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者自古有之,趙軍大敗自然需要有人對此負責,在趙林看來正是因爲李牧輕敵冒進才導致了趙軍此次敗績,至於他趙林,自然是在其中扮演了忠臣良將的角色,苦苦相勸李牧,而計不得用。
更何況李牧此人不知變通,不但對自己沒有幾分尊敬之意,絲毫沒有孝敬。就連自己在軍中的生活也沒有多少優待。
更何況緊隨其後便傳來消息,秦軍已經佔領的房子城竟然又讓出來了,而且還大軍直接退到了槐水以北。
再結合李牧曾經被秦軍放回的消息,趙林心中已然斷定李牧必定和秦軍有了些不可告人的交易,這個重大發現在趙林看來不論於公於私,必須要警示一下邯鄲方面。
等李牧倒臺這支軍隊還不是他趙林說了算!怎麼說他也是小時候讀過兵書的人,帶兵打仗還不簡單。
趙林身爲監御使,有不經李牧上奏趙王之權,監視統軍大將也是監御使的職責之一,當晚趙林便爲書一封上稟趙王:
“監御使趙林上稟,武安君一意孤行,罔顧我等軍中將校之言,分兵攻襲秦軍營地,並強命步卒阻擋秦軍鐵騎,致使我軍連造大損,車馬、糧草、器具均喪於敵手,兵卒傷亡過半,騎卒損傷殆盡。
且吾密探得知,戰時李牧曾爲秦軍將校所擒,商談後旋即放回,後秦軍北渡淮水,兵鋒暫止。數日間叛將司馬尚等秦軍將領與李牧書信來往甚密,望王上及早忖之。”
寫完之後,將信封好交由自己親信連夜變送往了邯鄲城。
與此同時看似潦倒不堪,趕着個破馬車實則馬車廂底藏有“巨資”的徐成,也已經踏上了去往邯鄲的路途。
徐成雖然貪鄙,但是量他也不敢將賄賂郭開用的黃金據爲己有,自己稍微留一點還是無傷大雅的。
一進邯鄲城徐成徑直便熟門熟路的去往了郭開府邸。
“徐成你不是被子嬰小兒和司馬尚那個老匹夫扣在饒陽了嗎,怎麼又跑回來了?”
郭開聽聞徐成求見,也很好奇徐成此人怎麼逃脫出來的,而且此人假內史的身份尚且沒有被免去,重歸朝堂的話對自己一黨的勢力也有所幫助!
“滅門之禍迫在眉睫,郭假相難道沒有一點準備嗎?”徐成沒有正面回答郭開的問話反而危言聳聽的反問道。
郭開嘴角微翹,仿若聽到什麼笑話似的說道:“吾乃趙國假相,誰人有能滅我之門。許成,你這次回來不是專程來打趣老夫的吧?”
郭開說這話時,已經有些不悅,畢竟任誰被當面說及滿門被誅都不會高興。
見狀徐成依然不緊不慢的說道:“於趙之內郭假相王眷甚隆,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是無礙,可若趙國不在了呢?”
徐成說完,郭開當即便站了起來,面色嚴肅地盯着徐成。彷彿有一言不合便要將徐成就地正法之意。
徐成雖然有些恐懼,但是爲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依然咬着牙將子嬰臨行前教給的話語一口氣和盤道出:
“如今秦趙之勢郭假相久在朝堂當是知曉,如今韓國已亡,秦國一統天下之心昭然若揭,十數年來趙國日漸衰微,而秦益國擴土,兵雄馬壯。
縱使一次兩次擊退秦國進犯,然我趙國國土日小,兵員漸寡,又能抵得住幾次進犯。
一旦邯鄲城破,假相何以自處?世人皆知假相乃王之寵臣,家業頗豐。一旦趙亡假相您無異於幼童抱金於市,必然會被啃的骨肉不剩。
如此一來不是滅門之禍又是何如?”
徐成一口氣把話說完,已經驚得滿頭大汗,小心的借衣袖擦拭額頭汗水的機會偷偷觀察了下郭開,見郭開面色有所緩和,一顆懸着的心方纔放回腹中。
郭開聽完,沉默了一會之後摒棄左右之後重新跪坐而下說道:“這會沒有外人,你來這裡到底是所爲何事,不會是單單就爲來和老夫說這些危言聳聽之語吧。”
徐成嚥了口口水繼續說道:“吾此次乃是受秦軍主將王翦和子嬰公子之命而來,欲要送郭假相一場富貴。
王將軍還託吾給郭假相帶了些禮物過來,郭假相請看。”說罷徐成便將已經提前要郭開府中家將搬到大堂的箱子緩緩的開啓。
霎時間一道道金芒藉着照射進來的日光闖入了郭開的眼簾。
徐成說的話,並沒有承諾什麼,只是說了要送郭開一場富貴,眼前的黃金便是這場富貴的憑藉,然而徐成先是提到了趙亡之後的滅門之禍,後又是送黃金又是提要求,郭開自然而然的以爲,王翦已經承諾破城之後會庇護於他,眼裡滿是金燦燦的黃金的郭開,絲毫沒有注意到徐成話中的漏洞。
在子嬰看來徐成的命還是有一定價值的,至少得等到自己救出尚在邯鄲大牢中的鮑生之後,讓鮑生親自來取,自然是不會承諾保其性命。
趙軍前線敗績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邯鄲的大街小巷。
“趙軍騎兵損傷殆盡,步卒傷亡過半!”
與此同時長城一線的戰報傳來,雖然暫時長城防線未破,但是也岌岌可危,南面主將顏聚一日數封加急兵書無不要求立即增援,否則支撐不了多久。
然而現如今除了邯鄲城內城防部隊,和負責守衛宮城的黑衣衛趙國已經沒有一兵一卒可用。
更讓邯鄲民衆憂心忡忡的是,這幾日邯鄲城內不知爲何開始流傳一道傳言:“李牧同先王長子公子嘉意圖廢掉當今趙王,然後與秦軍議和,割讓槐水以南土地與秦,換取兩國萬世修好。”
這條傳言一開是僅僅是在一些孩童之中傳唱,沒多久便在郭開等一些有心之人的推動之下,如燎原之火般傳遍整個邯鄲,如今邯鄲城中茶餘飯後,朋友相聚不談及一下近日傳聞就彷彿跟社會脫軌般。
要說最爲恐懼的當數尚且待在邯鄲城之中的先王長子公子嘉了。
對於更爲賢明,在趙國朝堂聲望頗高,已經隱隱對趙王遷的王位構成威脅的公子嘉,本來便是趙王的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理由。
此條流言一出,公子嘉在自己府內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在他看來這件事的後面必然是趙王遷在推動,意圖以此誅殺自己。
爲保留性命,公子嘉思慮再三,聯繫數位忠於自己的朝中大臣,藉着夜色逃出了邯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