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儲君人選

在最新的御前內閣會議上,四位皇子首次參政的消息很快就是傳遍了南京,而通過電報更是傳遞到了更多有心人的耳中。

已經足足七十多歲的畢餘同在紹興聽到這個消息後,早已經熄滅的心也是不由得活躍了起來,連夜修書數封送往南京。

畢餘同只是一個已經退出帝國權力中心十幾年的人了,他的關心自然不會起到什麼作用,不過在南京的那些高級軍政要員們的關心則是要更重要一些。

比如說帝國的第三任總理大臣郭龍雲,身爲帝國總理大臣,文官的領袖,郭龍雲的意見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這個關口裡,他卻是隻能和幾個心腹弟子門生關門說幾句,討論那個皇子在立儲之爭的優劣。

不過這也只是私底下討論而已,但是郭龍雲絕對不會公開表達對那個皇子的好感的。

身爲總理大臣,郭龍雲和當年的薛煥一樣,其政治立場是非常簡單而純粹的,那就是堅決站在林哲這一邊,凡是林哲支持的就是他所支持的,凡是林哲反對就是他反對的。

尤其是在立儲問題上,郭龍雲儘管身爲總理大臣,文官第一人,但是卻是最不敢公開表態的那個人。

只能是在私底下在書房裡一個人喃喃自語,猜測着那位皇子能夠獲得陛下的青睞!

“大皇子成熟穩重,處事風範頗有仁者風範!”郭龍雲自言自語着:“只是以陛下的性情,此子怕是難以討得陛下的歡心,要不然的話,怕是早幾年就立他爲太子了!”

大皇子林碃,作爲皇長子,受到的關注絲毫不亞於陳皇后嫡子三皇子林曄,雖然外界的大臣和這些皇子們的實際接觸不會太多,但是這幾年觀察下來,那些軍政要員們或多或少也能夠了解到這幾個皇子的性情。

相對於受到了江道泉早年影響比較深,有着仁德之君潛質的大皇子林碃,郭龍雲反而是更看好三皇子林曄。

他看好林曄並不是因爲他是陳皇后所出,乃是這個帝國唯一的一位嫡皇子。

而是因爲林曄的才華和性格!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林曄在年僅十三歲的時候,一篇論述明朝滅亡的史論就是引起了幾乎整個平仁堂那些皇子教習們的震驚,這篇史論其文筆,遣詞用句自然是不重要,在那些才華橫溢的,從全帝國裡挑選而出的皇子教習們來說不值一提。

但是當時的林曄卻是詳細而完整了論述了明朝滅亡的一些深沉次原因,除了一些通常的天災**、滿清威脅外,還詳細的論述了明朝後期文人之上、官紳一體的危害。

這些論diǎn其實並不是多新鮮,明滅亡兩百年,討論此事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但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就能夠洋洋灑灑上萬字,進行對明朝滅亡的深沉次原因進行詳細論述,這可是相當不容易的。

今年十五歲的林曄,在學業上的天分絕對是超過他的兩個哥哥很多,不僅僅在策論、史論這正統科目上極爲出色,而且一些文化修養的課程也不差,其馬術之憂,就是放在整個帝國全部貴族的年輕子弟裡,那也是排的進前三的,他甚至還入選了一支馬球隊,長期擔任主力。

藝術上,一手國畫也是讓平仁堂的國畫教習頗爲欣賞,稱其雖然只學畫只有區區六年,但是其所擅長的竹圖已經有了前清鄭板橋的兩分神韻。

此外性格上也是頗有當年林哲的風采,雖然年少,但是性格卻是頗爲頑強和果斷。

去年冬,皇室舉辦了一年一度馬球賽事的時候,這個林曄率領馬隊參加善事,比賽中一度受輕傷,讓當時觀看比賽的陳皇后心痛不已,但是林曄卻是依舊堅持繼續比賽,並最終獲得了勝利。

此事給當時有幸觀看比賽的諸多貴族和軍政要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而郭龍雲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他看着林曄率領馬球隊比賽的時候,彷佛又看到了當年林哲策馬奔騰,然後親自率領大軍西征的場景,他們都是一樣的年輕,一樣的無所畏懼,一樣的頑強不屈。

而和郭龍雲有同樣感覺的人恐怕還不在少數,帝國的軍政要員和貴族們,大多都是早年就跟隨林哲打天下的人。

很多還沉浸在當年追隨林哲一起征戰天下的人看到林曄,幾乎就是看到了當年林哲的影子。

因此林曄雖然年少,今年也不過十五歲,但是其才華和性格幾乎是讓外人挑不出毛病來,所以在郭龍雲等人的很多人看來,如果陛下要立太子,那麼林曄的機會可能要高達五成以上。

如果考慮到他還是陛下唯一的嫡子,那麼這個可能性就將會增加到六七成!

至於除了大皇子林碃和三皇子林曄以外,郭龍雲並不認爲其他的四個皇子有什麼機會。

二皇子林抲,這個人平常比較低調,學業上普通,別說和才華橫溢的三皇子相提並論了,就算是大皇子也要超過他,而且也沒有什麼比較特殊的才華,出身上也只是普通的庶子,沒有林碃的那種皇長子的加成作用。

四皇子林煊,此人年紀還小,今年纔開始旁聽內閣會議而已,當然了,年紀一般不是什麼大問題,主要的是性格和才華,其性格似乎有些軟弱,對待大臣們的時候,往往會有所拘謹,也許有人說這是因爲他年紀小,但是反觀大皇子林碃十四歲的時候,人家幾乎和成年人沒有什麼區別了,做什麼都是有模有樣,絲毫看不出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人。

才華也不甚出衆,至少平仁堂裡的皇子教習們就沒有對他有什麼明顯的讚譽。

因此在郭龍雲看來,如果說三皇子林曄有六成機會的時候,大皇子林碃有三成機會的話,那麼剩下的二皇子和四皇子,他們加在一起也就一層機會而已,至於五皇子和六皇子,年紀太小,暫時不在儲君的候選人範圍之內。

郭龍雲這麼判斷,是他根據對林哲的瞭解。

畢竟能夠決定太子是誰的,只有林,林哲看好那個那麼誰就是太子!

這種情況下,大皇子林碃的成熟穩重,怕是難以獲得林哲這種開國之君的青睞,郭龍雲追隨林哲二十幾年,自詡在帝國裡,算的上是最瞭解陛下性格的幾個人之一了,以他對陛下的瞭解,他認爲陛下雖然平日裡看似和藹,一副儒家學子眼中的仁君之像,但是說句大逆不道的話。

他卻是認爲陛下根本就不是什麼仁者之君,仁、孝、德、廉等通通和陛下都是無緣的,你說他孝?外人雖然不知,但是郭龍雲卻是知道,自從當年太后插手立儲問題,甚至煽動秘書處處長以及諸多大臣和外戚掀起內閣風波,針對自己和江道泉的時候。

陛下可是絲毫沒有手軟,把當年伺候太后的一干人等殺了個乾淨,連一個太后早年從孃家帶來,伺候了幾十年的老嬤嬤都沒有放過,太后的孃家方家長房,被除爵,爲官者也通通被革職,顯赫一時的外戚方家在短短月餘就是徹底敗落。

而後太后更是搬進了佛堂吃齋唸佛,從來就沒有出來過。

如果是尋常的皇帝之類的,估計早就主動去請出來了,但是林哲卻是沒有!

你說他仁、說他德、說他廉也扯不上什麼關係,別人不知道,但是當年餘勝軍怎麼起家的他郭龍雲還不知道?可不就是靠着敲詐勒索湖州地區,才維持了起了餘勝軍嘛,後來進軍蘇南的時候,餘勝軍雖然沒做過屠城這種事,但是也沒少幹過在全城查抄財物的事,帝國成立之初,在一段時間裡推行非常強硬的‘剃髮令’,攻克鎮江、南京、揚州、北平等一系列重要城市的時候,中華軍可是玩‘留髮不留頭’的政策。

當年不管是心向太平天國,還是說心向滿清,並不願意剪掉辮子或者束髮的人不知凡幾,而這些後來怎麼樣了?大多是死在了中華軍的刺刀和子彈之下,手段之狠辣,絲毫不亞於太平軍逼民衆剪掉辮子,不亞於當年滿清入關時的剃髮易服。

剃髮令一直到1860年後才逐漸不在強制執行。

又後來推行階梯農業稅,引起了諸多地主士紳的強烈反彈,先後因此爆發了多達數百次的暴`亂,當年的中華軍幾乎是全年保持戰備狀態,清剿千人規模以上的叛亂高達五十多次。

而在鎮壓叛亂的過程中,中華軍也是殺了個血流成河,當年統一戰爭裡因爲曾國藩的主動歸順,而沒有受到戰爭影響的湖南,在當年的推行階梯農業稅的時候,也是反抗最爲激烈的省份,當地駐軍至少擊殺了超過萬人的叛亂人士,更多的人被抓起來,然後送進了各類礦區或者去修鐵路。

在處理幾次大規模貪腐案件的時候,這位陛下也從來沒有流過情,1874年因爲帝國裡的貪腐問題突出,陛下親自督導巡警部的聯合調查局以及反貪局、督察院、**院等司法機構進行貪腐嚴打。

當時這位陛下的指示很簡單,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從速、從嚴!

基本就是遵循‘儘快立案、破案、結案,從嚴起訴、審判’,1874年,帝國查處科員級別以上官員一共六千餘人,其中五千多人都被執行了死刑,剩下的基本也都是被判處無期徒刑,被送到那些煤礦啊,鐵礦之類的度過餘生,而且往往也活不久。

一時間,嚇得不少官員辭官而去!

從這些事件來看,自己的這位陛下從來就不是什麼善良之輩,而是一個真正的心狠手辣之輩。(。)

第274章 應對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7章 協防上海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632章 帝大系第318章 面聖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316章 國宴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779章 立儲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10章 出征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643章 方家第89章 湖州之危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534章 進駐九龍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159章 王瘋子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441章 鐵甲艦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
第274章 應對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7章 協防上海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632章 帝大系第318章 面聖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316章 國宴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779章 立儲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10章 出征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643章 方家第89章 湖州之危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534章 進駐九龍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159章 王瘋子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441章 鐵甲艦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