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

業內沒有人知道麥道夫的騙局嗎?顯然不是,即便是他的投資者們,也有很多人能夠意識到麥道夫旗下的金融產品收益不正常。

爲什麼大家還是買呢?因爲麥道夫爲了維持這個騙局已經超過了十年時間,能意識到不正常的客戶意識到不對勁,爲了追求穩定的高收益都會一直買下去。

他們相信不會在自己購買期出現問題,自己能夠逃過一劫。

在納斯達克泡沫破裂期間,麥道夫都維持了自己的信譽,這就讓他的客戶們更加信任他了。

精通金融行業的客戶,以爲麥道夫作爲前納斯達克主席,有內幕消息,在危機來臨前成功逃頂甚至反手做空獲得超額收益。

這讓麥道夫的投資公司在納斯達克泡沫破裂後規模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增長了一大截。

舒爾曼也抱着類似的想法,在他看來,12以上的利率,也許麥道夫真的能做到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2%以上,甚至是和巴菲特一個級別的投資大師也說不定。

只是在收益不足12%的年份,把往年收益拿來彌補客戶損失了。

舒爾曼想,即便是小道消息傳的龐氏騙局,以麥道夫的人脈關係和履歷,做到7%左右的收益率一點都不難。

因此即便是龐氏騙局,從資金量來看,這個騙局也可以玩很久。

只是舒爾曼沒有料到的是,麥道夫拿到錢之後只知道存在銀行,沒有做任何操作,這個窟窿被捅穿的速度將遠超他的想象。

像互聯網和金融行業深度合作這種事在華爾街和硅谷都很火,對華爾街的金融機構來說,這可以極大程度上節約人力成本。

大家之前的玩法搞錯了,金融和互聯網聯合沒錯,只是大家過去沒有獲得流量,沒有獲得用戶們的信任,金融機構們有一個算一個,都開始建手機APP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手機APP是餘額寶火的關鍵,換成是電腦上的NewPay,餘額寶同樣能賣出去,但是絕對不會有現在這麼火,大家有閒錢第一反應就是放到餘額寶裡去。

而對互聯網巨頭們來說,這則是新的機遇,金融利潤多高,是個人都知道,金融來錢比實體來錢快得多,不然憑什麼金融站在行業頂端吞噬着來自其他各行各業的血肉?

現在告訴他們,作爲互聯網新貴,你們也有資格去老錢們的地盤上撈錢,甚至效率比老錢們來得還要更快,硅谷的這幫互聯網公司們能不心動嗎?

因此X.com和麥道夫投資公司達成合作的消息傳的很快。

“Robin,X.com和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達成了合作,根據我的消息來源,他們將在X.com上銷售來自麥道夫的金融產品。”喬治·雷耶斯說道。

喬治·雷耶斯是百度的財務主管,他在加入百度前在太陽個人計算機有限公司工作。

他和麥道夫的淵源在於,麥道夫投資公司在上世紀60年代起步的時候是專門的做市商,股價不到1分錢的股票被稱爲微型股,他們沒有在任何主要的證券交易所上市,而你想買這些股票得去找專門的公司,麥道夫投資公司在當時就是這樣的公司。

而太陽個人計算機在當時就屬於微型股,喬治·雷耶斯在太陽工作的時候沒少和通過麥道夫購買太陽個人計算機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打交道。

太陽個人計算機公司的股價從1美分漲到互聯網泡沫時期的250美元,在微型股裡簡直是傳奇中的傳奇了。

作爲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早期最經典的宣傳案例,連帶着喬治·雷耶斯和麥道夫認識了,雙方的私下關係可以用不錯來形容。都不用喬治給Robin介紹麥道夫,Robin也在華爾街工作過,他自然知道這位傳奇。

“我們有沒有可能和麥道夫合作?在百度支付上推出麥道夫旗下的理財產品?”Robin打斷喬治對麥道夫的介紹,直接問道。

他同樣意識到這是機會,當X.com開始發售利率高達10%以上的理財產品,餘額寶的客戶被吸走,但是被吸走更多的是原本屬於他們這些更小市場份額的公司。

在各大互聯網公司都下場電子支付之後,百度同樣下場了電子支付,花50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電子支付公司後,將該電子支付改名叫百度支付。

百度強大的技術能力,讓他們能迅速開發出在所有平臺上線的電子支付應用。

但是用戶並不會因爲你的技術強大而選擇採用你的電子支付應用。

電子支付作爲移動互聯網最關鍵的一環,百度無論如何都不想放棄這個戰場,特別是互聯網和金融可以通過電子支付軟件聯繫到一起之後,Robin想放棄,股東都不會答應。

無奈的在於,百度花了很多錢,無論是營銷還是活動又或者是高管親自下場帶貨,結果都是反響平平,轉化率極低。

Robin甚至想過讓百度支付先進入華國,在華國將產品打磨成熟,但他們在華國拿不到支付牌照。

喬治說:“有點難,因爲麥道夫基金一直以來以門檻高著稱,他們現在有了一家合作伙伴,很難說服他們再接受第二家合作伙伴。

但是我可以儘量去嘗試。”

Robin點頭:“你去試試吧。

我們在電子支付領域的壓力很大,別說NewPay,連X.com的市場佔有率都比我們高很多。

你說,如果麥道夫不答應和我們合作,我們有沒有可能收購X.com?”Robin話鋒一轉。

喬治下意識覺得不行:“X.com太貴了,原本要收購他們就得兩百億美元起,更別提現在所有電子支付相關的企業都被極大程度的高估,現在去收購這個價格直接翻倍,也就是四百億美元。

我們現在沒有這麼多現金去收購,除非增發股票的方式,但是百度現在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劣勢,導致我們的估值在市場上是被低估的狀態。

現在再去增發股票,可能會要再把股價拉低,這對公司的財務健康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我認爲我們還是先嚐試和麥道夫商量好,看看能不能直接和麥道夫合作,這樣我們不僅不會虧錢,還能大賺一筆。”

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53章 雙線操作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163章 交易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69章 被坑第30章 再見老友第10章 離京前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6章 riot拆分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59章 旋轉門第149章 條件第319章 含金量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22章 ipod zero請假條第105章 百人會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106章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235章 悲哀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24章 電子社區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44章 NewPay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65章 趨勢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42章 翻舊賬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34章 聖誕節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97章 畢業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06章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15章 優勢第264章 公有云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3章 達成合作第230章 訪談2第323章 上市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76章 慢就是快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94章 Quora的反擊
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53章 雙線操作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163章 交易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69章 被坑第30章 再見老友第10章 離京前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6章 riot拆分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59章 旋轉門第149章 條件第319章 含金量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22章 ipod zero請假條第105章 百人會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106章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235章 悲哀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24章 電子社區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44章 NewPay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65章 趨勢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42章 翻舊賬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34章 聖誕節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97章 畢業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06章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15章 優勢第264章 公有云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3章 達成合作第230章 訪談2第323章 上市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76章 慢就是快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94章 Quora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