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和蘇聯合作

林長民一到蒙古就成了蒙古建設委員會的副主任,同時也擔任蒙古督軍府的參議,張安樂的高級顧問。林徽因略作停留就去美國留學去了,臨行前還給張安樂介紹了土木工程方面的專家。

張安樂聯繫在美國的凱蒂·克爾根讓她購買一些東西,凱蒂·克爾根拿到長長一串的物資列表有些哭笑不得。從汽車到飛機,從機牀到鋼鐵,從子彈到槍支林林總總不下幾百種東西。這些對於已經在美國紮下根的凱蒂·克爾根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她按照張安樂的吩咐開始在美國大采購。

轉眼就進入了8月份,隨着在內地招的民工的到來再加上不斷的有人來投奔,蒙古的各項建設速度開始加快,最明顯的就是滿蒙公路,幾萬人戰鬥在800公里的道路上,慢慢的一條寬達60米的道路出現在了滿蒙之間,兩旁的綠化帶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

在美國購買的物資也源源不斷的運來,從生產到生活給蒙古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代表蒙古人民的免費勞工們都已經幹了一個多月的苦力了,蘇聯方面才感覺不對勁,共產國際這幫傢伙怎麼還沒回來?蘇聯後知後覺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對於蒙古人民黨和蒙古人民軍在在蘇聯撤軍問題上的不作爲,讓他非常不滿意。他告訴情報部門不願意聽到關於蒙古的消息,情報部門對於蒙古也就開始變得不上心。

現在發現不對勁了,情報部門纔想起來聯絡蒙古人民黨,卻發現怎麼都聯繫不上,這個時候多方打聽才知道人民黨和軍隊居然被人家一窩給端了。

這個時候情報部門也不顧斯大林同志願意不願意聽到蒙古的消息了,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斯大林。

時爲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斯大林在自己的辦公室破口大罵,剛開始是罵蒙古人是廢物,是飯桶!後來外面的人隱約能聽到列寧、托洛茨基等人的名字。

不管怎麼罵事情已經到這樣無法挽回了,斯大林召開了蘇共中央臨時會議。在會議上他冷靜的提出需要改變對張安樂以及博克多格根的態度,既然蒙古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那麼就要建立一個親蘇的政府。

他的建議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他還主動提出派代表團去蒙古商討合作問題,爲此他急電在奧地利考察的越飛回國。

8月17日越飛爲首的代表團到達了蒙古。

張安樂在自己新建成的督軍府見到了蘇聯的代表,此人在中國是非常有名的人,正是他促成了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他就是越飛,一個頗具中國化的名字。

張安樂本人對於蘇聯談不上什麼好感,也沒有太多的厭惡,更何況現在這個時候一切都應該以利益爲主,在之前他的計劃中也有交好蘇聯爲己所用的計劃。

越飛也牢牢的記着黨中央給他的任務,儘量的獲取蒙古方面尤其是這位年輕的督軍的好感。

兩人的第一次會面非常的融洽,畢竟越飛是個優秀的外交官,阿奇·萊恩作爲一名翻譯也非常合格,另外還有林長民、吉雅賽音一起陪同,雙方一邊是刻意交好,另一邊是有所訴求。

越飛驚奇的發現這個年輕的督軍對馬克思主義也有一套自己的見解,雖然有些看法有失偏頗或者是有些主觀,但是這說明這個年輕人是一個好學的人。

然後雙方根據中國局勢,國際形勢發表了看法,交換了意見。

越飛提出蒙古正在進行國家建設,蘇聯人民願意幫助蒙古人民建設富強的家園,張安樂對蘇聯的人民的好意表達的感謝,然後很快交談了一些可以進行合作的項目。

現在的蘇聯可不是以後的超級大國,他們從內戰中還未完全恢復過來,但是瘦死的駱駝也比蒙古這匹死馬要強,利用蘇聯的資金和技術發展蒙古對於雙方都是有好處的事情。

會談之後越飛一行去拜訪了博克達汗冬宮的主人博克多格根,博克多格根高興的宴請了蘇聯的代表。

晚上在草原上張安樂按照蒙古的習俗歡迎蘇聯的客人,熱情洋溢的民族舞蹈、美麗大方的蒙古姑娘,賓主盡歡。

之後幾天林長民陪着越飛參觀了廠房初見規模的發電廠、水泥廠、鋼鐵廠以及蒙古工業園。越飛看着那個蒙古工業園幾個字就問是什麼意思。

林長民回答這是張督軍的主意,蒙古工業園是爲了投資特別劃定的一個區域。一個內入駐企業三年免稅,免收土地使用費,現在已經有一些投資意向了。

這個工業園的想法也是張安樂突然想到的,在他看來自己應該主要發展重工業,輕工業應該由民間自己來辦。爲了吸引更多的人來蒙古他想起了這個方法,三年免稅這個政策在當時還屬獨創,爲了說服那幫王公大臣也廢了不少的口舌。

之後一些事情都是由林長民和阿奇·萊恩與越飛溝通,最後雙方達成一致在庫倫簽訂了《張安樂越飛合作宣言》

蘇聯尊重蒙古人民的選擇,承認蒙古是中華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蘇聯與蒙古共同修建烏蘭烏德到庫倫的鐵路,蘇聯技術支持蒙古修建滿蒙(滿洲里到庫倫)鐵路以及蒙張(庫倫到張家口)鐵路。

蘇聯援助蒙古建設一座5萬千瓦的發電站,蘇聯派技術人員協助蒙古建設一座汽車廠、一座軍工廠。

蘇聯協助蒙古勘探地下礦產資源,在同等條件下蘇聯具有優先的開產權。

蒙古方面釋放共產國際的幾位代表。

……

這些協議可不僅僅是黑紙白字,越飛還沒走,蘇聯的專家就來到了。這些專家很負責任的立刻上崗了,蒙古王公們對於再次和蘇聯合作都沒有太大的異議。他們現在正帶着北京來的地質學專家和學生們去考察自己的領地,看看有沒有礦產可以開發。

張安樂給大家許諾礦產屬於國家屬於政府,如果領地內的礦產被開發,領主享有20%的股份。

1924年8月28日,雙方在上海大公報上用中、俄、英三國語言發表了《張安樂越飛合作宣言》史稱八二八宣言。

越飛從蒙古離開去了奉天,他的任務才完成了一般,去東北和張作霖談判在他看來纔是重要的事情,畢竟牽扯到中東鐵路帶來的巨大利益。

送走了蘇聯人張安樂繼續自己的開發蒙古計劃。

第33章 實力大增第4章 多選任務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11章 武力威脅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75章 還有後手第47章 大區制第34章 抵達天津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51章 攻克雁門關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42章 直奉聯合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10章 整編魯軍第30章 蘇聯斷交第26章 四面楚歌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3章 百萬雄師計劃第39章 攻克南京第5章 善後會議第60章 國慶典禮第32章 皇帝出宮第64章 新年大禮第9章 工人罷工第11章 武力威脅第31章 北京政變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7章 驅虎吞狼第19章 一網打盡第11章 武力威脅第34章 裝甲師的驚喜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75章 還有後手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26章 都在糊弄第36章 各有所需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章 海軍初定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36章 各有所需第4章 多選任務第32章 皇帝出宮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章 系統啓動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34章 裝甲師的驚喜第10章 財神到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46章 角色轉變第70章 戰事又起第32章 決定動手第8章 八字有了一撇第23章 風雨欲來第13章 升官當了副師長第25章 收回租界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34章 抵達天津第12章 好事成雙第2章 矛盾初顯第52章 要黑龍江成爲內河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7章 驅虎吞狼第60章 國慶典禮第20章 禍不單行第35章 部署防務第44章 巨流河戰役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2章 矛盾初顯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18章 蘇聯撤軍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1章 玩遊戲也穿越!第23章 風雨欲來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七十八 掌饞嘴引發的戰爭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5章 路有凍死骨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2章 思維覺醒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47章 大區制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5章 善後會議第9章 工人罷工第50章 智取海參崴
第33章 實力大增第4章 多選任務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11章 武力威脅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75章 還有後手第47章 大區制第34章 抵達天津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51章 攻克雁門關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42章 直奉聯合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10章 整編魯軍第30章 蘇聯斷交第26章 四面楚歌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3章 百萬雄師計劃第39章 攻克南京第5章 善後會議第60章 國慶典禮第32章 皇帝出宮第64章 新年大禮第9章 工人罷工第11章 武力威脅第31章 北京政變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7章 驅虎吞狼第19章 一網打盡第11章 武力威脅第34章 裝甲師的驚喜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75章 還有後手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26章 都在糊弄第36章 各有所需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章 海軍初定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36章 各有所需第4章 多選任務第32章 皇帝出宮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章 系統啓動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34章 裝甲師的驚喜第10章 財神到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46章 角色轉變第70章 戰事又起第32章 決定動手第8章 八字有了一撇第23章 風雨欲來第13章 升官當了副師長第25章 收回租界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34章 抵達天津第12章 好事成雙第2章 矛盾初顯第52章 要黑龍江成爲內河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7章 驅虎吞狼第60章 國慶典禮第20章 禍不單行第35章 部署防務第44章 巨流河戰役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2章 矛盾初顯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18章 蘇聯撤軍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1章 玩遊戲也穿越!第23章 風雨欲來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七十八 掌饞嘴引發的戰爭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5章 路有凍死骨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2章 思維覺醒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47章 大區制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5章 善後會議第9章 工人罷工第50章 智取海參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