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泗州緊鄰應天西北,有了此人坐鎮,此處當可無虞’朱元璋心道。見別處人馬不斷加入,於是再派人曉諭了方國珍後;朱元璋索性直接將此前的樞密院改作了大都督府,以便料理中外諸軍事務。此事定下後,進展雖然極爲順利,但在確定大都督一職時,朱元璋還是不由大傷腦筋費盡了思量。
‘作爲這節制中外諸軍的最高軍事長官,該由誰來擔任呢?徐達、湯和雖然在軍中聲望最高,但其常年領兵在外,顯然根本抽不出身!而胡大海、常遇春呢,此二人雖然也頗有威望;但性情過於暴躁,顯然也不適合。可是要掌管這機密要害所在,卻又非可靠親近之人無法勝任......’左思右想之下,好一番權衡下來;最後朱元璋纔將目光投在了侄兒朱文正的身上。
這朱文正自從當日跟隨朱元璋從軍後,在其悉心教導下;不但屢立戰功,兵法韜略無一不精;而且還行事大有章法,頗有聲望!尤其是此前打下集慶,要對其封賞之時;朱文正不但堅持不受,而且還主動將功勞推與他人;以幫助叔父籠絡人心......因此對這個視若養子的侄子,朱元璋自然是十分放心。由於朱文正在此前的樞密院同僉任上便已多有建樹,是以提議一出;不但應天上下俱都贊同,既是遠在慶元的方國珍也特意派人趕來了應天道賀。這朱文正卻也不負衆望,上任後不久;便將軍務整飭一新,各處人馬無不唯命是從。
看看軍中各處俱都井井有條,眼下又外無戰事;朱元璋這才抽出身來,專心研判起了劉基當日所獻的奏摺。在這《時務十八策》中,由於許多道理早就深諳與心;朱元璋也一直都在身體力行;只是對於策十所講的‘以耕備戰’理念不得要領,所以始終也無從下手。好在眼下應天人才濟濟,就此事與李善長等人商議後;衆人不但很快就看出了所指的正是屯田之法,而且還講出了此法來由及具體舉措。
原來:這屯田制起先本是西漢時,晁錯爲解決軍隊長途給養不便所創。具體做法爲:國家先將治下所有無主荒地收歸國有,然後交與無地農民負責耕種;所得收穫,則按比例與國家分成。後來三國時期的曹操也採用了此法後,在其基礎上又增加了軍屯內容;即以士兵六十人爲一營,一邊戍守,一邊屯田。此舉推出後,不但使地方駐軍能在交通不便時自力更生;而且還能使國家在防守時又不致浪費人力。因此,由於完全解除了糧草供給的後顧之憂;曹操這纔在曠日持久的混戰之中,得以獲取最終的勝利......
此舉果然大有用處!一番講述聽完,再瞭解了其中諸多好處及巨大作用後;朱元璋遂當下便問明瞭具體規制,開始大力推行起了屯田制度。當時由於多年戰亂,許多耕地不但白白撂荒;而且由此所產生的大量無業流民也根本無法安置。是以,此舉一出;當時就得到了軍民各方的積極響應。其間,原本按古人規制:凡使用公家提供的耕具者,其收穫官六民四,若是再使用官家種子的,則官八民二;只有自備種子、耕具者,方纔公私對半分成。但朱元璋爲了更好地推行屯田制,不但爲墾荒者提供了種子、耕具等一應所需;而且所得收穫也一概以對半分賬。也正是有了如此舉措,應天不但人口暴增了數倍不止;而且當年就獲得了相當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