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

李藎忱不知道尉遲迥會不會做出和歷史上一樣的選擇,如果尉遲迥帶着麾下的軍隊倒戈,那李藎忱自然是卻之不恭的,但是尉遲迥顯然並不是這樣的人,而現在的宇文憲也沒有淪落到和楊堅一樣只剩下一座長安城的情況,因此尉遲迥直接投降的可能更是無從說起。

現在李藎忱做的也就是希望能夠通過親情來讓尉遲迥有所動容,至少在之後雙方的正面對抗上有所保留。

尉遲熾繁輕輕嘆息一聲,她也知道李藎忱和尉遲迥各自有各自的無奈,而自己在其中,倍感煎熬。

李藎忱低聲說道:“不想寫的話就不寫了。”

“陛下需要妾身寫一下陛下對當前局勢的看法麼?”尉遲熾繁徑直說道。

李藎忱有些詫異的看向她,尉遲熾繁的神情很是堅定。

顯然她知道自己所處的地位非常尷尬也很是煎熬,但是並不代表她就會對此袖手旁觀。

“也好,”李藎忱微笑着說道,“不用寫朕怎麼想,就直接寫你怎麼想,朕並沒有打算把你當做一個用來吸引尉遲迥的工具,所以你打算寫什麼就寫什麼,至於尉遲迥和尉遲順怎麼想,朕就管不了了,就算是真的要打的話,朕也只能奉陪到底。到時候沙場上刀槍無眼,朕什麼都保證不了。”

李藎忱也不可能因爲自己和尉遲迥之間的關係,就會對和自己作對的尉遲迥網開一面,他身爲大漢皇帝,最首要保證的還是大漢的利益,當尉遲迥站到大漢的對立面時候,李藎忱就不會任由他興風作浪。

尉遲熾繁靠在李藎忱的肩膀上:“妾身明白陛下的心意。”

————————————

擺在李藎忱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沙盤。

工部這三天就忙着對長安進行測量計算,最終爲李藎忱打造出來了這個新的長安城模型。

和李藎忱想象之中的幾乎一樣,工部也採取了歷史上隋唐長安城營建的方法,新的長安城從龍首原向南延伸,覆蓋了龍首原南側幾乎整個平原,顯然工部是有野心要把長安城打造成西北第一雄城——雖然現在也算。

呈現在沙盤上的長安城要比現在的長安城足足大了一倍,當然這並不僅僅是因爲工部有野心,還因爲現在的長安城實際上也只是漢代長安城的南部罷了,北面更多的城垣和屋舍都已經坍塌,所以城池的面積實際上還比不上漢代,如今重新規劃設計的長安也就把漢代的長安略微大上一些罷了。

畢竟李藎忱並不打算把長安作爲大漢的都城,在未來長安應該充當的也是和建康府一樣陪都的作用,規格不可能太大,朝廷也沒有那麼多的財力物力拿出來提供給長安。

李藎忱的目光逐漸在長安城上掃過,工部已經粗略的標註出來長安城中的一些主要設施,武庫、府庫以及城外的糧倉······沒錯,未來的長安會以西北要塞和經濟、軍事中心的身份存在,現在縱觀整個西北,天水也好、安定也罷,都很難起到諸如長安這樣的作用,以後大漢的軍隊也將會以此爲根基向西北前進。

而工部最重要的,還是重新規劃了長安的街道和街坊。

原來的長安之所以給李藎忱帶來一種破敗的感覺,主要還是因爲常年的戰亂已經完全打亂了長安城中的一些街坊規劃,縱橫有序的道路已經被如荒草一樣蔓延生長的屋舍所遮蓋,現在站在長安宮城的角樓上放眼望去,能夠看出來像是一條道路的恐怕也就只剩下宮門前的御道以及東西橫向的一條大道了。

屋舍侵佔道路,也算得上一種“傳統”了,畢竟當百姓的屋舍沒有辦法向鄰居家的地方伸展的時候,就只能向公共區域延伸,而這將帶來什麼危險自然不言而喻。

歷史上一直到了宋代,朝廷就曾經因爲當時的京城汴梁城中這種屋舍擠佔道路的問題而大爲頭痛,因爲事實證明很多次城中失火,就是因爲道路被擠佔,導致救火不及時,最後朝廷不得不下令集中清理違章建築。

相比之下,唐代這種問題倒是並不突出,主要還是因爲唐代的街坊規劃,每個街坊都劃定了範圍。

現在呈現在李藎忱面前的長安城模型顯然也是這樣的模樣。

可以說工部已經放棄了對現在長安的治療,乾脆在新的土地上再造一個長安。

“你們做一個預算吧。”李藎忱沉聲說道,“朕準了。”

現在的大漢雖然經濟不算髮達、國庫也不能算充足,但是修繕長安的急迫性還是大家都能意識到的。

一來現在長安也算得上大漢在北方能夠掌握的唯一一個重鎮,以後無論是向東進攻中原,還是向東北進攻河北和晉陽,長安都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後勤中轉和政治、經濟中心,大漢的軍隊和政令暫時都要從長安出去,因此一個新的長安是必須的。

二來大漢已經距離一統天下越來越近,自然也就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經過三百年的戰火,天下的城池也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殘破不堪,諸如長安、洛陽和鄴城這種,大哥不笑二哥,而建康府應該算是天下大城之中發展比較順暢的了,但是現在也有很多城建上的問題必須要面對。

比如由於人口的增長,現在的建康府也正在向南無序的發展,並且逐漸將秦淮一帶徹底納入城池的範圍之中,這要比建康府的前身、東吳建鄴足足大了兩三圈。

所以現在大漢營造長安,也是以長安爲模板,探索未來城池的營造修建方法,否則任由現在各處城池無序發展,尤其是處於後方的江陵和成都等地,很有可能遏制本地的經濟發展,同時帶來很多城池安全上的隱患。

如今的李藎忱不可能再把戰爭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上,畢竟現在山河一片蕭條,他也得開始着手復甦經濟了。

整個大漢就像是一根枯木上的新芽,而現在李藎忱要做的並不僅僅是帶着新樹芽繼續向上竄一竄,還要爭取讓這一課枯木也煥發生機。

但是李藎忱也不可能花費過多,現在大漢最需要的還是休養生息,否則李藎忱保不齊就會成爲隋煬帝第二。

這也是一個很難把握的度啊。

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十八章 佈置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八百章 要跑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八百二十六章 沒有資格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
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十八章 佈置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八百章 要跑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八百二十六章 沒有資格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