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節 陰影(下)

先前那中年人更是附和道:“着啊,石大官人果是將門虎子,見識卓然不凡!靈州人不過生得魁梧些,卻脫不開蠻人之淺見,今日靈州人坊市一行,採買了大量貨品,連賤民常用的粗紡布都買了幾大車,坊市有傳聞,靈州人買空了半條街……啊呀,石大官人未曾親見,或許不知,靈州人用金錠銀舫還有寶石來付賬……真真的富比石崇①王愷②……”

這中年人的話音未停,旁邊一個體型不比郭彌勒遜色多少的胖子接話了,“石大官人,小的可以作證,小的有一家經營蘇繡綢緞莊,午後那衛四郎率人親赴小的店中,用了八十枚金錠支付款項,小的親眼所見,他那隨從於馬背上取下一個鞍袋,裡面滿滿的都是赤金!”

這段話猶如烈火烹油,除了最後進入閣樓的郭彌勒,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石元慶的眼睛更是閃爍着跳動的光芒,他毫無忌諱的開口問道:“我記得你,平江③周家,坊市裡有一店面,不過中流,然否?”

雖然石元慶的回覆連半點恭敬都無,周姓胖子卻聞言大喜,匆匆忙忙站起身,恨不得把自己的肚腩壓到身後去,拱腰抱拳作揖回道:“正是小的生計所在,勞大官人記掛,幸何如哉!”

“坐吧,坐吧!”石元慶故作大方的隨和應了聲,轉而說道:“連同週記綢緞莊這般小店都有八十枚金錠……靈州人今日開銷該有幾何?”

“怕是該有千萬之數……”先前的中年人喃喃自語。

石元慶坐直了身體,頗爲悠然的說道:“千萬之數不止……莫要忘記靈州人東來是爲採購食糧……古人云,小兒持金過市……莫過如此啊,城南二十里那莊子裡,靈州人不過百五之數,算上幫傭也難超三百,數千萬貫財富……他們保得住?”

有石元慶這有心人刻意引導,話題的方向開始越發詭秘,而在場人心也愈發雜亂,幾個平素口碑一般的傢伙,眼中更是閃爍着難明的光芒。

眼見閣內氣氛愈發不堪,郭彌勒感覺自己該盡的心意也已經盡到,卻是不想再繼續下去了,扭動兩下站起身來,“石家大郎,你等諸位儘管安坐……前樓尚有貴客,某家前去探看一二,少陪……”

石元慶說得正覺恰到興頭,有些不滿的瞥眼道:“彌勒哥哥真是掃興,莫非真的改性做了善人菩薩?”

“哈哈”郭彌勒照例用笑容掩蓋心中所想,爲了避免太過生硬,隨又解釋道:“大郎,大相國寺新近來了一位智善禪師,曾有言‘貪嗔癡使人躁,怒怨哀令人傷,皆不利養生’,愚兄頗有些感悟,不想妄行招逆,還想多活些年份,靜覽這世間繁華!”

他這話算是老成持重,但很顯然,類似佛偈的話語是入不了石元慶的耳朵的,這石家的庶子同樣笑着答道:“彌勒哥哥既然不願摻合某這紅塵俗事,便要堅持到底……莫要哪日改弦更張,那可要貽笑方家……呵呵!”

這話表面說得和氣,但內裡陰惻惻的寓意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得出來,郭彌勒心中有些不爽,卻也不做辯解,只是隨意拱了拱手回了一句,“多謝賢弟提醒!諸位盡情吃喝,有甚子需要,只管招呼,恕郭某不奉陪!”

言罷也不顧衆人後話,便出門而去,甚至還記得隨手在身後把門掩住。

作爲胖人,他的腳步當然不快,心思沉穩之下甚至還有餘暇傾聽身後傳出的動靜,隱約聽見石元慶毫無顧忌的在小閣內說着,“石某隻想爲家父討回榮耀,伍教頭該是想爲兄弟復仇,靈州人有數不清的財富……靈州人或許戰力不錯,終究失之於人數太少……明日夜晚,吾等只需召集兩千人,拿下靈州人……即可盡享節日之樂,便是皇帝有所耳聞,亦不會苛責……”

郭彌勒腳步一頓,暗暗爲這石元慶的膽大妄爲而心驚,同時又在揣測——靈州人果如石元慶所說那麼容易對付嗎?當今皇帝雖說性子偏軟,卻也不是眼界狹隘之人,朝堂上更是彙集了天下智慧之士,他們會不清楚靈州人的底細?

如果他們都不清楚靈州人的底細,爲何堂堂國舅會被下牢關押,幾大宰輔都無異議?如果他們清楚靈州人的底細,那麼靈州人的實力該有多強?還有……石保吉把這個庶子拉回東京想要作甚?爲了試探靈州人的手段如何?就憑藉屋子裡那些商賈之輩還有幫會中人?

扶了扶腦袋上有些歪了的員外帽子,郭彌勒打定了主意——絕不摻合與靈州人相關的事情,至少在摸清靈州人的底細之前,絕不妄然行事。

而他身後的餐室內,石元慶與一衆人相談甚歡。

平江周家的主事胖子侃侃而談,“大官人若是能出頭統帥,我周家出二百人助陣,其中半數爲山越蠻人,莫看他們習性野蠻,卻是浴血而戰之好手!若事成,某亦不貪,只求能夠分得一些寶石……”

“好!”石元慶大喜,“周主事果然識大體,難怪平江周家興旺昌盛!區區寶石而已,不值某家一顧,若果能克敵制勝,則戰利之物任君自取!不妨告知諸位,此番召集衆人,石某隻求爲家父正名——那靈州人等藐視我宋人在先,若不能施之以回報,則某等宋人威信何在?”

這廝也是有一番口才的,明明心中是想借着幫助父親的名義提高自己在家族中的威望,嘴上卻是把私怨與國仇混淆在了一起。

不過,此時宋人就吃這一套,至少市井中人很難分清其中的名堂。

一個青白臉手長腳長的傢伙站了起來,抱拳一揖,慨然道:“石大官人,某家呂祁,乃鹽幫汴京舵頭,若果如大官人所言,呂某願調集幫衆五百人襄助,不求甚子珠寶玉石,只是……逢戰時,若有損傷,喪葬之餘,請石大官人爲死傷者求一個軍伍告身!”

這呂祁的話音一落,未等石元慶開口,呂祁對坐的一個粗壯漢子甕聲甕氣的喝道:“石大官人,俺是排幫京舵張四六,幫中人等亦不遜色分毫!不過,俺排幫苦哈兒比不得呂刀兒麾下鹽蟲,不求甚子軍伍告身,只求得些賞錢以供家中耗費,可否?”

“哈哈!好!就依兩位所言!這次事,某家出頭統帥,現已聯絡禁軍兩曲人馬主攻,又有諸位賢人助陣,何愁大事不成?”石元慶爽然一笑,他纔不擔心有什麼付出,所謂軍伍告身,對他這個石家庶長子來說,不過一句話的事情,而錢財更是無謂之物,若是剿滅靈州來客,他必能得到父親石保吉刮目相看,屆時什麼名望財富得不到?

隨着幾個人彼此之間話語的進行,人的慾念被挑動起來之後,無論是富商也好,幫會中人也罷,原本因郭彌勒退場而冷下來的心思沸騰了起來,氣氛開始熱烈起來。

什麼城東的富源鏢局,什麼據說建州望族邷家背景的茶商,什麼北地大名府專門販賣皮貨的大賈,什麼西蜀馬幫的藥草商人……都開始動起了心思。

因爲各家所長並不相同,倒是沒多大爭執,有提供戰鬥人手的,自然就有提供武器或者各種後備支持的,比如說衆多人集合時候的吃食之類——當然,沒人能提供鐵製盔甲和牀弩之類的‘重兵器’,這兩樣東西是宋王朝的禁品,尤其在皇城腳下,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違。

這些人有的希望與石家結一個善緣,有的看中了靈州人的財富,更有的希望自家能夠藉着石家的梯子在趙宋朝堂上爬上一兩格……總而言之,這些人都是不甘寂寞且又有些能力的傢伙,有石元慶這個高官之子牽頭,你一言我一語的訴說開來,豐頤樓內這處頗爲偏僻的隔間裡愈發熱鬧了起來。

在所有這些人看來,湊夠了三千敢戰之人,配上朴刀和獵弓,又有石元慶這樣一個將門子弟統領,對付不過百多個的靈州蠻人,實在是重錘砸雞子——沒什麼值得擔憂的。

只是……事情真的會如同他們所料嗎?

………………………………

注:①石崇,(249-300年),字季倫,小名齊奴,渤海南皮人(今河北滄州南皮),西晉開國元勳石苞第六子,入官場之後極爲貪婪,用搜刮民脂和掠奪商戶財產等手段獲取了大把財富,後因與王愷鬥富而留名史冊。

②王愷,與石崇同時期,晉武帝的舅舅,與石崇鬥富而留名。

③平江,指蘇州。太平興國3年(978年),吳越納土歸宋,始恢復蘇州建制,在這之前蘇州爲吳越國治在,稱中吳府,中吳軍隊則稱爲平江軍,所以在當時,北人(宋人)稱蘇州爲平江府。

第九十八節 倒計時(八)第三十七節 訓斥第六十五節 利人利己第九十六節 初雪(下)第十節 戰後第一百三十節 後續第五十三節 來人第一百零九節 杜衍入莊院第四十二節 夜晚與白天第六節 貼心的第二節 會州(上)第十八節 烤肉味第九節 沙漠之城第五十八節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二十八節 殺與罰(上)第四節 會州(下)第四十一節 人心(下)第三十九節 屈服第一百零七節 陰影(下)第二十四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三)第五節 夏州議(中)第十九節 桌邊話第五十六節 會議(四)第五十七節 會議(五)第二十六節 荒草圍繞的雅典第九十八節 叔與侄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第六十八節 整理第十節 廟算勝負手第四十七節 西德克諾德的憂慮 (中)第三十六節 速戰(中)第五十七節 問路石如何處置第六十七節 修整(下)第一百二十五節 雪色,血色(六)第三十五節 速戰(上)第五十八節 聲音第三十二節 守衛與細作第五十九節 浪戰(三)第七十四節 細節交接第五十二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中)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四十三節 觸戰第十六節 傾談第五十七節 浪戰(一)第十節 修養、籌備與決定第八十六節 談話(中)第二十四節 悲催的與幸運的第二十八節 內與外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五十七節 問路石如何處置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十三節 談話第三十五節 晨話 (上)第五十八節 試探第六節 夜晚與傳承(上)第五十二節 爭議(上)第二十六節 重刀宰羊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二十五節 告別與交易第四十九節 中場(上)第二十三節 亂石山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一百零八節 開拔第七十五節 新兵營的變化第四十三節 見聞(一)第十八節 夜議(四)第一百零二節 開洞第九十三節 見訪客(三)第一百零三節 日常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五十節 鄭三七(上)第八十三節 大婚(中)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一百一十八節 分派與解說第四十一節 角鬥士第四十六節 偷戰(二)第五十九節 紛擾與商議第三十七節 情報與決策(四)第七節 衛慕乙黑的抉擇(下)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十三節 鏡湖邊(下)第三十八節 心不平第八十七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上)第一百二十一節 雪色,血色(二)第五十三節 來人第二十四節 海面上收稅的傳教士第四十六節 綏州瑣務第四十節 人心(中)第二十九節 殺與罰(下)第二十二節 哥舒第四十二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三十三節 混亂第一百零九節 冬至節第一百一十五節 人才餘奎(上)第十四節 交流與互評第八十二節 劫富濟貧寫在二百萬字之後第六十八節 交鋒(下)
第九十八節 倒計時(八)第三十七節 訓斥第六十五節 利人利己第九十六節 初雪(下)第十節 戰後第一百三十節 後續第五十三節 來人第一百零九節 杜衍入莊院第四十二節 夜晚與白天第六節 貼心的第二節 會州(上)第十八節 烤肉味第九節 沙漠之城第五十八節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二十八節 殺與罰(上)第四節 會州(下)第四十一節 人心(下)第三十九節 屈服第一百零七節 陰影(下)第二十四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三)第五節 夏州議(中)第十九節 桌邊話第五十六節 會議(四)第五十七節 會議(五)第二十六節 荒草圍繞的雅典第九十八節 叔與侄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第六十八節 整理第十節 廟算勝負手第四十七節 西德克諾德的憂慮 (中)第三十六節 速戰(中)第五十七節 問路石如何處置第六十七節 修整(下)第一百二十五節 雪色,血色(六)第三十五節 速戰(上)第五十八節 聲音第三十二節 守衛與細作第五十九節 浪戰(三)第七十四節 細節交接第五十二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中)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四十三節 觸戰第十六節 傾談第五十七節 浪戰(一)第十節 修養、籌備與決定第八十六節 談話(中)第二十四節 悲催的與幸運的第二十八節 內與外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五十七節 問路石如何處置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十三節 談話第三十五節 晨話 (上)第五十八節 試探第六節 夜晚與傳承(上)第五十二節 爭議(上)第二十六節 重刀宰羊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二十五節 告別與交易第四十九節 中場(上)第二十三節 亂石山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一百零八節 開拔第七十五節 新兵營的變化第四十三節 見聞(一)第十八節 夜議(四)第一百零二節 開洞第九十三節 見訪客(三)第一百零三節 日常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五十節 鄭三七(上)第八十三節 大婚(中)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一百一十八節 分派與解說第四十一節 角鬥士第四十六節 偷戰(二)第五十九節 紛擾與商議第三十七節 情報與決策(四)第七節 衛慕乙黑的抉擇(下)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十三節 鏡湖邊(下)第三十八節 心不平第八十七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上)第一百二十一節 雪色,血色(二)第五十三節 來人第二十四節 海面上收稅的傳教士第四十六節 綏州瑣務第四十節 人心(中)第二十九節 殺與罰(下)第二十二節 哥舒第四十二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三十三節 混亂第一百零九節 冬至節第一百一十五節 人才餘奎(上)第十四節 交流與互評第八十二節 劫富濟貧寫在二百萬字之後第六十八節 交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