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帝國的聚寶盆(一)

張靚瑩穿着明黃色的背心,花短裙,鱷魚皮製涼鞋,揹着包包,活力十足地跳下了馬車,落在了碼頭上。

修長的腿好像是她的名片,自信而輕盈。還有小巧嫣紅的嘴,洋溢着最最燦爛的微笑。

路上見到的相識的百姓,都含笑向這個爲人隨和的總督打招呼。

他們的總督大人,是那麼的年輕,就象人們的鄰家女孩,卻辦事麻利,處事老練,爲他們解決了無數的問題,人們衷心地愛戴着她。

張靚瑩來到的碼頭是個客貨兩用碼頭,它是現定名爲“巨港”的南洋行政區首府中最熱鬧的地區(也是整個南洋最熱鬧的地區),到處都是人和貨物,貨棧、酒吧和旅店比比皆是。

戰爭的創傷已經被醫治了大半,已經不再見到戰火的痕跡,停了不少大貨馬車準備裝卸物資,熙來攘往,人氣旺盛。碼頭上文質彬彬的華人急急地算着賬,當地的土著婦女和從馬六甲海峽那邊大陸招募來的土著在粗野地開着玩笑。

那些土著所在的地方,不屬於南洋,帝國對他們相對待遇寬厚,不殺不宰,一般只要五年的考驗期,就能入籍帝國,他們做的是粗活,後來,南洋又從阿三大陸那裡招來了一些“賤民”,做最低下的活兒,也有一些阿三跑來做生意。

南洋區兩個總督雖是女流之輩,都是堅定的中華帝國主義者,阿三是不允許在南洋傳教,在南洋做工的阿三,工期滿了,就要回返故土。反倒是帝國本土,居然“有容乃大”,接納了阿三神教,當然,絕對不會有等級制的。

原來的南洋土著,都被南霸天花木蘭盡情縱兵殺光,隔了一條海峽,土著待遇就差了天與地!

南洋嚴重缺乏勞動力,張靚瑩想方設法去帝國本土招來移民,通過互聯網,她在建業那裡聘了一家“廣告公司”和設立了辦事處,由廣告公司在報紙上登廣告,各地貼街招,熱情揚溢、大吹大擂、張婆賣瓜地說明南洋豐富的資源、優美的風光,鼓勵大夥兒,要想發大財的,那麼就趕快來吧。

去一些適齡男子比較多的地區那兒(不去經濟發達地區)做花車巡遊、露天SHOW式廣告,辦事處的人員都得到張靚瑩的承諾,按人頭給他們付給“勞務費”,並且移民人數每上一個臺階,再有賞金。

因爲辦事處是得到錢去“賣”人口到南洋,那些人口,在急需人手、急得差點得了紅眼病的張靚瑩的眼中,就象買來養的鼻子還粉嘟嘟的豬仔那麼可愛,是以南洋移民到來被稱爲“賣豬仔”。

儒家的觀念是“大丈夫不言利,君子言義,小人言利。”被皇帝大改特改,改爲新儒家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在厚利的誘惑下,那些人員,使盡渾身解數。全力拉客,他們施展天花亂墜的技能,把南洋說成了天堂,去到哪兒就能過上新生活。

再加上中央的支持,還是非常有效的,一年內完成了一萬三千個移民的指標,把他們全部賣豬仔賣到了南洋。

那些豬仔,有攜妻拖兒帶女,渴望過上新生活的成年男子民,也有農村中無望繼承土地的男青年、還有一些城市流民。(帝國實施授地法,土地每戶有一百畝,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其他的孩子無權繼承)。

現在,張靚瑩親自接船,接新一批到來的豬仔,約八百人,帝國本土都是成批批發豬仔而來。

即將進港的船隻,在入港前,已經被面臨大海,坐落在半山腰的總督府裡的張靚瑩發現,就趕着過來迎接。

來到的是十條明輪貨船,海軍最新式的螺旋槳還沒有用於大規模用在客貨船上

愚蠢的土越當國時,什麼都搞得一團糟,華人現在則將整個碼頭都蓋了頂,以防陽光,出到外面,有茂密的林萌道防曬。

徐徐泊岸的船上,新移民驚訝地注視着藍天白雲下鬱鬱蔥蔥的新城市,更令他們驚奇的是一個陽光女孩笑容滿面地向他們揮手道:“嗨!歡迎大家來到南洋!”

這次到來的共有千多人,領隊向張靚瑩報告道:“出發前八百一十七名新移民,實到八百一十七人,可爲四百六十一戶(大部分是單身),請總督大人驗收(豬仔)!”

過關時點驗人數,確定後,張靚瑩在接收單上籤上了自己的大名和蓋上印章。

除了新移民,還有二百多名商人、夥計和打着小旗引領下的旅行團和一千六百頭優質奶牛。

歡迎了大家,張靚瑩手指遠處半山腰上的一套房屋道:“這是我的總督府,歡迎大家到哪裡多坐坐!”

忙個不停,她一下子跳去看奶牛了,那些可是基因奶牛,適應性很強,產奶量大,帝國政府對於子民,有着承諾,所有的孩子每天有免費牛奶,即使在南洋,也不例外,集中在學堂的孩子能很正常的喝到牛奶,一些住得偏僻的孩子,可能放假後吃不上牛奶,帝國政府幹脆以半價,賣一頭奶牛給那些家庭!

有賴於農業的解決,絕對不會出現餓死人的現象了,人們想的是,如何發家致富。

手撫着溫順的奶牛,張靚瑩雙眼發亮,YY着小子民喝了牛奶,快高長大。

旅途辛苦,新移民先去休息,明天再開歡迎會,他們帶來的行李不多,搭乘上備好的馬車,迤邐向着接待賓館出發。

先看街景,城市很小,可是市容美麗清潔,是一座“花園城市”,到處是鮮花,一間間的屋子被大樹遮蓋着,那些樹木的樹葉,綠得髮油,生機旺盛。

路上的行人也是生氣勃勃,有騎馬、坐馬車的勿勿趕路、用力蹬着自行車的的人,十六七歲的少年頭戴頭盔,踩着滑板超過了馬車!

巨港城很小,遠遠不如本土的大城市,但是它有着蓬勃向上的精神,今天的巨港,是根小樹苗,假以時日,它必將成爲參天大樹。

到達賓館,房屋建得並不富麗堂皇,但居於綠樹成蔭、鮮花成海中,環境十分優雅,大家分散居住,皆爲單人房、雙人房和三人房,無大通鋪,有獨立衛生間,房內瓷磚裝修,窗戶和門皆有防蚊蟲紗網。

接待的官員和待者很熱情,新移民非常滿意。

此時張靚瑩正陪着新移民中的三位工程師喝茶,他們是造船工程師,受聘於江南造船廠,到南洋開建新船廠,主要生產蒸汽船。

他們叫做王定、張康和曹統,都很年輕,看到張靚瑩身材高挑,瓜子臉蛋,秀眉細長,直鼻薄脣,骨肉勻稱,是一個典型的活力美女,令到他們心魂俱顫。

不過他們看到張靚瑩手中套的金龍手鐲,只能絕望,因爲看到龍有五爪,她是皇家的女人。

大家談起了正事,張靚瑩介紹道:“我們已經給你們準備了三個地方,明天你們去看看,準備建立船廠,那塊土地將以優惠價賣給你們。”

曹統沉吟道:“這個,需要官府貸款給我們,或者爲我們擔保。”

張靚瑩稍稍吃驚道:“按一般情況,官府是不能貸款給你們私人的,以你們江南廠那麼大的船廠,應該向私人銀行貨款。”

曹統搖頭道:“我們江南廠接到的蒸汽船訂單多極了,軍隊將不造帆船了,還要把所有的帆船轉爲蒸汽船,軍船的任務壓得我們喘不過氣,我們到處擴張,還購進小船廠製做民用船,已經把銀行的信用額用光了。”

“哦……”思考了一會,張靚瑩毅然道:“好吧,我與本區的鄉議局商量一下。

……

不顧中午時的暑熱,她坐上馬車回總督府。

那是一座漆成白色的三層樓房,叫做白宮。

雖然皇帝沒有冊封張靚瑩爲妃,不過她居住辦公的地方叫做宮,也無不妥。

白宮是新建的羅馬式建築,張靚瑩是新新人類,不按常規出牌,她從當時皇帝來的旗艦上的皇家藏書發現了一幅叫做“白宮”的圖片,就拿着圖片,要求建築公司仿造。

半年後峻工,白宮有150個房間,其中一層和二層的一部分對所有的華族開放,任何華族,都能不經申請而來,張靚瑩也經常與普通的華族見面,叨家常,共商發展大計。

人們從東門進入白宮,走廊的牆壁上掛着皇帝與二個皇后的像。大廳多是以室內陳設和牆壁顏色命名,如“金廳”、“藍色橢圓形大廳”、“荷緣廳”、“榴紅廳”等。

白宮有四個橢圓形大廳,其中黃色橢圓形大廳是會客室;綠色橢圓形大廳是總督大人的起居室;紅色橢圓形大廳是總督辦公室,二位女總督無分彼此,一起辦公。

白宮內還有一些藝術品,除了華族的,還擺着帝國搶來的土著用的物件,例如新奇的木雕。

張靚瑩邊走邊向衙差吩咐道:“下午準備召開鄉議會,商量財會開支,你們去叫議員們來吧。”

作爲新區,又由於是皇帝的女人主政,因此中央每年撥款三百五十萬兩白銀之巨下發南洋,連撥五年,並且不用上交賦稅,以充分放水養魚。

按官府新體制,中央下撥的款項,除了專門指定給具體的項目之外,款項將和地稅一起,歸鄉議局決定開支,用於地方,由鄉議局投票通過使用,因爲這是地方事務!

中央已經開始放權,不再事事皆管了。

鄉議局,並不是一個擺設,權利也越來越大,是隨着經濟的發展而增加權利的,早期的鄉議局,最主要是監督權,那時期,就算皇帝想給他們財政權也不行,因爲沒有多餘的錢給地方自由分配。

現在就不同了,經過長達三十多年的發展,一直以經濟人口發展爲綱,軍事上也不窮兵黷武,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高達五千五百萬兩白銀(或者貫銅錢,摺合價),各個地方政府的地稅收入也近二千萬兩白銀。

對於地方的開支,總督有提議權,但無決定權,不過,對於地方事務,總督有否決權,鄉議局的提案只要二分之一的簡單半數通過即可成立,被總督否決之後,需要三分之二的票數才能推翻總督的決定。

冷兵器年代,讓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權,有利於地方建設,但全國性事務,李亦奇是牢牢抓緊不放的,任何鄉議局無權干涉中央(有建議權)。

因此,張靚瑩因地方事務要用錢,必須經過鄉議局的同意。

……

現在人口不多,象樣的地方不多,鄉議局並不大,是個15個人迷你型鄉議局,就設在白宮一樓辦公和開會,決定地方事務。

開會是開放性的,皇帝有詔,除了機密事之外(這種事很少見),平時官府、鄉議局的大門大開,任何合法的子民,都有權利去旁聽會議,只需要保持安靜,特別是小子民,學堂經常組織他們去旁聽會議,回去寫報告,當爲社會實踐。

地方事務,不止是官府、鄉議局的事,而是全體子民的事兒。集思廣益,全民參與,讓子民打心眼地想到這個國家,自己也有份。

愛國,不是空口說的,傾注了感情的地方,就會愛上它,不會想着造反。

好了,現在到了時間開會,拖了半小時,斷斷續續來人,鄉議局只到了7位衣冠楚楚的鄉紳,大家面面相覷,因爲按帝國法律,出席會議的鄉議員們,必須達到法定人數的80%即12人以上開會纔有效。

只得派人去找,又來了四個人,回報說有二個議員去了普列馬城,一個議員出了海,還有一個議員說他沒空來!

當時經濟繁榮,買賣興隆,時間寶貴,議員不願開會。

那個議員的生意做得很大,是本地數一數二的木材商,與新移民同來的有幾名大陸生意佬,談起了生意,議員不想來開會了。

普通的聽差是叫不來他的,議員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張靚瑩十分惱火,馬上叫臨時來當本區國民警衛隊隊長的曹洪道:“麻煩曹子廉將軍去叫那個傢伙……。”

曹洪爽快地跟着聽差去那位可尊敬議員談生意的茶室,要求他去開會。

很快,曹洪回來了,議員在他的肩頭上。

當時曹洪去到茶室,要求他去開會。

議員表示異議,他說他很忙,曹洪勸說了二句,不聽,還大發脾氣。

脾氣同樣暴躁的曹洪把他舉起撂在肩上,扛着他回到白宮開會!

感到丟了面子的議員大聲抗議,可是他無權彈劾軍隊的軍官。

這是工作中小小的縮影,這樣的事情不是少見,而是常見,商業、生產太繁榮了,鄉議局的議員經常很少有時間出席會議。

噯,下次不選他當議員,讓其他的人當議員?也差不多!

話又說回來,正因爲時間寶貴,所以十分鐘之內,快手快腳地通過了三道撥款的決議,其中決定了撥款五十萬兩白銀建造一間船廠,以10:2通過。

張靚瑩語錄:“如果你能忍受得住興奮,那麼南洋生活真是太有趣了!每天都有驚喜!”

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2節 戰略決策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6節 貴霜風雲之京師事變第41節 中華文化第4節 羣英會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47節 南洋公猴子絕種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引子第14節 離奇經歷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34節 西進序曲第4章 20節地形引子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第23節 棒子夷族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18節 酒色醉人(二)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8節 致命絞索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25節 戰前動作第4節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12節 至強洗腦第19節 孟獲之死第14節 離奇經歷第63節 天災人禍第31節 馬家遊江南(二)第4節 我們走在金光大道上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50節 羅馬娛樂時光(三)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37節 過大年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第43節 南匈奴滅族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42節 全部剝光豬第18節 落定人才第56節 奧古斯妲(一)第34節 曲盡人散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31節 馬家遊江南(二)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2節 走馬上任第23節 周瑜的下場(一)第15節 慶祝勝利第57節 奧古斯妲(二)第28節 人渣皇帝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21節 勝利進城第16節 友情PK第54節 元宮秋(二)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9節 君心兩面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8節 致命絞索第75節 希臘有戰火(五)第35節 君臨ROMA第47節 張飛VS典韋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9節 真是無恥第37節 何爲極樂?第58節 希臘美女第33節 天潢貴胄第5節 天時到了第38節 收復高盧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42節 襄城交兵第7節 綠帽危機
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2節 戰略決策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6節 貴霜風雲之京師事變第41節 中華文化第4節 羣英會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47節 南洋公猴子絕種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引子第14節 離奇經歷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34節 西進序曲第4章 20節地形引子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第23節 棒子夷族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18節 酒色醉人(二)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8節 致命絞索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25節 戰前動作第4節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12節 至強洗腦第19節 孟獲之死第14節 離奇經歷第63節 天災人禍第31節 馬家遊江南(二)第4節 我們走在金光大道上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50節 羅馬娛樂時光(三)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37節 過大年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第43節 南匈奴滅族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42節 全部剝光豬第18節 落定人才第56節 奧古斯妲(一)第34節 曲盡人散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31節 馬家遊江南(二)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2節 走馬上任第23節 周瑜的下場(一)第15節 慶祝勝利第57節 奧古斯妲(二)第28節 人渣皇帝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21節 勝利進城第16節 友情PK第54節 元宮秋(二)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9節 君心兩面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8節 致命絞索第75節 希臘有戰火(五)第35節 君臨ROMA第47節 張飛VS典韋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9節 真是無恥第37節 何爲極樂?第58節 希臘美女第33節 天潢貴胄第5節 天時到了第38節 收復高盧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42節 襄城交兵第7節 綠帽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