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

大漢新元五年七月初九。

由鞏漢軍、鎮林軍組成的援兵抵達安定,旋即北上武威。

次日,由鷹揚軍和虎翼軍組成的援兵也抵達天水,將兵分兩路,一路直接從天水支援武威,而另一路則向西配合金城守軍進攻洮水東岸羌人盤踞的各處城寨。

而早在三日之前,蕭摩訶就已經整備兵馬,出陽平關直接往武都而去,算時間,前鋒應該已經進入城池。

兩天後的七月十一,李藎忱過潼關,抵達長安城。

西北局勢驟然緊張,朝堂上羣臣已經不可能阻擋陛下動身前往長安,甚至陛下前往長安已經是大家達成共識的現在能夠穩定軍心、民心的最好辦法。畢竟論大漢的定海神針,除了陛下之外沒有人能夠當得上此稱呼。

而李藎忱當然並不是真的把此次前往長安當成自己一次簡單的向西巡視或者說坐鎮西北戰場罷了,對於他來說,這是一次巡查和坐鎮,更是一次新徵戰的開始。

大漢對於河西以及西域的征服和開發,從李藎忱踏入長安城的這一刻正式拉開帷幕。

李藎忱前來長安,不只是孤身一人,和之前北伐一樣,各部同樣抽調官員隨駕,尤其是戶部尚書陳叔慎、商部尚書唐正良更是親自隨駕,雖然聲勢並不浩大,但是足以表明朝廷對於此次西北之戰的重視程度。更不要說隨駕的禁衛軍以及陸續抵達在洛陽集結的虎翼軍、揚武軍等等各路兵馬。

而後宮之中,李藎忱依舊留皇后和淑妃以及衆多妃嬪在洛陽坐鎮,帶着賢妃以及楊妙和元樂尚前往長安,賢妃尉遲熾繁已經可以負責內府的財政事務,而楊妙可以負責醫院方面的事務,元樂尚可以負責教育方面的事務,主要還是爲了能夠讓新分離出去的醫院和教育這兩方面能夠更好的和地方政府進行對接。

在此之前,各地的書院還有醫院等等,只要是皇家名號的,實際上都是由內府直接管轄,這固然是方便了內府對資金以及人手等等進行統一調配,但是無疑也加大了醫院、書院和地方州府之間的隔閡,雙方曾經不止一次因爲某地醫院以及書院的資金調撥、報銷問題而出現爭執,同時真的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地方州府無權直接命令醫院等等內府直屬的機構採取應急措施,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地方州府對於這些中央直屬機構的反感。

不聽話還得給你錢、給你地,我們憑什麼?

李藎忱當然也明白這其中的問題所在,而且地方上的醫院和書院改爲隸屬於地方,本身也不是什麼壞事。隨着教育和醫療從內府中獨立出來,內府更是不會再給予這些地方上的機構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完全移交給地方,由地方財政負責醫院和書院的所有發展事宜,顯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大漢各地,就算是再窮,養一個醫院和一個書院還是可以的。

不過說着輕巧,做起來可就沒有那麼輕巧了,地方州府原來只是負責承擔醫院和書院日常運轉時一定比例的開銷,而現在要全盤接手這些機構,財務上怎麼對接、人員上怎麼安排、之後又應該怎麼規劃發展,其實都是需要一點一點推敲的。

李藎忱現在也只是打算趁此機會以關中爲試點,逐步展開。

至於爲什麼是關中呢?

這其實還是因爲關中本來就面向西域而連接中原和巴蜀,本來就是各方文明、思想交流碰撞的地方,思想更爲開放,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強。

而且大漢是先拿下的關中再拿下的中原,關中久在大漢旗幟之下,大漢推行的各種政策實際上已經深入人心。而且當初隨着漢軍入關中,也有很多江南等地當年南渡的老家族逐漸遷回本宗所在,自然而然也帶來了外界的思想和觀點,另外再加上商貿的往來等等因素,讓關中百姓的思想很是超前,人們對朝廷的認可度也很高,在這裡進行試點,就算是真的鬧出了什麼幺蛾子,事情也好解決。

另外關中距離朝廷中樞也近,方便朝廷及時作出調整。

對此李藎忱也不得不承認,至少在這個時代,長安以及關中的位置還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上長安能夠成爲隋唐兩代帝都並且一躍成爲整個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絕非只是因爲幸運或者因爲歷史的因素,和其人文地緣也有着脫不開的關係。

車馬行進到長安城外,李藎忱便下令停車,沿着城外的土塬一直走到坡頂。

不遠處的長安城,闊別經年,早就不是李藎忱當初第一次見到的長安城了。

一座嶄新的、足以代表關中的豪邁精神氣象、也足以代表現在大漢蒸蒸日上之國力的長安城,佇立在龍首原之南,而曾經的那座漢代長安城,盤踞在龍首原之北,就像是皓月之下的星辰一樣,很難再吸引人的目光。

舊有的殿宇此時都已經修繕一新,不過李藎忱並沒有讓再修建更多的宮殿,畢竟長安只是行都,作爲國都的洛陽需要大興土木,是因爲朝廷怎麼着也得有個配得上東方大國身份的辦公和居住所在,但是行都也要跟着大興土木就過分了,典型的浪費。

不過宮殿沒有修建新的,不代表長安城的規模就縮水了。

這座長安城或許比不上歷史上作爲隋唐都城的長安那麼大,但是要比漢代長安城大很多,並且不亞於現在正在修建的洛陽新城。

與此同時在城池的周圍還有大量的衛星城,這些衛星城都是在長安周圍已經形成的市鎮基礎上修建的。工商業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鄉村向村鎮的轉換,尤其是大城市周圍,工坊以及商貿倉庫等等都已經扎堆出現,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衛星城。

如果真的把這些衛星城也考慮在內,那麼實際上一個具有自己完整產業鏈的大長安,其規模以及發展前景,絕對不亞於輕工業和小農經濟支撐下的歷史上的隋唐長安。

一座城垣圍住的,只是一座城的核心所在,而工業時代的城,當然不是城垣就能夠束縛住的。

這是座嶄新的城,也是嶄新的時代。

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四七八章 垂簾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
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四七八章 垂簾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