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

除了舊有河道可以多加利用之外,鴻溝沿線還有衆多的大小湖泊、河流等等,只要進行疏浚甚至直接開挖支流就能夠成爲鴻溝水流體系下的水渠和水庫。

另外多年的戰亂讓很多曾經的窪地農田都已經荒廢,逐漸淪爲蘆葦灘塗和沼澤,現在大漢依舊沒有那麼多的人口去開墾這些荒地,所以在周圍構築堤壩,將其變成水庫自然就變成了不錯的選擇。

多加利用,就是隻要能利用的,最好都不放過。

大漢的經費資金本來就有限,工部自然也不可能以爲後世謀福利爲目的把大漢的國庫都給掏空了,改造和疏浚舊有河道湖泊,自然要比在平地上重新挖一個新的來得方便。

更何況這些河道本來就是古人運河的遺留,古人已經證明過其可以作爲運河使用,自然總比再新挖一條河道,面對衆多不得而知的困難和挑戰來得好。

李藎忱需要的是性價比,不是鋪張浪費。

歷史上隋煬帝固然厲害,舉國之力開挖運河,可是結果呢,還不是把江山拱手送掉了,就連這大運河都白白便宜了大唐,爲大唐穩定南方、成就盛世立下了汗馬功勞。

“臣等恭喜陛下!”隨駕的羣臣,自工部尚書吳憑以降,紛紛向着李藎忱拱手道喜。

已經恢復平靜的水面以及時不時傳來一切順利的聲音,讓大家已經急不可耐要向李藎忱道喜了。

鴻溝開通意味着什麼,他們當然很清楚。

大漢南北之間,將更加緊密的連爲一個整體。從最遙遠的安南,通過靈渠、湘水進入大江,再通過邗溝就能進入淮水,最後通過鴻溝進入大河,從南方的番禺、桂林到大江中游的荊州、下游的建康,再到兩淮,最後到中原洛陽和關中長安,甚至還囊括巴蜀的巴郡和成都府,這些大漢內外要衝重鎮,將會被水網河流連接,只要有一條船就能夠縱橫天下各處。

原來的時候,中原作爲腹心之地,反倒是遊離於整個大漢水網脈絡之外,實際上也就等於遊離於大漢的經濟網絡之外,如果不是李藎忱本人在洛陽,而且大漢北伐之勢愈發高昂,恐怕中原之地會逐漸淪爲大漢經濟發展的末梢。

現在有了鴻溝,華夏南北、東西之間的溝通自然也就再無阻礙,縱橫水流完全可以滿足大漢物質運輸、經濟交流乃至於文化融合的需要。實際的鴻溝重新出現,而原本橫亙在南北之間的鴻溝,逐漸消失。

自此,華夏南北溝通更加順暢,九州一體,不再是一句空話。

因此無論是李藎忱本身,還是大漢羣臣,都由衷地感到高興。

至少這足以證明,他們帶給這一片土地的,不是一如既往的戰亂和苦難,而是新生和復興。

————————————

洛陽,龍門。

龍門遠離洛陽城,是洛陽周圍除了北邙之外少有的幽靜之地,北邙那地方自然是沒有人願意久留,帝王陵墓、名臣將相墳冢連綿起伏,在任何時代的人看來都未免陰氣過重。

相比之下,伊水岸邊的龍門,作爲書院自然是再合適不過。

北魏時期陸續開鑿的大佛,有的已經完工,有的不過只露出來佛的輪廓,並且多數都在之前的滅佛中被破壞掉了,然而還是有一些倖存的,俯瞰悠悠伊水和漫漫山路,爲這龍門平添幾分莊嚴肅穆的氣氛。在之前就已經有不少隱士匯聚龍門周圍,等待亂世結束。

龍門是朝廷選定的太學之地,也是看中了這裡的肅靜和學術氛圍。

龍門書院已經開始動工修建,而龍門書院的招生甚至要在書院完全建好之前。

朝廷穩定北方日久,急需通過書院向北方灌輸大漢的文化並且招募北方士子爲大漢所用,等到一個規模龐大的書院建設起來,那就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了。

裴矩走馬上任之後,吸取大漢之前組建成都書院、金陵書院等等的經驗,先徵辟龍門既有的一些寺廟僧院改爲書院,甚至就連周圍不少茅舍都沒有放過,反正這些屋舍多數都已經荒廢,就算少數還有主人的,面對朝廷的重金,也不會拒絕,僅剩下的一兩個釘子戶,那就不好意思了,裴矩可不打算跟你講道理,要麼你可以選擇進入書院中成爲一名校工,由書院統一安排,要麼你就問問隨行禁衛軍的刀刃是不是足夠鋒利了。

敬酒不吃吃罰酒,可不好。

因此很快龍門書院就有了自己還湊合過去的校舍,準備招生。

聽聞這個消息的李藎忱,也只能感慨一聲,這個時代的人還是不懂學區房的寶貴啊。而裴矩的乾淨利落,也讓李藎忱更加確信,自己所託還算正確。

龍門書院就是未來的太學,或者太學的名字就是龍門書院,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太學選定這裡,自然說明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不少私人書院也都陸陸續續在龍門書院周圍破土動工。

這些私人書院名義上不屬於朝廷,但是實際上背後多多少少都有朝廷各部以及內府的身影在,比如龍門工學院,背後就是工部在支持,而龍門醫學院,背後自然就有內府的資金注入,只不過大家明面上還是不能打破官方教育由禮部主持的規矩,除此之外,也是能夠讓民間的資本更順理成章的進入到辦學當中。

無論是民間的工坊、藥房還是其餘的各行各業,在意識到書院不但能夠培養當官的人才,還能夠培養本行業的精英人才之後,自然都不介意在本行業的專業書院之中傾注資金,通過簽署人才引進協議以及獲得更多就業宣傳機會等方式,在這些學院的人才畢業時獲得更大的優勢,以獲得更多專業人才。

尤其是科技的快速進步,讓各個工坊都能意識到,只是一直抱着原本的技術,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淘汰掉,所以必須要儘快引進更多掌握有更先進理論知識的人才,至於在學院的建設上投入點小錢,那對於財大氣粗的他們來說,還真不算什麼。

有了他們在背後的支持,各式各樣的學院自然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甚至動作快的,建設的比龍門書院還要麻溜,而且還有工部就近監督,質量也有保障。

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
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