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

徐德言察覺到了裴子烈的神情,笑着一擺手,身邊的親衛已經端上來一杯酒,不等裴子烈說話,他先歉意的說道:“實不相瞞,屬下早就料到國公會如此說,因此亭中飯菜皆無,國公若是入內,也只能看到美酒一罈。既然國公意欲早入安定,那就以此西北烈酒一杯,請國公飲下,算是西北文武百姓、數萬將士對國公到來的歡迎。”

說着,徐德言自己先端起酒杯:“敬陛下,敬國公!”

“你呀,你呀!”裴子烈端起酒杯。

兩人同時一飲而盡。

“走,入城!”裴子烈翻身上馬。

徐德言也是跟着上馬。

“某還以爲你這個巡撫會坐馬車前來呢!”裴子烈看着徐德言嫺熟的動作,不由得感慨。

“身在西北,男兒豪烈!”徐德言揚起馬鞭,“餘雖爲文官,亦當入鄉隨俗。大好男兒,縱馬黃沙,焉能任由髀肉復生?”

兩人齊齊策馬,向着安定而去。

安定作爲大漢在西北的重要城鎮,早就不是當初大漢剛剛拿下安定時候的破敗樣子了。

這些年中原戰火紛飛,而大漢的西北反倒是很安全,吐谷渾人遲遲沒有撕破臉皮,大漢這邊自然也樂得於此,畢竟這就意味着雙方之間的商貿還能夠維持,甚至雙方還重新搭建起了已經被截斷數百年的絲綢之路。

從西域那邊過來的商品經過吐谷渾控制的敦煌、沙州等地進入大漢控制的武威,並在安定集散,無論是向北抵達靈武、向南抵達長安,還是向西南先抵達天水再通過祁山抵達漢中、深入巴蜀,安定作爲集散的城鎮,是所有商品的必經之地。

而這一路上經過吐谷渾的地盤才抵達大漢的地盤,吐谷渾人也並不是只能眼睜睜看着,就算這些商品他們消費不起,但是光是沿途稅費,就是很可觀的收入了。而且真正消費不起這些奢侈品的,終究只是社會的底層,吐谷渾各個部落的首領桌案上,誰家不得擺上西域的銀器、中原的瓷器?不然的話都不好意思讓人來自家帳篷作客。

據說還有幾個部落的首領,曾經因爲爲了搶奪從大漢而來的一塊上好茶磚而大打出手,殊不知這些茶磚在大漢產茶之地都是沒什麼人要的碎茶,也就是茶葉末,做成的,根本不值錢。

絲綢之路的開通,各方都沒有吃虧。當然這個沒有吃虧是指的大漢和西域商人在賺錢,而吐谷渾人賺的雖然不多,卻也見識到了前所未有的商品貨物,高興是真的高興。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也正是因爲絲綢之路的存在,讓吐谷渾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生起貪婪之心。西域也好、中原也罷,既然有這麼多好東西,咱們也不能總是花錢去買,縱兵去搶,難道不香麼?

吐谷渾這些年向西域的擴張以及現在的進攻大漢,未嘗也沒有這個原因在。

話說回來,從武威抵達安定再抵達大漢的各處,或許並不是最快捷的一條道路,比如從武威直接抵達天水就要比抵達安定再折而向天水來的便捷。

但是總體的需求量擺在這裡,自家商隊裡的貨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從安定向東或者向南的,自然商賈們也樂意於把通往巴蜀的貨物也都先拉到安定來,不然的話還需要單獨派遣一隊人手直接前往天水。

從武威到天水的道路並不好走不說,沿途還要經過羌人的聚集地,隨時都有可能會遇到危險,因此還不如在大漢軍隊的護送下抵達安定呢,麻煩是麻煩了一點,但是勝在安全。

再加上從事整個貿易活動的商賈們,往往都是從西北世家轉變過去的,比如安定的牛氏,現在搖身一變就成了西北數一數二的商賈家族。這些西北世家本來就不是什麼文脈傳家的世家,涼州荒蕪,這是衆所周知的,三國時期,涼州出了一個賈詡,就能夠吹很長時間了。

要不是當年永嘉之亂的時候有一部分關中世家向西北逃難並且定居在涼州,比如杜陵杜氏之類的,恐怕西北依舊還是華夏的一片文化荒漠,並且被淹沒在胡人滾滾浪潮之中。

因此論舞文弄墨,西北世家不行;論爭權奪利,西北世家也不行——當然會稽留氏和吳郡世家的叛亂還有那滾滾的人頭已經告訴天下世家,爭權奪利這種事你們還是不要想了,陛下是不會給你們這個機會的;因此除了讓自家子弟從軍征戰、建立功勳之外,西北世家也只能把主意打在商貿上。

本來他們在西北的存活就是苟延殘喘,都到了這個時候了,自然不可能和中原世家那麼講究。什麼工商是社會底層,世家子弟不能做,只能從文讀書之類的,放屁!人都快要餓死了,還講究面子?

所以西北世家投身商貿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朝廷這些年的鼓勵和扶持,西北世家反倒是很快變成和巴蜀世家一樣的一個個大商賈家族。

手中雖然沒有軍事或者民政的實權,但是也是有錢、有影響力的了,至少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

而衆多世家之中,原本和大漢走的最近的自然就是安定牛氏,現在自然也是安定牛氏跑在最前面,帶動着一應安定世家快速發展,絲綢之路上來往的商隊也都是以安定世家爲主,因此安定愈發繁榮也在情理之中。

不只是朝廷政策的照顧和實際的地理因素,也因爲安定的這些世家的確抓住了好時機,不然的話天水、金城等地完全可以取代安定,成爲西北的經濟中心所在。

此時映入裴子烈眼中的安定,繁華程度已經足以比得上關中、中原等地比較大的州府了,和人們對西北的固有印象大不相同。

安定城池明顯是新修過的,雖然沒有和中原新建城池那樣包磚,但是巍峨高大,足以傲視整個西北。而安定城池四面八方都是延伸開的集市,集市外再加以土壘,一旦戰時,堅壁清野,集市屋舍拆了之後可用作守城的檑木滾石,而土壘可作爲守城的第一道防線。

此時的集市上,絲毫沒有戰爭已經近在眼前的感覺,商賈的吆喝聲,往來採購的人們摩肩接踵。

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十八章 佈置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
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十八章 佈置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