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幽靈徘徊

“韓信的心中,已留下我的印記。”

趙佗回到軍營,一臉滿足。

除了他贈書韓信,提前和對方結下善緣外。最主要的,趙佗發現年僅八歲的韓信,竟然在一直偷偷的崇拜着自己。

“給韓信講解背水一戰的精髓。”

趙佗一想到當時的場面,想到韓信那雙發亮的眼睛,聽得如癡如醉的表情,他的心中就滿是非常怪異的感覺。

“太小了,等他再大些,便可收入麾下。”

趙佗嘀咕一聲,很快便將這事拋於腦後。

如今已經是秦軍在淮陰紮營的最後一天,明日一早,他們便要再度啓程,趙佗還要安排各部人馬的調動,事情頗多。

時間一晃,便到了第二日一早,秦軍在各部將吏的指揮下,開始有序的拔營出發。

他們接下來將要沿着淮水南岸一路西進,在壽春附近的渡口,渡過淮水抵達下蔡,然後再一路途經淮陽,最後踏上前往關中咸陽的大道。

回秦路線之所以這樣安排,正是要利用熊啓的屍體來震懾那些不安穩的楚人。

雖然熊啓的楚王身份被秦軍定性爲僭越的僞王,不予承認。

但對心存反抗之志的楚人來說,在負芻投降後,由令尹項燕扶立的熊啓,就是他們真正的王者,是領導他們對抗秦人的精神支柱。

除了熊啓的公子身份外,他去年在陳郢反秦的事蹟,也被楚人稱作大義之舉,讓無數反秦之人爲其心折。

甚至在許多楚人的心中,都期盼着被趕到的南方的楚王啓,能夠有一天帶着大軍反攻回來,收復楚地,再復楚國,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

如今,他們的楚王回來了。

但卻是被秦人拉回來的一具醃製好的屍體。

從淮陰到善道、從鍾離到壽春,隨着秦軍的一路行進,沿途城邑中尚有反抗之心的楚人全都沉默和絕望了。

而這,就是趙佗此行的目的。

“楚地,應該會安穩一段時間吧。”

趙佗沿途仔細觀察,將楚人的情況收入眼中。

在楚軍主力被殲滅,兩個楚王一死一降的情況下,楚地應該不會再生波瀾。

但趙佗知道,這只是暫時的情況。

楚國雖然滅亡,但它的幽靈尚未離去,依舊在這片土地上游蕩徘徊着。

這個名爲“荊楚”的幽靈在潛伏和等待,等待着一個能讓它從死亡中重生,自滅亡中復活的機會。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趙佗喃喃低語,眼中冰冷無比。

這條讖語他已經不只聽過一次,甚至在沿途經過一些城邑時,那些在道路旁玩耍,穿着破爛衣服的楚人孩子,用既畏懼又仇恨的目光看着他們。

他們以爲秦軍不通楚語,嘴裡便唱着這句流傳甚廣的楚地讖語。

黑臀第一次聽到時,當場勃然大怒,抓了幾個楚人孩童,正要用刑逼問他們,到底是誰編造的這種話語。

聞訊而來的趙佗阻止了他。

“一羣乳臭未乾的小子,何必計較。”

趙佗平靜的說着,讓秦卒將這些眼中帶着仇恨的孩子放了。

他很清楚,黑臀的做法不僅沒有作用,反而只會更加的激化秦楚之間的矛盾,讓楚人在心中的仇恨簿上添上一筆。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他們的那位大王。

如果秦王政能夠在統一後,利用相應的手段和政策進行安撫,或許有徹底降服這些亡國者的可能。

但趙佗對此表示憂慮,因爲他們的這位大王很強勢,想要在他的手上改變施政方針,趙佗並沒有把握。

相比於這個沒有把握的事情,趙佗卻可以提出一些或許有用建言。

“秦末之變,除了秦廷內部問題外,放任六國貴族在各地流竄勾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此番回去,或許可以向大王提議,將那些亡國的貴族收聚於關中,就近看押控制,徹底斷掉這些貴族復辟的根基。”

趙佗眼中閃過冷光。

如果說秦國內部的施政改革是解決秦末之變的治本之法,那他這招就是治標之計。不管效果如何,總好過毫不作爲。

之前在濮陽時,那些四國餘孽主導的刺殺之舉就讓趙佗頗爲心驚,如果不想個辦法將這些人收拾一頓,未來他們還必將上躥下跳。

正好此番回咸陽,利用齊國和濮陽之事,勸秦王政更加嚴格的控制那些亡國貴族,這是一個契機。

除了那些普通的貴族外,趙佗此番滅楚,自然也不會忘記歷史上那兩位傾覆了秦帝國的楚人。

劉邦。

項羽。

“盧綰和酈氏兄弟已被我納入麾下,韓信、陳平都已留下好感,日後收服想來不難。待到統一後,再想辦法將蕭何也招攬過來。如此劉邦人才便被我掃蕩一空。”

趙佗有些感嘆。

在他這隻蝴蝶的翅膀煽動下,劉邦的人生已經徹底被改變,除了以上人才被趙佗或是收服或是在未來很有可能招攬外。

劉邦雖然未死,但他在沛縣的名聲已經被徹底毀掉,甚至其妻家呂氏,也定然會將其放棄。

要知道歷史上的劉邦之所以能起家,最大的依仗便是妻家呂氏和沛縣鄉人的支持,什麼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一類。

如今這些人不可能再和聲名狼藉的劉邦走到一起,甚至連豐邑的劉氏族人,恐怕都不會再認這個敗壞劉氏名聲的浪子。

“劉邦已不足爲慮,反倒是那項羽。”

趙佗臉色冷漠,眼中有殺意瀰漫。

相比於人生大變的劉邦,他和項羽纔是真正的有不共戴天之仇。

陰差陽錯下,項燕、項渠都敗在他趙佗的手上,且都選擇了自刎殉國。

父祖之仇,只要項羽是個正常人,都絕對會對他趙佗恨之入骨。

更別說歷史上那位西楚霸王的脾氣,可不好。

如果給項羽復仇的機會,他絕對會將趙佗殺死,而且殺了之後還會戮屍,以消解恨意。

“只收了一個鐘離眛,還不夠啊。西楚陣營中,項羽本人才是靈魂。”

趙佗心中充滿忌憚,在率軍渡過淮水後,便讓人去東邊下相方向,打探項氏一族的情況。

他準備在摸清對方的情況之後,再尋找機會,將其幹掉。

“危險,當扼殺於萌芽之中。”

隨着天氣漸冷,趙佗所率領的這支回秦隊伍在經過數千裡的跋涉後,終於抵達淮北最重要的城市,淮陽。

“哈哈哈,趙佗!老夫可是一直在等着你!”

當趙佗率軍抵達淮陽之時,收到消息的王翦早已帶着麾下諸將在城外等候。

“上將軍……對了,如今應該叫君侯了。”

趙佗哈哈笑着,上前對着王翦拱手行禮。

在回來的路上,趙佗便已經得知,秦王政親臨淮陽的時候,爲王翦晉爵爲第十九級關內侯。

但按照秦國曆來的規矩,真正的大封賞,都是要等到戰事平定,回到咸陽纔會進行賞賜。

秦王政在楚地尚未平定的情況下,就在淮陽封王翦爲關內侯,其中恐怕有着安撫的成分,畢竟打仗打了一年多,不提前發點獎賞怎麼行。

不過這也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在楚地平定,王翦回到咸陽之後,恐怕就會再升一級,成爲第二十級徹侯。

對王翦來說,這將是一個巨大的獎賞,他將站在秦國軍功爵制度的頂端。

但秦王政將其封爲徹侯,應該也表達了一個更深層的意思。

你王翦已經滿級。

已是封無可封,升無可升,可以徹底回家養老,別想着再上戰場了。

對秦王政和王翦來說,這將是最好的結果。

所以如今的王翦,已經徹底沒了憂慮,雖然鬚髮皆白,已顯老態,但精神卻非常的好,見趙佗以“君侯”相稱,他也笑眯眯的說起來。

“呵呵,你這小子如今擒殺叛賊而還,立下大功,回到咸陽,大王必有封賞,升爵指日可待啊。我觀你這兩年立功的速度,想來封侯亦是早晚的事情。”

“君侯過譽了,趙佗微末之功,安敢奢望封侯之事。”

趙佗嘴上謙虛着,心裡卻忍不住吐槽起來。

“三晉燕楚都被你們滅完了,就剩個齊國,我想封侯到哪找功勳啊?”

這時,王翦的目光略過趙佗,望向秦軍隊伍中的一輛特殊的馬車。

“他就在那裡吧。”

趙佗點點頭,知道王翦說的是誰。

熊啓任秦國丞相十年,王翦自然和他有些交情,如今王翦自己因滅國之功登上榮耀的巔峰,而對方卻已變成一具屍體。

這其中種種,自然讓這位已過花甲之年的老將軍生出感嘆。

就在王翦搖頭感慨之時,趙佗的目光也望向王翦後方,那羣跟着前來迎接他的秦軍諸將。

其中有不少是熟面孔。

任囂、司馬良,甚至還有許久不見的楊熊。

他們與趙佗相視,皆微笑着點頭。

但最吸引趙佗目光的,卻是人羣中一個面色憔悴,鬍鬚凌亂的公乘爵位的男子。

見到趙佗望來,他臉色發紅,轉頭側開。

“李兄?”

……

秦都咸陽。

巍峨的宮室中。

秦王政看着面前堆積的簡牘,滿意的點點頭。

楚地戰事除了馮無擇尚在征服江水以南的越人外,其餘地方基本都已平定。

趙佗也已經擒殺了熊啓,正運着他的屍體走在回秦國的路上。

戰事平定,楚國已滅。

滅楚的戰士們,也想家了。

且六十萬人在外征戰一年多,關中和各處秦地有空虛之態,不可長久。

秦王政便下令讓副將楊端和帶一部分秦卒留守楚地,其餘秦軍主力和諸將皆可以回國接受封賞。

秦王政準備在咸陽大辦一場慶功宴,向天下昭示他的赫赫功勳。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封賞各位有功之將。

秦王政抄起此番主爵中尉府和邦尉府呈送來的簡牘,開始看着上面的諸將功勳。

“嗯,王翦此番做的漂亮,滅國虜王,了了寡人心願。趙高啊,想要對付楚國這種萬乘之邦,還是得王翦這種老將出馬才行,別看他年歲已大,尚有滅國之能啊。”

侍立在旁的趙高微微一笑,說道:“大王說的是,臣聽說王老將軍一餐飯食,能食三大碗呢,可比臣還吃得多。”

秦王政一怔,接着哈哈笑起來:“所以這王翦之前伐楚,才找寡人求田求地,看來是家裡的糧食不夠他吃了。”

君臣調侃一番後,秦王政又嗤笑道:“呵,王翦昔日伐楚時,曾對寡人說‘爲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暗嘲寡人吝嗇,如今寡人便封他爲徹侯之爵,看他這老朽還有何話可說。”

趙高恭維道:“獲封徹侯之爵,王老將軍定然心滿意足,想來會安心回家鄉享福了。”

“是啊,他該回去享福了。”

秦王政淡淡一笑。

握着簡牘看下去。

“嗯,趙佗破齊軍十萬,擊敗項渠,襲取壽春,又在淮陰擊敗項燕,還爲寡人平定江東會稽,如今又擒殺了叛賊,這功勞倒是要好好獎賞一番。”

趙高聽到秦王政這麼一說,嘴角露出笑意,卻沒有說話。

秦王政又繼續看下去。

“楊端和擊破楚國右司馬,攻取淮北,平定魯地,好。”

“馮無擇攻取淮北諸城,和趙佗一起擊破項燕,也是個好將軍。等到他爲寡人平定江南地,定當重賞。”

“咦,這任囂一個小小軍候,還親手捉住了楚國右司馬,好個勇將!”

“嗯,這是李由……”

秦王政看到此處,突然雙眼圓睜。

他仔細看了看簡牘上的記載,滿臉驚愕。

“諸將皆勝,爲何李由獨敗?”

明天劇情回秦,再後面會有一個發明情節,暫時有個備選。不過還是想看看大家有沒有更好的點子,可以在這時候攀科技樹,製造出來,並且對後續劇情有作用和好處的。

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20章 秦王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63章 趙佗真意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784章 南越王第329章 魂斷睢水第178章 戴氏第68章 善後第466章 砲轟臨淄第795章 二代第786章 執戟第804章 前奏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789章 大坑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823章 覆滅第836章 革弊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697章 考校第645章 天命之說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739章 請求第142章 外黃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216章 斧鉞第725章 工農第526章 扶蘇來訪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550章 雙靡翕侯第734章 痛惜第37章 與子同袍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713章 日照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145章 戰城南第695章 熊心第806章 刺樊第7章 秦軍大營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763章 小目標第762章 南越王第473章 齊亡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147章 亡命第35章 袍澤第713章 日照第803章 預判第504章 黑龍幣第841章 制度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188章 大潰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443章 秦軍雲集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735章 推辭第427章 購買燕王第568章 蘇迦莎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840章 相薨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134章 東行第226章 下蔡第796章 志向第273章 寢宮夜問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166章 陳餘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97章 爵制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773章 用勢第741章 離別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96章 秦風第86章 教導第222章 南向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820章 重用
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20章 秦王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63章 趙佗真意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784章 南越王第329章 魂斷睢水第178章 戴氏第68章 善後第466章 砲轟臨淄第795章 二代第786章 執戟第804章 前奏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789章 大坑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823章 覆滅第836章 革弊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697章 考校第645章 天命之說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739章 請求第142章 外黃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216章 斧鉞第725章 工農第526章 扶蘇來訪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550章 雙靡翕侯第734章 痛惜第37章 與子同袍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713章 日照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145章 戰城南第695章 熊心第806章 刺樊第7章 秦軍大營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763章 小目標第762章 南越王第473章 齊亡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147章 亡命第35章 袍澤第713章 日照第803章 預判第504章 黑龍幣第841章 制度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188章 大潰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443章 秦軍雲集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735章 推辭第427章 購買燕王第568章 蘇迦莎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840章 相薨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134章 東行第226章 下蔡第796章 志向第273章 寢宮夜問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166章 陳餘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97章 爵制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773章 用勢第741章 離別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96章 秦風第86章 教導第222章 南向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820章 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