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

現在的李藎忱不僅僅需要和手下的這些官員打好關係,而且還要保持自己的威望,畢竟李藎忱以後是要越走越高的,他不可能永遠都和自己麾下的官員們沒大沒小。

而顧野王這個宦海浮沉大半生的老爺子,雖然沒有多少心術權謀,但是這點兒還是能注意到的,他的經驗在這裡,自然相比於其餘的文武官員就更能夠揣摩到李藎忱的心思,剛纔這主動地向李藎忱表示謙恭自然也就正中李藎忱下懷。

李藎忱需要一個榜樣和模板,顧野王就送了上來。顧野王尚且將自己的架子放了下來,其餘的將領和官員們自然也清楚該怎麼做。

“啓稟將軍,朝廷派來的宣旨使者是許善心,此人與將軍同歲,性格堅毅,一向認準了目標軟硬不吃,”顧野王緊接着沉聲說道,“屬下雖未曾與他共事,但是也瞭解到知道此人雖然不善於口舌,但是總是憑藉自己的一股韌勁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所以朝廷派遣許善心作爲使者,也算是挑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李藎忱皺了皺眉,對於這個名字他並沒有太多的印象,但是人肯定不僅僅是徐陵等人選的,必然也是經過陳頊認可的,弱冠之齡就擔當宣旨之重任,尤其是還是來巴蜀這已經和南陳非敵非友的地方,朝廷對許善心放心的背後自然也是許善心能力的體現。

李藎忱不知道的是,許善心十五歲就曾經寫文章上呈徐陵,被徐陵稱讚爲“才調極高,此神童也”。

而在歷史上,南陳滅亡之後,作爲使者留在隋朝都城的許善心嚎啕大哭,不接受隋朝給予的官職,隋文帝對此甚是讚賞,幾次下旨賜官,令其遵從陳後主投降入隋之命,許善心方纔哭拜更衣,受命入隋爲官,隋文帝因此稱讚:“我平陳國,唯獲此人。既能懷其舊君,即是我誠臣也。”

許善心也確實沒有辜負隋文帝的器重讚賞,之後宇文化及之亂,他怒斥宇文化及,爲隋煬帝死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剛毅正直的臣子。能夠得到徐陵和楊堅這兩個人的交口稱讚,許善心的能力也可見一斑。

雖然李藎忱不知道許善心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的英雄事蹟,但是他也不敢掉以輕心。

“屆時隨機應變,”李藎忱斟酌說道,“恐怕還要顧刺史多多操勞。”

顧野王急忙一拱手應是。

而李藎忱轉過來看向唐亦舜:“伯賢,巴郡那邊的糧草開始準備轉運了麼,還有南部郡的工坊是否已經抽調出來足夠的人手?”

“一切皆如將軍安排。”唐亦舜站出來應道,“之前從荊州運過來的糧食消耗的七七八八,不過還有不少,應該可以在十天之內運到蜀郡,另外工坊那邊已經集結了二十名骨幹,具體事宜歐陽大匠會在近日趕到蜀郡和將軍商量。”

李藎忱微微頷首,巴蜀兩地之中肯定還是蜀郡更適合成爲李藎忱的根基所在,因此之前囤積在巴郡的糧草肯定要開始逐步向北轉移。

實際上這些糧草也沒有多少,多數都是東宮和蕭摩訶通過私下裡的渠道轉運過來支持李藎忱的,李藎忱在前線消耗的已經差不多了,不過有聊勝於無,李藎忱還是想要將這最後的糧食調到蜀郡來填充已經空蕩蕩的府庫。

否則再這樣下去蜀郡這邊更難支撐。

說到這些糧食,李藎忱自然想起來東宮的沈君高他們,畢竟這些糧食當中也有他們的功勞。但是李藎忱並沒有真的對東宮衆多曾經的同僚有所愧疚,想要和南陳分道揚鑣本來就不是李藎忱主動的,朝廷如此施加壓力,容不得李藎忱再多猶豫,而東宮作爲朝廷的一部分,既然沒有力量阻擋朝廷的旨意下達,那自然就要和朝廷一起承受這樣的惡果。

李藎忱相信沈君高等人在之前肯定就有心理準備,但是李藎忱自問自己爲東宮做的已經足夠多了。

包括粉碎陳叔陵的陰謀以及拿下江陵,這些東宮一步步崛起的重要環節背後都有李藎忱的身影,甚至很多時候都是李藎忱在主持。至於李藎忱進攻巴蜀,也是得到了東宮和陳叔寶的認可,李藎忱不覺得自己對東宮還有所虧欠。

造化弄人,無從談論孰對孰錯。

當然對於東宮一點點援助的這些糧食,李藎忱自然毫不客氣的收下來了,畢竟大部分都已經落入肚子裡了,李藎忱也不可能再還給蕭摩訶。

而且或許這一點兒糧食已經是李藎忱和東宮勢力之間最後一點兒聯繫,之後東宮入主南陳之後,雙方是敵是友還難說。

至於工坊,之前李藎忱挑選南部郡,是因爲那已經是李藎忱在巴郡羣山之中能夠找到的唯一的比較平坦的地方。可是現在蜀郡拿下來之後,可以讓李藎忱選擇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李藎忱自然也不想繼續將工坊主要安置在南部郡,畢竟南部郡距離白帝城這巴蜀入口距離太近,誰都不能保證不會出現什麼風險。

當然工坊的選址、規模以及人手數目等等,唐亦舜自問不懂,自然也就不多插手,具體事情肯定要等到歐陽莫趕過來之後和李藎忱商談確定。

李藎忱微微頷首:“流民和巴人安置的怎麼樣了?”

唐正良和杜齊同時站出來,唐正良沉聲說道:“啓稟將軍,流民已經逐步開始安置,之前戰亂,不少州府的百姓都被周人遷移到了蜀郡左近州府以堅壁清野,現在正在安排他們回家,趁着今年天回暖的晚,加緊一些還能趕得上春耕的尾巴。”

而杜齊緊接着說道:“巴人八部正在下山,很多小部落都在深山之中,現在纔剛剛通知到,等到聚集起來依次安排估計得二十天左右的時間,第一批下山的已經開始春耕,請將軍放心。”

李藎忱的目光旋即落在蕭世廉和裴子烈的身上,裴子烈當即站出來一步:“啓稟將軍,韋孝寬和尉遲迥退入漢中之後並無反覆之異動,倒是開始逐步向房陵調集糧草。某已經下令斥候嚴密監視。”

房陵是從漢中前往襄陽的必由之路,調動糧草到房陵,說明韋孝寬和尉遲迥應該是打算支援襄陽了。

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序章 白袍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一七六九章 將將之才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五十章 冷潭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
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序章 白袍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一七六九章 將將之才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五十章 冷潭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