賊衆發展更廣,反而更加不好殲滅。”侍中高季輔應聲說道。

“只怕等朝廷發兵去救已來不及,不若請陛下傳諭睦州附近府衛先去圍剿。”尚書左僕射于志寧也道。

“臣只恐賊衆越剿越多…….”崔敦禮苦臉道。雖然話未說完,意思卻也明白。也正是衆人擔心之事。彌勒狂藥專門迷人心性。唐兵前去圍剿,戰死也還罷了,若被俘獲難免反會變成賊衆,只怕派去的唐兵越勇危害越甚。

這不是對賊作戰,而是更像面對一場瘟疫。想到此,衆人眼中不由惶恐漸起,面面相覷。

“臣便不信這個邪。彌勒妖術。未見得便如此厲害,臣請陛下給臣三千精兵,立時剿滅此賊。”中書侍郎來濟雖然向來只做文職,卻有乃父之風,他的父親來護兒原是隋朝名將,迫有戰功。見衆人皆有懼意。突然出列高聲說道。

說完卻拿眼斜睨楊悅,一臉不屑。原是無人不知楊悅與彌勒教之源淵,來濟不明內中情由。又見楊悅剛纔似是勸李治召那女賊頭入宮,只道楊悅也與那女賊頭有所關聯,因而看向楊悅的眼神變得不大友好。

“彌勒魔兵刀搶不入,陛下也曾親眼見過,只怕不易輕敵。”薛仁貴剛好今日在殿中值守,聽了來濟之言。大有針對楊悅之意。不由出言說道。也是來濟剛纔氣惱之下,一心只想不能在楊悅這個彌勒聖女面前墜了威風。纔會口出狂言。

“薛將軍之意,是來某不才,不能匹敵?”來濟被噎,心下着惱,反譏道,“素聞薛將軍驍勇異常,先帝在時已讚不絕口,薛將軍即認定來某不敵,何不親去殺賊,也好讓衆人看一看將軍的威風!”

“薛某不敢呈強,不過爲君分憂乃是臣子本分,陛下若派薛某討賊,自無二話。只是賊衆厲害,卻不易如此輕視。”來濟語氣中譏刺意味十足,薛仁貴到是不惱不怒,只淡淡說道,不卑不亢。

“以薛將軍之言,朝廷便奈何不了這般賊衆不成?”來濟卻是大怒。

“薛某並無此意,來侍郎不必心急,陛下自有安排。”薛仁貴搖頭道。

……

衆人爭來吵去,卻並無結果。李治聽了不由煩悶,見衆人雖爭的熱鬧,太尉長孫無忌與司空李勣始終不曾言語,便將眼光轉向二人。

李勣在朝堂上向來不愛爭峰,是以一直不動聲色,見李治望向自己,纔開口說道:“臣保舉一人,定能馬到成功,剿滅此賊。”

“誰?”李治聞言大喜,忙道,“英公保舉之人定然不會有錯。”

“隋國公主。”李勣一字一句,緩緩說道。

隋國公主?!李治不由驚呆。

不只李治,殿中諸臣皆是莫名驚詫。且不說楊悅能不能勝任,殿中早有不少人同來濟一樣想法,暗自認定楊悅與那女賊頭有些關聯。見李勣舉薦楊悅,怎會不驚?

“自來征戰未有女子,英公何出此言。”李治苦笑說道。他到是不會擔心楊悅會與陳碩真有什麼關聯。但若讓楊悅出征,李治如何肯幹。且不說楊悅能不能剿賊,刀槍無眼,楊悅受了傷怎麼辦?轉頭去看楊悅,卻見楊悅眼中一亮,大有躍躍之意,李治不由皺眉。

“臣也以爲隋國公主若肯出徵,定能剿滅此賊。”突然,高履行嘻嘻一笑說道。

“你怎也認定隋國公主能行?”李治愕然道。

“臣雖不知公主帶兵本事,臣卻知公主向來智計百出,非常人能比,對付一個女賊頭自然綽綽有餘。”高履行向楊悅眨了眨眼,笑道。

“這叫什麼理由。不行,絕對不行。”李治見高履行的話近於玩笑,忙連連搖頭。想到“陳娘子”那日在咸池殿中算計楊悅,幾乎令自己差點“誤會”,心思計謀不在楊悅之下,不由更加擔心。

“臣到覺得沒什麼行不通。”楊悅笑道,“陳碩真即稱‘女皇’,陛下派個女將去對付她,豈不正好”

李治只是搖頭不應,轉向衆臣道:“我堂堂大唐,難道沒有男兒麼,卻讓一女子出征?”

“陛下此言差矣。”楊悅忙搖頭道,“臣出征其實比他人更加合適。第一,似乎只有臣有解這個刀槍不入之法;第二,臣雖從未行軍打仗,卻聽衛公講過不少作戰之事,且遼東曾親自觀摩,又有那次在三原親身經歷。也算是有些經驗;征討賊兵想來不會太難……”

平心而論,楊悅所說確是事實。特別是第一條,無論是誰帶兵,只怕也少不了楊悅相助。衆人聽了不由連連點頭。想來李勣之所以保舉楊悅出征也正是此意。

“第三,臣與那女皇賊相識,說不定能勸動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能給陛下帶回一個美人……”沒想到楊悅話未說完,最後嘻嘻一笑,依然不忘打趣李治。

李治苦笑不得,不由大是頭痛,卻只是搖頭不許。

“陛下若准許隋國公主出征,待凱旋之日,陛下的心意,老臣必當成全,再無異議。”突然,長孫無忌乾咳一聲說道。

李治面上一滯,心下忽喜。李治的心意無非是想冊封楊悅爲皇后,此事原是長孫無忌反對的最爲厲害。原先是因爲王皇后之故,如今卻又提出“太白星”之說。只同意李治封楊悅爲嬪妃,絕不可立有皇后。也因此才急着要求李治冊立皇太子,正是擔心楊悅便是傳說中的“太白星”,將來會有太后專權之禍。

李治一時無奈,便僵持住。如今聽長孫無忌肯成全自己心意,不由心動。何況彌勒摩兵的確非楊悅出面不可。即使不讓楊悅領兵,少不得也會隨行。

想到此,李治去看楊悅,見楊悅眼中津津發亮,已有些興奮,不忍再駁她興致,終於點了點頭,說道:“好。朕拜隋國公主爲江淮二道行軍大總管,揚州、婺州、歙州等江南淮南諸州刺史督尉皆歸隋國公主制下,悉聽調譴,合力圍剿睦州女賊。”

楊悅大喜,沒想到自己竟然能親自掛帥出征,不由歡喜異常,直樂得合不攏嘴,半晌纔想起領旨謝恩。

李治沒想到此事能令楊悅如此開心,一時也心情大好。然而終是不能放心,又拜英國公李勣爲行軍副總管,帥關內府兵三千同行。又命薛仁貴爲行軍護衛,帶百騎驍衛,專門負責楊悅安全。

楊悅一時忘乎所以,竟沒有注意到長孫無忌望向她的眼神之中,隱隱含了一抹古怪笑意。(。)

第350章 連環4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78章 拜師(三)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272章 我是李治第153章 抓賊第259章 傾城(2)第172章 天機(2)第96章 變態第186章 龍華大會(9)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97章 中毒第122章 英雄第205章 李二郎第89章 義鬥(下)第373章 原點第139章 謎團第144章 蒼巖2第171章 天機第24章 鵝鵝鵝(下)第145章 大典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323章 伐謀(2)第193章 月牙河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34章 靈臺方寸山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279章 鬥法第288章 我是誰?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98章 梅林暗影第78章 拜師(三)第88章 義鬥(上)第92章 人與馬第217章 拜月(4)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197章 怪洞第353章 兇手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25章 武氏三思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287章 悵然第152章 橫街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168章 飛白書第209章 摩教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166章 涅盤(下)第39章 高陽尋仇第363章 平叛3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319章 行香第251章 拉風小將(2)第225章 洛陽煙花(2)第35章 狂街少年(上)第238章 出口(上)第211章 聖城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62章 傾城(5)第168章 飛白書第282章 天師第347章 連環1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35章 狂街少年(上)第137章 媚娘初現第290章 無情第30章 “八卦”何來第197章 怪洞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13章 青梅竹馬第96章 變態第172章 天機(2)第324章 伐謀(3)第376章 續貂第17章 決鬥第351章 連環5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328章 對決(3)第143章 蒼巖第254章 失蹤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325章 伐謀(4)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126章 問難(2)第96章 變態第329章 對決(4)第183章 龍華大會(6)第327章 對決(2)
第350章 連環4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78章 拜師(三)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272章 我是李治第153章 抓賊第259章 傾城(2)第172章 天機(2)第96章 變態第186章 龍華大會(9)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97章 中毒第122章 英雄第205章 李二郎第89章 義鬥(下)第373章 原點第139章 謎團第144章 蒼巖2第171章 天機第24章 鵝鵝鵝(下)第145章 大典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323章 伐謀(2)第193章 月牙河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34章 靈臺方寸山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279章 鬥法第288章 我是誰?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98章 梅林暗影第78章 拜師(三)第88章 義鬥(上)第92章 人與馬第217章 拜月(4)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197章 怪洞第353章 兇手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25章 武氏三思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287章 悵然第152章 橫街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168章 飛白書第209章 摩教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166章 涅盤(下)第39章 高陽尋仇第363章 平叛3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319章 行香第251章 拉風小將(2)第225章 洛陽煙花(2)第35章 狂街少年(上)第238章 出口(上)第211章 聖城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62章 傾城(5)第168章 飛白書第282章 天師第347章 連環1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35章 狂街少年(上)第137章 媚娘初現第290章 無情第30章 “八卦”何來第197章 怪洞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13章 青梅竹馬第96章 變態第172章 天機(2)第324章 伐謀(3)第376章 續貂第17章 決鬥第351章 連環5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328章 對決(3)第143章 蒼巖第254章 失蹤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325章 伐謀(4)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126章 問難(2)第96章 變態第329章 對決(4)第183章 龍華大會(6)第327章 對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