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

換做是互聯網泡沫巔峰時期,像英偉達這種公司,其背後的投資人壓根不會想着出售。

互聯網的寒冬影響的絕對不僅僅只有硅谷的互聯網公司們,還包括通信行業、傳統計算機行業的這些企業。

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通信行業的巨頭思科市值暴跌,這是泡沫破裂的結果。

其原因要遠早於2000年,早在1996年阿美利肯電信法生效後,政府制定了有利於通信公司擴張的商業政策和稅法,這導致通信行業的產能增長遠遠超過了需求的增長。

而去年阿美利肯4G頻譜拍賣重新舉行,原本的拍賣勝利者無力支付高達10億美元的最終成交價,而二次拍賣的價格僅有2.8億美元。

該4G頻譜拍賣事件被彭博社挖出來,認爲是通信行業泡沫破裂的前奏。

大洋彼岸的寒風吹到華國幾乎沒有時差,不僅僅大陸地區受到嚴重影響,香江地區、霓虹、高麗這些新興市場的互聯網相關企業同樣受到嚴重影響。

一時間環球同此涼熱。

原本投資人能夠容忍你不追求營收和利潤,把精力放在做好產品贏得用戶上。

反正投資人和創業者,想的都是到納斯達克或者香江市場上市,先圈錢再說能不能盈利。

現在互聯網公司是一個坑,這已經成爲了共識,再想去二級市場割韭菜幾乎不可能。

華國當下頂流的互聯網公司,搜狐、網易和新浪,想去納斯達克上市,納斯達克都明顯表現出了不歡迎的態度。

其中新浪被質疑的最嚴重,華國的三大門戶網站只有新浪背後沒有周新的投資,連周新都不看好新浪,他們又靠什麼來說服美股的投資人呢?

至於網易和搜狐的上市路同樣艱難,原本他們都是趕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上市,現在再想上市,負責上市的保薦人給出的建議是,能否讓Newman幫他們設計一款產品,好作爲上市前的噱頭。

爲了上市,網易退了一步,選擇在港股上市,比原本2020年才登陸港股市場要早了足足二十年。但是網易在港股上市能否成功還未可知。

由張朝陽掌管的搜狐則堅持要在納斯達克上市,整個搜狐的高管團隊密集路演。

從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到法蘭西的巴黎和德意志的柏林,搜狐高管團隊幾乎每天除了飛機就是在路演。

他們的路演宣傳方針也非常明確:“我們是華國的搜狐和Quora。”

阿里天使輪融資的最大股東高盛,正在和新興投資接洽,他們希望把自己手上阿里的股份以一個合適的價格全部轉讓給新興投資。

在互聯網大會上,周新和傑克馬相談甚歡,表示願意以一定溢價從高盛手裡把阿里的股份買過來。

蔡崇信在聽完周新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後,堅定要促成此事,有他在其中斡旋之下,高盛、新興投資和阿里在進行三方談判。

當時納斯達克指數下跌已經很明顯了,但是高盛仍然希望獲得足夠的溢價,他們是以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里46.7%的股份。

也就是說高盛對阿里的估值在一千萬美元左右。

在吳世強的主導下,新興投資願意以20%的溢價從高盛手裡買20%的股份。

高盛遲遲不願意,他們希望有50%的溢價。

對風險投資來說,一般追求的是數十倍的收益,高盛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阿里的創始人團隊堅持之下,高盛亞洲並不想出讓阿里的股份。

三方談判進行多輪後,高盛和新興投資都不願意讓步。等到一季度結束的時候,互聯網徹底雪崩,高盛表示你要買可以,還是以百分之二十的溢價,得把我手裡的股份全部買過去。

六百萬美元阿里46.7%的股份,吳世強發郵件給周新請示的時候,周新只回了一個字:買。

這筆交易完成後,給周新帶來的興奮程度還不如收購英偉達一事。

不過新興投資順利成爲阿里和騰訊背後的大股東,頗讓周新有種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的豪情。

越是如此,周新越清醒,他知道自己已經拿了太多,能力和責任是對等的。

他需要表現出對應的價值,表現出沒我不行的價值。

在互聯網公司的創業過程中,創始人被踢出局的現象屢見不鮮,投資機構一般不會被踢出局,只是會不斷被稀釋股權。

新興投資無論在阿里還是騰訊,股份佔比已經很接近百分之五十了,因此這兩家企業的創始人都無法接受給新興投資優先跟投的權力。

甚至無論蔡崇信還是曾李青,他們內心都想好了,在和新興投資合作蜜月期結束後,要勸老闆,在後續的融資過程中稀釋新興投資的股權。

當然也許傑克馬和pony馬早有相同的想法,只是沒有告訴他們。

“企業類QQ事關騰訊的生死,今天企業類qq在粵省電信開始啓用,後臺工程師要隨時關注bug情況。”pony馬臉上寫滿了嚴肅。

QQ秀由於缺乏支付方式,產品很快做出來了,但是還沒有正式上線。

在當下,qq缺乏地推的能力,或者說騰訊還沒有意識到地推的重要性。

和QQ秀相比,企業類qq的進展要快得多。

12月底pony馬和周新聊完,在互聯網大會結束後回到鵬城就開始啓動企業類qq的開發過程。

從周新那裡拿到220萬美元后,他們可以擴充服務器和寬帶資源,更多的開發工程師可以把精力放在開發上,而不是硬件運維。

短短兩週時間,企業類qq開始在內部啓動內測。

2月完善了代碼加密和本地化部署工作,騰訊利用自己內部資源找到了粵省電信作爲第一家試點公司。

千禧年,移動、鐵通、聯通這些都是弟弟,電信纔是通信行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這裡的巨無霸是指員工數量,根據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2001年發佈的《2000年通信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電信全國有40萬員工,而移動只有11萬。

粵省電信員工數量同樣過萬,對於如此龐大的組織來說,他們對於一切有利於管理的方式都是持歡迎態度。

騰訊本身也是鵬城著名的互聯網公司,因此企業類qq以100萬元本地化部署的價格成功打入電信。

後續每年的維保費用是10萬元。

也就是說,這不是一筆一錘子買賣,後續騰訊還要不斷提供優化迭代服務。

對電信來說也不貴,平均每個員工成本也就不過十元左右,我自己從外面買一套郵箱系統都不止這個價格。

對騰訊來說,這是歷史性的第一步,他們首次通過qq這個產品實現了盈利。

而且電信意味着樣板工程,他們在粵省電信做的好,那麼意味着他們可以把這套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省份的電信公司,複製到移動、聯通這些公司去。

“張總,我們認爲企業類qq非常契合我們的管理風格,恭喜你們找到了qq的盈利方式。

我們希望收購企業類qq,不僅僅是本地化部署,我們希望收購企業類qq的源代碼。”粵省電信的負責人找到張志東,表示希望收購企業類qq。

要知道騰訊在沒錢想把qq賣掉的時候,不僅找了中北傳呼,也找了粵省電信。

當時粵省電信由於看不懂qq的價值,他們不願意收購qq。

而今時不同往日。

本地化部署的企業類qq,實現了大文件傳輸、自建羣組、本地打卡、組織架構通訊錄等等,大量根據企業需求專門定製開發的需求,讓企業類qq非常好用。

粵省電信內部有統計過,原本員工之間聯繫靠電話、郵箱和直接去辦公室。

自從有了企業類qq之後,郵箱的使用率直線下降,一個月之後,全省上萬的員工,已經沒有人再用郵箱。

大家都養成了到公司之後第一件事是打開qq的習慣。

不打開不行,得打卡。

電信的獨特優勢讓他們不同城市的公司間,可以進行大文件傳輸。

企業類qq的成功讓粵省電信的領導萌生出直接購買企業類qq的想法,在他看來100萬元部署太值了。

粵省電信如果購買了企業類qq,然後推廣到其他省份,乃至電信總公司,這也是他的政績。

該要求自然被騰訊婉拒了,他們能夠拿到數據,騰訊難道拿不到數據嗎?

企業類qq本地化部署沒錯,但是運維還是騰訊在幫他們做,騰訊從後臺數據都能看出來,這款軟件有多成功。

簡單來說,短短一個月時間,系統裡的數據存儲數量突破了1T。

要知道這裡面大多數都是文本數據,圖片數據和視頻數據極少。

企業類qq在粵省電信的成功,讓pony馬決定大肆推廣該業務。

“pony,從粵省電信的數據來看,企業類qq毫無疑問是一款成功的產品。

它能夠從企業管理的角度,極大程度提高大企業員工間的管理效率,同時也有利於管理者對企業的直接管控。

不過我認爲在這個階段需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個是企業類qq容易被複制,尤其是你提到了你現在的唯一客戶是粵省電信,如果電信自己開發類似的軟件,要怎麼辦?

被模仿是互聯網行業無法擺脫的宿命,qq是借鑑ICQ誕生的,它的創新無法擺脫被其他企業模仿的命運。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進一步優化企業類qq,現在只是階段性勝利,只要是軟件,那它的優化就沒有盡頭。

在我看來,你需要爲企業類qq尋找更多的附加值,粵省電信是一個很好的觀測樣本,你們現在是他們的供應商,還要負責企業類QQ的運維工作,那麼你們可以借這個機會多和粵省電信的中層和底層員工聊聊。

進一步挖掘來自使用者的真實需求。這也是避免被後來者幹掉的最好方式。”

Pony馬幾乎每天都要給周新發一封郵件,周新會視情況回他的消息,一般會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回一封郵件。

“Newman,你的擔憂很有道理,最近粵省電信想收購企業類qq,被我們拒絕後,他們內部好像啓動了類似的開發項目。他們想做和企業類qq差不多的產品,目前在進行內部論證。

我們最近又談下來兩個客戶,一個是香江的和記黃埔,他們在香江和粵省有大量的業務,另外一個是鵬城對外貿易總公司,他們的需求會更復雜。

鵬城對外貿易總公司希望把企業類qq開放給所有對外貿易的中小企業使用,他們把企業類qq部署在他們的機房裡,然後以賣服務的形式賣給鵬城做對外貿易的中小企業使用。

他們的信息技術部門在聽說粵省電信的事之後,去粵省電信圍繞着企業類qq進行了好幾次交流,同時也看過粵省電信的企業類qq。

在看過之後,他們希望我們能夠給他們開放通訊錄更多的自主權。

我們現在是在本地化部署的時候就根據對方公司的架構建立好目錄,然後企業只能添加員工或者調動員工,部門的改動需要在後臺進行修改。

對外貿易總公司希望把這部分自主權給他們,他們可以自己在下面添加子公司。

比如A公司要使用企業類qq,那麼他們需要繳一定的費用,對外貿易總公司就會給他們開放權限,然後他們就可以作爲一個部門加入到對外貿易總公司的通訊錄裡來。

這些中小公司,單純爲了聯繫上對外貿易總公司某個負責人,都會願意掏這筆錢。

而對對外貿易總公司的信息技術部門來說,他們相當於爲公司實現了創收。因此他們對企業類qq非常迫切。

對你上次和我提到的兩個問題,我經過了思考,被借鑑無法避免也不用避免。

寧願自己開發企業類qq,也不願意直接從騰訊手裡買成品的一定是大企業,而且是有很強開發能力的大企業,這些企業在騰訊的目標客戶中只是小部分。

大部分還是像和記黃埔、對外貿易總公司這樣,沒有太多開發人員,需要藉助供應商力量滿足內部互聯網服務需求的公司。

騰訊的目標客戶是這些公司,我們只需要把產品做的比其他公司都更好,我們就不懼怕任何挑戰。

另外就是騰訊打算思考如何企業類qq要如何優化,能夠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

對外貿易總公司這件事讓我意識到,中小企業的需求同樣重要,華國的大公司是有限的,這部分的需求同樣是有限的。

另外就是和記黃埔讓我意識到,香江也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企業類qq需要打入香江市場。

阿美利肯將會是更加龐大的市場,我打算在大陸和香江兩地充分鍛鍊隊伍後,今年下半年帶着企業類qq進軍硅谷市場。”

周新收到pony馬的來信後感慨,對方的資源也不少。和記黃埔可以是因爲盈科資本的緣故。盈科資本的創始人是李家城兒子,像這種一百萬元的小單子給騰訊再容易不過。

更別說企業類qq這款產品,現在在國內確實是獨一份的存在。和後來釘釘、飛書、企業微信都在搶佔企業辦公市場不同,現在市面上只有企業類qq能夠滿足用戶需求。

但是能夠談下對外貿易總公司沒有那麼容易,對外貿易總公司的前身可是鵬城的外貿局。

也正因如此,他們才這麼有自信,只要他們有企業類qq,這些鵬城的中小企業會爭先恐後地想要加進來。

他們部署就一百萬,從中小企業身上收費至少也是上千萬。

周新對粵省電信反應這麼快有點意外,他在回信的時候並不知道電信提過要收購企業qq的事情。

他只是記得後來qq和移動合作過程中,移動想要把移動qq收購,被拒絕後,移動說要做一款叫飛信的產品。

飛信和移動qq合併,合併後的產品叫飛信qq,飛信需要佔據70%的股份。

騰訊又拒絕了,拒絕之後移動單獨搞了個飛信出來。

也是記得這件事,所以周新估計電信的尿性和移動差不多,早晚會忍不住想收購,收購不成自己做類似的產品。

只是沒想到這麼快,才用了沒多久就打算自己搞。

因此互聯網的寒冬只是資本市場的寒冬,計算機相關技術的進步依然存在,從個體到企業,他們信息化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

“我們需要一款與衆不同的遊戲來讓玩家們興奮,火烈鳥已經很久沒有在遊戲界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這是火烈鳥第一款網絡遊戲,也是我們成立以來最多人花了最長時間做的一款遊戲,你們有信心嗎?”

周新爲外界所熟知的身份是產品經理,很多人會忽視他遊戲製作人這個身份。

特別是在quora之後,大家提起Newman,都是最優秀的產品經理。

但是對於斯蒂芬和阿什利二人來說,周新遊戲製作人的身份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有憤怒的小鳥和植物大戰殭屍兩款成功遊戲在前,火烈鳥在業界算得上知名遊戲開發商了。玩家們經常在拳頭遊戲火烈鳥專區問他們什麼時候發行續集。

換做是其他遊戲公司,早就發行《憤怒的小鳥2》了。

拳頭遊戲上市後,斯蒂芬和阿什利會對周新把拳頭遊戲剝離出去單獨上市而不忿,心中有怨氣。

在quora以700億高價出售後,這種不忿消散地差不多了。

加上火烈鳥已經讓他們實現了財富自由,二人把精力全部放在了遊戲製作上。

“是的,Newman,你的創意太棒了,堪稱完美的遊戲機制。

和主流的槍戰類、RPG類這些遊戲截然不同,我們這款遊戲是截然不同的類型。”阿什利顯得格外興奮。

因爲他們今年要帶這款遊戲去參加5月11號在洛杉磯會議重心舉辦的E3大展。

E3大展也是遊戲行業最知名的展會。

去年拳頭遊戲參加了,今年拳頭遊戲是組織方之一,大量和遊戲開發商們的談判也會在E3展上進行。

“這應該也屬於塔防類遊戲的一種,這是變種的塔防類遊戲。”約翰遜說。

“是的,我們在很多地方進行了創新,不僅僅是遊戲這麼簡單。

無論是遊戲內容還是收費方式都和之前的網絡遊戲截然不同。”周新說。

現在網絡遊戲的收費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時長收費制,也就是說你玩多久收多少錢。

少數是採取月卡收費的方式,買一張月卡,這個月內無限暢玩。

至於道具收費,免費玩家是付費玩家的NPC,這種玩法要等到華國的遊戲公司們探索出來。

“我還是覺得時長收費是一種更好的模式。”約翰遜說。

“時長收費並不是所有玩家都能接受。

我們的遊戲是PVP模式的遊戲,需要有足夠多的玩家才能支撐起我們的天梯體系。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玩家,玩家基數夠大,自然會有足夠多的付費用戶誕生。

在quora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quora從一開始就對所有用戶收費,那麼它肯定發展不到今天,也不會有quora金選這樣的收費項目誕生。”

阿什利贊同道:“我們已經設計了非常精妙的體系,在這套體系裡,玩家數確實是最重要的。

從5月到9月的天梯分數競爭,角逐出最後的100位玩家邀請到現場舉辦比賽。

然後最終的勝利者們按照比例分得整個獎池。

我在這上面贊同Newman的看法。”

“不用想這麼多,和免費模式相比,時長付費只是蠅頭小利。”

周新對火烈鳥的現狀很滿意,他只需要把想法大致提出來,他們能夠很好的把他的想法進行落地。

最終做出來的效果雖然和他記憶裡的遊戲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遊戲性上沒有區別。

甚至有讓他眼前一亮的新設計。

至於爲什麼做這款遊戲,主要還是讓硅谷和華爾街看看玩家們的消費能力。

拳頭遊戲將作爲這款遊戲的登錄器,要抽百分之三十的水,爲後面要走拳頭遊戲渠道的網絡遊戲們定下分成的規矩。

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63章 交易第296章 質疑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30章 高估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88章 規模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298章 回國第222章 ipod zero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62章 約會(6k)第164章 在申海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完本感言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30章 訪談2第189章 A1E芯片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41章 意外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86章 支付令牌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44章 NewPay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05章 ipod發佈第252章 Mphone2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345章 訪談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53章 雙線操作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80章 三條路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84章 發佈會第149章 條件第280章 三條路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40章 IPO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90章 Matrix第341章 意外第247章 攪局者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64章 公有云第252章 Mphone2第123章 CAAS
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63章 交易第296章 質疑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30章 高估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88章 規模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298章 回國第222章 ipod zero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62章 約會(6k)第164章 在申海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完本感言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30章 訪談2第189章 A1E芯片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41章 意外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86章 支付令牌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44章 NewPay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05章 ipod發佈第252章 Mphone2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345章 訪談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53章 雙線操作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80章 三條路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84章 發佈會第149章 條件第280章 三條路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40章 IPO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90章 Matrix第341章 意外第247章 攪局者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64章 公有云第252章 Mphone2第123章 C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