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

寒露已過,霜降未到的十月中旬,南京或者上海還有廣州等南方城市,依舊熾日懸空,大地被烘烤的和盛夏時節一樣炎熱。

但是在聊城,這裡卻是氣溫逐漸降低,白天裡興許還帶有一些初秋的燥熱,但是等太陽下山後,傍晚時分颳起的秋風讓人不得不穿上了秋冬外套。

換上了中華軍秋冬將官作戰常服,披着呢料外套的施清瑄看着不遠處的聊城,這視線中的聊城並不是什麼大城市,雖然地處運河流域,但是其發展遠遠不如同樣依靠京杭大運河發展起來的淮安。

這聊城,看上去甚至都不如江南的一個普通縣城繁華!

但是這小小的聊城裡卻是駐紮了超過三萬人的清軍!

根據中華軍第一軍的長期偵查得來的情報,清軍在這個小小的聊城裡駐紮了超過三萬人的清軍,而且非常確定的是這三萬人裡頭至少有八千人以上,甚至有可能是超過萬人的新軍部隊。

除了這將近萬人的新軍外,剩下的兩萬清軍裡頭還有超過五千人的滿蒙騎兵,其餘的而是湊數所用的舊式綠營、八旗部隊。

“爲了守住山東,這僞清也算是下了大力氣了,不僅僅在聊城和濟南兩地駐紮重兵,而且在整個山東北部還駐紮有諸多部隊,武定府、濟南府、東昌府三府之地的清兵加起來,怕是要超過十五萬之數!”站在施清瑄身邊的是第八師師長邊成勳。

此人和諸多中華軍的高級將領一樣,都是早期隨營學堂第一期畢業的學生,從少尉副連長一步一步爬起來。去年被任命爲新編第八師之第二十三團的團長,年初因爲編練部隊有功。同時得到施清瑄的賞識而被舉薦,所以出任了剛編成的第八師師長。不久前的上海一戰,他率領第八師和英法聯軍作戰,在施清瑄的率領下第六軍一舉擊潰英法聯軍,他這個第六軍第八師的師長自然也是獲得了旁人羨慕無比的戰功,戰役剛結束林哲就是封他爲子爵,成爲了中華帝國裡軍事貴族羣體中的新成員。

此番第六軍被調往北方作戰,他自然也是帶着第八師一路輾轉北上,這在路上花費了將近一個月後纔是抵達山東。

到了山東後,他總算是知道爲什麼第一軍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裡無法在山東取得重大戰略進展的原因了。

一方面是因爲統帥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蘇南防務上。從而停止了對第一軍的各種支援,導致第一軍無法放開手來。

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清軍源源不斷的對山東進行增援!

在這裡,不得不說滿清爲了抵禦中華軍的北上,爲了保住自己的江山是不遺餘力的,雖然整個政治體制依舊落後不堪,但是他們卻是沒有放棄,而這一點在編練新軍上表現的非常明顯。

其實也不僅僅是當代的滿清熱衷於編練新軍,實際上歷史上的滿清在其後期的統治生涯裡,最關注的就是編練新軍的。從太平天國時期的湘軍、淮軍,然後再到練軍、防軍,然後再到定武軍、新建陸軍,可以說滿清在最後半個世紀的生命裡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軍事改革的步伐。而每一次遭遇失敗後總會掀起一番改革的高潮。

只是他們總是等到失敗以後纔會去改革,而在失敗之前卻是對所有問題視而不見。

如今這個時空的滿清同樣如此,在南方遭遇了連續的軍事潰敗後。滿清自始至終都是保持着極爲高效的各種改革,試圖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

科舉教育上。他們在不久前舉辦了首場‘經濟特科’,效仿中華帝國改革科舉。錄取了超過百名經濟特科進士,同時開辦了京師學堂、將弁學堂等。

經濟上,他們繼續推廣厘金制度,同樣還試圖仿效中華帝國辦洋務,當然了,現在他們的洋務只侷限在國防工業上,其中最爲明顯的代表就是天津機器局、湖南機器局這兩大兵工廠了,其中的天津機器局創辦三年來,已經成爲了滿清北方軍隊的重要軍械來源,供應了幾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槍炮以及相關彈藥。

其早期的技術能力雖然還停留在傳統的手工作坊,只是簡單應用少許機械,但是去年下半年開始英法聯軍和中華軍爆發全面的軍事衝突後,英法聯軍已經是放開了對滿清的各種封鎖,而爲了能夠從洋人手中獲得至關重要的洋槍樣炮以及各種機械設備。

滿清甚至是主動開放了天津作爲通商港口。

滿清和英法等國重新建立貿易後,天津機器局是購入了一大批機械設備,同時還聘請洋人技師。

由此天津機器局的產能以及技術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生產的燧發槍已經性能穩定,而且產量相當高。

同時他們還在嘗試着仿製米尼步槍,而且有意思的是,其仿製的對象並不是外國的米尼步槍,而是中華軍現役的1856年型林德步槍,甚至已經是小批量生產了一部分樣槍,可惜產能還是太小。

爲了編練更多的新軍,爲了獲得更先進更多的武器,滿清也是從去年開始重新從洋人手中購入洋槍樣炮。

其中購入最多的自然就是被英國人當成了庫存傾銷的褐貝斯滑膛步槍了,這個洋槍雖然和滿清自造的燧發槍一樣都是滑膛步槍,但是人家好歹還是用火帽的擊發步槍,點火成功高很多。

此外他們也是通過那些神通廣大的軍火商購入了一批1853年型恩菲爾德步槍,只是數量不多,只有幾千支而已,這倒不是滿清沒錢買,而是人家英國人一時間拿不出更多的現貨來了。

英國自己都在和中華軍進行着戰爭,而且還在印度忙着鎮壓起義,對新式軍械的數量要求是相當多的。因此英國軍用兵工廠生產的恩菲爾德1853步槍基本上是不可能對外出口,滿清購入的都是軍火商自行生產的版本。

歷史上美國南北戰爭使用的超過七十萬支甚至一百萬支1853型恩菲爾德步槍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是英國的正規軍用兵工廠裡生產的。大部分都是軍火商私底下生產,一部分也是美國本土生產的。

現在滿清購入的這些洋槍樣炮同樣如此。這些槍炮並不是直接從英法兩國的官方機構,比如軍方或者外交渠道里購入,而是直接從那些軍火販子手中購入,而天知道這些軍火販子從哪裡採購到的這些軍火。

此外導致滿清很難在短時間內採購到大量米尼步槍的原因並不是因爲金錢,也不是政治關係,而是因爲這年頭的交通運輸實在太慢,橫跨海洋所需要的時間是用月來計算的,也就是說就算是滿清現在下了訂單,但是最少也需要半年以後才能夠拿到貨。而且這還不算生產時間,如果還需要按照訂單安排生茶的話,估計都得一年以後了。

通過自造,大量進口,滿清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就是湊出來了好幾萬支的各種形式的步槍,然後用以編練新軍。

而這支新軍就是所謂的‘大清陸軍’,去年的時候不過四鎮,而且都是不滿編的,但是到了一年後的今天。‘大清陸軍’已經擴編到了七個鎮,使用燧發滑膛槍、火帽擊發滑膛槍爲主,也有極少數部隊使用米尼步槍。

除了編練新軍外,他們也沒有說把那些八旗、綠營一股腦全部裁掉了。而是繼續裁汰練新,通過對現有的綠營部隊進行現代化的訓練,裝備新式的火槍。試圖發揮最後一絲價值,不過成效不大就是了。

滿清編練這麼多新軍。自然不是爲了看的,而是用來阻擋中華軍北上的。爲此他們把僅有的七個鎮的大清陸軍中的六個都是部署在了河南、山東一線,其中的山東更是重地,部署有四個鎮。

滿清費盡心思編練了這麼多新軍,而且還把他們放在河南和山東,再加上一些綠營、八旗、地方團練的輔助,整個河南以及山東一線,滿清的兵力加起來有二十五萬以上。

而去年到現在負責山東以及河南、安徽三省軍務的第一軍有多少人?滿打滿算不超過七萬人。

而且其中的主力部隊只有第一師、第三師、第一騎兵團,總兵力大約一萬八千人。

剩下的清一色是俘虜改編而成的協防軍,而協防軍的戰鬥力有多差在近年已經是暴露的非常充分,他們偶爾可以打打綠營以及捻軍、土匪之類的,但是即便如此也得非常小心,大多時候你得在他們後頭安排一支皇家陸軍壓陣,要不然的話他們就算是清剿土匪,也有可能被土匪擊潰狼狽而逃的。

中華軍麾下的協防軍雖然有時候是一種非常好的炮灰,但前提是有着皇家陸軍和他們一起作戰,簡單來說就是後頭得有督戰隊,還得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火力掩護,這樣才能夠勉強發揮出他們唯一的價值:衝上去和敵軍肉搏,消耗敵軍的子彈以及炮彈還有有生力量。

而單獨作戰的話,結果都比較悲劇,比如說之前第十九協防師在進駐皖北執行絞殺當地捻軍的任務時,兩千多人進攻只有幾百捻軍防守的寨子,結果好幾天攻不下來不說,還被人家殺了一個反擊,折損了三四百人,氣的率領這支協防軍作戰的皇家陸軍上尉差點吐血。

最後還是皇家陸軍的第三師派了一個步兵連過來壓陣,然後在這個皇家陸軍步兵連的火力掩護下,嗯,或者說是後頭的排槍壓力下,這第十九協防師纔算是重新殺了上去,攻克這個莊子。

大約五萬的協防軍,再加上一萬八千人的皇家陸軍,這就是中華軍在河南、山東甚至皖北地區的所有兵力了,而他們需要面對的是超過二十五萬人的清軍,這二十五萬清軍裡頭有超過五萬人的新軍。

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14章 自籌軍費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18章 黎明危機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7章 刺刀肉搏第83章 添船夠炮第343章 侯客室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34章 危機!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308章 勝了嗎?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274章 應對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46章 他敢打嗎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592章 作秀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30章 救援長興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48章 厘金初顯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592章 作秀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668章 布拉鎮第76章 亂世重典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385章 滄州激戰
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14章 自籌軍費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18章 黎明危機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7章 刺刀肉搏第83章 添船夠炮第343章 侯客室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34章 危機!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308章 勝了嗎?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274章 應對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46章 他敢打嗎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592章 作秀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30章 救援長興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48章 厘金初顯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592章 作秀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668章 布拉鎮第76章 亂世重典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385章 滄州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