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

徐素她們進行了簡單的分工便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李藎忱旋即召見楊素和蕭世廉。

這件事李藎忱需要有人商量,下面的六部官員們雖然多,但是這件事最好還是先不要傳播的太廣泛,而楊素和蕭世廉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他們兩個一個代表南方一個代表北方,正好可以傳達出來南北方對這件事不同的看法。

當然了也因爲裴子烈不在,他們兩個也是李藎忱最信任的人。

另外江南世家想要再起,誰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不外乎北方派系以及東南將門,之前就是這兩個派系加起來一起把江南世家打入深淵的,如果他們想要再起的話,這兩個守門神肯定得先同意。

而今蕭摩訶因爲避嫌已經退居二線,頂着太尉的頭銜,乾的卻是每天教書育人的事情,楊素已經是太尉府的領導者,而蕭世廉又是軍方的領導者,兩個人說話自然也非常有分量。

“陛下,臣以爲並不是不能給他們這個機會。”楊素斟酌說道。

陛下既然已經把這件事說出來,那就說明陛下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肯定是偏向於同意的,否則陛下根本沒有必要把這件事說出來,這樣只會徒增大家對陛下態度的猜測,惹來不少麻煩。

所以楊素也在試探李藎忱的態度,他嘗試着繼續向下說:“現在的江南世家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目空無人的東南士族了,會稽之戰已經砸斷了他們的脊樑骨,而且朝廷也已經拿走了他們原本賴以立足的田產和屋舍,現在的江南世家甚至都很難稱之爲世家,不過只是一羣人罷了。”

蕭世廉見楊素鬆口,自己心裡也先鬆了一口氣。東南將門之所以一直堅決的站在世家的對立面,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東南將門源自於當初跟隨陳霸先打天下的那些老臣,而老臣們基本上都是寒門甚至貧家子出身,往上溯一兩代就是種地的老百姓了,如果以九品中正製爲主的世家政治體系沒有被推翻,那麼東南將門在江南世家面前當然擡不起頭來,只能混跡軍旅之中,抱團取暖。

所以東南將門和世家作對更像是爲了自己的生存,否則自家子弟的未來根本看不到。

現在江南世家已經被打入谷地,再加上科舉制等制度的實施,實際上他們已經沒有了翻身做大的餘地,只不過是想要趁着這次大漢北上抓緊恢復恢復元氣,哪怕是在李藎忱這裡刷一刷存在感,至少不能讓江南世家這些子弟們徹底變成平頭老百姓,否則家族百代傳承就真的灰飛煙滅了。

當然除了家族子弟的未來,還有家族傳承的文化,也不能就這麼失傳,否則祖祖輩輩多少代人的心血豈不是都付之東流了?

世家之所以能夠成爲世家,當然不只是憑藉着祖輩傳下來的錢財和田產,主要還有從祖輩那裡傳下來的學問,真的一點兒學問都沒有,只是讓他們空談的話,他們也說不出來什麼,更不要說治國理政了。

南北朝之初戰火紛飛,雖然有很多古籍都已經灰飛煙滅,但是還有不少學問經過世家的口口相傳而保留下來,這些也是世家自詡爲高人一等並且想要守護的東西。

除了科舉制之外,世家想要守護並且延續這些東西,自然就需要積極地參與到朝廷傳播文化的行動之中,書院顯然就是文化傳播的最好載體。

“江南各家想要派人支援北方的書院建設,這是好事,”李藎忱下了一個定論,“但是書院怎麼教書育人,不是他們說了算了,朝廷之前就已經統一了三大書院的教材,現在也是應該統一一下地方各個書院的教材,朕需要的是允文允武,畢業之後就有獨當一面能力的人,而不是一羣只知道每天搖着腦袋‘之乎者也’的廢物。”

楊素和蕭世廉對視一眼,陛下這是很明顯的表達出來了對那些儒生和清流的不滿,而實際上作爲實幹派,他們對於這些只知道泛泛而談的書生們也沒有什麼好感,甚至南朝裹足不前這麼多年,和這些人也不是沒有關係。

可以說東南士族的頭銜讓很多人沉醉其中,卻忘記了一個國家和王朝的強大遠遠不是嘴上說說、心裡想想就能有的。

人是可用的,但是怎麼用,還是一個問題。

李藎忱徑直說道:“除了東南的人才之外,北方的人才也要抓緊網羅,朕不相信北方的人都已經跑的乾淨,更不相信宇文憲對於他們的吸引就那麼大。”

頓了一下,李藎忱看向楊素,楊素頓時明白過來:“臣遵旨!”

李藎忱這是在暗示他,關中不少人才現在都處於半隱居以觀望天下大勢的狀態,而今大漢已經明顯佔據了優勢,顯然這些人才也應該要坐不住了,楊素作爲一個地地道道的關中人,要想辦法幫助朝廷勸動這些人出山了。

再等下去,朝廷可能就沒有今天這樣需要他們了。

蕭世廉也神情一凜,陛下顯然是不打算讓江南世家獨享北方人才教育的這一杯羹,關中人才進入中原,以及來自於各個書院的人才,中原自然會是人才薈萃,書院教育已經不算什麼,整個中原想要恢復元氣應該也不是非常難的事。

陛下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啊。

李藎忱緊接着問道:“現在北方有沒有什麼動靜?”

楊素急忙說道:“回陛下,暫時還沒有,據說薛延陀部從草原南下,正在騷擾幽州一帶,宇文憲此時不敢輕動。”

“這些薛延陀人總算是開竅了。”李藎忱笑了一聲。

歷史上的薛延陀部就是欺軟怕硬,先是跟着突厥打隋唐,後來發現突厥人要敗,立刻就向大唐低頭,甚至還狠狠的哭訴了一把,說之前都是因爲該死的突厥人的壓迫,現在他們打算奮起反抗,結果等到唐朝把精力轉移向西域,薛延陀人又抓緊反叛,妄圖能夠成爲又一個突厥,只可惜最後被盛唐直接碾壓過去,從此消散在歷史長河之中。

之前薛延陀人一直在幫助北周抵抗大漢,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裝裝樣子,但是態度還是比較鮮明的。

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一章 千年第十七章 弱點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十九章 火光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
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一章 千年第十七章 弱點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十九章 火光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