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了夕食衛大太太就趕緊命人把單子送了過去。
衛二太太拿着單子,能自己做主的興奮勁下去了,纔想起來犯了難。
這帖子要怎麼寫?之前她也沒收過多少帖子,就是收到了帖子也不會細看這帖子用的什麼紙,寫的什麼字體,寫的什麼內容。
衛二太太問衛二爺。
衛二爺更是個不看帖子的,衛家哪家有事了甚至帖子都不用送,衛二爺就已經去了。
“你們女眷送的帖子,我如何知道,你不如去找大嫂問問,她那裡總是有慣例的。”
衛二太太怎麼可能去找衛大太太問,這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搶過來的,再拿着去問她,那不是送臉去給她打嘛。
衛二爺不想聽衛二太太長與短嘆,天擦黑就去了姨娘房裡。
衛二太太沒辦法,死馬當活馬醫,問來請問的衛嫋嫋。
別看衛嫋嫋木訥,能讓沈南珣派來做這事的人怎麼可能真木訥,她不過是接到指令,什麼都不用幹,等着採選裝的樣子罷了,裝個木訥不知道能省多少事。
人情世故衛嫋嫋當然是手到擒來的,甚至還能寫一手好字。
衛二太太去衛二爺和衛三郎書房裡搜刮來不少紙張筆墨,點上燈就要衛嫋嫋開始寫帖子。
衛嫋嫋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名單,有點後悔了,她現在說她寫字不成還來得及嗎?
這是什麼周扒皮,那麼多伺候的人沒一個能寫字的?聽說要去主母身邊伺候,能寫會算那都是最基本的。
衛嫋嫋很氣,她寫這些可不是爲了給衛二太太寫帖子的,而是爲了能去主母身邊伺候的!她衛二太太算什麼東西!
罷了,看在這幾天衛二太太也實打實給她花了銀子的份上,衛嫋嫋再次拿起炸了毛的筆,深吸一口氣。
“母親再點亮盞燈吧,當心光線暗了不小心污了紙張沒留意送了出去可就不美了。”
衛二太太不大情願地讓人又在衛嫋嫋左右兩側各點了一盞燈。
衛嫋嫋撇撇嘴,她纔不管衛二太太願不願意,又不是主母,誰還看她的臉色了。
寫到陸家的帖子,尤其是寫到陸風禾的帖子,衛嫋嫋寫得格外慢,一筆一畫,恨不得寫出一朵花來。
儘管衛嫋嫋知道,這個帖子送到主母跟前的可能性不大,可是能讓主母身邊的人看到她的字,若是能讚一聲這字不錯也是極好的。
衛嫋嫋挑燈寫了大半夜,眼睛都熬紅了,看到一溜的衛二太太家人的名字,衛嫋嫋忍不住撇了嘴。
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主母還只是回鄉探個親罷了,什麼玩意兒都能往主母跟前湊了。
天矇矇亮,熬完了三支蠟燭,衛嫋嫋總算把帖子寫完了。
這夜不能白熬,衛嫋嫋把帖子收好,喚人進來伺候着洗漱好,也不敷面,就頂着熬紅的眼和快掛到下巴的黑眼圈去了老太太院子裡。
衛老太太也剛在院子裡走了兩圈,衛嫋嫋就來了。
“請祖母安。”衛嫋嫋跟在衛老太太跟後,陪着老太太散步。
“怎麼這樣早就過來了?”
“昨晚大伯母把要送帖子的名單拿給了母親,母親見孫女字還算能見人,就派了孫女寫帖子的活。”
“這也是祖母疼孫女,孫女定當用心,這不帖子一寫好就把趙家各位太太並陸家的帖子給祖母拿了過來。”
衛老太太扭頭看了一眼衛嫋嫋身後丫鬟手裡拿着的帖子。
“你都寫好了?”
“是,孫女不敢耽誤。”
“趙家陸家的帖子留下,趕緊回去歇着。”
衛嫋嫋把提前理出來,放在最上面的幾張帖子交給嬤嬤,就帶着丫鬟行禮回去了。
衛老太太並沒有看帖子,“一會讓人送去吧。老二媳婦……罷了,我這把年紀了,管那麼多做什麼呢。”
衛嫋嫋什麼都沒說,卻沒少給衛二太太上眼藥。
衛二太太同衛大太太換了差事是一,衛大太太還昨日就把名單送過去了。
明知擺席是爲了衛嫋嫋,還讓衛嫋嫋熬夜寫帖子是二。
既然接了送帖子的活,就該提起拿出章程了此爲三,誰去送,怎麼送就該安排下去,而不是讓衛嫋嫋大清早拿着帖子找上她。
衛嫋嫋又轉了一圈,把帖子都給衛二太太送了去,才哈欠連天地回去捂頭睡覺了。
——
說到劉大人請沈南珣去看飛沙渠,第二天天矇矇亮,劉大人就帶着沈南珣一行人出門了。
飛沙渠距離城府並不遠,跑馬一個多時辰也就到了。
一條大江從山間奔涌而來,裹挾着砂石瓦礫,光聽震耳欲聾的水聲都能知道,這條江水量之大,且是從很高的地方跌落下來。
繞過山坳,果不其然,眼前的江彷彿從山頂直直地落下來,下面的石頭都被沖刷得光滑無比,連苔蘚都沒有,湊近甚至能感受到密集的水汽和飛濺的水花。
自詡走過大半個大雍的沈南珣也被眼前的場景震撼了。
馬兒在旁邊信步吃草,劉大人帶着沈南珣往山裡走了一段。
“世子也看到了,這江是從山頂來的,下官曾沿着水尋過源頭,還要往西走好幾座山,都快出了大雍了,山頂的積雪融化,一路往下,不斷有小溪小河彙集起來,到了此處就成了奔騰的江。”
“蜀地山多,水流落差大,沖刷間帶上了不少泥土石塊,這些泥土石塊又堆積到平緩的地方,等夏秋幾場大雨下來,平緩地帶的泥沙被衝下來,這就很容易造成山洪。”
劉大人帶着沈南珣往山裡走了一段才又帶着他往回走。
“蜀地山多,山上不能開荒太過,之前就有村子把後山的樹都砍了,一場山洪下來,整個村子都被埋了,山上的樹是絕不能砍的。”
走回了剛剛拴馬的地方,劉大人示意衆人上馬,領頭往下游去了,沒走多久,下游出現了分叉,劉大人選了水流較小的一邊,繞過密林就是一條人工鑿出來的出水口。
沈南珣看着兩側裸露的山石,“這全是石頭,怎麼能鑿得出這樣大的口子。”
劉大人很自豪,“這可是前任鑿的,先用火燒石,把石頭燒到滾燙再往石頭上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