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上市

把研究成果從實驗室產物變成商業化產物,中間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有着極大的難度。

並不是說一項技術完成了理論驗證和實驗室樣品的製造,它就可以馬上大規模商業化。

理論驗證和實驗室樣品的製造充其量只能算整個研究成果商業化的前置環節,佔到整個工作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

以光電所爲例,他們對光刻機的研究停留在i線階段,也就是365nm波長光源上,即便他們獲得了13.5nm的穩定光源,在其他關鍵步驟上他們依然達不到EUV光刻機所需要的要求。

這需要積累,另外因爲新芯開出的超高待遇,光電所稍微年輕一些的光刻機領域相關研發人員都被挖的差不多了。

現在是2006年,不是2026年,體制、編制、穩定這些詞對人們來說還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新芯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無論對誰來說都稱得上頂級offer了。

新芯在華國作爲僱傭單位的吸引力,甚至要超過微軟、英特爾這幫外企,堪稱畢業生的第一選擇。

wWW _Tтka n _C〇

“這種技術不是能買到的。

霓虹都要自己搞一個EUVA的技術研發同盟,他們對從阿美利肯手裡買到EUV光刻機技術都不抱希望。

更別提我們了,和霓虹相比,我們和阿美利肯的關係還要遠一層。”

到了今天,大家都知道半導體產業意味着什麼,光是半導體產業的經濟效益就是不容忽視的關鍵點,更別提它在其他領域的效益了。

“半導體是一塊大蛋糕,先進製程一定是這塊蛋糕裡最誘人的部分,它有最豐厚的利益,同時也會在經濟和政治方面有着巨大的正面效應。

阿美利肯連分給霓虹的蛋糕,都能硬生生從霓虹口裡搶走,更別提我們了。”

周新說完後,順便把新芯要加入EUV LLC也提了一嘴:“我和英特爾提了,新芯希望加入阿美利肯主導的EUV研發聯盟,也就是EUV LLC。

我們願意答應比ASML更嚴苛的條件,他們甚至都沒辦法給我準信。”

說完,周新解釋了一下阿美利肯給ASML開出的條件是什麼。

主動提這個也是爲了儘量減少誤會,因爲這多少有點敏感,新芯光刻機之前是百分百的華國企業,後面你要出讓大量股份給海外股東。

這邊說要在國內發起EUV技術聯盟,那邊又要加入阿美利肯的EUV研發聯盟,多少沾點兩面派了。

大佬聽完後問:“我能理解你的想法。

國內在EUV領域的技術積累幾乎是一片空白,你想加入阿美利肯主導的EUV LLC來保持新芯在光刻機領域的競爭力。

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如果我答應了搞EUV技術研發聯盟的話,新芯那邊加入了EUV LLC,那和你有直接聯繫,甚至和你有間接聯繫的企業都不可能加入到華國主導的EUV技術研發聯盟中來。

因爲這有很高的泄密風險,新芯同時加入華國和阿美利肯的EUV技術研發聯盟,阿美利肯百分之百會認爲你們泄密。

如果新芯不加入華國的EUV技術研發聯盟,那國內誰來主導?誰有能力主導這一關鍵技術的研發?”

周新一時語塞,阿美利肯的EUV LLC在早期也是英特爾來主導。

國內除了新芯以外,沒有哪家企業能有持續五到十年一直投入研發費用的決心和魄力。

更別談隨着新芯的崛起,華國在半導體領域冒出一批活得不錯的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幾乎都屬於中小企業,在這幾年才勉強站穩腳跟,讓他們去做一個五到十年的輸血項目不現實。

至於華國國企或者財政資金去輸血,這倒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新芯完全不參與其中,華國主導的EUV首先是缺乏足夠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領頭羊,更重要的是它沒有一個市場化大規模生產的場景。

光電所和申海微電子研發的光刻機壓根就沒有進入過生產流程中去,他們不可能一步到位能做出進入生產環境的EUV光刻機,哪怕EUV技術實現了突破。

周新開始冒汗了,他總感覺這多少有點讓他選邊站的味道在裡面,華國的技術聯盟和阿美利肯的技術聯盟他只能選一邊。

對方沒有明確表達這個意思,但這種話不需要明說。

新芯跑去加入阿美利肯的EUV LLC,然後你這邊讓我搞EUV的技術研發聯盟,誰來主導?誰有能力主導?

新芯不來,這件事對華國來說事倍功半。

EUV確實有可能是未來光刻機突破的技術方向之一,但在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這只是發展技術路線之一。

華國要花錢的地方太多,要追趕的地方也太多了,新芯不主導這個研發,他們爲什麼要這麼早去把資源投入到EUV這條技術路線上來?

按照華國摸着石頭過河的性子,他們完全可以等EUV研發成功,是公認的光刻機技術路線後,再去追趕。

至於現在,做一些理論層面的預研究,培養一些有相關基礎的人才就好了,沒有必要這麼早親自下場。

周新先是承認錯誤:“您說的有道理,我之前考慮的太片面了。

沒有想到,華國的EUV技術研發聯盟沒有新芯主導的話,缺乏從學術端到工業生產端的橋樑。

華國科學院光電所和申海的微電子集團他們都有光刻機業務,也生產一些光刻機,但是他們做的光刻機更多是實驗室產物,是提供給科研機構用的設備。

這些設備的要求和大規模商用的設備要求截然不同。”

大佬擺手:“我說這個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因爲我已經退了,去年更是全退了。

所以你來向我請示工作,我很欣慰,但你最後還是得去問現在臺上的人。

我們打過很多次交道,我知道你不熟悉國內的規則,你是完全問題導向,幹實業的性格,所以我想着提醒你。

你得想明白,新芯是要加入阿美利肯的EUV研發聯盟還是說主導華國的EUV技術研發。

這是兩條路,你不可能兩手都要。”

這位已經退休了,臺上現在換了另外的大佬。

但是不影響周新進京先找他再找臺上的那位,這是禮貌也是一種尊重,任誰來也挑不出毛病。

老實說,現在臺上的那位,周新也打過交道,對方對周新以及他在國內的事業版圖很瞭解,很支持新芯的工作。

現在這位和前面那位,他們在對新芯的支持上還是有區別的,現在這位更看重新芯帶來的經濟效益,看重新芯帶來的科技突破和技術創新。

現在這位在98年的時候訪問高麗,去三星的器興半導體工廠參觀過,同樣得出了華國要搞半導體的結論。

但是對他來說,半導體和生物醫藥技術沒有區別,華國企業在所有領域都要搞創新,要搞研發。

支持半導體是從經濟效益、科研突破、企業創新等領域出發。

至於前面那位,也就是周新這次找的這位,他因爲機電系出身,一手主導了華晶和華虹的創立,對半導體有更廣闊的視角。這是經歷和背景導致的區別。

周新點頭:“您說的有道理。

如果華國要搞EUV技術聯盟,那新芯當仁不讓,我們會參與到華國的技術研發中來。”

大佬點頭:“好,有你這句話,我會幫你推動這件事的。

甚至錢的分配我都可以交給新芯來做。

你剛剛提到了EUV技術的研發難度,提到了無論是霓虹還是阿美利肯,他們都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往EUV領域投入研發費用。

我們要做這件事的話,還是以五年爲一個時間段,前期不急着出效果,別人花二十多年都沒搞定的事情,我不認爲我們五年能有什麼好的結果。

只要錢沒有花到不該花的地方,我認爲都沒有問題。

我想的是讓自然學科基金來出這個錢,順便他們來做監督和審計,然後新芯來做項目把關和資金分配,你們來決定這個專項研發費用要給哪些課題組,給哪些教授。

新芯作爲行業內龍頭,我認爲你們有這個能力,同時我也相信你的學術道德和操守。”

周新做這個決定其實很簡單,參加阿美利肯的EUV技術聯盟很爽,擠進去之後相當於直接享受別人現成的成果。

阿美利肯這幫研究機構都搞的差不多了,實驗室產物ASML都做出來了,新芯加入後無非是照着ASML的路走一遍。

周新仗着自己清楚EUV光刻機的技術進化路線和關鍵節點,在此基礎上做一些優化,再利用新芯的產業化規模優勢,在EUV光刻機上至少能分走半壁江山。

這屬於完全撿桃子的做法。

但這其中的問題是,新芯搞出來了EUV光刻機,也要嚴重依賴外部零部件,。

等外部要搞你的時候,新芯將瞬間失去EUV製造的能力。

當然只是失去未來的製造能力,但是新芯之前的EUV光刻機依然能用。

然後因爲有基礎,再重新把EUV的研發走一遍,難度也會更低。

但到那個時候,同樣要主導華國的企業去做EUV技術攻關,做國產化替代。

現在開始做,那也是做,無非是到ASML實現EUV技術突破後,新芯將短暫的失去先進製程市場一段時間。

這對周新來說,是能接受的損失,新芯同樣能接受。

周新說:“我覺得可以。

之前我在和英特爾聊的時候,提到過新芯光刻機可以出讓49%的股份給他們。

現在新芯在國內主導這個產業聯盟。

我想的是讓新芯的光刻機板塊在A股上市,一來是募集的資金完全用來投入到EUV光刻機的研發中,二來是也讓華國股民們參與到科技型企業的發展中來。

之前我名下的企業要麼是在納斯達克上市,要麼在港股上市,從來沒有在大A上市過。

這次也是一個契機,感受一下華國特色的資本市場。”

“要到A股募資還是怎麼募資,這取決於你自己。

新芯這麼優質的資產,國內外都不缺要給你們投資的資本。

當然到A股上市我是歡迎的,華國的資本市場一直缺乏真正的創新型企業。

新芯能到A股上市,也是給A股注入一針強心劑,代表你看好國內的資本市場,倒也不錯。”

周新到燕京跑了一圈,和要聊的大佬們都聊了後,關於新芯想要主導國內的EUV技術研發聯盟,幾乎獲得了所有人的同意。

華國在這一技術路線上投多少錢,新芯就跟着投相同的金額,自然學科基金委員會投10億,新芯就跟着投10億。

新芯要在大A上市的消息在金融圈同樣傳的飛快。

“你聽說了沒?新芯打算在大A上市。”

“真的假的?沒聽說,新芯這種體量的公司到大A上市,怕是會瞬間把大A的流動性抽乾吧。

這麼多業務板塊,兩百億美元的營收,50億美元的利潤,這市值不得到天上去。

這麼大體量的IPO項目,A股能承接得下來?

幹嘛不去納斯達克上市?”

新芯最大的利潤來源就是A系列芯片,其次是藍牙芯片,第三塊是手機集成芯片,這是三塊主要的利潤來源。

芯片代工業務,新芯做的很少,幾乎只幫英特爾代工。

至於消費電子業務,壓根不賺錢,甚至考慮到資金成本,這塊業務是虧錢的。

新芯涉及的業務太多,因爲同時做芯片設計和芯片製造,相當於把臺積電和高通的活給一手包攬了。

雖說200億美元營收,50億美元的利潤不算高,像臺積電300億的營收能把利潤幹到150億。

但考慮到華國的企業,大部分不賺錢,以TCL爲例,這是大A規模最大的製造業企業,05年的時候五百多億的營收,淨虧損2.3億。

因此新芯對大A來說是難得的優質資產。

“當然不是,怎麼可能整個新芯在大A上市。

只是新芯的其中一塊業務,光刻機業務,打算在大A上市。

就是這次在東京半導體展上實現技術突破的光刻機,屬於半導體上游設備。

新芯打算把這一塊單獨剝離出來,拿到大A上市。”

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90章 Matrix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67章 酸了第252章 Mphone2第266章 吹捧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324章 估值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64章 在申海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10章 離京前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162章 約會(6k)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34章 聖誕節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65章 趨勢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39章 發酵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10章 離京前第162章 約會(6k)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88章 規模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84章 發佈會上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259章 旋轉門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90章 Matrix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6章 蓄勢待發第44章 NewPay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159章 220萬,40%股份請假條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35章 聖誕節第205章 ipod發佈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315章 優勢第321章 合作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96章 銷量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24章 電子社區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2章 98年的燕大
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90章 Matrix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67章 酸了第252章 Mphone2第266章 吹捧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324章 估值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64章 在申海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10章 離京前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162章 約會(6k)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34章 聖誕節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65章 趨勢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39章 發酵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10章 離京前第162章 約會(6k)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88章 規模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84章 發佈會上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259章 旋轉門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90章 Matrix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6章 蓄勢待發第44章 NewPay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159章 220萬,40%股份請假條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35章 聖誕節第205章 ipod發佈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315章 優勢第321章 合作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96章 銷量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24章 電子社區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2章 98年的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