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 應對

bookmark

“那現在該如何處置,閣下。”西蒙斯問道。

李明勳略帶爲難,總會是不能放棄兩廣去舟山的,舟山雖然有地利,但無論如何與兩廣膏腴之地無法媲美,而且開戰國姓的政治和輿論風險太大了,其所作所爲有朱以海這位監國背書,佔住了大義名分。

至於輿論,不管怎麼說,鄭成功光復舟山有功,這廝也是大力宣傳,別說大陸各地,就連臺灣,都出現了歌頌鄭成功爲民族英雄的小報、帖子。如果不是元老院管制,類似的新聞就要在臺灣鋪天蓋地了,李明勳清楚,鄭成功已經利用了合衆國的規則爲自己造勢,但現實是,輿論認定了鄭成功是與李定國一樣的抗清英雄,合衆國發兵攻打這位英雄,且不說證據不足,就算證據充足也會引起軒然大波的。

“先弄清楚我們盟友態度再說吧。”李明勳嘆息說到,他看向了西蒙斯,問道:“西蒙斯,我的朋友,你有沒有覺得我現在做事越來越瞻前顧後了。”

“當然,親愛的元首,您陷入王者怪圈。”西蒙斯笑道。

“王者怪圈?什麼東西?”李明勳不解的問道。

西蒙斯笑了:“這是我發明的一個概念,我兒子的老師告訴我,我在海戰中立下的功勳會在歷史中消彌,而一些概念、定義卻會永遠存世,到了我這個地位,也只剩下青史留名一個追求不是嗎?”

“說說王者怪圈吧。”李明勳道。

“中國歷史人物我不清楚,在歐洲我最崇拜的是凱撒,您或許不知道,凱撒年輕的時候最愛冒險,好像不冒險就不是凱撒,當他成爲王者,卻是無比務實、保守,也就是您所說的瞻前顧後。”

“是嗎,我已經可以和凱撒相提並論了嗎?”李明勳一掃心頭陰霾,笑了。

西蒙斯道:“今時不同往日了,閣下,您的能量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您以前的冒險,失敗也不過死幾百人,上千人,現在冒險失敗,就會死幾十萬上百萬。一

當年您的冒險,不過毀滅一家社團,現在呢,您的失敗會淪喪一省一方,甚至一個國家。現在的您可輸不起了!

只有將軍纔會去冒險,國君總是會穩重。”

“元首閣下,沈大人來了。”侍從官走進來說到。

李明勳微微點頭,知道是沈廷揚來了,示意讓其進來,西蒙斯道:“我不得不提醒您,沈廷揚這幾天私下聯絡東南藩鎮,怕是有不軌舉措。”

李明勳笑了:“無妨,這件事他提前通知過我。”

西蒙斯略微有些詫異,道:“他做事倒是滴水不漏。”

李明勳拍怕西蒙斯的肩膀:“我的朋友,東方的儒學環境誕生的士大夫羣體,不止那些水太涼、頭皮癢的無恥之徒,還是有幾個君子的,沈廷揚堪稱其中之一,他不是做事滴水不漏,而是爲人光明磊落。”

這個時候,沈廷揚走了進來,李明勳起身:“沈公,昨晚議論的如何?”

“元首閣下,多謝您允許本官與各位勳貴私下討論此事。”沈廷揚鄭重感謝。

李明勳與沈廷揚有過一段‘蜜月期’,那個時候的李明勳出手安置逃出滿清禍害的大明百姓,出錢出糧幫助大明王師,不顧個人安危調停各個藩鎮,但蜜月期結束,沈廷揚是舟山的有識之士,他明白,李明勳所做一切只是爲了抗清,卻不是爲了復明,而沈廷揚則是大明的忠臣。

當然,沈廷揚並不迂腐,他爲家中子孫入股了婆羅洲開發公司,在臺灣爲他們購買了大量的田宅,讓他的子侄族人徹底脫離明清戰爭的泥潭,而自己則依舊堅持在舟山抗清前線,與其他藩鎮不同,沈廷揚是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沈廷揚是大明忠臣,也願意爲大明去死,但他不迂腐,既不會毀家紓難,也不會讓全家爲朱明殉葬。

“不算什麼,沈公,畢竟您答應我,會據實相告。”李明勳不卑不亢的說道,他給了沈廷揚說服各部的機會,當然無論成敗,沈廷揚對其坦誠相告,這樣可以更爲順暢的解決舟山變亂帶來的問題,如果不是沈廷揚出手,李明勳就要等許長興到來了。

沈廷揚接過了茶杯,放在一邊,說道:“是這樣的,閣下,舟山藩鎮希望您能出面與國姓交涉其家屬和私財的問題,只有鄭藩,想要與貴國一起出兵,重新掌握金、廈。”

“無人怪罪於我嗎?”李明勳笑問道。

沈廷揚道:“少許雜音,元首無需放在心上。”

所謂的雜音就是有些勳貴怪罪李明勳邀請他們入援兩廣,抽調了精銳和水師,給了滿清和國姓可趁之機,但這是說不通的,因爲所謂的入援只是宣傳用詞,向世人表示中明兩國協力抗清團結,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合衆國與明軍各部的合作都是親兄弟明算賬的,就拿此次東南藩鎮入援兩廣來說,軍費都是按月支用,所需軍糧、器械、火藥鉛子也是合衆國一併提供,可以說,東南藩鎮是吃住在合衆國這個地主家裡,按月拿錢的長工,而且幹活完了還另有分紅,長工家裡被偷了,是不能讓合衆國這個地主負責的。

其實那些藩鎮也沒真覺得委屈,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唬住李明勳,讓合衆國幫着搶回地盤,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除了鄭藩,其餘藩鎮放棄舟山了?”李明勳問道。

沈廷揚微微點頭,西蒙斯道:“這不可能吧,他們怎可能放棄賴以爲生的地盤?”

沈廷揚輕咳一聲:“監國殿下已經上書天子,請求去監國封號,並......請封鄭成功爲延平王,節制東南一切軍政要務。”

李明勳微微一笑:“鄭成功野心不小啊。”

這有些超出李明勳的預料,畢竟他沒有把鄭成功放在心上,不曾想這鄭成功一下掌握了東南沿海抗清大局,而從東南藩鎮這邊分析,其實也好理解,如今的永曆被孫可望所掌握,孫可望、鄭成功都與李明勳不睦,能給李明勳在海上找些麻煩,孫可望自然願意,所以請封、去監國封號定然能成。

監國的這張大旗沒了,東南藩鎮的法理基礎也就不存在了,如此一來,天下抗清力量只有大明和中國兩大勢力,東南藩鎮不想加入合衆國,就得獲得永曆的承認,結果就是,東南藩鎮都會成爲鄭成功的手下,以鄭成功睚眥必報的性格,可不是要隨意拿捏他們。

如此,除了鄭彩,東南藩鎮想回舟山就可以回去,但卻要接受鄭成功的指揮,顯然,這也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因此除了鄭藩之外,大部分的藩鎮都想着急流勇退,或者改換門庭,前者是想馬放南山,直接去婆羅洲安家立業,後者則想換個地盤,既不用加入合衆國,又不受鄭成功威脅的地方。

而這兩種人都對鄭成功有一個訴求,那就是把還在舟山的妻兒老小以及私財產業給拿出來,他們無膽去要,還是得靠李明勳。

除了鄭藩,東南藩鎮想要體面的退出明清戰爭,以保富貴,促成這一點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李明勳的態度,如果李明勳不顧一切宣佈鄭成功爲挑起內戰的罪人,廣邀東南藩鎮出兵,哪怕是結束兩廣會戰之後出兵,這些人都不會有這般想法,可惜,李明勳不會這麼做。

鄭成功在這場變亂中用盡了陰謀詭計,但是卻也很好的遵循了規則,一切都處理的有理有據,雖然他出現的過於巧合,也顯的提前準備,但證據不足。

實際上,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刻出兵,畢竟監國政權還在,監國也還是抗清御虜統一陣線中一員,李明勳完全可以以統一陣線的名義調查、處置這件事,可問題是,兩廣纔是大局,而等到兩廣會戰,鄭成功已經是大明延平王,加入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的監國政權不存在了,那時再出兵,就是挑起內戰。

反對罪惡而可恥的內戰是合衆國對清戰爭的根本原則,也是合衆國向全體中華民族展現其優越性遠超朱明政權的重要證據,李明勳不想摧毀合衆國爲人民而戰,爲民族而戰的正義形象,李明勳從來不在乎人們在實力方面與明軍力量並論,卻絕不允許在道德方面與之並論。

就好像一個人,你可以評論我與一個殺人犯誰強誰弱,但是不能討論我和那個殺人犯誰更有人性,這是對這個人的侮辱。

“你可以告訴他們,他們的訴求我會出面的。”李明勳說道,他又補充一句:“在兩廣戰事停歇之後。”

沈廷揚點點頭,他知道李明勳對朋友素來仗義,他又問:“鄭藩呢?”

李明勳道:“很簡單,鄭成功佔據舟山有理有據,但出兵金夏完全是挑起內戰,我知道,只要我問責,鄭成功會把施琅拿出來當替死鬼,好啊,那就讓他把施琅交到香港來,我要剮了他!”

“監國殿下來信說,他只是讓國姓派遣施琅率水師援助金夏,沒有讓其火併鄭聯。”沈廷揚道。

李明勳一攤手,他就知道施琅是一個替罪羊。

“也就是說,如果國姓不把金夏交還鄭彩,您就會開戰,理由呢?”沈廷揚緊張起來,問道。

李明勳道:“民族存亡之際,合衆國對挑起內戰的民族罪人宣戰,誰人敢反駁?”

沈廷揚被這話堵住了嘴,他沉吟許久,問道:“閣下,我非常想知道,如果國姓處置好了金夏的事情,您還會出兵嗎?”

李明勳愣住,說道:“沈公,你要知道,這是大事,民族存續的大事,而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對於戰爭,我們有着嚴格的法律限定,與國姓的衝突只是與其是否背叛民族有關,與我二人之間的個人恩怨無關,我確實對國姓有些怨念,但更多的是哀其不幸恨其不爭,一腔熱血沒有用在正道上,而不是因爲他是閩海王的兒子,對我國的海權有威脅,你懂了嗎?

如果從個人角度上講,我唯一後悔的是,當初在潮州,我放過了國姓,給了他一次機會,但我也說過,那是最後一次。”

潮汕事變,不是鄭成功的屁股乾淨,而是李明勳不想殺他,當然有需要其去琉球挑起對日的戰爭因素外,李明勳還是給了這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一次機會,否則,那一次,挑起內戰,逼反抗清將領的國姓就要人頭落地了。

沈廷揚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就放心了,我會爲您知會國姓的。”

李明勳指了指腳下:“金夏之變是不是施琅自作主張,他國姓說了不算,監國說了也不算,一個月內,把施琅帶到我面前,把金夏交由鄭彩,這件事就既往不咎,一個月內,做不到,你讓國姓洗乾淨脖子在舟山等着吧,那個時候,無論是舟山的監國還是安龍的永曆,亦或者他老爸信仰的耶穌都救不了他。”

“好的,我知道了。”面對李明勳突如其來的強硬,沈廷揚有些不敢直視他的眼睛,見沈廷揚欲起身告辭,李明勳道:“沈公,請把我的話原封不動的告訴國姓,無需顧念我們的私人關係,我與國姓沒有私情了,合衆國與他也很快不是盟友了。”

沈廷揚聽出了李明勳心中的火氣,道:“是,我會原封不動的轉告國姓的。”

沈廷揚走了,西蒙斯不解問道:“我從未見過您如此失態。”

李明勳道:“我的朋友,我這一生吃過很多虧,明虧暗虧都有,但還是第一次吃啞巴虧,爲了合衆國的利益,爲了民族的未來,我制定了很多規則,但卻被鄭成功這個傢伙利用了,或許,我真的小瞧他了。”

西蒙斯問:“如果鄭成功真的達到了您的要求,把那個施琅送來,且讓出金夏,您就任憑他佔據舟山,掌握東南沿海?”

“一個強有力的東南政權從長遠來說是合衆國的威脅,但同樣也是滿清的威脅,至少近期來說,對滿清威脅更大,這也意味着,未來會牽扯滿清更多力量,於大陸戰局也是有利的。”李明勳說道。

西蒙斯笑了:“您還真會開導自己。”

章二七一 普魯士方面章八五 粵西防線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十八 分化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一 新生章一四八 老父親的愛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七二 教子章四二二 最後的歲月 中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三八五 突襲章二一八 錯亂章七四 藩務章九九 敵艦在望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三零五 北非章二二 榮耀旅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三七七 求情章四一 遠征加勒比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十一 人心散了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五八 賞烏林章三二 誘敵章十七 事態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十五 天可汗章六零 海軍長遠規劃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一五二 女人,越多越好章四八 西南章六一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章七九 大擴軍章二一七 秘密接洽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七八 搶先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一零三 沙皇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二一 西蒙斯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三七 一拍即合章三五四 部署章三五 贖城銀章三七一 反抗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章三五六 錫克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三二五 新的工作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四零三 去處章二一二 收編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六零 海軍長遠規劃章二六九 初戰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八六 穩固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三一七 治沙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六 進城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一四一 理想與朋友章三七 颶風計劃章一一四 開戰章三九零 屠城章一八一 科舉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四 購糧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章二二二 三皇之戰 優勢章四五 軍紀章三五 無恥之徒周延儒章一三八 換俘章三四二 要和親大家一起來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六 招募章三二三 拔高章四五五 勘界定邊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一三二 對策
章二七一 普魯士方面章八五 粵西防線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十八 分化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一 新生章一四八 老父親的愛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七二 教子章四二二 最後的歲月 中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三八五 突襲章二一八 錯亂章七四 藩務章九九 敵艦在望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三零五 北非章二二 榮耀旅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三七七 求情章四一 遠征加勒比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十一 人心散了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五八 賞烏林章三二 誘敵章十七 事態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十五 天可汗章六零 海軍長遠規劃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一五二 女人,越多越好章四八 西南章六一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章七九 大擴軍章二一七 秘密接洽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七八 搶先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一零三 沙皇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二一 西蒙斯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三七 一拍即合章三五四 部署章三五 贖城銀章三七一 反抗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章三五六 錫克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三二五 新的工作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四零三 去處章二一二 收編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六零 海軍長遠規劃章二六九 初戰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八六 穩固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三一七 治沙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六 進城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一四一 理想與朋友章三七 颶風計劃章一一四 開戰章三九零 屠城章一八一 科舉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四 購糧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章二二二 三皇之戰 優勢章四五 軍紀章三五 無恥之徒周延儒章一三八 換俘章三四二 要和親大家一起來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六 招募章三二三 拔高章四五五 勘界定邊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一三二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