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銷量

“實際上我並不願意看到這一幕。”周新說。

李靜宜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周新,她問道:“爲什麼?

這兩家企業的合併將會造就一家在搜索引擎領域的實質壟斷企業。

我記得新興投資同時是這兩家企業的股東方,尤其是百度的第一大機構股東。他們合併之後能夠享受到的溢價還是很可觀的。和一年前互聯網行業萬物蕭條相比,今年的納斯達克要好上不少。”

李靜宜在舊金山呆了差不多一整年時間,跟在周新身邊,有了接觸大量信息的機會。

硅谷的創業信息、投資機會會由新興投資彙總向周新彙報,資本市場動態則是由新興資本管理向周新彙報。她也不是剛到阿美利肯的小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敏感度。

周新說:“有好幾個原因,前面之所以和你說我不在乎這點收益,是出於看樂子的心態。

我希望看到搜索引擎領域不是一家獨大。有兩家企業競爭會比一家更好,看樂子只是表象。內在則是我認爲這個領域的潛力巨大,我不太希望出現一家企業獨佔市場的現象發生。搜索引擎在當前是一個不亞於操作系統的領域。

這樣的企業誕生後,早晚會進入到我旗下企業所在的領域。雖然我不畏懼競爭,但是這種事情總是令人厭煩。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拖的越久,搜索引擎的價值就會越被看到,那麼他們再想合併,我手裡的籌碼也就越值錢。

現在能夠給我帶來的利益遠遠無法和幾年後相比。”

李靜宜作爲計算機相關項目的碩士,阿美利肯的碩士是項目制,這種項目制碩士和博士相比,更像是認證而非學位。

她很瞭解搜索引擎技術,日常和周新的交流中,知道對方對互聯網的看法,搜索引擎公司同時掌握數據、算力和大量精通算法的工程師,確實能夠迸發出海量的能量。

而周新旗下的研究機構只具備其中的後兩項,算力和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羣體。

李靜宜問:“你作爲百度的大股東和谷歌的股東之一,可以阻止他們合併。”

周新說:“首先我做不到,我手裡沒有百度和谷歌任何一家公司的控股權,原本谷歌和百度合併的反對方只有我和Robin,現在Robin接受了,只有我一個人,是沒有百度控制權的。

除了我以外所有股東都希望合併,除非我去溢價收購百度一些投資機構手裡的股份,但問題是Robin鬆口之後,大家都知道百度要和谷歌合併,沒有人會願意把股份賣給我。

我親自下場做這件事,會有很多負面影響,比如Robin對我的不信任,我拿到了百度的控制權,我和Robin之間的關係,未來百度的運營是繼續他來,還是直接把他幹掉?另外我是否真的能夠收購成功?其中高盛還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阻止我對百度的控制。

而且也來不及,Robin和我說的時間太晚了,我想做這些事也來不及了。

所以算了吧,靜看這件事的發生吧,Robin早晚會後悔的。

在我看來,百度吞併谷歌也好,谷歌吞併百度也罷,背後的本質都在於投資了這兩家企業的資本希望藉此牟利。

合併之後的董事長位置不過是給Robin畫的餅,即便他真的坐到了這個位置上,沒有兩年就會被趕下來的。

我不知道高盛那幫人是怎麼給他畫的餅,也不知道他們會在合併協議裡怎麼籤,但是我知道這件事絕對沒有那麼簡單。

光是我能夠想到的方式就是未來被聯邦法院以壟斷的名義起訴,起訴之後,名爲要把合併之後的百度-谷歌拆分,實際上則是要把robin趕下臺。

去年微軟不就是一樣的案例,最終比爾交出手裡對微軟的控制權,以換得微軟不被反壟斷起訴判決拆分。

這還只是我能夠想到的招數,所以即便Robin在合併前的董事會決議裡寫明瞭他不會被趕下臺,也有可能被來自更高層面的力量把他給踢出局。”

李靜宜問:“你和Robin說了沒?你說了的話,他可能會重新考慮。”

周新搖頭:“本來我想提醒他一句,但是我看他雄心壯志準備大幹一番的樣子,我還是不給他潑冷水了。”

周新能夠和Robin關係處的還行,就是因爲他從來不干涉百度的具體經營,而且會給百度一些資源。

Robin對企業的控制慾可以說是BAT三巨頭裡最強的,無論是騰訊最早的創始人團隊還是阿里最早的創始人團隊,不犯錯的情況下都能在企業幹很長一段時間。

唯獨和Robin一起最早創業的燕大校友徐勇在百度IPO前離開了百度。

並且在百度IPO前,Robin爲了保持對百度的絕對控制權,徐勇被逼離開百度的同時,還以現金大量收購了徐勇手裡的百度股份。

而在2001年的硅谷,百度和谷歌的合併是大勢所趨,所有的投資機構都死死盯着這次機會。

合併消息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的時候,華爾街的財經媒體已經把新聞報道出來了,各種援引內部人士的消息。

財經媒體們聲稱百度和谷歌的合併將造就還未上市企業中最大的獨角獸,藉此來刺激全世界的投資者們。

而周新光是看每天微信公衆號上給他推送的新聞,他就知道,百度和谷歌的合併以及後續的上市已經蓄勢待發了。

這套輿論宣傳是在造勢,爲後續上市擡高預期。

周新心想:“還是高盛有本事,這種明顯的壟斷性質的合併都能推動,獲得許可,換做是我來推動這件事早就被駁回了。

這幫華爾街的老錢爲了吃硅谷的新錢多少有點不擇手段了。”

百度和谷歌的合併只是互聯網回暖的縮影,雖然離回到90年代末的全盛時代有很遙遠的距離,但是整個互聯網企業創業環境確實在面臨着回暖。

今年年初Mphone在推出的時候,大部分人對這款產品是持懷疑態度,認爲這款產品將會是周新的滑鐵盧。

結果卻令他們失望了,上半年快結束的時候,Matrix官網公佈了銷售情況,Mphone的銷售數突破了一百萬臺。

這對一臺定價在599美元起的手機來說,絕對是巨大成功了,更別說還是Matrix的首款手機。

這樣的結果是其他手機企業能夠預料到的,大家只是在最開始對Mphone產生質疑。

諾基亞阿美利肯區的總裁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宣稱:“誰會想要一臺599美元的手機?Newman的忠實擁躉恐怕也無法接受這個價格。

不,我好像錯了,Newman的忠實擁躉們哪怕Newman把Mphone的定價標爲599美元,他們也會笑着買單,並且告訴所有人這個價格是值得的。

但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它不值這個價,只有Newman的支持者會買單。和互聯網行業不同,手機行業光靠支持者可是不夠的。”

很明顯,前三週的銷售數據出來後,他被打臉了。

在Mphone銷售數突破100萬臺的時候,媒體再去採訪他的時候,則是完全改口隻字不提之前自己不看好Mphone的事情。

“我很看好Newman,我早就預料到了Mphone會成功,它是如此與衆不同的一款產品,幾乎受到了所有年輕人的喜愛。Mphone如此高昂的定價,我還是在媒體報道里看到有很多年輕人把平時的生活費節約下來去買它。

諾基亞內部也在研究類似的手機,我們會推出比Mphone功能更加強大的手機。”

不僅諾基亞在這麼做,其他手機企業同樣試圖複製Mphone的成功。

也正因如此,硅谷的新創業熱潮是給手機開發手機上的互聯網應用。

目前常見的合作模式是,手機公司投資數家互聯網企業,然後和互聯網企業一起開發手機上的互聯網應用,互聯網應用則是由這些互聯網企業所有。

這種合作模式保證雙方利益的同時,也保證了互聯網企業會盡全力去開發互聯網應用。

“安西,這款屏幕的效果還是無法達到我理想中的情況。

第一代Mphone內置的芯片實際上非常強大,它能夠發揮遠比現在更強大的功能。

但是我們爲什麼沒有這麼做,一個是因爲內存和存儲空間太小,我們需要給微信、微博這些應用預留大量的空間。

另外一個就是屏幕,屏幕限制了發揮。只有一整塊可以觸摸的屏幕,才能讓軟件開發商們盡情的發揮他們的創意。

Mphone的生態也會有更多的企業來幫助我們一起完善,而不是僅僅依靠於自身的力量來開發應用。

現在的屏幕屏幕主要有幾個問題,一個是留影,在觸摸之後黑影的消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另外就是反饋的速度太慢了,從點擊到頁面切換不夠流暢。再者就是屏幕無法添加觸摸反饋。

清晰度也是問題。”

安西是手機業務的負責人,也是從諾基亞挖過來的,他聽完之後說:“老闆,這只是第一版的效果。

和上一代相比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了,這還不是最終的樣品,我們還會對它繼續進行優化。

其實你想要的效果就是我們想達到的效果,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

只是多點式觸摸屏本身沒有那麼簡單,我們現在在嘗試採用菱形的電容傳感器來解決這個問題,再在顯示屏上增加透明的矩形電極,我們預計一個半月之後能夠迭代出一款相對令人滿意的觸摸屏出來。”

周新完全能夠理解,這項工作沒有那麼簡單,開荒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和未來手機廠商只需要對供應商的解決方案進行整合不同,現在想要達到效果,很多關鍵的零部件需要和供應商共同研發。

像觸摸屏這種甚至需要完全由自己來進行研發。

“今年是Mphone上市的一年,也是Mphone大獲成功的一年,很高興在這裡和大家一起慶祝Mphone的銷量突破100萬臺,這只是Mphone走向輝煌未來的一個開始!

讓我們共同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來。”

周新今天之所以會來Matrix,也是因爲Matrix公司包了一間酒店開慶祝晚宴,慶祝Mphone銷量突破100萬臺。

半年100萬臺意味着Mphone走上了正軌,實現盈利只是早晚的事情。

於是周新提前了半天到Matrix,順便了解一下觸摸屏的研發進度。

對Mphone的成功,高盛感到後悔不已,高盛後悔自己當年爲什麼要給Quora開那麼高的價格,如果不是給Quora開了那麼高的價格,後續周新的創業,他們都能摻上一腳。

新芯科技看上去沒有什麼前景,高盛不會投資,他們看不上總部放在華國的半導體公司。

但是Matrix很有前景,尤其在Mphone推出之後。高盛的高管們在想,如果當年沒有給周新那麼多現金,以手機研發和生產的資金量,周新勢必需要引入外部投資。

結果現在他們只能看着一家潛力巨大的企業,而沒有辦法在其中牟利了。

周新說完後,下面的員工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只有在Matrix呆過,才知道他們對Mphone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周新對Mphone的要求用嚴苛來形容絲毫不過分,光是關於26鍵的鍵位大小都調整了不下十輪才定下最終方案。

“希望明年我們推出第二代Mphone的時候,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到時候我們還來這裡慶祝。”

今年推出Mphone肯定是來不及了,觸摸屏的問題不解決,推出第二代Mphone也不會有根本的改變。

因此今年周新只打算進行版本升級,同時推出應用商店,允許用戶自行通過電腦下載應用,然後安裝到Mphone上。

目前談好的只有蘋果的音樂商店,蘋果秋季發佈iPod之後,會順勢推出音樂商店。

周新其實是希望有一些遊戲來豐富Mphone的生態。

當前的手機遊戲完全可以做的不那麼佔內存和存儲空間,而且又能極大程度提高手機的可玩性。

而且Mphone手機商店支持收費的形式,也讓遊戲開發商們有動力把遊戲移植到Mphone平臺上來。

在這種時候就要感慨手機內置電子支付是多麼方便的一件事。

蘋果爲什麼能夠靠封閉的IOS系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和安卓分庭抗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蘋果能夠爲開發者帶來利益,這纔有無數的開發者參與到蘋果應用生態的完善中。

而Mphone在當下就會採取這樣的方式來團結開發者們了。

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88章 規模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30章 訪談2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70章 A/B股架構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232章 宿敵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338章 引爆第254章 驚豔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59章 旋轉門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66章 吹捧第123章 CAAS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70章 真Mphone4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38章 焦頭爛額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184章 發佈會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91章 上架感言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21章 看穿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184章 發佈會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338章 引爆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76章 慢就是快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97章 畢業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32章 宿敵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70章 A/B股架構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47章 反響強烈第106章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05章 ipod發佈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54章 驚豔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
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88章 規模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30章 訪談2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70章 A/B股架構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232章 宿敵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338章 引爆第254章 驚豔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59章 旋轉門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66章 吹捧第123章 CAAS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70章 真Mphone4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38章 焦頭爛額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184章 發佈會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91章 上架感言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21章 看穿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184章 發佈會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338章 引爆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76章 慢就是快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97章 畢業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32章 宿敵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70章 A/B股架構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47章 反響強烈第106章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05章 ipod發佈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54章 驚豔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