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國恤

楊悅並不知道那日在翠微天池,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也無暇去顧及這些。她回到衛公府沒幾日,衛公李靖便去世了。

李世民贈以司徒之職,給班劍、羽葆,以最高軍禮陪葬於昭陵。諡號“景武”,配享武廟。墳同衛青、霍去病故事,築成燕然、積石二山形狀。燕然山乃是突厥境內之山,積石山在吐谷渾境內。以旌衛公一生戰功。

楊悅雖然是衛公孫女,但並不姓李,只是義孫名義。按制守喪頂多是“齊哀不杖周”,也就是守喪一年即可。然而卻楊悅自請“斬哀三年”,守最重的喪期。

古人重孝道,喪期不得娛樂、嬉戲,連做官的也要丁憂,回家守喪。自然婚禮更加不能舉行。

楊悅此舉雖然是孝心,卻也不無存了他意。她不想嫁給太子,同時也免去嫁給他人之憂,一時間也可令衆朝臣放心。到是個拒婚的極好藉口。

楊悅原以爲此舉會被李世民反對,準備好許多說辭以待辯駁,沒想到李世民竟欣然應允。反令楊悅有些詫異。

然而,更令楊悅詫異的是,再見到李治之時,發現李治似是突然一下子老了許多,鬢角微霜,竟然生了許多白髮出來。

聽宮人傳說,聖上突然疾甚,太子李治晝夜侍寢,急得一夜生了白髮,乃是仁孝之極。

但也有宮人悄悄傳說,見到太子李治跪在聖上面前。不知爲何聖上大怒,太子慌恐之下,一夜之間生了許多白髮出來……

無論是何原因,都已不是楊悅關心之事。

三年之期不算長,然而三年之後將會怎麼?至少太子李治的地位大概已經攻固,楊悅的身份或許不再如此敏感。

楊悅還知道也許到了那個時候武眉兒早已做了皇后,太子李治早已對她忘情。也或者用不了三年。李治從現在便已開始躲着她,儘量不與她相見。看向楊悅的眼神,也不再像原來那般只是癡迷,更多的是無奈與悽苦。

李世民則已病入膏肓。等不及徹底辦完衛公喪禮,李世民也磕然長逝。年僅五十三歲,按照後世的週歲計算,纔剛過五十一週歲而矣。

舉國哀痛,四夷入吊。聞者慟哭、剪髮、割耳……流血灑地。阿史那社爾、執思失力等胡將上書請求殉葬。李世民卻早已有遺詔,不準任何人行殉。只得作罷,長城內外一片哭聲。

諸子親王,除蔣王李惲、濮王李泰之外,皆回朝奔喪。

十日之後,於太極殿發喪,宣讀遺詔。

令楊悅萬分詫異地是,李世民雖然答允她服喪三年,卻又遺詔將“殿中侍中”一職正式列爲官名,職同門下省的“侍中”。並且不準楊悅丁憂。不由令楊悅莫名其妙。卻也無可奈何,只好同先前一般,每三日到朝中報道一次。

太子繼位,大赦天下。朝中重臣皆有調遷。

其中禮部尚書、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爲門下省侍中,太子少詹事張行成也兼任侍中之職,吏部尚書高季輔兼任中書令之職,加上原來的中書令褚遂良以及楊悅這個“殿中侍中”,實則參知政事的閣臣,有三個侍中,兩個中書令。

司徒長孫無忌更是封爲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三省之事。雖位高權重,卻不見得是好事兒。長孫無忌還算自慎,上表再三固辭,李治才允許,令其以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參知政事。

疊州都督李世績爲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不久之後又升爲尚書省左僕射。

諸王大多也有封賞。諸王生母皆封爲太妃。跟隨諸王回封地。後宮無子女者,除個別妃嬪外,皆入感業寺削髮爲尼。

因趙王李福尚幼,楊貴妃決定隨趙王往秦州赴任。楊悅前往咸池殿爲楊貴妃送行。

這些日子,楊貴妃哀思不止,茶飯不舉,每日只有楊悅在時,才勉強喂她吃些東西,已是容顏消瘦,不成樣子。

如楊貴妃一般,在後宮之中比比皆是。楊悅幾乎每日都要到宮裡走上一圈。

今日卻是剛剛送罷燕德妃,楊悅心下異常落末。燕德妃與她亦師亦友,是少有的性情最爲相投之人。燕德妃生性剛強,比楊貴妃好許多。她被封爲越國太妃,隨越王到了相州去了。

又要去送楊貴妃,楊悅心情更加難受。她與楊貴妃雖爲師徒,卻情同母女,這一別不知何時能再次相見,很是不捨。但見到宮中哀鴻一片,雖然有些放心不下楊貴妃就此離去,卻又暗忖楊貴妃在宮中整日哀痛,反不如早些離開。

一路自相矛盾,穿過西海池,往咸池殿去。看到吳王李恪正在指揮宮人收拾東西。

幾年不見,吳王李恪越發成熟穩重。見到楊悅點頭示意。這些日子二人到是常見,不必客氣。楊悅也點了點頭,突見吳王眼中似是閃過一絲異樣,不由納悶。

梁州便在長安左近,因而吳王李恪回京赴喪最早。這些年李恪到是未見大多變化,依舊孑然一身。見到楊悅雖不多言,卻明顯依然情在。

咸池殿中,楊悅再熟悉不過。徑直往楊貴妃寢室走去。剛要進去,卻聽到裡面隱隱有聲,似是已有人正陪在楊貴妃身邊。凝神聽時,楊悅不由微微蹙眉。雖然多年不見,楊悅卻也聽得出來,裡面至少兩個人認識,不是別人,乃是蜀王妃獨孤美兒與龍比格。

無論是獨孤美兒還是龍比格,楊悅皆不想見到,不由停下腳步。想了想往側殿的琴室走去。是當日楊貴妃教她練琴的地方,也是楊悅在咸池殿裡的住處。房中一切陳設照舊,楊貴妃一直爲楊悅留着此屋。

剛到琴室門口,忽聽斷斷續續傳來幾聲琴音。楊悅不由大是詫異,暗道:不知是何人如此大膽,國喪期間竟然敢湊樂,當真是不要命了。

然而他不要命,咸池殿中的其他人還要。若讓上傳了出去,縱是不治楊貴妃大不敬之罪,至少也要治個御下不嚴之罪。

想到此處,楊悅忙走進室中,斥道:“住……”,“手”字不及說出,楊悅卻已呆立當場,再也發不出一個字來。

麻衣素服,卻掩不住英俊的面孔。這些年,戰場的征伐,更令這張面孔填了許多剛毅之氣!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在這一瞬間,楊悅只想到這一句詞。

李愔,這些年埋在心底的名字,在這一刻立時鬨然炸開,將整顆心炸成碎片,片片飛舞,不知應落向何處。

那雙似笑非笑的眼神依舊,楊悅卻愣愣地盯着它,已不知身在何處。幾乎連呼吸都已忘記了,一動不能再動。

蜀王李愔是最後一個趕回長安的親王,連大出殯來未趕上,直到今日剛剛回來。望着眼前這個魂牽夢繞的女子,李愔縱是想過千百種開場白,在這一刻卻也全部忘記。

默然相對,凝神而望,不知過了多少時候。

“你來了!”兩人同時出聲,竟然是同一句話。

笑,兩人又同時相視而笑。然而眼中卻同時晶晶發亮,閃動着片片晶瑩,潤溼了眼眶,朦朧了眼睫。

終於,兩尊雕像有了活氣。李愔跨上一步,握住楊悅的手。

然而,便在此時,身後突然傳了一聲輕咳。

楊悅回過頭去,認出是龍比格。這纔想起龍比格與蜀王妃進宮,原來是蜀王回來了。不自主地將手從李愔手中抽了出來。

李愔皺了皺眉,卻依舊拉住楊悅。

“剛纔徐充容的宮女來殿中找隋國公主,似是有什麼急事兒。美兒姊姊說沒有見到公主,便打發她先走了……”龍比格眼光落在二人的手上,一閃而過,笑了笑說道,“沒想到公主在這兒。”

“徐充容?”楊悅皺了皺眉,掙開李愔的手,說道,“徐充容這些天病得厲害,我去看看。”轉身走出琴室。

“我跟你一起去。”李愔再次皺了皺眉,跟在楊悅身後。

龍比格一怔,突然急道:“殿下去似乎不合禮法……”

李愔停下腳步,霍然轉身,瞅着龍比格,雙眼微眯,一字一句地道:“你最好老實待着!”說完轉身,揚長而去。

龍比格怔怔地望着李愔跟楊悅遠去,抿了抿嘴,眼中盡是委屈,許久,才喃喃地道:“這些年,我還不夠老實麼?”

想起許多年前,也是同樣一句話,擊碎了她的美夢。那個時候,李世民將她剛剛賜給蜀王,那一刻她曾欣喜萬分,不爲別的,只因爲他知道李愔與楊悅的關係。她甚至想過,憑自己的才智,定然也能令李愔刮目相看。然而她收到的卻只有一句話:“你最好老實待着!”

的確,這些年她十分老實。老實到獨孤美兒這個恨毒的丫頭也挑不出她一點毛病,甚至拿她當作了知己。所以,今日爲楊貴妃送行,這個龍比格纔會跟着進了宮。

……

“你去的確不合適。”楊悅看到李愔跟在身後,不由停了下來,低聲勸道。

李愔看了看楊悅,卻道:“怎麼不合適?”

楊悅揚了揚眉,沒有回答。一個皇子去看先皇的嬪妃,當然不合適,顯而易見的事情,李愔豈會不知?分明是在故意!

“我是去看一個老朋友,難道當真不合適?”李愔學着楊悅一樣,也揚了揚眉,道,“你不會以爲我是想跟着你纔去承香殿吧!”

楊悅側目斜視李愔一眼,卻不多話,繼續前行。

“你怎不問我爲何與徐充容是朋友?”李愔看到楊悅嗔怪的眼神,心下不由大跳,兩步並做兩步,追上楊悅,倒轉身子而行,與楊悅面對面,邊走邊說道。

“無理取鬧!”楊悅知他是故意沒話找話,便不去理他。一時卻也無心與他歪纏,徐充容這些天一直病着,卻又不肯吃藥。比之楊貴妃的不吃不喝,更甚一步。楊貴妃雖然傷心,卻畢竟還有趙王李福要照顧,還有兒子安慰。徐充容卻完全是在自殺。

楊悅這些天簡直心力交瘁,一會兒楊貴妃,一會兒徐充容,一會兒又是燕德妃……幾乎在宮中四處奔波。

李世民去逝了,楊悅爲他這些嬪妃們大爲操心,反而沒有時間傷心難過。

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221章 飛天遁地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208章 兄弟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129章 情與禮第306章 問疾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283章 天師(2)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52章 簫聲咽(下)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155章 抓賊(3)第86章 牡丹花開第361章 平叛1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269章 脫困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79章 鬥法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174章 青龍第225章 洛陽煙花(2)第349章 連環3第174章 青龍第321章 妖孽(2)第124章 祭孔(2)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327章 對決(2)第17章 決鬥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129章 情與禮第18章 謝謝衣服第358章 下江南2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77章 拜師(二)第136章 理想國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74章 二月逆流第164章 涅盤(上)第267章 小白臉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25章 武氏三思第262章 傾城(5)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144章 蒼巖2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172章 天機(2)第281章 鬥法(3)第270章 河谷第12章 皇宮大內第252章 拉風小將(3)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376章 續貂第55章 白衣美人第254章 失蹤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122章 英雄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228章 洛陽宮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222章 出獵(上)第209章 摩教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274章 山神廟第96章 變態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275章 行路難第84章 真真假假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363章 平叛3第173章 靈臺第125章 問難第9章 郎情妾意第20章 高陽辯機第173章 靈臺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197章 怪洞第23章 鵝鵝鵝(上)第233章 “王夫人”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25章 武氏三思第175章 天子駕第349章 連環3
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221章 飛天遁地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208章 兄弟第114章 孔聖之“忠”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129章 情與禮第306章 問疾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283章 天師(2)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52章 簫聲咽(下)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155章 抓賊(3)第86章 牡丹花開第361章 平叛1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269章 脫困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79章 鬥法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174章 青龍第225章 洛陽煙花(2)第349章 連環3第174章 青龍第321章 妖孽(2)第124章 祭孔(2)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327章 對決(2)第17章 決鬥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129章 情與禮第18章 謝謝衣服第358章 下江南2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77章 拜師(二)第136章 理想國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74章 二月逆流第164章 涅盤(上)第267章 小白臉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25章 武氏三思第262章 傾城(5)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144章 蒼巖2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172章 天機(2)第281章 鬥法(3)第270章 河谷第12章 皇宮大內第252章 拉風小將(3)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376章 續貂第55章 白衣美人第254章 失蹤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122章 英雄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228章 洛陽宮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222章 出獵(上)第209章 摩教第185章 龍華大會(8)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274章 山神廟第96章 變態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275章 行路難第84章 真真假假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363章 平叛3第173章 靈臺第125章 問難第9章 郎情妾意第20章 高陽辯機第173章 靈臺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197章 怪洞第23章 鵝鵝鵝(上)第233章 “王夫人”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25章 武氏三思第175章 天子駕第349章 連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