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

和比爾蓋茨相比,鮑爾默和周新並沒有什麼私交,他和這位硅谷新秀打交道的次數寥寥無幾,在一些機構組織的會議上,他很難把這位穿着隨意的華裔男子和Quora、NewPay、Mphone這些改變互聯網生態的產品聯繫到一起。

最讓鮑爾默佩服的一點在於,周新不僅自己做產品經理戰績驚人,作爲投資人眼光同樣頂級,能一眼看出互聯網創業公司背後的價值。

因此每次和比爾蓋茨聊到周新的時候,他都會想起最開始周新剛來硅谷的時候,在微軟實習過。鮑爾默時常會想如果當年周新留在微軟工作,微軟市值早就重回巔峰了。

“那我就放心了,如果是Newman最喜歡的現金交易模式的話,微軟可能還需要通過一些融資來募集資金,我相信華爾街對微軟收購微博這個項目會很感興趣,但是這畢竟需要時間。

既然Newman願意接受股權互換,那我們完全可以先簽協議,然後再獲得納斯達克交易所的許可。”

站在未來的角度去看2004年,這是一個強勁復甦的年份。從華國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在2005年寫的一篇分析報告可以看出:

“2004年世界經濟呈現出強勁復甦態勢,多數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都超出預期。儘管存在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是近三十年來最快的。”

關鍵原因在於阿美利肯在納斯達克泡沫破裂後一系列的擴張性財政政策,這導致市場上的流動性空前。

用人話說就是大家有錢,缺好項目,微博不愁沒有能出高價的買家。

鮑爾默話鋒一轉:“Newman不愧是產品大師,之前微信的微信紅包我還沒有太大感覺,但是他們在前不久聖誕節的時候推出的微信送花活動,讓我有種還能這樣玩的感覺。

從互聯網的邏輯來看,我只是送了一串信息給我妻子,但是她確實能夠拿着這串信息去沃爾瑪、麥德龍又或者是其他連鎖花店取到一束花。

這種創意迅速讓微信支付在大衆範圍內普及開來,已經形成了某種規模效應。

總感覺Newman和其他互聯網產品經理,大家的思維邏輯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他站在更高維度擁有着無窮創意,隨意開火。”

微信送花在聖誕節前兩天推出,剛推出的時候沒有引起太多波瀾,因爲時間短,做了大量廣告投放但是真正用起來的用戶有限。

一直到聖誕節的時候,被微信送花打動的用戶們開始在各類社交媒體,像微博、朋友圈、臉聊等等上面分享自己的微信送花故事後,這個產品迅速爆火出圈,成爲互聯網產品的又一頂級案例。

和聖誕節相比,元旦的時候微信送花增長了100倍,到了情人節之後,這個數字再次增長了三倍。

“很經典的Newman風格,梅琳達吵着讓我也用微信送束花給她,然後她又去超市用微信支付完成了一次付款後成功領到了花。

頂級營銷手法,用戶自己出錢,微信支付只用花營銷費用,短短一週時間就完成了百萬級的初始用戶積累。

這招估計其他獲得二維碼技術許可的電子支付軟件都沒有反應過來,本來以爲自己的競爭對手是NewPay,結果沒想到Newman旗下還有另外一家電子支付平臺,而且這家電子支付平臺一出手就成爲了電子支付市場佔有率第二的存在。”比爾蓋茨說。

微信送花並不是在微信聊天界面送一束花,用戶A完成支付並選擇接受對象用戶B後,用戶B並不會收到消息提醒,甚至不會知道這件事。

花的券碼會出現在用戶B的後臺數據裡,用戶B只有通過微信支付進行線下付款時,線下付款的場所如果支持微信取花,微信界面會跳一束花的動畫效果,然後收銀員也會讓你等等,然後拿一束花給你。

簡單來說,就是收到花的用戶需要到線下完成支付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收到了花,到七天之後,用戶還是沒有去線下,那這筆錢會自動退回到送花用戶的賬戶裡。

這套玩法主打的就是一個驚喜。

和沒有引起多少水花的微信紅包相比,微信送花推出後迅速火遍阿美利肯,有大量女性用戶單純爲了看自己是否被別人送了花,而使用微信支付進行線下支付。

微信送花讓所有電子支付軟件都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X.com還在玩每年一度的集卡活動,阿里巴巴的支付軟件還在開發中,eBaypay線下支付則是在和星巴克聯手做活動。

大家還在搞傳統的優惠、花式發錢玩法,微信支付一招線下線下聯動又一次成功贏在了起跑線上。

後世微信突襲支付寶靠的是微信紅包,現在在對紅包不感冒的阿美利肯,微信支付靠着另外一招又一次的成功突圍。

以至於剛剛結束元旦假期,所有支付軟件內部都在討論微信送花的活動,要複製類似的功能上線,但是能玩的只有NewPay。

因爲這需要聯繫大量的線下門店,需要和線下門店聯動,這涉及到你線下資源的積累,只有NewPay完成了這個量級的積累,騰訊靠的是企業級辦公軟件和微信公衆號完成的積累,其他電子支付軟件之前壓根就沒有這個意識。

比爾蓋茨和鮑爾默都認爲微信送花是周新的手筆,其實微信送花是騰訊團隊內部自己想出來的創意,尤其是在線下支付時纔會顯示營造驚喜感,這是騰訊國內員工提出來的創意。

鮑爾默說:“其他電子支付軟件的動作太慢了,或者說他們沒有理解到線下支付的精髓,線下支付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支付行爲,和Newman相比,他們在產品認知上落後太多。”

比爾蓋茨點頭表示贊同。

鮑爾默說:“所以我們更需要收購微博,微博代表着最前沿的互聯網產品方向,我們能夠彌補微軟在移動互聯網,甚至是互聯網領域的短板。

Bing、MSN這些還不夠。”

消息放出去後,想要收購微博的廠商有很多,大量水面下的前期溝通工作已經開始了。

周新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踱步,看着牆上的抽象畫陷入了思考。

現在是2004年年初,周新之前制定的戰略規劃是在2008年的時候回國,後續呆在國內不出去了。

因爲在原時空中2008年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但是Bush和約翰克里找上門來,讓周新有種危機感,他覺得自己回國的時間需要提前,不能按照記憶中的時間點。

有他的緣故,華國在其他方面沒有太多變化,但是在互聯網和芯片這兩個行業上,和原時空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別。

芯片領域,國內已經可以實現130nm的全國產,只是良品率沒有上來,新芯科技和申海市方面聯合成立的投資公司,在過去三年時間裡投資了大量芯片產業上下游的企業。

新芯科技負責提供資金和市場,你的產品只要符合要求,新芯都會讓你的產品進入到我一些生產條線的生產環節中來,無非是慢慢提升良品率,提升質量。

國產設備也好,原材料也好,在質量上確實和霓虹、阿美利肯的產品有差距,但是價格夠低,服務態度夠好,都在張江,服務的響應時間夠及時。

新芯科技靠着技術優勢,可以容忍良品率低帶來的成本增加。

新芯科技在過去兩年時間裡,幾乎壟斷了整個藍牙芯片的市場,從手機到筆記本電腦再到其他的電子設備,只要是和藍牙相關,這兩年推出的產品都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新芯推出的藍牙芯片。

壟斷帶來的巨大市場和利潤,讓新芯科技可以在芯片生產上非常任性。

而且因爲新芯科技在藍牙芯片領域構建的專利牆,讓大部分企業都放棄了這個市場。

當然也有沒有放棄的,比如之前的藍牙芯片壟斷廠商劍橋硅,他們已經在破產邊緣了,他們試圖用商業以外的手段來阻止新芯。

歐盟的專利調查委員會正在針對新芯科技壟斷藍牙市場一事展開調查,這一委員會的高級官員在接受布魯塞爾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會採取行政手段逼迫新芯科技轉讓藍牙專利。

英格蘭的競爭與市場管理局更加直接,正在以壟斷爲由起訴新芯,要求新芯科技接受高達8000萬英鎊的處罰。

歐盟專利委員會的那個還在調查過程中,英格蘭的處罰判決都已經下來了,只是因爲新芯科技不接受,找了豪斯菲爾德律師事務所在走上訴流程。

英格蘭的判決下來之後,新聞傳到華國國內後網友們相當憤怒:

“新芯壟斷了嗎?壟斷的好,英特爾能壟斷,新芯不能壟斷?”

“強烈支持新芯科技繼續上訴,英格蘭純屬沒事找事。”

“之前藍牙功能就是雞肋,新芯科技利用技術進步讓藍牙耳機變得如此便捷,壟斷怎麼了?”

“新芯要是換成是英格蘭企業,你看英格蘭還會說半句話嗎?”

“我在芯片設計公司工作,之前藍牙芯片幾乎被劍橋硅壟斷,他們佔據了百分之七十的市場份額,也沒見英格蘭起訴劍橋硅啊!”

對新芯科技來說,這類起訴反而是功勳章,沒有被歐洲國家罰過款的企業都不算是巨頭。

谷歌、臉書這些每年都要被罰個幾億歐元,不罰他們也不舒服。

新芯科技同時還把國內手機集成芯片的市場給吃掉了,如果不是新芯科技,這塊市場本來是聯發科吃大頭,彎彎的其他芯片企業跟着喝湯。

現在是新芯吃一些,然後國內其他芯片廠商都來分了一杯羹,像中芯國際的業務很大一塊都來自幫新芯代工。

新芯自己的工廠產能不足就會把訂單分給中芯和臺積電,中芯的優先級還在臺積電前面。

另外被徹底改變的行業就是互聯網,騰訊主要戰場放在了國外,騰訊在國內主要就是qq和微信。

沒有像後世那樣,靠着qq起家之後,藉助流量優勢要涉足所有領域,從門戶網站到電子購物再到殺毒軟件。

阿里巴巴同樣去國外捲了,換句話說,國內互聯網企業形成了新的路徑,企業做大之後就出海,資金有限去東南亞,資金充沛去歐洲北美。

這也導致華國的互聯網企業在阿美利肯資本的支持下,出海和硅谷的互聯網企業鬥,兩邊背後主要都是阿美利肯資本,哪邊輸華爾街都不虧。

但是這種生態,讓互聯網小公司多了活路,之前大家都卷不過大廠,現在小公司也有活路,遊戲公司也是百花齊放。

拳頭遊戲提前進入華國之後,在遊戲領域做主機遊戲的廠商要比原時空多多了。

遊戲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互聯網生態不是兩家壟斷,大家都在卷,靠着資本優勢成爲壟斷龍頭,然後利用壟斷優勢,瘋狂的各種內卷。

大家都有生存空間纔有創新的土壤,硅谷和中關村相比最大優勢就是,專注技術的公司也有生存空間,大量開源社區、專注技術的公司能活下來並且活的不錯。

同樣形態的產品,GitHub就是要比CSDN良心太多,這就是內卷的結果。

而且華國互聯網行業的出海,讓國內的互聯網紅利提前到來,資本熱錢涌入、人才需求爆增、全球化運營、獲得更大收益,正向循環已經形成,互聯網收入高在2004年就已經成爲了華國社會的共識。

當然現在華國網民數量還不夠多,這種共識只是在上網羣體裡,對於更廣大的羣體還要等廉價智能手機推出後,等到999的智能手機大規模鋪開後,大家都能獲得類似的信息。

華國在芯片領域的快速崛起,以及在互聯網領域和硅谷搶蛋糕吃,讓周新擔心阿美利肯會提前重視華國這個對手。

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288章 規模第205章 ipod發佈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164章 在申海第31章 閒聊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請假條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65章 趨勢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254章 驚豔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264章 公有云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51章 參觀谷歌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63章 交易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19章 含金量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205章 ipod發佈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319章 含金量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331章 採訪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309章 連環雷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1章 閒聊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65章 趨勢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43章 NewPay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365章 第三招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52章 Mphone2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205章 ipod發佈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63章 交易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185章 Mphone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11章 定價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242章 翻舊賬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8章 焦頭爛額
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288章 規模第205章 ipod發佈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164章 在申海第31章 閒聊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請假條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65章 趨勢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254章 驚豔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264章 公有云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51章 參觀谷歌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63章 交易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19章 含金量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205章 ipod發佈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319章 含金量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331章 採訪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309章 連環雷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1章 閒聊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65章 趨勢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43章 NewPay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365章 第三招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52章 Mphone2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205章 ipod發佈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63章 交易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185章 Mphone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11章 定價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242章 翻舊賬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8章 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