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決戰瓜洲4

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驟然間暴雨傾盆而來,江面上立時一片混沌。

楊悅直覺到透心冰涼,終於明白過來,李愔雖然沒有與“阿難弟子”聯手,卻並非不想造反。而那房仁裕顯然是早已與他串謀。也對,房仁裕是揚州長史,李愔若想謀反,第一要聯合的當然是揚州長史。擁有揚州,大可擁江南自重!

“你原來還是在騙我!”楊悅嘴角苦笑,她最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

想起出徵前,在兩儀殿中,長孫無忌狡猾的眼神,似是早已料到會有這一天。楊悅不及大怒,先已心下大急。

“我不是騙你,我只是在與你商議。”李愔以爲楊悅必會大怒,忙死死抱住楊悅,連聲解釋。

“商議?”楊悅回過神來,去看李愔,卻不禁再次怔住。眼前是一雙佈滿血絲的眼睛,那裡面沒有別的,只有恐懼!只是那恐懼本身不是害怕,而是害怕失去心愛之物而充滿的焦灼與緊張。

盯着它,漸漸地楊悅冷靜下來,突然明白李愔之所以要造反,大概只有一個原因。

“你若是爲了我,不需要!”沉吟片刻,楊悅搖了搖頭,緩緩道。

“可我什麼也給不了你,連王妃的位子也……”話哽在喉,說不下去,李愔嘴角不自住地抽動幾下,痛苦地道,“我拿什麼來娶你?這些年你猶豫着一直不肯答應嫁給,爲什麼?還不是因爲我給不了你應有位份……”

“位份?”楊悅怔怔地愣住,一時無語。看到李愔因痛楚而深深皺起的眉頭,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他心中的無奈與痛苦。

是啊,這些年自己一直在猶豫,因爲什麼?

是因爲一直不能忘記自己是個現代人,想着有一天終歸還要回去?因爲形勢所迫,擔心自己嫁給李愔,反會給李愔帶來不必要的猜忌與麻煩?還是真的是因爲獨孤美兒已是蜀王妃,這個不爭的事實?

楊悅每次想到此事。只覺心亂如麻。卻沒想到李愔竟會爲此如此痛苦。

“我說過。我要給你最好的……”看到楊悅呆呆發愣,李愔禁不住一聲嘶吼。

最好的是什麼?皇后?到也難怪李愔會發狂,如今李治的內宮一空,皇后之位虛席以待,只等楊悅點頭。而他李愔,連王妃的位子都給不起,怎會不成心病?

然而即使擁有了皇后的位份。就能與李愔在一起麼?楊悅不禁苦笑,自己在乎的怎麼可能是一個位份。

一條閃電剛好在頭頂炸開,楊悅禁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彷彿剛好看到長孫無忌在期待李愔的反叛的眼神。只待李愔走出這一步,立時便會落入圈套。何況楊悅更加知道歷史上唐朝,李治的皇位十分穩固,李愔根本不可能造反成功。有的只是死路一條……

望着李愔如困獸一般在狂風暴雨中怒吼,楊悅不禁眉峰如聚。

“我也說過我我什麼都不要,你千萬別做傻事。”楊悅用力搖頭,喃喃道。如果能阻止他,或許她會不惜一切。

“怎會是傻事?”房仁裕哈哈笑道,“以公主在士林的影響,加上蜀王的英勇,還有諸王之中。越王、紀王。包括騰王與蜀王向來交好,吳王、趙王乃是蜀王親兄弟。又有公主的傳國玉璽在手,若蜀王起兵,定然會一呼百應。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皆有,大位唾手可得……”

唾手可得?楊悅去看房仁裕,心頭稍怔,不由微微冷笑。蜀王爲何要反她能理解,然而房仁裕爲何要反?揚州長史之位不是一般的地位,解了品極之外,他甚至比吳王這個安州刺史的權力還要大些。他還想要得到什麼?

“房長史未免有些太樂觀。大唐兵力向來以內馭外,天下兵府六百三十四,其中一半在關內。蜀王雖有三十萬水兵,能盡得江南之地,但若要進攻關中,只怕也是癡心妄想。”楊悅看一眼房仁裕,雖近在咫尺,但在暴雨之中,只能隱約看到他的一張笑臉,然而卻是一張皮笑肉不笑的臉。

“公主說得固然有理,只是眼下有一件絕妙的事情,剛好可以加以利用。若在此時起兵,定能一呼百應,朝中大亂。”雨下得太大,房仁裕禁不住擰一把溼透的鬍鬚,雨水順臉而下。

也幸好大雨如注,電閃雷鳴,除了他們三人,只怕誰也聽不清他們的談話。江面罩在一片雨幕之中,不論官兵還是彌勒教衆都在做同一件事兒:沉錨定位,不至被江水沖走,又要盡力將船內不及排走的雨水陶向船外,纔不至於被掩沒。

“能一呼百應令朝局大亂的會是什麼事情?”楊悅不由奇道。

房仁裕“嘿嘿”奸笑兩聲,道:“聽說魏王當日謀逆,曾暗中聯絡朝中大臣,不下半數。只是公主籌謀得當,纔不使其奸計得呈。但魏王聯絡朝臣的名冊據說後來被高陽公主所得,如今已落到了陛下手中,因而陛下連連罷免流放魏王一黨。如今朝中已是人心惶惶。如此內有憂慮,外存嫌隙之機,豈不是絕佳的時機?”

“名冊?”楊悅心中咯噔一下。終於明白過來,只怕是這個房仁裕也在“名冊”之上,擔心自己有一日會被“株連”,所以纔會鋌而走險。

想到前些日子李治無緣無故降職宇文節,流放崔道默等人於嶺南,連連有所動作。當日她便曾懷疑因“名冊”而起,如今看來果真如此。楊悅心中不禁暗罵一聲李治“不智”,卻又不禁鄙夷的看一眼房仁裕。房仁裕乃是房玄齡族兄弟,想來與房玄齡必然交好,房玄齡生前看好李泰,所以纔有房遺愛對李泰擁戴,這個房仁裕想來也必是魏王一黨,如今魏王已逝,卻剛好可以利用蜀王。

楊悅看一眼房仁裕,徐徐說道:“且不說名冊之事不過是捕風捉影,根本子虛烏有。陛下當日不曾追究此事,又怎會事後算帳。便是蜀王,房長史怎會便認定他更適合皇位?論嫡論長似乎都掄不到他來做這個寶坐。”

房仁裕微怔,看了看楊悅。眼中閃過一絲驚詫。剛纔他見楊悅對蜀王情深,只道她必然認爲蜀王最好不過。卻沒想到楊悅竟會如此說法,倒讓他始料未及,當下沉吟片刻,笑道:“老臣聽說隋國公主向來對嫡長制度不以爲然,尤其是對先帝讚歎不已,稱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聖君’。先帝並非長子,說句大不敬的話乃是以次奪長,謀得皇位。如今蜀王英武不減先帝當年,公主何以不肯爲天下人選擇賢明,反顧慮實多?”

“本公主的確對這個嫡長制不以爲然。若說英武,蜀王的確堪稱英雄。”楊悅微微一笑。去看李愔,李愔面上不禁大喜。然而楊悅卻話峰一轉,又道:“然而吳王英果,先帝常有讚歎。魏王聰敏,也深受先帝喜愛。而當今陛下仁孝賢德,也是有目共睹。試想先帝英明,豈會將皇位傳給無能之輩。先帝諸子實則各有千秋,何以蜀王便比他人更加適合這個位子?只怕在衆人看來。尚不及魏王更加合適。否則怎會有一半朝臣意屬於他?”

楊悅邊說邊看房仁裕顏色。見他聽到魏王之名,神色微動。知道自己猜想一點沒錯,當下並不停下,接着又道:“當日本公主也曾見識過魏王之才,心下歎服。但本公主當日卻勸他放棄,正是因爲當今陛下即已繼承大統,不宜再生動亂。何況兵戰之事,並非兒戲。縱是蜀王英勇神武,以江南偏隅之所,對關內重兵之地,勝負之數不戰而知。何況當日魏王的黨羽,說有一半朝臣爲其所用只怕有些誇大,而且即便有一半,大多數人只怕也是首鼠兩端,不見得便是真心投到魏王旗下。如今縱有幾個肖肖之徒做賊心虛,唯恐天下不亂,又能於事何補?”

見楊悅之語隱有所指,房仁裕明白楊悅已猜到自己乃是魏王一黨,面上微顯尷尬,眼見蜀王面上也顯疑慮之色,房仁裕乾咳一聲,忙道:“老臣以爲縱是關內兵多,然而如今彌勒教衆皆尊公主爲主,神兵魔力,能以一當百,又有何懼?”

楊悅連連搖頭,憤然道:“莫說本公主不想當什麼彌勒教主,便是本公主當了教主,這種邪魔之事,本公主也斷然不會爲之,他日必當驅散教衆,化爲良民。何況彌勒魔兵雖刀槍不入,卻也並非無對付之法,我怎會利用他們作無謂犧牲?”

房仁裕見說,更加尷尬,又道:“公主仁慈,不肯犧牲教衆。不過公主的霹靂雷彈,天下無雙,如若用它,關內兵衛再多,也必擋我不住。”

“霹靂雷彈?”楊悅哈哈大笑,“房長史何以如此殘忍。女賊頭縱然可惡,但有一句話卻未說錯,霹靂雷兇殘,傷人身體於毀滅,的確乃是‘傷天害理’之物,若不到萬不得已,本公主斷不會用之。關內兵衛,是我大唐根基。大唐能有今日之強盛,並非一日而成。如今天下太平,諸王相安,百姓安居樂業。我等怎可爲了一己之私,反誤天下人?”

房仁裕聞言面色不禁大變,去看李愔,但見李愔面上已是大爲震動,顯是已被楊悅說動。心下大急,忙向李愔大使眼色:“而今事情已泄,只怕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否則只會後患無窮。蜀王何不……”房仁裕做一個綁的動作,示意李愔乾脆將楊悅綁架,“蜀王義旗一舉,便封公主爲皇后,到時候木已成舟,不怕公主不從。”

楊悅不由大驚,這纔想到自己只顧着勸說李愔,卻忘記李愔與房仁裕既然已商議好,只怕早有準備。若當真如房仁裕所說,李愔綁架自己,強行以自己名義聯合爲之,自己的確也是無可奈何。

擡頭去看李愔,暴雨如注,楊悅根本睜不開眼睛。但覺腰間更緊,連雙臂也被李愔緊緊“鎖”住,半點動彈不得。轉頭去看東天王,不知何時,圍住他的兵衛竟又將長劍對準了他。

方到此時,楊悅只覺得極是諷刺,她在李愔的懷中原來竟是身處險境。

楊悅緊緊盯向李愔,見他一直沉吟不語,面上變幻不定,不知他到底做何打算。

沉默片刻,楊悅一字一句道:“如今大唐國祚不過三、四十年,比之當年隋朝還要短些。若諸王不能相安,干戈四起,只怕隋末之亂便在眼前。到時候不只百姓,大唐基業也將不穩。此等禍國殃民之舉,豈是英雄所爲!蜀王若執意叛亂,楊悅決不苟同。”

“我,我……”李愔見楊悅斬釘截鐵,一時怔住,語結道,“可我,怎能委屈你……”

“白癡!”見李愔到了此時,還在念念不忘什麼名份,楊悅不禁沒好氣地低聲罵道。

李愔愕然,怔怔地望着楊悅,見她雖然在罵自己,卻雙頰忽然暈紅,羞色含嗔。

“你怎還不明白。我若當真想要做什麼皇后、王妃,何必喜歡你?我說過喜歡英雄,你到底是要做英雄,還是要爭奪皇位!”楊悅抿嘴瞪向李愔。

“當然是英雄。”李愔一怔,猛然一震,高聲笑道。楊悅終於心頭落地。

再看房仁裕面色,已是鐵青,許久,才慨嘆一聲:“公主好口才。只是長孫太尉不見得會輕易放過我等。”

“不用長孫太尉,本女皇也不會輕易放過爾等!”一聲狂笑從身邊傳來。

暴雨驟停,從烏雲的裂縫中露出幾縷殷虹的陽光,順着笑聲去看,這才發現“阿難弟子”的龍舟不知何時馳到了面前。(。)

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230章 洛陽宮(3)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281章 鬥法(3)第320章 妖孽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251章 拉風小將(2)第306章 問疾第252章 拉風小將(3)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328章 對決(3)第158章 訪客(2)第55章 白衣美人第172章 天機(2)第120章 彈歌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230章 洛陽宮(3)第127章 驚變第279章 鬥法第147章 衆裡尋“它”(2)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41章 不翼而飛(上)第356章 出征第128章 錯?第365章 平叛5第122章 英雄第342章 一羣八卦男2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123章 祭孔第122章 英雄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192章 獻俘第218章 拜月(5)第260章 傾城(3)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39章 出口(中)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223章 出獵(下)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192章 獻俘第325章 伐謀(4)第68章 順風順水(一)第267章 小白臉第68章 順風順水(一)第136章 理想國第148章 信物第16章 長安公子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1章 法師玄奘第112章 琴音撥動第125章 問難第17章 決鬥第328章 對決(3)第103章 喜鵲盤旋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210章 宴樂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329章 對決(4)第238章 出口(上)第18章 謝謝衣服第93章 人道第194章 月牙河(2)第20章 高陽辯機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171章 天機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76章 拜師(一)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127章 驚變第304章 訴衷情第156章 抓賊(4)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51章 蕭聲咽(上)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90章 暗流涌動第344章 動機2第52章 簫聲咽(下)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202章 斷崖
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230章 洛陽宮(3)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281章 鬥法(3)第320章 妖孽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251章 拉風小將(2)第306章 問疾第252章 拉風小將(3)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328章 對決(3)第158章 訪客(2)第55章 白衣美人第172章 天機(2)第120章 彈歌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230章 洛陽宮(3)第127章 驚變第279章 鬥法第147章 衆裡尋“它”(2)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41章 不翼而飛(上)第356章 出征第128章 錯?第365章 平叛5第122章 英雄第342章 一羣八卦男2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123章 祭孔第122章 英雄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192章 獻俘第218章 拜月(5)第260章 傾城(3)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39章 出口(中)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223章 出獵(下)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192章 獻俘第325章 伐謀(4)第68章 順風順水(一)第267章 小白臉第68章 順風順水(一)第136章 理想國第148章 信物第16章 長安公子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1章 法師玄奘第112章 琴音撥動第125章 問難第17章 決鬥第328章 對決(3)第103章 喜鵲盤旋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210章 宴樂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329章 對決(4)第238章 出口(上)第18章 謝謝衣服第93章 人道第194章 月牙河(2)第20章 高陽辯機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171章 天機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76章 拜師(一)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127章 驚變第304章 訴衷情第156章 抓賊(4)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51章 蕭聲咽(上)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90章 暗流涌動第344章 動機2第52章 簫聲咽(下)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202章 斷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