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飛機下線

傅作義被抓住之後被送到了前敵指揮部,他和其他的俘虜一起關在一個院子裡。時不時的就有人過來問:誰是傅作義啊。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隻猴一樣被人圍觀着,這種感覺很不舒服。

這次晉軍第二師團以上級別的幹部一個沒拉,全部被俘虜了。消息傳到閻錫山耳朵裡,閻錫山突然覺得放棄雁門關逃跑的那幾個人沒有那麼可惡了。雖然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部隊全部陣亡。可是部隊沒有全部陣亡,軍官還都被人家給抓走了,這別提多彆扭了。

幸好閻司令要忙的事情很有很多,比如怎麼保衛太原。現在形勢非常危急,北面:西北軍的四個師僅僅幾天的功夫,攻佔了整個雁門道。五臺、定襄相繼失守,靜樂、岢嵐也落入敵手,他們的部隊距離太原不過200裡。南面:臨汾、蒲縣沒有堅持幾天,就被攻佔,晉城、陽城也告失守,總之是一敗塗地。

不過也不光是壞消息,馮玉祥的兩個師的援軍距離山西還有100多里路。太原周邊也緊急佈置了三道防線,閻錫山並不指望這些能夠打敗張安樂,這是他戰爭開始前的想法。自從大同失守之後他的想法變了,他希望能把張安樂打疼瞭然後最大限度的保證自己的地盤就行。

之前閻錫山三番五次找人給張安樂遞話,願意和楊增新一樣接受西北軍的領導,部隊接受改變。可是張安樂一直沒有回信,現在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張安樂這幾天卻是非常高興,好消息一個接着一個的傳來。首先就是平型關和雁門關被攻克,然後傅作義也抓住了,一直沒有什麼進展的四川方面也傳來了好消息,袁祖銘鬆口了。

有了袁祖銘,四川、西康、貴州都跑不掉,甚至雲南也不是不能想。

袁祖銘之前的打算很好,想做兩手準備,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張安樂也可以理解。因爲他知道楊森袁祖銘指望不上,最後只能靠自己。

袁祖銘的人在楊森那裡碰了釘子,也知道楊森那裡沒有什麼指望了。楊度說的也沒錯,劉湘的人成天的進出楊森的家,兩家合夥的可能性很大。他就不明白了之前還是生死相搏的冤家,轉眼間就要聯合起來,這些人臉皮真厚。

思來想去好些天,袁祖銘覺得張安樂給開出的條件還是很厚道的。他雖然自負,但也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做皇帝的料,倒不如跟着別人做個大將軍也不錯。

拿定了主意之後袁祖銘和楊度簽署了一個約定,史稱《袁楊之約》

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袁祖銘自願率部加入西北軍,以後對西北軍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西北軍負責袁祖銘部隊的軍餉物資、武器裝備供應。

總司令對袁軍不得有歧視必須一視同仁。

袁祖銘在自己的轄區擁有部分自治的權利。

……

主要就是這麼幾點,袁祖銘反覆確認之後,雙方在約定上籤了字,然後讓人送到西安,張安樂加蓋了自己的印章、西北軍的印章。

張安樂將準備的槍支彈藥從上海裝船逆流而上,除了槍支彈藥還有大洋20萬。

船上掛的是英國人的旗子,一路暢通無阻到達重慶。看着一箱箱的武器裝備,袁祖銘翹着大拇指對楊度說:“我生平很少服人,今天對張司令這算是服了。”

楊度能明白袁祖銘的意思,他笑着沒有說話,心中卻在想,這才哪到哪啊。這些東西在張司令眼裡不敢說九牛一毛,也絕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被袁祖銘佩服的,閻錫山痛恨的張安樂,此時正興致勃勃的西安飛機制造廠參觀。

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西安飛機制造廠的建設速度很快,很多東西都不用摸索,都是人家已經有的經驗,再說這個時候的飛機沒有後世那麼多精密的儀器,一個發動機算是最有科技含量的東西了。

他們樣機也早就造了出來,就在上個月初,一戰戰鬥機的科技也研究成功,也就是說從技術角度來講,西安飛機制造廠造出具有一戰水平的戰鬥機完全不是問題。

西安飛機制造廠也就承接了(也只有他們能承接)製造戰鬥機的任務,一戰的戰鬥機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機槍搬上了飛機,當然這是最簡單的說法。飛機制造廠也確實有幾下子,這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經改裝好了幾架飛機。

西安飛機制造廠定在12月8日舉行首飛儀式,他們先託人問張安樂是不是有時間過去,張安樂對於樣機下線非常高興,表示非常樂意參加首飛儀式。他還下指示,這次首飛要搞得隆重一些,而且千萬不能搞砸,他不光自己去,還要帶着記者去!

西安飛機制造廠聽說張安樂答應來參加首飛儀式,從上到下非常重視。說是首飛,其實這款飛機已經試飛了很多次,飛機制造廠本身就有試飛員,他們自然要做到萬無一失。

張安樂說去看看可不是說着玩的,他還找來了拍電影的導演,要把這個首飛過程給拍下來,以後也是珍貴的影像資料。

12月8號是二十四節氣大雪的第二天,張安樂一早就洗漱妥當,穿戴整齊。簡單的吃過早飯之後,在衛隊的護衛下坐車向西安飛機制造廠行去。

除了張安樂,林長民和王淑儀也和他一起。本來張安樂並沒有想帶王淑儀一起,可是王淑儀聽說是看飛機非常的有興致。張安樂也覺得老是讓她呆在家裡不是那麼回事,就同意了她。

到了飛機制造廠,廠裡的領導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了。畢竟飛機制造廠就是政府的企業,現在政府最大的兩個頭頭下來檢查他們又怎麼會態度不端正。

“張主席您好,歡迎您來我們西安飛機制造廠視察。”西安飛機制造廠的廠長萬偉見張安樂下了車,趕忙迎上前來。

“哈哈,接到你們的請柬我就說一定要來看看,這可是我們中國空軍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天啊。”張安樂一邊笑着握着萬偉的手,一邊說道“辛苦你們了,萬廠長,你們的名字也將載入史冊啊。”

“多謝張主席的關心,請跟我來。”萬偉帶領着張安樂一行向早就佈置好的試飛場地走過去。

第19章 完美解決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12章 好事成雙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23章 朝陽寺事件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3章 聲東擊西第60章 各方反應第5章 善後會議第5章 回家第42章 直奉聯合第70章 戰事又起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55章 飛機下線第38章 連山之戰第6章 大帥駕到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42章 西北初定第35章 部署防務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49章 初次會談第31章 拿下海州第18章 蘇聯撤軍第80章 三足鼎立第8章 小有收穫第68章 我們不服第5章 父子對話第21章 雙喜臨門第5章 回家第80章 三足鼎立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32章 皇帝出宮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10章 整編魯軍第31章 勝算幾何第38章 連山之戰第15章 蒙古督軍第75章 還有後手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43章 日本干涉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20章 招賢納士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69章 算平手吧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8章 八字有了一撇第4章 系統啓動第2章 矛盾初顯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6章 大帥駕到第39章 攻克南京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11章 新年,新開始第44章 全線突破第45章 風頭直轉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43章 日本干涉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9章 完美解決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25章 收回租界第12章 攻克南昌第70章 戰事又起第5章 父子對話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15章 蒙古督軍第1章 競標大會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65章 分道揚鑣第42章 直奉聯合第10章 整編魯軍第5章 回家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19章 兵諫第16章 到達蒙古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44章 全線突破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46章 角色轉變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35章 部署防務第45章 風頭直轉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41章 雛鷹初啼
第19章 完美解決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12章 好事成雙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23章 朝陽寺事件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3章 聲東擊西第60章 各方反應第5章 善後會議第5章 回家第42章 直奉聯合第70章 戰事又起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55章 飛機下線第38章 連山之戰第6章 大帥駕到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42章 西北初定第35章 部署防務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49章 初次會談第31章 拿下海州第18章 蘇聯撤軍第80章 三足鼎立第8章 小有收穫第68章 我們不服第5章 父子對話第21章 雙喜臨門第5章 回家第80章 三足鼎立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32章 皇帝出宮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10章 整編魯軍第31章 勝算幾何第38章 連山之戰第15章 蒙古督軍第75章 還有後手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43章 日本干涉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20章 招賢納士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69章 算平手吧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8章 八字有了一撇第4章 系統啓動第2章 矛盾初顯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6章 大帥駕到第39章 攻克南京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11章 新年,新開始第44章 全線突破第45章 風頭直轉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43章 日本干涉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9章 完美解決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25章 收回租界第12章 攻克南昌第70章 戰事又起第5章 父子對話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15章 蒙古督軍第1章 競標大會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65章 分道揚鑣第42章 直奉聯合第10章 整編魯軍第5章 回家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19章 兵諫第16章 到達蒙古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44章 全線突破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46章 角色轉變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35章 部署防務第45章 風頭直轉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41章 雛鷹初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