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節外生枝

長廣公主府中鬥雞園。

池水亭臺,假山綠樹,掩映其中的紅磚綠瓦,不時傳來幾聲雞鳴。近水的一棵老槐樹下,坐着三個人。

楊悅看着楊豫之,雙眉微蹙。

楊豫之因爲“癡呆”,聖上恩旨,“保外就醫”。

已經請了藥聖孫思邈來看,卻沒有更好的辦法。正如楊悅所想,藥聖也認爲楊豫之是受了巨大的刺激,一時“痰迷昏殼”。如果想醒過來,只能看他的造化。或者很快能醒來,也或者一輩子便成了這樣。

小柔一面給楊豫之餵飯,一面默默垂淚。這個自小與楊豫之朝夕相處的小丫頭,大概不知道已經哭過多少遍,雙眼腫成桃子一般。

楊豫之沒有一點意識,只是機械地張嘴、閉嘴,甚至連咀嚼都沒有。小柔喂到他嘴裡一口,他咽一口。目光呆癡,眼中沒一點光亮。

“到底發生了什麼?”楊悅嘆一口氣。愛之越深傷之越重,唯有情最是傷人……

突然想起范進中舉後喜極而瘋,似乎也是“痰迷心竅”,不知道跟楊豫之的情況是否相似。范進最後被當屠夫的老丈人嚇醒了。不知道那只是個單純的文學作品還是有根有據。

“不知道如果豫之被刺激一下是否也能醒過來……”楊悅默默地想。

一道旋風進來,尉遲洪道跟從前沒有太多變化,一路風風火火,一副十分興奮的樣子。

“大哥,大理寺的審判已經下來了,‘流二千里,可贖。’”

“可贖?多少錢可贖?”楊悅見楊豫之的官司終於落定,心中也落下一塊石頭。

兩條人命,只要不是死刑,她就可以接受。更何況只是“流兩千裡”,而且不用真去,可以用錢“贖”。

“銅三百斤。”

“三百斤?”楊悅知道這個“銅”指的是銅錢,但是對“三百斤”卻沒有概念,不由睜大眼睛問道,“那是多少?”

“大哥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尉遲洪道嘿嘿一笑,對於楊悅有時候像是通曉一切,有時候連最基本的常識都一竅不通,十分費解,耐心地解釋道,“一枚通寶重二銖,十錢爲一兩,千錢六斤四兩,三百斤也就是四萬六千多錢。”(唐代一斤是十六兩)

“四萬六千錢?這麼便宜?”楊悅有點吃驚。殺一個人原來如此便宜

楊悅欣慰之下,卻又添了一絲沉重。心中隱隱有點同情起那個郭孝慎來。

“四萬六千錢還叫便宜?”尉遲洪道笑着搖了搖頭,“對於大哥來說的確是個小數目,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已經是個天價。”

“嗯,無論如何都是好事兒。”楊悅壓下心頭的一絲不快,打起精神來點頭說道。豫之能逃過一劫,怎麼說都是值得慶祝的事。

事實上貞觀年間對人的生命十分看重。除十惡不赦之罪外,很少有人被判處死刑。“流刑”已是十分嚴厲的懲罰。楊豫之這個判罰按唐律已是十分公正了。只不過在楊悅看來,致死兩命,卻只值三百斤銅,實在是有點荒唐。

她一面極希望楊豫之沒事兒,一面又對“八議”憤憤不平,認爲不過是貴族的特權,有失法律的公正。心下十分的矛盾。

楊悅暗暗嘆一口氣,儘管自己大談“人人平等”,結果到了自己的兄弟面前,內心卻又開始二元化。

堅持正義與人情之間本身便是矛盾。難怪唐律中,只要不是十惡之罪,親友之間不準相互告發。要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道義親情。這個對於現代人看來簡直可笑的律條,楊悅此時看來,卻感到充滿溫情,而且又十分的符合自己的需要。

更何況楊豫之不過是“誤殺”了郭孝慎,原本便應該酌情減罪;或者應該說是武照殺了郭孝慎,楊豫之根本不應該被判罪;再看着楊豫之癡呆的樣子,他何嘗不也是受害者……楊悅在心中爲楊豫之找出許多理由,來說服自己楊豫之其實沒有罪,被判現在這個結果已經是十分嚴重了,心情才漸漸地輕鬆起來。

“小柔去拿些酒來,我們乾一杯慶祝一下。”楊悅吩咐一聲,這個小柔是個極溫柔體貼的性子,楊悅這些天每日都來看楊豫之,與她已混得十分相熟。

小柔這些天常見到尉遲洪道叫楊悅“大哥”,心中微微驚詫,“原來我家公子平日口中的‘大哥’是個女子。”她知道楊豫之平日對這個大哥最是親近,因而對楊悅也十分的敬重。並不多問,自去東廚拿些酒菜過來。

看着小柔,楊悅不知怎麼便想起武照。武照溫柔賢淑,與這個小柔到有些相似。只是身份不同而矣,難怪楊豫之對自己這個小婢親如姊妹一般。上次聽了楊悅的人人平等理論,要“解放”小柔出府,還是楊悅勸說,才又打消了念頭。

擡頭又去看楊豫之。這個自來渾渾噩噩,鬥雞架狗處玩耍逍遙的兄弟,如今卻變成這個模樣。楊悅心中一痛,暗暗發誓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將楊豫之喚醒過來。

“大哥,這個法子似是不大管用。”尉遲洪道不知道楊悅心中所想,舉杯向楊豫之一笑,可惜見他沒有反應,落漠地說道,“咱們在鬥雞園待了好幾天,豫之怎麼還不見起色。”

楊悅默然無語,楊豫之平生喜好兩件事兒,一是武照,二是鬥雞。楊悅將楊豫之拉到鬥雞園中,正是想讓楊豫之聽到雞叫,能甦醒過來,結果這些天,楊豫之沒有一點動靜。心中也有些失望。

然而,楊豫之喜歡鬥雞,究其因還是因爲喜歡武照。楊悅向四下看了看,眼光落在身邊的老槐樹上。想起楊豫之的那幅畫。正是在這兒,楊豫之見到一隻雞阻住了驚馬,救下武照,從此纔會喜愛上鬥雞……

“情境再現?”電光一閃,楊悅突然想到,或許將當日的一幕再現一遍能喚醒楊豫之。

楊悅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尉遲洪道聽了,連連點頭叫好。

只是這個“武照”要保持不動,等馬兒來撞,卻是有些危險。

楊悅也顧不上這些,笑着向尉遲洪道說道:“大哥的性命可交到你手中了。”

“放一百個心。”尉遲洪道大笑着說道,“馬兒敢傷大哥,我一掌劈了它。”

楊悅對尉遲洪道的本事到也十分的放心。

不再猶豫,二人說做便做。

……

鬥雞園中池水邊上的老槐樹下面,有三個人,蹲在地上正在“玩耍”。其中兩個是男子,一個是女子。

跟楊豫之書房裡掛的畫一模一樣。

只是正蹲在地上“玩耍”的三個人不是童子。而是三個少年男女。左面一個是楊豫之,右面一個是尉遲洪道,中間一個卻不是楊悅而是小柔。因小柔聽了二人的計劃,說什麼也要自己來演武照。楊悅勸不住只好由她。

突然,一匹白馬從園外衝進來,似是驚馬一般,衝向三人。

按照計劃,尉遲洪道忙躲向一旁。只有小柔呆立當場不動。

此時,楊豫之本應躲開,然而他卻沒有一點反應,蹲在原地發呆。

“看來第一點刺激宣告失敗,”楊悅見楊豫之對驚馬沒有一點反應,暗歎一口氣。

“嘎嘎”,一隻鬥雞突然被拋了過去,正中馬頭……

楊豫之仍然一動不動,眼中沒有一點光,看不到馬,也沒有看到鬥雞,只呆呆出神。

按照楊悅的計劃,馬兒衝向小柔,楊豫之如果有反應,看到之後定然會撲上去救小柔。假如楊豫之沒有反應,另一旁的尉遲洪道也會及時衝上去把小柔救下來。

貌似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

然而,令衆人意想不到的是,馬兒被鬥雞一嚇,竟然蹽起了蹶子。向左一偏,原本奔向小柔,反而轉了方向,奔向楊豫之,雙腳騰空落了下去……

楊豫之呆若木瓜,蹲在地上一動不動,根本不知道危險。

眼看馬兒便要踏上他。衆人不由大駭,齊聲驚叫

尉遲洪道閃到一旁,正集精匯神注意着及時去搶小柔。距離楊豫之較遠,而且中間又隔着小柔,想出手救楊豫之卻夠不到。

馬兒踏下去,楊豫之非死也傷……

衆人驚呼聲中,楊悅不急細想衝了上去,尉遲洪道也是爆喝一聲,撲了過去,然而二人終是距離太遠,遠水救不了近火。

正在慌急間,見一道身影,瘋了一般撲了上去,將楊豫之護在身下。原來是小柔。

隨着小柔的身影伴着衆人的齊聲大叫,馬兒也吃了一嚇,猛的向左面躥出,跳過二人,只一隻後蹄虛踏在小柔的肩頭,到是沒有着重力。

衆人“籲”的一聲,放下心來。

小柔顧不上吃痛,不知哪裡來的力氣,竟然抱着楊豫之向一邊滾了出去。許久才戰戰兢兢地戰起身來,驚魂未定,沒想到向後一腳踏空,又落到了池水中。引得衆人大笑。

“不要”突然一聲大喊,楊豫之從地上跳起來,撲向水中。

衆人剛落下的心,又是大驚,楊悅卻是大喜。沒想到一場驚魂之下,楊豫之竟然真的醒了過來,到也值得。

……

“豈有此理”衆人正在又驚又喜之時,卻見長廣公主一路怒氣衝衝地衝進鬥雞園。

“什麼狗P報紙,”長廣公主沒有注意到楊豫之神色變化,一路罵道,“什麼狗P書詩……”

“公主。”跟在長廣公主身後一同進來的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是楊師道,見長廣公主氣怒之下,不顧斯文,楊師道輕咳一聲。

另外一個人,楊悅卻不認識。是個五十歲上下的半老頭,身着紫衣,看樣子是個朝官。大約與楊師道熟識。聽了長廣公主的罵聲,只笑嘻嘻的並不說話。

“罵它又怎樣還有那個長安公子,平日跟咱們豫之稱兄道弟,如今卻來落井下石。算什麼朋友……”長廣公主越罵越怒,一路連“長安公子”也開始罵了起來。

楊悅不由大是尷尬,好在面上一直戴了面紗,衆人看不到。這幾日她一直女裝,很少有人知道她是長安公子。

楊師道也只知道她是楊貴妃的弟子,見她關心楊豫之雖然納悶,卻也不知底細。

見長廣公主罵楊悅。尉遲洪道不由微怒:“我大哥怎麼得罪了你?”

“怎麼得罪?”長廣公主一摔手中拿的一份《天下新聞》,怒道,“豫之的案子本來已經落定,等刑部審覈之後,出錢贖回便是。偏‘天下書詩’那幫混賬東西,說什麼‘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八議’是貴族特權應該廢除……如今聖上看了,不知那根筋有問題,竟然讓大理卿重審”

楊師道見長廣公主連聖上也不敬起來,無奈的看了一眼身旁的朝官司,忙止至到:“休要胡說。”

那朝官卻笑嘻嘻地只是笑,並不說話,似是對長廣公主的話並未放在心上。

“重審?”楊悅心下一驚,不由暗暗皺眉。

《天下新聞》的報道,楊悅沒想到會如此大膽。雖然她一向主張“人人平等”,但也知道這個平等不是一時便能兌現的,總要一步步來。哪想到會有人如此沉不住氣,直接在報紙上寫出來。

從長廣公主手中拿過報紙,楊悅細看,見是一個署名叫做“孟非子”的寫了一篇《論‘八議’》的文章。觀其內容大都是楊悅平日與大家探討的言論,只是語調要比楊悅平日所說激烈十分

這個“孟非子”是文刊編輯部一個叫做孟利貞的“記者”門館的學生。平日言論便有些偏極大膽。最崇拜“韓非子”,因而在報紙上的筆名叫做“孟非子”。

楊悅讓蘇味道報道此事兒時,儘量將各家言論都報道出來,以“見仁見智”。她自己也寫了一篇《‘發乎情’何錯之有》的文章,爲楊豫之正名。萬萬沒想到這個孟非子會寫這樣一篇文章。

楊悅這些天只顧着怎樣喚醒楊豫之,卻不知道那篇“八議”在報紙上所發的地方雖不起眼兒,論調卻如投了一顆炸彈,頓時朝野上下一片譁然。

朝中衆臣大多爲高官顯貴,“八議”正是維護他們的利益,自然對此表示反對。不只朝臣,連民間也讓人意外的認爲“八議”沒什麼不對。最大的爭論還是來自士林與低層官員。這些人大分數人認爲“八議”沒錯,一部分認爲“八議”中有些不應該有,比如議貴、議親,而“議功、議能、議賢”卻沒什麼不對,只有一小部分人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後來衆人爭來爭去,皆窩了一肚子火。最後將焦點引向了楊豫之。

楊豫之的判決一下來,又投了一個大炸彈。一齊認爲楊豫之致死兩命,只判個“流二千里,可贖。”太便宜了他。便是認爲“八議”沒錯的人,也對這個判決也表示“太輕”。

結果朝野上下一片呼聲,要求對楊豫之“重刑嚴懲”。

因而楊豫之的判決,刑部又退回了大理寺,讓其重審。

那個跟楊師道一道來的朝官,正是大理寺卿孫伏伽。

因爲大家一致認爲楊豫之不被關在牢中,而是住在家中,如此逍遙,簡直是“士不可忍庶也不可忍”。因而聖上派大理寺到長廣公府中去察看楊豫之的病情到底如何。孫伏伽不敢待慢,親自到府中來看。

偏偏這個時候楊豫之被楊悅等人給折騰地醒了過來,楊悅心中更加叫苦。

“現在的結果對於楊豫之已是再好不過,如果重審定然會加重量刑。”楊悅剛纔還有些爲郭孝慎不平,此時卻早已拋到腦後,心內大急,“只怕豫之此去凶多吉少,會被李世民拿來平民憤,而判個死刑也有可能……”

,!

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251章 拉風小將(2)第359章 揚州煙花第192章 獻俘第215章 拜月(2)第218章 拜月(5)第98章 謠言漸起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183章 龍華大會(6)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157章 訪客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347章 連環1第328章 對決(3)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363章 平叛3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249章 獻城第270章 河谷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166章 涅盤(下)第16章 長安公子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270章 河谷第173章 靈臺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227章 又見雪人(2)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280章 鬥法(2)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43章 蒼巖第326章 對決第216章 拜月(3)第258章 傾城第130章 懸疑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242章 鐵馬冰河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373章 原點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304章 訴衷情第195章 挑釁第366章 平叛5第61章 大唐軍神(四)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345章 動機3第90章 暗流涌動第140章 疑問第82章 英雄救美(上)第122章 英雄第344章 動機2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41章 不翼而飛(上)第174章 青龍第257章 大隋皇帝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9章 郎情妾意第174章 青龍第91章 “內訌”第74章 二月逆流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99章 “黃金甲”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337章 狂笑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228章 洛陽宮第155章 抓賊(3)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88章 義鬥(上)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340章 怪癖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257章 大隋皇帝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224章 洛陽煙花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70章 藥方第238章 出口(上)第362章 平叛2第328章 對決(3)第11章 妾意郎情(下)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262章 傾城(5)第141章 君臣無狀
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251章 拉風小將(2)第359章 揚州煙花第192章 獻俘第215章 拜月(2)第218章 拜月(5)第98章 謠言漸起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183章 龍華大會(6)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157章 訪客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347章 連環1第328章 對決(3)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363章 平叛3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249章 獻城第270章 河谷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166章 涅盤(下)第16章 長安公子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270章 河谷第173章 靈臺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227章 又見雪人(2)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280章 鬥法(2)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43章 蒼巖第326章 對決第216章 拜月(3)第258章 傾城第130章 懸疑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242章 鐵馬冰河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373章 原點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304章 訴衷情第195章 挑釁第366章 平叛5第61章 大唐軍神(四)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345章 動機3第90章 暗流涌動第140章 疑問第82章 英雄救美(上)第122章 英雄第344章 動機2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41章 不翼而飛(上)第174章 青龍第257章 大隋皇帝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9章 郎情妾意第174章 青龍第91章 “內訌”第74章 二月逆流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99章 “黃金甲”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337章 狂笑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228章 洛陽宮第155章 抓賊(3)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88章 義鬥(上)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340章 怪癖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257章 大隋皇帝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224章 洛陽煙花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70章 藥方第238章 出口(上)第362章 平叛2第328章 對決(3)第11章 妾意郎情(下)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262章 傾城(5)第141章 君臣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