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狂笑

待到了長安,高陽公主卻又提出與楊悅分開入宮。

楊悅心中暗笑,知道高陽公主死要面子。過去二人不睦,無人不知。若被人知道高陽公主向她求救,只怕會成笑柄。

當下並不勉強,也道:“我已久不回長安,正要先回驚鴻宮看看。”

便與高陽公主分手,楊悅先往驚鴻宮去。

楊悅原本打算約了徐充容一道入宮。怎奈徐充容染了風寒,正在臥病不起。楊悅只得作罷,與徐充容閒話多時,直到傍晚時分,才往大內去。

冬至將近,天色暗得極早。剛入酉時,已影影綽綽看不大清楚人影。

楊悅不意聲張,自安福門穿過承天門橫街,由西側永安門入宮。

天寒地凍,只除了守門衛士,橫街內外並無一人。整個大興宮便如被凍住一般,分外寂靜。便是往日往來行走熱鬧的東西臺閣,也少有人跡。

楊悅看一看“唐晷”,知道此時還未到換值時刻。東西臺閣也還沒有“下班”,便一直沿西側興仁門向北,直接由西虛化門,繞過太極殿及東西臺直入內朝。

不想行至兩儀殿附近,還是遇上李淳風正往內禁走去。

兩儀門內的兩儀殿原是外朝能到的最內之地。然而長安城的“天台”設在禁宮的凝暉閣。李淳風一直在太史局任官,如今早已升爲太史令。掌管天曆法等事。“京臺”自然是他必去之地。

楊悅早年與李淳風交好。只是有唐以來,嚴禁親王公主私下結交巫神相士,對占星問卜更是諱莫如深。因而,自從被冊封爲公主以來,楊悅與李淳風已少有來往。而且自幾年前在“京臺”差點被李淳風套出來歷,楊悅對這個千年後傳爲半仙的李道長,心存敬畏,平日多避之不及。

楊悅進宮本不願被人知道。又見李淳風目不斜視,似是並未認出是她。便拉了拉衣帽,低頭往立政殿去。

等到楊悅走過。李淳風卻緩緩躇足,望着楊悅遠去方向,嘴角隱隱露出一絲古怪笑意。

待回頭繼續往內宮走時。卻見迎面自甘露門內急匆匆奔出一人。李淳風不由再次躇足,面上的笑意更深,幾乎有些忍俊不禁起來……

那人只穿了緊身內服,卻極是寬大。在冷風之中,似是一隻斷線的風箏,飄飄搖搖,一路跌跌撞撞。卻如着了魔一般,往立政殿方向急奔。

天色漸晚。宮中尚未掌燈,原本看不清那人是誰,只是白雪覆地,偏又將地上的行人影子映得清清楚楚。那已瘦如木棍一般體不勝衣之人,除了李治還會有誰?

雖然楊悅不想聲張,然而事與願違,她一入宮門便成“新聞”,早有衛士殷勤報給李治。

李治剛從兩儀殿議事完畢。回到甘露殿正準備換下朝服。到立政殿去爲衡山長公主賀壽。剛剛脫了外服,便聽到楊悅入宮的消息。一時間如被雷劈,整個人被轟然炸開,愣了片刻,竟顧不上穿外服,立時如風一般一溜煙兒往立政殿去。

寒風冰冷。李治卻全然不顧。甘露殿距離立政殿不遠,一路上他卻不知滑倒幾次。摔得鼻青臉腫,竟然渾然不覺。

一路飛奔到立政殿前。竟比楊悅還早到幾分。待見到綠影一閃,走上殿階。李治雙眼如鷙,死死盯住前方,竟是一動不能再動,連呼吸都已停下……

皇后爲衡山長公主作壽,將壽宴設在了立政殿內。殿內一片燈火通明,暄鬧之聲迎面撲來。

殿外卻一片朦朧寂靜,楊悅並未認出立政殿前呆立的“木棍”乃是李治,便是殿前的內侍宮人,猛然見到一個衣冠不整的李治,也沒有料到。

“隋國公主前來賀壽——”

隨着內侍一聲通報,立政殿內突然間如被定格,暄鬧聲嘎然而止。

“她怎麼來了?”王皇后咯噔一下,心中暗自打了一個突兒。她雖然通傳諸公主入宮爲衡山長公主祝壽,卻並未將楊悅包含在內。說實話,她是巴不得楊悅永遠不再在宮中出現。

難道宮人不解自己心思,傳錯了旨?王皇后不自禁地眼中露出困惑與驚訝。

諸位長公主除了高陽長公主到得晚些,早已在場。見說楊悅突然來到,諸位公主也不由怔住。如今楊悅與李治不知因何鬧“掰”,無人不知。諸位長公主到是一時不知該如何對待楊悅。一齊看向王皇后,見她對楊悅神色之間頗爲冷淡,也不便與楊悅十分親近。只幾個與楊悅熟識的,遠遠打個招呼。

諸位公主到也不見得如此勢利,便要得罪楊悅。只是此時身在立政殿中,王皇后面前,諸位公主自然知道避嫌。

唯有衡山長公主喜不自勝。

衡山長公主在李世民的諸女兒中最爲年幼,此時不過剛剛一十五歲。乃是長孫皇后與李世民的嫡女,李治如今唯一的親妹子。自晉陽公主死後,李治一腔柔情便全部轉移到這個同胞妹子身上,感情最是深切,因而在如今的諸位長公主中,衡山長公主的身份地位最是不同。

楊悅雖然與衡山長公主沒有多少交情,但楊悅的故事無論朝野無人不知。便是的大內也不乏粉絲,衡山長公主對她素來懷有敬仰之情。見到楊悅親自來爲自己祝壽,當真是打心眼裡高興,忙迎了楊悅上座,與自己同席。

一時殿中,只除了衡山長公主一人興高采烈地與楊悅交談。其餘諸人只做對楊悅渾不在意,重又繼續先前的談話。只是衆人終久不是十分自然,殿中隱隱罩着異樣的冷清。

正在此時,不知何人突然歡呼一聲:“武昭儀來了——”

一陣環佩叮噹,遁聲看去,但見武眉兒在一羣宮人的簇擁下,嫋嫋亭亭自殿外走了進來。

殿中突然引起一陣暄囂。在座諸人已一齊起身,七嘴八舌,紛紛行禮暄寒問暖。

唯有蕭淑妃冷哼一聲,不與理睬。

王皇后聽到蕭淑妃冷哼,心下卻不由一陣快意。武眉兒如今專寵,原是她不願看到的。然而蕭淑妃吃癟卻是她最爲樂見之事。何況如今安定公主養在她的殿中,李治到也時常到立政殿中坐上一坐,反而是蕭淑妃的百福殿。如今最爲冷清。

見到武眉兒向自己行禮,王皇后忙笑着將懷中的安定公主交到身邊宮人手中,親自將武眉兒扶起,親切問候。

立政殿中一時間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然而這一冷一熱,說來到也十分好笑。只是楊悅被衆人冷一人熱,武眉兒卻是被衆人熱一人冷。到讓楊悅第一次體會到人情冷暖。

楊悅先前一直得李世民寵愛,無論在前朝還是內宮宴上,一向被衆人捧月一般。便是李治登基以來。幾乎無人不知李治喜歡楊悅。衆人對楊悅一向也極是巴結討好。不想這些日子李治對她“冷莫”,便立時被人冷落。

楊悅心中好笑,知道這些公主雖身份尊崇,卻也是最懂政治冷暖。特別是這些長公主,失了原來父皇的庇佑,對於新皇只有極力討好爲上。如今武昭儀專寵後宮,自然首要的便是與她搞好關係。

待到武眉兒好不容易“衝破衆圍”,這才向衡山長公主送上賀禮。

猛然間看到楊悅在座。面上笑容不由一僵。然而。只不過一瞬,卻又笑靨如花,上前向楊悅行禮敘舊,甚是親熱:“姊姊怎麼這許久不到宮裡走動,讓眉兒好生思念。”

“眉兒已貴爲昭儀,到是我恭賀來遲……”見到武眉兒的笑臉。不知爲何楊悅反而覺得十分陌生。想到武眉兒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天真的小丫頭,與自己也再不可能回到從前那般親密。一時生出不少感慨……勉強打起精神,虛與應對。

又見跟武眉兒在身後一起進來的還有兩人。向她冷然一瞥,隱隱露出敵意,到令楊悅有些意外。其中一個是楊夫人的大女兒武順,另外一個卻是“阿難弟子”陳碩真。

武順正當少婦明人,是個出色的美人。不知何時與武眉兒開始來往,似是一家人一般,十分親密。說來武家也的確是武眉兒的孃家人,二人來往本無可厚非。只是武順見到楊悅這個“正牌”的義妹卻並不大理睬,只一味與武眉兒親熱,反有些不大正常。

楊悅到也不以爲意。只是想到歷史上的李治與這個“大姨子”曾有一腿,後被武則天得知而畏懼自殺,不由暗暗爲她嘆息。

“阿難弟子”一如既往,依舊輕沙遮面,看不到面容。只露出一雙眼睛,卻也亮如星辰美不勝收。想來是這些日子見楊悅不再出入皇宮,便投到武眉兒處,另尋出路。

“阿難弟子”還好,不似武順那般,見到楊悅直如視而不見。然而,相對寒暄之中,語氣卻也極爲冷淡。神情更是有些心不在蔫,不知爲何,不時向殿外瞥上一眼,似有滿腹心事,愣愣出神……

殿外廊前,如她一般,也正有一人愣愣出神。

此時的李治已如石雕一般,杵在立政殿前,完全變成了冰棒一根。殿前來去走動的諸人,竟然沒一個認出他是當令陛下。這也難怪,皇帝若不穿皇袍到處亂跑,實在讓人意想不到。

直到伺候李治的諸內侍宮人,執了羅蓋衣衫,追過來時,見到李治模樣,皆嚇了一跳,忙七手八腳爲李治穿衣帶帽,搓手暖背。

立政殿前的內侍,這才認出乃是李治,也唬了一跳。正要報傳,李治剛好回過神來,卻慌忙擺手止住。

躇足呆立半晌,李治長嘆一聲,竟然轉身離去。

衆內侍不解,卻也不敢多言。陛下如此這般並非一日,只靜靜跟在李治身後。只見到李治失魂落魄,呆呆前行,行至兩儀殿前,徘徊呆立片刻,復又往甘露門內去。入了甘露門,也不回甘露殿,只信步往咸池殿方向。

走到西海池畔卻又不再前行,只駐足在池邊柳下,望着一池早已凍成冰塊的池水發呆。

天色完全暗了下來,殿外也開始掌燈。冰池在燈光下的照耀下,相互映襯,分外華麗。

也是這樣的夜晚,也是這樣的燈光。李治的思緒漸漸飄到了許多年前……

那是在洛陽宮中。也是一次壽宴。那次是在父皇的壽宴上。他遠遠地尾隨在隋國公主身後,穿過冰池,從“篷萊”到了“方丈”。

他看到她一路嘆息。他也一路嘆息。他想上去勸慰,卻又不敢。後來見到玄奘法師來,與她談話。然而他們在談什麼,卻又讓他聽得不大明白。但那“靈臺方寸山”一句卻也聽得清清楚楚。“從靈臺能入太虛,飛天遁地,穿越時空……”,他雖弄不懂其中之意,卻也覺察到楊悅有些古怪。隱隱感覺到她在尋找什麼地方。要設法“回去”。她要回那裡去?難道是天上?他時常在想,她會不會是仙人下世,否則怎會要“飛天遁地”之術?何況在他的心中,她的確如仙子一般……

不知何時,風停雲散,夜空又露出了湛藍。下玄月的月亮還未升起,只有滿天星斗廖亂綴滿天空,不時閃爍眨眼。

李治長嘆一聲。仰望星空。如看到一雙雙含諷帶笑的眼睛……

那是她的眼神!李治但覺胸口一緊,又悶又痛,只覺那星光化成一人,在眼前直晃。

“太白星,亮晶晶,女主昌。天下寧……”

一首歌謠從耳邊響起,李治的眉頭不知不覺中已擰起了一個疙瘩。那晚在衛公府後巷。楊悅念唱《大雲無想經》的神態,再一次擁上心頭。

她到底是誰?仙子下凡?還是傳說中的“彌勒佛”?還是……

“陛下——”

不知不覺中。李治竟然穿過西海池的冰池,漫步到了東海池附近的凝暉閣。恰好遇到正準備“下班”的李淳風。

“李真人?!”李治看了一眼李淳風,眼中亮光一閃,似是溺水之人突然抓到一根大木樁,上前緊緊抓住李淳風的手臂,喃喃問道,“她會不會真是……太白星?”

“臣不知‘她’,”李淳風看了看李治額頭上剛剛被摔的一塊淤青,嘴角微微一笑,頓了頓,不動聲色地道,“臣只知太白星。”

“太白星?”李治怔了一下,回過神來,鬆開李淳風衣袖,正了正神道,“真人知道太白星什麼?”

“臣知太白星乃是司晨之星,主陰,是女神星。”李淳風搖頭晃腦道。

“女神星?!”李治愣住,呆立片刻,才又說道,“這麼說,李君羨到底是被錯殺了……”

“臣不知陛下在說什麼。臣只知李君羨因護衛不力,使陛下當年遇險,九死一生,其罪當死。”李淳風恭身回道。

李治回頭看了李淳風片刻,嘴角露出一絲無奈,搖了搖頭,說道:“真人面前不說假話。李真人自然知道,先皇向來慎刑,只因‘五娘子’犯了讖言纔會……”

“五娘子”乃是李君羨的乳名,一次酒後說起。李世民得知後,因有“唐三世之後,女武者昌”一說,那李君羨封地爲“武安”,又在“玄武門”值守,皆應了一個“武”字。又有“娘子”之稱,應了一個“女”字。因而李世民疑心“女武者”乃是應在李君羨身上,便借了當年李治爲太子時遭人伏擊一事,將李君羨賜死。

他人或許不知,這“唐三世之後,女武者昌”一言,正是李淳風卜卦而得,豈會不明白!

李治一句話並未說完,見李淳風沉吟不語,忽而轉口問道:“太白星晝現,近日可還有過?”

見到李淳風依舊沉吟不語,只輕輕點了點頭。

李治突覺一陣急躁:“朕…朕不曾讓她回朝,怎還會如此……”情急之下,頭上竟涔涔地冒出許多汗來。

李淳風靜靜地注視着李治,半晌不語,此時突然笑了笑,說道:“臣雖不知陛下所指。臣只知‘五娘子’乃是男子,若是女子卻又不同。”

“有何不同?”李治愕然道。

李淳風並未正面回答,只正了正神色,回道:“臣卜卦雖得‘唐三世之後,女武者昌’,卻也卜得大唐國運有二九之數。三世之後仍有數百年。”

“大唐國運有二九之數?!”李治渾身一震,眼中陡然一亮。

然而大唐即有“二九之數”,又爲何有“三世之後,女武者昌”?

李治不由又呆立當場,遠望星空,眼中明暗變幻不停,出起神來。

“太白星,亮晶晶,女主昌,天下寧……”

“太白星是女神星?”

“若是女子卻又不同?”

女子有何不同?

太白星若是女子。她的身後依舊是大唐李氏子孫……

突然,一股歡喜穿過李治胸口,越來越強。

她是女子,她的子孫是李氏的子孫……

“哈哈哈!”

驀然間,李治胸襟大開,昂首望向星空,高聲大笑起來。但覺這滿天的星辰分外漂亮……

笑聲嘖嘖,劃破夜空,狀若瘋巔,遠遠隨在身後的衆內侍聽到,不禁嚇了一跳。

已是正酉時刻,八百聲落更鼓響起,竟壓不住李治的狂笑。幾個月來的鬱悶,似乎要在這一刻全部爆發出來……

可她喜歡的終久是六哥!而且這些日子自己如此待她,她又怎會再理睬自己?

突然之間,狂笑嘎然而止,李治突又心頭一黯。呆立在凝暉閣前,一時又覺萬念俱灰。不知不覺之中竟又轉成了嗚咽。

衆內侍更覺莫名其妙,李治一時笑,一時哭,莫不是瘋了?!皆面面相覷……m

第287章 悵然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128章 錯?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249章 獻城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26章 伊本紅妝第172章 天機(2)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46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一)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303章 尷尬之極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357章 下江南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57章 先進技術第37章 大唐芙蓉園(上)第264章 遠遁第315章 爭寵(2)第298章 梅林暗影第324章 伐謀(3)第362章 平叛2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125章 問難第216章 拜月(3)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277章 祭酒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258章 傾城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78章 拜師(三)第25章 武氏三思第15章 吳王李恪第154章 抓賊(2)第21章 法師玄奘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223章 出獵(下)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31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1第282章 天師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290章 無情第97章 中毒第89章 義鬥(下)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26章 伊本紅妝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249章 獻城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52章 簫聲咽(下)第254章 失蹤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5章 推背之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228章 洛陽宮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233章 “王夫人”第130章 懸疑第97章 中毒第92章 人與馬第144章 蒼巖2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361章 平叛1第343章 動機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338章 燭影第228章 洛陽宮第14章 大胖鬍子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306章 問疾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348章 連環2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86章 牡丹花開第147章 衆裡尋“它”(2)第127章 驚變第217章 拜月(4)第258章 傾城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152章 橫街
第287章 悵然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128章 錯?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249章 獻城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26章 伊本紅妝第172章 天機(2)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46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一)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303章 尷尬之極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357章 下江南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57章 先進技術第37章 大唐芙蓉園(上)第264章 遠遁第315章 爭寵(2)第298章 梅林暗影第324章 伐謀(3)第362章 平叛2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125章 問難第216章 拜月(3)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277章 祭酒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258章 傾城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78章 拜師(三)第25章 武氏三思第15章 吳王李恪第154章 抓賊(2)第21章 法師玄奘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223章 出獵(下)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31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1第282章 天師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290章 無情第97章 中毒第89章 義鬥(下)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26章 伊本紅妝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249章 獻城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52章 簫聲咽(下)第254章 失蹤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5章 推背之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228章 洛陽宮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233章 “王夫人”第130章 懸疑第97章 中毒第92章 人與馬第144章 蒼巖2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361章 平叛1第343章 動機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338章 燭影第228章 洛陽宮第14章 大胖鬍子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306章 問疾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348章 連環2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86章 牡丹花開第147章 衆裡尋“它”(2)第127章 驚變第217章 拜月(4)第258章 傾城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152章 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