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

很多人把孔子作爲儒家的開創者,但其實孔子的偶像是周公。而周公對華夏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禮”。

按照“禮”的要求,哪怕大家都知道很多事情是走過場,但有些過場卻必須要走。

從萬曆四十六的三月初,萬曆明確下旨準備退位後,整個北京城的官員們都忙碌了起來。

先是衆臣們紛紛向萬曆上本,表示皇上您身體康健,正當盛年,爲何要棄羣臣百姓於不顧呢?別走啊,留下來繼續帶領我們吧。

然後萬曆表示,朕是真的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而且太孫英明神武,完全可以比朕做得更好,所以,朕還是退下來吧。

如此一方勸阻,一方堅持,往返三次後。羣臣們才‘無可奈何’的接受了萬曆的禪位。

之後羣臣們就對朱由棟進行勸進,說太孫殿下啊,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太孫殿下不要拋棄我們,趕緊登基吧。而朱由棟不管自己心裡怎麼想,也必須說一番自己德才不足,不能承受大位的謙遜之語。這樣勸進、推辭的流程走完三遍,朱由棟才‘勉爲其難’的表示:不是我自己想當皇帝啊,實在是你們都要我當,又沒有其他人站出來接招,我纔不得不當......

這是一個除了鍛鍊寫作水平和表演水平外,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流程。但正是這樣的流程,以及無數的,在實際生活中類似的東西。才造就了中國人含蓄、包容、靈活有彈性,卻又有所堅持的民族性格。以前的朱由棟是不懂的,但是到了現在,他似乎懂了一些。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一點都沒有不耐煩,反而是非常認真的陪着大家把這些流程給走完了。

當然,這段時間,大家也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幹。至少,各地藩王、地方重臣,其實都陸續的收到消息,並迅速的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之後老皇帝退位,新皇登基的事情才進入實質性階段。到了這一年的五月初,欽天監給出了具體建議:五月九日,青龍值日,陽氣極盛,諸事皆宜。

於是,到了五月九日這一天,朱由棟、朱翊鈞、方從哲、溫體仁、吳道南、朱由校、朱常洵等人,於凌晨三點出發,分別前往天壇、地壇、社稷壇、太廟等場所進行祭拜、通報。

到了凌晨六點,初夏的天空露出了魚肚白,諸多王公大臣們在宗人府、禮部相關人員的引導下,全部身着朝服,陸續的進入了紫禁城。

然後樂隊開始奏樂,首輔方從哲在衆人簇擁下,捧着各類詔書、賀表等進入皇極殿,並將其安放在不同的桌案上。

到了早上七點,天色已經完全放亮,朱由棟從承天門進入皇城,然後先是去了太廟親自跪拜、稟告列祖列宗,之後進入午門,繞行慈慶宮,向自己的生母郭氏跪拜。再到乾清宮,向萬曆跪拜。然後萬曆才帶着他,從乾清宮,越過建級殿和中級殿,最後來到皇極殿。

在一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山呼中,萬曆言簡意賅的說了幾句話後,就親自爲朱由棟披上了大明皇帝的禮服、金冠。然後,萬曆便退到了一邊,只留下了朱由棟一個人站在皇極殿門口的臺階上,接受整個廣場上,數千名臣屬的跪拜。

在又是一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山呼中,三叩九拜的大禮完成後,朱由棟正想輕輕一揮袖袍讓大家起身的時候,天空之中,再一次突兀的重雲密佈。

先是無數條顏色各異的神龍,在雲層中穿梭。之後雲層上空突然發出極致的亮光,然後當地上的諸人不自覺的擡頭觀看的時候,就看到雲端上一棟棟金碧輝煌的大殿,大殿之中似乎隱隱約約還有不少人影。

轉瞬之間,一個人影從虛空中大殿走出,向下面拋出了兩個東西。這兩個東西在天空中不斷的放大,到了皇極殿上空的時候,下面的衆人已經分明看見。這兩個東西,其中一個乃是玉璽形狀,平整的那面,清晰的刻着‘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四字。而另一個,則是一把長劍,長劍的劍身上,纏繞着無數的七彩珠和彩玉......

下面的人羣中,突然有人發出驚呼:“傳國玉璽!斬蛇劍!”

就在有人準確的喊出這兩個東西的名頭後,只見天空中的神龍,突然有兩條凌空而下。然後一條咬住傳國玉璽,一條咬住斬蛇劍。之後,這兩條神龍齊齊的飛到朱由棟的身前,向其做臣服跪拜之狀。並將口中的神物,分別伸向了朱由棟的左右手。

迅速反應過來的朱由棟,趕緊的伸出雙手,接過了‘傳國玉璽’和‘斬蛇劍’的虛影。

然後,這兩件神物的虛影就此‘融入’了朱由棟的雙手。緊接着,雲開霧散,天空中的異象頓時消失不見。

“天帝賜下劍璽,吾皇衆神庇佑!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時之間,諸多藩王、衆臣們,再一次的深深腑拜於地。即便是退到一邊的萬曆,也深深的朝着朱由棟俯首。

“檢測到宿主在所在國家登頂,系統啓動。”

“系統?居然有系統?”

“根據衆神的協定,本系統對宿主的作用是......宿主所對應的,乃是北斗第六星,開陽。在中國的民間,這顆星被稱爲武曲。所以,開陽對宿主的天賦加成是,宿主麾下所有軍人對宿主的忠誠度上升一成,當宿主御駕親征時,麾下軍隊士氣全部上升二成。同時,由於開陽星其實是一個聚星系統,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將其最亮的兩顆星看做一顆主星,將其較暗的三合星和密近雙星看做一顆輔星。所以,開陽星登頂後,除上述天賦加成外,您還將獲得一個輔弼名額。宿主可以在自己外出征戰時,將‘輔’鎖定於一人,此人將對宿主絕對忠誠。但是,提請宿主注意,‘輔’一旦鎖定後,除非該人選死亡,否則不可更換。”

這種天賦加成以及輔弼設定,不是催着我以後經常搞御駕親征嘛?

在輕微的震驚之餘,朱由棟很快就回過神來:“系統,我有問題。”

“宿主請講。”

“破軍星的天賦加成是什麼?廉貞星呢?”

“抱歉,檢測到他們不是你的臣屬,你無權查探。”

“......好吧,那麼,如果我的將領本來就對我十分忠誠呢?我的士兵本來就士氣高漲呢?”

“超出滿格的忠誠這種情況出現後,該員將領將會轉化爲能力提升或者幸運值上升,這個是隨機的。士氣超出滿格後,士兵們可以在任何傷亡率的情況下死戰不退......”

“唔,這個作用不錯,很好。看起來我華夏的黃帝,在神界的地位也不是他自己說的那麼低嘛。”

“當然,畢竟宿主穿越前,華夏已經是世界第二強國,事實上的經濟總量第一大國。黃帝在神界的實力已經數一數二。所以他能爲您爭取到開陽這樣的天賦。”

“我明白了,謝謝。”

回過神來的朱由棟,看到整個廣場上的衆人還是深深的埋首拜伏於地的樣子,嘴角不自覺的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衆卿免禮,起~”

“謝皇上。”

“朕,上承天命,中得列祖列宗庇佑和皇爺爺厚愛,下賴衆臣效忠和億兆生民擁戴。於今日,登基爲帝。遂定於明年元月,改元天啓。”

“謹遵皇上旨意,吾皇萬歲。”

“天啓者,以天道而啓大明也。天道者,變化無常,變乃天道之常。朕,秉從天道,啓變大明,務求我大明革故鼎新,屹立於全球之巔!”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朕之求變,於今日始之。歷代皇帝,名諱皆需避諱。然,朕之姓名,所用皆爲常用字。若百姓爲此而避諱,則多有不便。朕今日第一道旨意便是,列祖列宗及皇爺爺之名諱,皆需繼續避諱。而從今日起,朕之名諱,以及朕之繼任者名諱,文武百官、億兆百姓,皆不必避諱!”

“皇上仁愛百姓,大明之福。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
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