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無心之舉

六、無心之舉

子晴聽了李翎的話,倒是爲李家祖先喝了一句彩,聽說他們開國之初也是窮人出身,至少,他們想到了百姓的艱難,沒有一味地胡來。

想了想,子晴把嫣然支開,對李翎說道:“雖說女人不得不依附自己的丈夫,可是,也不能太過依附,因爲男人的寵愛只是一時的,要想法子贏得他的尊重和敬重,讓他覺得,你是這些女人裡頭最優秀的,你能勝任皇后這份工作,但是,你也不能太過逞強,女人該示弱的時候也要示弱。”

“姑姑這話怎講,翎兒不懂?”

“嗯,就是說,簡單些說,就是男人在外頭累了回家時,你要關心體貼他;如果他有了什麼難處,你能幫上固然好,幫不上他,至少,要讓他知道,你會一直陪着他;如果他春風得意時,你不妨多誇誇他,這時,你只要做一個他身邊乖巧的小女人即可。姑姑的話,可能你一時也不能明白,等成家過日子,你就會有體會了。當然,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但是有一樣是不變的,真心才能換來真心。”

子晴說的話,是這些年她和林康平之間點點滴滴的經驗之談,記得前世看到過一句話,婚姻也是需要用心經營的,沒有誰會原地等你一輩子。

這一晚,子晴和李翎絮絮叨叨說了半夜,講自己和林康平這些年的經歷,講自己從宮廷劇裡看來的一些事例,希望對這個遠嫁的姑娘能有所幫助。

八月十四,李翎回宮,在宮裡過最後的一箇中秋節,八月十六便出閣了,嫣然和李翊一直陪着她,在城外的十里長亭送別的時候,李翊和嫣然合奏了一曲《送別》,李翎摟着李翊和嫣然。潸然淚下,欲語凝噎,小小的嫣然扯着李翎的嫁衣,也是久久不忍離去。

送走李翎,嫣然着實萎靡了幾天,小小的人兒第一次似乎明白了出嫁意味着什麼,永蓮出嫁了,以後再也不在家裡住了。也不帶她玩了,李翎也是,這一走,聽說再也見不到了,如今又輪到了永蓉,以後,還有誰會陪着自己玩呢?

子晴哪裡知道她的這些小心思,還以爲她仍在爲李翎的遠嫁不捨呢,故而,打算帶着她在城裡住些日子。有永萱幾個陪着,能快些緩過來。

這日。嫣然正跟永萱永芩永菱幾個在打絡子,永菱突然說道:“我二姐後日要相看了,不如我們幾個偷着去看看這姐夫如何?”

永萱聽了問道:“好啊,在哪裡呢?”

“聽說這次去隆佑寺上香,我二姐讓我幫她好好看看,你們幾個幫幫我,最好能想法試探他的人品如何。”永菱說道。

永萱和永芩聽了。看向嫣然,嫣然問道:“都看着我做什麼?”

“小妹,咱們這幾個人裡頭。就你最聰明瞭,可不得你想個什麼好法子?”永萱笑道。

“我能有什麼好法子?大人的事情,咱們小孩子不攙和,否則,我娘會打我的。”嫣然說道。

永菱幾個聽了不依,非要拉着嫣然想法,嫣然拍拍手,說道:“好吧,到時見了人再說。”

二日後,子晴跟着劉氏幾個要去隆佑寺,嫣然也非要跟着,拉着子晴的衣服求道:“娘,就讓我去吧,永萱姐姐她們都去。”

子晴見嫣然好容易有了點笑模樣,想着帶她出去轉轉也沒什麼不行,便把追月帶上,囑咐了幾句。

到了隆佑寺,正趕上初一,上香的人還不少,劉氏帶着永蓉上完香,對方纔帶着人姍姍來了。

劉氏見了有幾分不喜,這門親事是鍾家介紹的,對方是順天府尹,姓史,是個正三品,比子福高了幾級,大概是礙於鍾家的面子,想着皇上如今對曾家也頗爲照拂,倒也有些心動,不過,又想着藉此機會拿一把,以後,讓永蓉進門低一頭。

劉氏有些猜疑對方這些心思,不過見對方誠懇地解釋了幾句,也不好發作,倒顯得自己小家子氣,看着這史公子也算一表人才了,聽說今年十八,剛中的同進士,劉氏還真有幾分心動。

這時,嫣然幾個見這史公子居高臨下地打量了永蓉一眼,看起來似有些不屑,嫣然想了想,跟永萱幾個耳語幾句,嫣然突然從角落裡跑了出來,邊跑邊往後看,說道:“追呀,有本事你們抓我來呀,來呀。”

嫣然邊說邊往前跑,也不看人,故意往那史公子撞去,然後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劉氏和子晴正納悶,還沒來得及去扶嫣然,只見這史公子問道:“走路怎麼不看着些?”

這話,語氣雖不大好,倒也沒有多生氣,嫣然正要從地上爬起來了,突然從地上撿到一張摺疊的紙張,拿在手裡打開一看,自言自語道:“咦,這好像是一張銀票,好像是一千兩的銀票。”

史公子忙道:“是我的,纔剛你撞我,把我的銀票撞出來了,給我吧。你摔疼了沒有,小妹妹?”

嫣然看了他一眼,問道:“你怎麼能證明這銀票是你的呢?”

“這裡也沒別人,纔剛你不是撞了我一下麼?我一不小心便掉了出來。”史公子和顏地對嫣然說道。

劉氏和子晴幾個莫名其妙的,嫣然手裡哪來的一千兩銀票?應該真的是這史公子的,子晴便道:“嫣兒不得無理,是人家的東西理應歸還。”

嫣然正想把銀票給對方,這時,有一個書生打扮的人正焦急地低頭尋找,正好找到嫣然這個位置,嫣然見了心裡一動,問道:“這位哥哥,不知你在找尋什麼?”

“小姑娘,我丟了一張銀票,是剛陪着我母親來上香時不見的。”書生說道,還在低頭找尋。

“請問你的銀票是多少的?”嫣然問道。

“一千兩,是豐和錢莊的,莫非小姑娘你撿到了?”書生驚喜地問道。

嫣然手裡的東西正要遞出去,這史公子說道:“這銀票是我不小心丟的,你的銀票,不是這張,你再找找去吧。”

史公子說玩就要伸手來接嫣然手裡的銀票,嫣然手一躲,沒給他,這史公子此時也頗有些後悔,好好的非要鬼迷心竅認這一千兩銀票,如今正主找來了,他不爭也得爭了,否則,傳了出去,他還有何面目在京城混了?

“可是,他說的對,這銀票是豐和錢莊的呀?”嫣然問道。

史公子一下問住了,這史夫人自然知道兒子手裡不可能有一千兩銀票,事情到這地步,她不得不幫出面幫這兒子一下,便說道:“兒子,你記錯了,今日出門時你換了一身衣裳,你的銀票應該是在那身衣裳裡頭,這孩子,這麼大了,還糊里糊塗的,幸虧娘今日在這裡替你作證,知道的是你糊塗,咱家不缺這一點,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是那貪婪之輩呢?”

史夫人說完又對劉氏幾個笑道:“這孩子,在家一貫如此,糊里糊塗的,心思都花在念書上了,這些事情,一向是丫鬟小廝幫着打理。”

史公子是個明白人,哪裡還不知史夫人的用意,便用手拍了自己的頭一下,做恍然狀,說道:“真是該死,差點便鬧了個大笑話。”

嫣然見此,便把這銀票給了這138看書蛧生說道:“不知小姑娘府上是何處?在下姓邵,陪着我母親進京奔喪,今日陪着她老人家來此散心,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真是多謝這位姑娘了。”

劉氏一聽姓邵,便問道:“前些日子聽聞國子監祭酒邵大人突然病歿,不知和你是否有關聯?”

“那是晚生家祖父。”

劉氏聽了便道:“請節哀。”

這時,丫鬟們扶着邵夫人出來了,聽了兒子的說辭後,對嫣然大加讚賞了幾句,邵家並不是特別的富裕,這一千兩銀子,正經能用些日子呢。

邵夫人見幾家在此,看史夫人和史公子的面色都不好看,她猜到幾家必是在家相親,便道:“今日有些匆忙,失禮之處請見諒,改天一定讓犬子登門致謝。”

說完母子兩告辭而去,邵夫人仔細問過了事情的經過,便道:“這親事,肯定不成了,看樣子是因爲這一千兩銀子砸了。”

邵公子問道:“母親如何得知他們是在相親呢?”

邵夫人但笑不語,心下卻有了幾分打算。

嫣然不知自己這一撞,倒是成就了一對好姻緣,這史家,劉氏自然是看不上了,而這位邵公子,看上去更爲斯文正直些,雖然邵家不如史家富貴,可嫁人,也不能光看家世的。

邵家後來上門道謝後,便也託人上門求親,邵公子的父親曾做過外派知州,跟子福同級,如今在家丁憂。子福自然知道邵家,真正的書香門第,一向是正直清廉的,倒也頗爲心心相惜,這門親事便很順利地定了下來,囑咐劉氏多一些陪嫁。

永菱幾個頗爲得意,一時失口便把嫣然供了出來,劉氏聽了,倒是特地送了一身衣裳給嫣然,子晴知道了,既好氣又好笑,不處罰她吧,擔心她以後越發膽大妄爲,想了想便對嫣然禁足一月,好在永萱幾個還夠意思,常常偷着跑來看她,子晴也睜隻眼閉隻眼了。

第7章 商議分家第414章 再進林家第224章 橙樹開花第133章 攤牌第33章 端午第71章 賣燈籠第一百零三 子福的擔憂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4章 初識家人第387章 相約上門第473章 緊急回鄉第422章 接風宴第307章 鴨子和魚第50章 週歲宴第201章 康平生日第70章 燈籠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56章 元宵(一)第77章 甲魚湯第463章 小翊的眼淚第34章 賣瓜(一)第385章 童趣三十五給嫣然添妝第393章 知府夫人(二)第106章 中了秀才第440章 曾瑞祥的來信第135章 大毛下跪第369章 子福升了第66章 夏日捉蛙第133章 攤牌第97章 子萍提親第142章 乾旱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419章 盤問第240章 書睿週歲第150章 爭搶工作第491章 書睿留洋第495章 嫣然再進宮三十一書鈺選妻第414章 再進林家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260章 拒之門外(一)第一百零七 不速之客第454章 中秋夜第370章 看望田氏第200章 豆苗第457章 菊花會第387章 相約上門第449章 出洋第388章 歡送會第94章 巧計抓賊十四書睿娶親第93章 難題第163章 母女相見第380章 嫣然週歲第120章 子晴定親一百七十一章 陳氏開店第195章 田氏做壽(一)一百七十一章 陳氏開店第359章 田氏的思慮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387章 相約上門第366章 子福進京第280章 找茬第34章 賣瓜(一)第212章 康平攆人第297章 泥腿知縣第62章 端倪第115章 被惦記了第409章 秦傅之好第245章 陳三願第188章 逃離第105章 歸家第378章 兄妹翻臉第211章 送禮第341章 田氏的養老(一)第305章 子喜中舉一百六十七贍養問題一第四百八十八 聽者有意第432章 討價還價第90章 置地辦學第352章 國殤第265章 兄弟決裂(一)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99章 提親被拒第129章 子福雙喜第10章 臘八三十回國第411章 子福他們的來信第5章 私議分家十九李翊娶小第447章 添亂第88章 何氏做壽第360章 喜訊十九李翊娶小第334章 分紅第三百六十四 光陰的故事第30章 麥收第四百八十四 爲母要強第355章 比較
第7章 商議分家第414章 再進林家第224章 橙樹開花第133章 攤牌第33章 端午第71章 賣燈籠第一百零三 子福的擔憂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4章 初識家人第387章 相約上門第473章 緊急回鄉第422章 接風宴第307章 鴨子和魚第50章 週歲宴第201章 康平生日第70章 燈籠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56章 元宵(一)第77章 甲魚湯第463章 小翊的眼淚第34章 賣瓜(一)第385章 童趣三十五給嫣然添妝第393章 知府夫人(二)第106章 中了秀才第440章 曾瑞祥的來信第135章 大毛下跪第369章 子福升了第66章 夏日捉蛙第133章 攤牌第97章 子萍提親第142章 乾旱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419章 盤問第240章 書睿週歲第150章 爭搶工作第491章 書睿留洋第495章 嫣然再進宮三十一書鈺選妻第414章 再進林家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260章 拒之門外(一)第一百零七 不速之客第454章 中秋夜第370章 看望田氏第200章 豆苗第457章 菊花會第387章 相約上門第449章 出洋第388章 歡送會第94章 巧計抓賊十四書睿娶親第93章 難題第163章 母女相見第380章 嫣然週歲第120章 子晴定親一百七十一章 陳氏開店第195章 田氏做壽(一)一百七十一章 陳氏開店第359章 田氏的思慮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387章 相約上門第366章 子福進京第280章 找茬第34章 賣瓜(一)第212章 康平攆人第297章 泥腿知縣第62章 端倪第115章 被惦記了第409章 秦傅之好第245章 陳三願第188章 逃離第105章 歸家第378章 兄妹翻臉第211章 送禮第341章 田氏的養老(一)第305章 子喜中舉一百六十七贍養問題一第四百八十八 聽者有意第432章 討價還價第90章 置地辦學第352章 國殤第265章 兄弟決裂(一)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99章 提親被拒第129章 子福雙喜第10章 臘八三十回國第411章 子福他們的來信第5章 私議分家十九李翊娶小第447章 添亂第88章 何氏做壽第360章 喜訊十九李翊娶小第334章 分紅第三百六十四 光陰的故事第30章 麥收第四百八十四 爲母要強第355章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