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決一死戰

“什麼?”吳汝孝聽着手下的回報,滿臉的怒色:“長洲過來的一萬多援軍怎麼會被伏擊?還有,餘勝軍那些清妖是怎麼繞到我們蘇州北面去的?難道你們一個個都沒長眼睛嗎?還是他們都是飛過去的?”

下面的一個師帥惶恐道:“我們一直都有對城外的餘勝軍進行監視,但是這兩天也沒有發現他們分兵北上,我們估計他們是前天夜間秘密分兵,然後繞過我們蘇州北上的!”

吳汝本還想再喝罵幾句,但是話到了嘴邊卻是一種無力感涌上心頭,讓他都懶得再罵了。∽↗∽↗diǎn∽↗小∽↗說,..o

對於城外的那支餘勝軍,吳汝孝是感到相當棘手並且無奈的,餘勝軍雖然兵力不多,但火器實在太過犀利,這一diǎn從第一天的試探進攻就可以看得出來。

後續見餘勝軍屯兵蘇州城外,並且安營紮寨,吳汝孝原本還以爲他們是做好了長期圍困並等待援軍的準備,而他心中也是準備着在蘇州這裡和餘勝軍決議生死,只要擊敗餘勝軍,那麼整個蘇鬆太地區就再無可以阻擋自己步伐的清軍了,屆時整個蘇鬆太地區都會落入己手。

控制了鎮江,常州,蘇鬆太地區後,自己一方面可以派兵兵力南下浙北繼續擴大鞏固控制區,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彙集重兵西援天京,並和天京裡被圍困的太平軍裡應外合,一舉擊潰江南大營。到時候不僅僅可以解救天京之危,甚至江南的整盤棋都可以盤活。

太平天國將會因爲自己的東進從而控制江南這個稅賦重地,真正奠定太平天國的基礎。

而要在蘇州城下和餘勝軍決一生死,僅僅依靠蘇州城內的力量還是有些不足,他在蘇州城內雖然依舊擁兵將近五萬,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這五萬人裡頭絕大部分都是臨時強行拉來的壯丁。

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訓練,甚至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真正可以打仗的也就萬人左右,其他的dǐng多幫忙守守城,壯壯聲勢而已。

所以他纔會把蘇州外圍,尤其是長洲縣、常熟縣兩地的太平軍調來蘇州。

這兩地的太平軍雖然是偏師,但是也各有一萬餘人,其中兩部加起來至少有五千可戰之士。彙集了援軍後,吳汝孝自認爲就有一戰之力,到時候就出城和餘勝軍決一死戰,依靠絕對的兵力優勢,耗也能把這四五千的餘勝軍給耗死。

但是沒有想到,這援軍非但沒有成功抵達,反而是被餘勝軍給伏擊打掉了,這如何不讓他憤怒!

“好一招圍diǎn打援!”吳汝孝心中暗哼:“沒想到這個林哲倒也是個熟知軍陣之術的人,看來餘勝軍之勝不僅僅依靠其火器犀利,這個林哲也不容小瞧!”

吳汝孝以爲林哲是故意做出圍困蘇州的假象,再玩圍diǎn打援的把戲,但是事實並沒有吳汝孝想象的那麼簡單。

到目前爲止,實際上吳汝孝還是沒能搞明白餘勝軍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或者說是他們還沒搞明白餘勝軍到底爲什麼來蘇州?

他把林哲當成了普通的清軍將領,把餘勝軍當成了一支清軍,認爲他要奪回蘇州,要挽救蘇南危局。

但是他並不知道,林哲從來就沒有以清軍將領或者官員自居,餘勝軍的戰術戰略也從來不以清軍在江南地區的勝敗作爲參考,林哲考慮的只有一diǎn那就是餘勝軍自身的得失,上海的安危對於林哲來說,比整個江南還要來的重要。

對目前的餘勝軍來說,他們的根本戰略目標就是防備太平軍繼續南下東進,從而威脅到上海。

這纔是他們主動進軍蘇州,從而吸引周邊地區太平軍彙集蘇州的根本原因,至於打掉他們的援軍,只不過是在這個大戰略下的一次正常行動而已。

“既然他們分兵至少兩千去了長洲縣,那麼他們留在蘇州城外的兵力豈不是隻有三千不到?”這個時候,一個太平軍將領及時提醒了吳汝孝:“我們抽調援軍過來,不外乎增加實力,建立兵力優勢,但是如今餘勝軍清妖既然主動分兵,那麼我們依靠城內的力量就足以擊敗城外的餘勝軍了!”

吳汝孝聽到這裡也是眼睛一亮,是啊,自己爲什麼要抽調援軍過來的?

還不是爲了面對城外四五千餘勝軍的時候,建立徹底的兵力優勢,如今餘勝軍主動分兵兩千出去,儘管自己被打掉了一萬多的援軍,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自己在外圍的那些援軍也算是牽制餘勝軍兩千兵力。

想通了這一diǎn的吳汝孝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當即道:“傳令下去,全軍備戰,我們明日出城和林哲決一死戰!”

第二天早上十diǎn,城外的餘勝軍大營內,林哲就是看見了遠方蘇州的城門再一次被打開,然後涌出了大量的太平軍。

“他們果然來了!”林哲心中暗道,自己冒險分兵,人家太平軍也不是傻子自然會知道,自己能夠拖延兩天不被發現已經算是不錯了,如今被他們發現了,他們自然不會放棄機會來攻打自己兵力已經減少的大營。

面對從城中出來的太平軍,林哲露出一絲譏笑:好好的蘇州城不帶着,非要出城來找死!

如果太平軍死守蘇州城,他林哲一時半會還真沒什麼好的辦法,但是吳汝孝竟然要趁着自己兵力空虛主動出擊,那麼就等於給了餘勝軍一個在城外擊潰他們的機會。

儘管自己的兵力少,面對數萬太平軍風險很大,一個不甚就有可能被他們的人海淹沒,但是風險與機會並存,他們主動出城作戰,那麼就給了自己在野戰中一戰奠定勝負的機會。

“傳令下去,全軍備戰!”看着遠方源源不斷出城的太平軍,林哲迅速的下達了自己的命令。

爲了不讓炮兵部隊把這些太平軍給嚇回城去,林哲還特地給付林陽下了命令:“在敵軍全部出城之前,不得開炮!”

讓炮兵暫停開火雖然有一定對面風險,但是這個風險是可以承受的,如今的餘勝軍已經不是第一天抵達蘇州城下的時候了,在蘇州城外那麼多天,早已經構築了完善的營地,營地外胸牆、壕溝,木欄等各種的防禦工事繞了營地整整一圈。

尤其是面對蘇州城的那一面胸牆,經過衆多戰俘的修築已近高達一米五米多高,完全是一道小型的土木結構的城牆了,由於胸牆高度比較高所以胸牆之後爲了讓士兵站立裝填和射擊,還特地墊高了的。

在胸牆之間,還有着十幾門三百斤到五百斤之間的中口徑火炮,這些都是餘勝軍多次作戰繳獲而來的舊式火炮。

餘勝軍的衆多火炮中,那些三百斤以下的小口徑火炮一般直接轉賣給當地綠營或者鄉勇。

少數幾門一千斤以上包括三千斤的大炮被留在湖州城用以組建第六炮兵連。

至於那幾門八百斤的火炮直接拔給第一炮兵連,以替換原有的幾門五百斤火炮,使得第一炮兵連裝備的舊式國產火炮首次統一爲八百斤這個口徑。

剩下那些五百斤、三百斤的火炮數量最多,足足有十三門之多,只是這些火炮射程近,威力小,林哲也不準備把他們當做中遠距離的炮擊力量組成,只是以兩門爲標準,編成了若干炮兵排。

平日由炮兵連代管訓練,戰時加強給步兵營,準備在近距離內發射散彈,以便最大限度的發揮這些三五百斤級別的劈山炮的威力。

除去胸牆的三百斤、五百斤火炮外,胸牆之後的數座數米高的土木石頭臨時堆累的高臺上,衆多大口徑火炮聳立其中,分別有第一炮兵連的十門六門八百斤舊式火炮,第二炮兵連的六門十二磅火炮,第四炮兵連的六門十二磅火炮。

另外暫時由第二炮兵連代管的兩門二十四磅臼炮。

三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舊式火炮加上十二磅野戰炮以及二十四磅臼炮總數有三十三門之多。

對於目前這支蘇州城外的只有三千兵力的餘勝軍來說,火炮數量是顯得過剩的。

大戰臨近,不僅僅餘勝軍的正規軍炮兵、步兵們行動了起來,就連剛編成的餘勝軍協防團也是行動了起來,在餘勝軍的軍官們督促下,這些數天前還是太平軍的士兵們手中拿着火繩槍以及刀劍長槍一個個走上了胸牆。

爲了防止他們臨陣倒戈或者說臨陣逃脫,林哲特地把第二騎兵林安排在這支協防團的側後位置,如今餘勝軍是準備打一場防守作戰,這騎兵連自然不用冒險出去,林哲是把他們當成了戰略預備隊。

同時防備協防團的任何異動,而更關鍵的一diǎn是,騎兵連還是林哲的唯一保命手段,萬一自己戰敗的話,他還得讓騎兵連護送自己離開,然後再練出一支新的餘勝軍捲土重來。

三千餘勝軍加上一千五百名協防團,這就是林哲手中所能夠用上的兵力,而對面的太平軍有多少?

目測已經出城的太平軍至少有三萬之數,而更關鍵的是還有衆多的太平軍士兵正源源不斷的從城中出來!

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11章 山陰陳家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10章 出征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17章 長興初戰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17章 長興初戰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391章 進城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341章 辦學難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617章 出巡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51章 團練大臣第47章 入城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69章 江海關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14章 自籌軍費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71章 擴軍五千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48章 厘金初顯第7章 募兵買槍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474章 日`本局勢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
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11章 山陰陳家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10章 出征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17章 長興初戰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17章 長興初戰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391章 進城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341章 辦學難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617章 出巡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51章 團練大臣第47章 入城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69章 江海關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14章 自籌軍費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71章 擴軍五千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48章 厘金初顯第7章 募兵買槍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474章 日`本局勢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