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秦王怒

第258章 秦王怒

秦宮殿宇,扶蘇跪坐在地,向着秦王政叩首。

“父王,昌平君對我秦國忠心耿耿,任丞相之職近十年,可謂兢兢業業,不敢懈怠。如今反叛必有緣由,還請父王……”

“緣由?緣由!”

秦王政突然怒吼,打斷扶蘇的話。

他從榻上站起來,劍眉倒豎,呵斥道:“他熊啓是楚國公子,身體裡流的是楚人血脈,他是那楚王負芻的兄弟!這就是你扶蘇要的緣由,這就是他熊啓背叛寡人,背叛秦國的緣由!”

秦王政越說越怒,到了最後徑直走下帝榻,來到殿中,逼近扶蘇身側。

扶蘇擡起頭,咬牙道:“父王,昌平君雖是楚王血脈,但他並未回過楚國,如今行背叛之事或許是受人挑撥,非他本意。還有昌文君居於咸陽內,和前線發生的事情並無關係,父王將他拘禁,未免遷怒……”

扶蘇話到一半,不敢再說下去。

此刻的秦王政雖然沒有再出言打斷他的話,但盯着扶蘇的那雙眼睛,早已燃燒着憤怒的火焰。

那凌厲的眼神,近乎扭曲的表情,足以顯示出這位君主的怒火已經達到了什麼地步。

看上去,就像一頭擇人而噬的怒獸。

這是扶蘇從未見過的表情。

哪怕他這幾年和秦王政父子之間關係緊張,常因頂撞而被其訓斥,但也從未見過父王憤怒到這種模樣。

秦王政死死的盯着跪在眼前的扶蘇。

恍惚間,他彷彿看見眼前這個少年,不再是他秦王政的兒子扶蘇。

而是一個戴着高冠,身着楚服,言談舉止皆不肖自己的楚人。

秦皮楚骨。

不外如是。

原來他操勞於兼併天下的這些年,他的兒子,早已被那羣楚人腐蝕成了這副模樣,遠比他之前想象的還要嚴重。

“出去。”

淡漠無情的聲音響起。

扶蘇身子一顫,這種語氣比剛纔秦王政憤怒的模樣還讓他感到恐懼。

“唯。”

扶蘇低低的應了一聲,拱手退下。

當他退到殿門,準備轉身離去的時候。

秦王政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

“告訴陰嫚和你的母親,從今以後,宮中不得聞楚音,見楚服。”

“直到……熊啓死,楚國滅。”

扶蘇雙腿顫抖,最終還是不敢再回頭爭辯,只能弱弱的應了一聲。

扶蘇離去後,只剩一位孤獨的王者立在殿中。

“背叛……又是背叛……”

秦王政喃喃着,憤怒的神色漸漸收斂,反倒有一種哀傷在臉上。

如果只是伐楚戰敗,他會憤怒,會懊惱,會怪自己輕信了李信,小看了楚國。

但終歸不會怒到這種樣子,更不會難受到心中絞痛。

相比於敗軍之事,真正讓秦王政感到憤怒與哀傷的,是來自昌平君的背叛。

“我是秦王血脈,卻生在趙國。”

“兩歲,便被父親拋棄,險些死於趙人之手。”

“九歲歸秦,本以爲從此父慈母愛。誰知,父親死了。母親她要嫪毐,不要我。”

“呂不韋壓制我,親弟弟背叛我。”

秦王政身子顫了顫。

父親、仲父、母親、弟弟……

如今,終於輪到了那個曾輔佐了他十年,幫着他治理秦國,平定嫪毐之亂,一起扳倒呂不韋,讓他無比信任的男人。

“熊啓……沒想到是你。”

秦王政眯着眼。

他想起在那場伐燕歸來的慶功宴上,熊啓獻上分化瓦解楚人之策,請命親自前往新徵服的楚國陳郢。

秦王政曾經猶豫過,畢竟熊啓的身份很敏感。

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信任,因爲秦王政相信,熊啓,這個雖是他叔父,卻更似兄長的男人,是不會背叛他的。

哪知,到頭來竟是這種結果。

這個世界,還有再值得他秦王政信任的人嗎?

“趙高。”

秦王政開口。

很快,中車府令趙高從殿外走進來,他知道大王最近心情很不好,故而走起路來亦是小心翼翼,生怕惹怒這位王者。

“爲寡人擬詔,以叛國罪賜死昌文君。”

“令廷尉徹查所有與昌文君、昌平君交往密切之人,有與伐楚之事相關者,盡數誅之。”

趙高打了個哆嗦。

秦王政話語很平淡,但輕描淡寫間就賜死一位君侯,光是聽在耳中就讓人心驚,更別說還要徹查昌文君和昌平君交往之人。

這一下秦國不知要死多少人,又不知有多少人會淪爲隸臣囚徒。

但秦王政不在乎,他甚至不想知道昌文君是否參與熊啓叛亂之事。

總之,他想殺人。

趙高不敢多言,忙拱手應諾。

下一刻,秦王政的話讓他更加心驚。

“爲寡人備車,寡人要親去頻陽。”

說着,秦王政舉頭望向殿外,面容已經恢復了平靜。

但他心中的怒火不僅沒有熄滅,反而燃燒到了極點。

王者之怒,不顯於形。

一怒,則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

“伱成功惹怒我了。”

彭城郊外,坐在華麗戰車上的左司馬昭平,滿臉怒容,雙眉倒豎,怒眼圓睜。

昭平很憤怒。

本來他已經算好了那支秦軍的逃竄方向,提前趕往蘄邑進行堵截,如果不出意外,他將在那裡全殲秦軍,贏得一場大勝。

哪料到突然鑽出一個李由,領着一羣秦軍潰卒打下蘄邑,成功誤導他北上追擊,結果讓那支五千多人的秦軍跑掉了。

這是第一怒。

昭平雖怒,但也只是微怒,甚至還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等他接到葛嬰稟報,知道那支秦軍詐取符離塞,向東進發後,便立刻率軍趕上,這本來沒什麼。

但當他抵達符離塞城外,看到那由近千具屍體壘起來的京觀時,昭平胸中的怒火不停往上增長。

豎子欺人太甚!

在楚國腹地,攻破楚國要塞,殺人壘屍,這簡直是赤裸裸的示威。

如果傳出去,讓他堂堂左司馬的臉往哪裡擱,更別說這還是打了整個楚國的臉,等到壽春城裡的楚王知道這個消息時,恐怕也會暴怒異常。

這是第二怒。

當昭平來到彭城後,怒火更是達到了鼎盛。

他本來在戰略上做好了安排,讓信使繞道提前趕來,傳令彭城守將屈宋不惜一切代價將秦軍擋在彭城前。

到時候等到他左司馬率大軍趕到,就可將秦軍一舉全殲。

如此堂堂正正的戰術,何愁不勝?

哪料到那屈宋竟然想出一個什麼哄騙秦軍,夜襲敵營的愚蠢計謀。

不僅放秦軍離去,還慘遭伏擊,把自己和幾百楚卒的性命給搭了進去,成了一場大笑話。

這是第三怒,已經足以讓昭平暴怒。

他不僅怒秦人奸詐,更惱怒屈宋愚蠢。

“屈氏之人,盡是一羣蠢貨!”

昭平牙齒咬得咯咯響,拳頭狠狠砸在車軾上,發出的聲音,讓前面的駕馬都不由想轉過來看。

眼見那隻狡猾的魚兒三番四次逃過自己的追捕,還越逃越遠,都快跑到留邑、沛邑了。

昭平心裡不僅憤怒,還有一些慌亂。

楚王負芻升他做左司馬,可不是白給的,那得拿成績出來看看。

以當今大王的性格,如果他昭平不能抓住這支秦軍,恐怕不僅是左司馬的職位要丟,還得另受懲罰。

“左司馬勿急,按彭城楚軍所言,秦軍隊伍中還攜着傷員,而且他們一路前行,還要攻打我楚國的城邑,獲得糧食補給。速度定然快不了多少,我軍只要緊追上去,一定可以在他們離開楚境之前將其追到。”

景同在一旁寬慰出聲,他其實心裡也很着急,如果讓秦軍成功逃走,不僅是昭平要被楚王懲罰,他景同恐怕也要遭受牽連,日後前程難保。

昭平點點頭,景同說的道理他也懂。

他們還有機會。

昭平恨恨說道:“且讓彭城人快點把食物運到軍營來,命衆軍燒水造飯,殺雞屠狗,再弄幾頭牛來犒賞軍士,等飽餐一頓後,大軍立刻上路。我要兩日兩夜不頓舍追上去!”

接下來,彭城中,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等到大軍吃飽喝足,開拔啓程後,城外休憩過的地方,只剩一片狼藉。

彭城通往楚國邊境沛邑的道路上,約一萬楚軍正在急速行軍。

只是這一路行軍的過程卻不太愉快,先是他們抵達前兩天屈宋被伏擊的地方。

只見數百具楚軍屍體堆在道路兩側,已經被秦人築成了京觀,這可怕的模樣,讓彭城裡的楚人都不敢過來收屍。

至於昭平麾下的士卒也都個個臉色發白。

他們本來是不把這支秦軍放在眼中的,畢竟己方人數是這支秦軍的兩倍,又恰逢秦楚交戰楚國打了大勝仗,他們也在蘄邑以北殲滅了一支秦軍,正是士氣正旺的時刻。

但可惜這一路追擊過來,先是數百里路程讓普通楚卒走的雙腿發麻,腰膝痠軟,結果還是沒追到這支狡猾的秦軍,心裡已是頗爲泄氣。

二來則是這支楚軍大多是各地雜牌軍拼湊出來,基本都是些被徵召的農夫、漁民之類。畢竟屈景昭三氏族的精銳,都被項燕帶去打蒙武了,那裡纔是真正的主戰場。

所以這約一萬人的楚軍心理素質並不高,他們先是在符離塞被那千具屍體築成的京觀嚇了一跳,如今在彭城以北,又見到這種可怕的場景,已是讓許多楚人心驚膽顫。

這些土堆裡埋的也都是和他們一樣的楚國兵卒啊。

那一個個從土堆裡冒出來的面容猙獰發青,雙眼大睜的人頭,在驚駭這些楚卒的同時,也在他們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生怕自己也落到這種恐怖的下場。

同時,還有些消息靈通且嘴碎的楚卒,也在軍隊中散播起那支秦軍的情報。

據說他們在八山腳下,突襲五千楚軍,殺得楚人片甲不留,連將軍屈明都被擄走。

據說他們在壽春城下露着屁股嚇唬楚王,竟讓他們的大王看的暈了過去。

據說他們一路殺穿淮南……

就在一路追趕的途中,楚軍士卒人心惶惶,又驚又懼,原本還算不錯的士氣也掉到了低谷。

而相比普通士卒的擔憂和驚懼,作爲領軍大將的昭平則氣的臉色發青,雙手顫抖。

那支秦軍在路上給他留了不少禮物。

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株被砍下的大樹擋路,那些大樹有一段樹皮被剝開,露出白木,上面寫着許多字。

開頭都是統一用的楚國文字書寫。

“秦將趙佗,致楚國左司馬昭平”。

在這些楚國文字往後,則是用的秦國文字書寫。

前鋒的楚將認識第一句話,知道這是敵將留下的信息,但又看不懂後面的秦字。

他不敢怠慢,便讓人連忙稟報左司馬。

畢竟精通多國文字,也唯有昭平、景同這般的高級貴族才能做到。

在遇到第一段信息時,景同先至,他看了兩句,頓時臉色大變,正要讓人將那些文字颳去,昭平就已經收到消息前來。

昭平定睛一看,頓時滿臉通紅。

“昭平,爾母婢乎?”

“速緩如此,若蹇人乎?”

“亦或一路食矢,故而速緩乎?”

晚上還有一更。

最後一戰了,打完回秦

(本章完)

第78章 公輸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700章 勾引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86章 楚漢第837章 變法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719章 皇家第404章 劍指秦律第213章 插嘴第687章 勢力第123章 農家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3章 雨夜殺人第700章 勾引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15章 賦稅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220章 新思路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36章 豈曰無衣第350章 楚王啓第643章 五德終始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308章 刺客出沒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123章 農家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149章 張耳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46章 北上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730章 滅甌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580章 渾身是膽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367章 城濮兵術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792章 戰死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102章 凱旋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223章 潁水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407章 無敵司馬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159章 美男子第329章 魂斷睢水第12章 舞陽相召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714章 火藥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211章 心疾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288章 陽夏第436章 代亡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168章 五大夫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8章 出征第263章 覆軍殺將第141章 小黃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692章 遼東第706章 兵力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701章 張蒼第79章 墨者第175章 名利第249章 蘄邑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132章 伐魏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812章 義士第231章 雲中君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777章 老卒第132章 伐魏第102章 凱旋第495章 一場博弈
第78章 公輸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700章 勾引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86章 楚漢第837章 變法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719章 皇家第404章 劍指秦律第213章 插嘴第687章 勢力第123章 農家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3章 雨夜殺人第700章 勾引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15章 賦稅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220章 新思路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36章 豈曰無衣第350章 楚王啓第643章 五德終始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308章 刺客出沒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123章 農家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149章 張耳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46章 北上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730章 滅甌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580章 渾身是膽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367章 城濮兵術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792章 戰死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102章 凱旋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223章 潁水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407章 無敵司馬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159章 美男子第329章 魂斷睢水第12章 舞陽相召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714章 火藥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211章 心疾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288章 陽夏第436章 代亡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168章 五大夫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8章 出征第263章 覆軍殺將第141章 小黃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692章 遼東第706章 兵力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701章 張蒼第79章 墨者第175章 名利第249章 蘄邑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132章 伐魏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812章 義士第231章 雲中君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777章 老卒第132章 伐魏第102章 凱旋第495章 一場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