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三足鼎立

張作相聽說張安樂俘虜了南滿守備軍上百名的軍官,眼睛差點就從眼眶中掉了出來。

“西北軍真有這麼厲害?”張作相一臉的不相信,在他看來日本兵比中國士兵強太多,從大清開始就比中國強。甲午戰爭戰敗,八國聯軍戰敗,就連老毛子都打不過日本人。

“這回日本人以爲我們好欺負,沒帶重武器就跑來興師問罪,結果被西北軍一通炮轟報銷了一半。”張學良已經從別人那聽到是怎麼回事了。

呃,張作相無語了,不過他也知道西北軍卻是是中國現在最強的部隊,頂多加上之一。昨天的軍演雖然如兒戲一般,可是也能看的出來西北軍的軍事訓練搞的非常的好,張安樂不愧是被大帥稱爲練兵第一的人。他卻不知道,西北軍有如此戰鬥力不是張安樂訓練的結果。

“先不說這些,這次找叔父來,是想讓伱和日本人溝通。伯偉和我年紀還輕沒有多少經驗,這次打了勝仗,咱們要把日本人限制在關東州之內。這一仗最起碼可保我東北五年和平,五年之內我們也要建設一支不遜於西北軍的武裝力量,到時候就是向日本報仇之時!”張學良說到這裡拍了一下桌子,眼中露出堅定的神色。

張學良的表態看的張作相心裡暗暗點頭,看來少帥的確是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張不說,也不那麼衝動了。

“那大帥發喪一事咱們怎麼辦?”張作相問道。

“按照計劃來吧,日本人有這麼多俘虜在我們手中估計他們不會亂來了。”張學良不相信日本人會這麼放着那些俘虜不管不顧。

“那好。明天咱們就對外宣佈大帥不治身亡的消息。”張作相也算鬆了一口氣,到現在權利可以說是交到了張學良的手上,希望他能將奉軍帶的更好。

吉田茂現在急的團團轉,日本關東軍司令被俘虜的消息他已經知道了。真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怎麼就開戰了呢?就算了開戰怎麼就這麼快就敗了,司令官還被俘虜了。這要是傳回國內那還了得,可這事國內早晚得知道,那時候要是追究自己知情不報豈不是把自己也搭了進去。

思前想後,吉田茂覺得這件事情,自己做不了主,自然自己辦不了,就就交給他辦就行了。

身在北京的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接到吉田茂的電報更加震驚。他立刻向國內發了電報。件事情簡單的說了一下,日本首相槻禮次郎第一時間求見裕仁親王,這位攝政的親王得知這個消息也是久久無語。

“白川義則被活捉了?!他怎麼能夠被活捉!他去年剛剛被晉升爲大將!”裕仁親王突然像瘋了一樣大聲吼道“這是帝國的恥辱!井戶川辰三呢?他的第十三師團在什麼地方,爲什麼沒有趕去增援?!”

“這個臣下還沒有得報。”若槻禮次郎低頭答道。

“馬上叫宇垣一成來見我。我要聽他的解釋,還有皇姑屯事件到現在都沒有查出來一個結果!”裕仁親王使勁的拍着桌子發泄着他的憤怒。

“是,我馬上要他來。”若槻禮次郎低着頭,弓着個身子就退了出去。

裕仁親王沒有想到陸軍這幫人這麼膽大妄爲,居然事事都瞞着自己。

皇姑屯事件雖然關東軍司令部報告給了陸軍本部。但是他們沒有將這件事告訴裕仁親王。說到底這些人對於年輕的裕仁親王還是不怎麼放在眼裡,雖然他是日本天皇。

宇垣一成也沒有想到白川義則居然就這麼和奉軍開戰了,他得到井戶川辰三的電報之後就知道大事不妙。這並不是仗能不能打贏的問題,裕仁親王本來就對陸軍有所不滿,這回讓他抓到把柄恐怕陸軍大臣是當不下去了。白川義則的軍事生涯也完了。就算回國也沒有好下場。

接到若槻禮次郎的電話,宇垣一成知道該來的總會來。他整理一下自己的東西。然後去見裕仁親王。

他在親王的會見廳只待了十分鐘就走了出來,他把所有的罪狀一個人扛了下來。憤怒的裕仁親王命令他馬上辭職。然後召見外相幣原喜重郎和他一起協商怎麼解決這件事情。

經過討論裕仁親王認爲現在不是與中國大動干戈的時候,這件事情的起因要查清楚,現在先與中國停戰。

最後裕仁親王任命芳澤謙吉爲全權特使與吉田茂一起解決這件事情,同時任命軍事參議武藤信義爲關東軍司令即日上任。

井戶川辰三此時在距離瀋陽城外20餘里的地方正與西北軍激戰,他率領作爲先鋒的步兵第25旅團遭到了西北軍的阻擊。

短暫的慌亂之後,日本人開始尋找有利地形進行反擊,真正交起手來井戶川辰三才知道昨天的軍演自己輸的不虧。

短短半個小時的交火,自己的損傷就很大,炮兵連隊已經被對方端掉了。機槍手也被對方的神射手給幹掉,現在火力完全被對方壓制住。增援已經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也不知道其他的兩個旅團現在怎麼樣了。

井戶川辰三爲了防止對方的阻擊,特意兵分3路進行增援,怕的就是一招不成還有一招。

他不知道的是其他兩個旅團的遭遇和他沒有什麼區別,東北畢竟是奉系的地盤,再加上現在就在瀋陽,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張學良的眼皮底下。

三個旅團都被西北軍迎頭截住,他們還不知道這個時候南滿守備軍已經死的死降的降。

眼看部隊一點進展都沒有,井戶川辰三開始變得沒有耐心,這個時候他也知道其他兩個旅團也被阻擊了。

就在他思考怎麼進行下一步的時候,接到了本土的電報,電報命令他們迅速撤回營地,等候命令。他這才知道南滿守備軍已經戰敗,白川義則被俘虜了。

這個時候西北軍也得到命令暫時停止攻擊,吉田茂已經登門求和了,張作相答應雙方停戰。

傍晚時分,雙方開始撤兵,戰鬥結束。

這場戰鬥打到現在日本人完敗,18000餘人的南滿守備軍大半被俘虜,第十三師團不光沒有就出南滿守備軍,自己也摺進去2000多士兵。

西北軍也沒有太好過,陣亡士兵也有將近2000人,傷者也有1000多。

雙方停戰之後,開始組織救援,一時之間瀋陽各醫院人滿爲患。

這次的戰鬥被稱爲瀋陽事件,又稱四一三衝突。

這次的戰果很快傳到中國各勢力的耳中,所有的人都被西北軍的戰鬥力說震驚。這些年來日本可以說是未嘗敗績,中國軍隊的對外戰鬥也鮮有勝蹟。沒想到西北軍居然以少勝多(西北軍3萬、日軍4萬5),還打贏來了。

這件事帶給人們的震動還未結束,第二天中華民國大總統府發佈了一篇訃告。

“中華民國大總統府告全國人民書:

中華民國大總統府極其悲痛地向全國人民宣告:中華民國大總統張作霖,在火車失事後經過多方精心治療,終因病情惡化,醫治無效,於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夜十點在瀋陽逝世。……”

現在所有的猜測都失去了意義,真相就是張作霖死了。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大總統,一切應有的禮節一樣都不能少。很多外國駐華的使館紛紛向奉天發來電報表示悼念。

同一天張安樂在瀋陽宣佈接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大元帥職務,同時電邀全國各省派代表到北京議事。他又委託前外交總長顧維鈞爲代理內閣總理兼外交總長。

4月15日顧維鈞在北京宣佈上任組閣,財政總長:王克敏、交通總長:張志潭、教育總長:蔡元培、內務總長:林長民、外交總長:顧維鈞兼任、陸軍總長:張學良、海軍總長:溫樹德、司法總長:王正廷、農商總長:楊文愷。

這屆內閣剛一宣佈就被南方國民政府稱之爲此內閣實乃奉系軍閥之傀儡,號召全國人民抵制非法的北京政府。

4月16號,西北區政府主席張安樂和東北區政府主席張學良一起宣佈支持北京政府,承認北京政府和這屆合格爲合法內閣。

4月16號,山東省長兼督軍張宗昌和安徽省督軍姜登選、江蘇督辦張陸峰宣佈支持北京政府。

山西省長閻錫山,河南省長李鳴鐘也宣佈支持北京政府,承認這屆內閣。

4月17號,孫傳芳在杭州也對這屆內閣的合法性提出異議,宣佈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自治。很快他又將吳佩孚拉上,加上了湖南、湖北兩省號稱五省自治,建立自治政府,推舉吳佩孚爲主席。

4月20號,唐繼堯、唐繼虞宣佈貴州和雲南加入廣州國民政府,他們的部隊的番號部隊改稱民國革命軍第十一軍、十二軍和十三軍。

全國各省紛紛站隊完畢,現在的中國旗幟鮮明的分成了三派,北京政府、武漢政府和廣州政府。中國由一個形式上統一的政府,分裂成了三個政府,有人戲稱三足鼎立,新三國。(……)

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4章 多選任務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37章 改旗易幟第9章 一切順利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1章 武力威脅第47章 大區制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47章 大區制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34章 抵達天津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56章 鷹擊長空第44章 全線突破第1章 競標大會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12章 一觸即發第19章 兵諫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44章 全線突破第35章 金蠶脫殼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6章 大帥駕到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49章 初次會談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4章 系統啓動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13章 英國調停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57章 進展順利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25章 茶館見聞第7章 驅虎吞狼第36章 各有所需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46章 角色轉變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31章 北京政變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32章 都有援軍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34章 抵達天津第57章 進展順利第44章 巨流河戰役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25章 收回租界第4章 調虎離山第31章 勝算幾何第6章 大帥駕到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5章 父子對話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5章 善後會議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5章 善後會議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1章 當兵光榮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10章 財神到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45章 風頭直轉第38章 射天狼行動開開始第60章 各方反應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0章 蘇聯斷交第16章 川人治川第39章 攻克南京第39章 戰爭爆發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74章 爲張學良立威
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4章 多選任務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37章 改旗易幟第9章 一切順利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1章 武力威脅第47章 大區制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47章 大區制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34章 抵達天津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56章 鷹擊長空第44章 全線突破第1章 競標大會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12章 一觸即發第19章 兵諫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44章 全線突破第35章 金蠶脫殼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6章 大帥駕到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49章 初次會談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4章 系統啓動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13章 英國調停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57章 進展順利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25章 茶館見聞第7章 驅虎吞狼第36章 各有所需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46章 角色轉變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31章 北京政變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32章 都有援軍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34章 抵達天津第57章 進展順利第44章 巨流河戰役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25章 收回租界第4章 調虎離山第31章 勝算幾何第6章 大帥駕到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5章 父子對話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5章 善後會議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5章 善後會議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1章 當兵光榮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10章 財神到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45章 風頭直轉第38章 射天狼行動開開始第60章 各方反應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0章 蘇聯斷交第16章 川人治川第39章 攻克南京第39章 戰爭爆發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74章 爲張學良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