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

在去年十二月清查南京周邊軍戶行動開始後,不要說南京周邊的衛所官員,便是全國各地其他衛所的什麼小旗、總旗、百戶、千戶甚至指揮使什麼的,只要聽到了這個消息。個個都把脖子豎了起來,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的看着南京方向。

結果,太孫殿下在拿到清查結果後,什麼狠話都沒說,什麼具體的事情也沒做。

開國的時候就有六萬多戶的南京十二衛,兩百多年下來,繁衍到六十萬戶都是算少的。結果居然只剩下了幾千戶?那些人到哪兒去了?

其一,軍戶逃亡,然後到地方上通過僞造黃冊變成了民戶——這算是最好的,畢竟,民戶也要給國家繳納賦稅應徭役嘛。

其二,軍戶逃亡,直接成爲流民——這是最糟糕的,因爲會嚴重影響國家穩定。

其三,成爲衛所各級官員,特別是千戶、指揮使乃至五軍都督府將領的佃農、奴僕,被這些大佬們給隱藏了起來,從國家戶口上消失了。

其四,大明的軍戶也是可以科舉的,有明一代兩萬七千多名進士,其中有6506人都是出身軍戶(在這裡面最出名的就是張居正)。按照大明民間的慣例,一個人一旦中舉,必須接受鄉鄰的投獻,也應該接納一定數量的貧苦鄉鄰成爲自己的佃農,否則就是不地道。這民間風氣都是如此,更何況大多數人中舉後會主動的擴張自己的土地和佃農人數呢?而軍戶出身的人中舉後,擴張土地和佃農時,是不是要優先考慮軍戶?

所以,清查軍戶的事情,在沒有萬全的準備和絕對的力量之前,也就只能清查一下,後續的事情諸如清查逃亡軍戶,清查隱匿人口,清理衛所土地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想當年,正統、景泰年間的于謙,就是因爲清查了全國的衛所,直接劃掉了一百萬的軍戶空額。結果他被處死的時候,衛所制度的直接利益關係人武將羣體們就不說了,便是文臣這邊,有多少大臣不都是樂見其成?

所以,清一清就完了。後續的事情,朱由棟至少現在是一點都不想做。

當然,這清查的結果肯定是瞞不住的,南京的御史們聽到這個結果後也肯定是要集體上本彈劾柳懋勳的。而朱由棟的處理是:讓柳懋勳辭去南京守備勳臣的職務,當代魏國公徐弘基接替。

這就完了?

對,這就完了。

不過嘛,太孫殿下在南京這兩年做的事情不少,手腕也着實厲害。所以,這一次沒有人認爲太孫殿下是知難而退了:殿下現在不發作,以後搞得不好是要算總賬的。

但是呢,這會兒畢竟是萬曆朝,朝綱還算是嚴整。所以各地衛所的官員們也不敢鬧騰:殿下什麼都沒有做啊,最多就是撤了一個柳懋勳。那算什麼事?老柳撈了這麼多年,也該換個人上來撈了嘛。總之,我們這個時候一定要把尾巴夾緊一些,千萬不能吸引太孫的注意。如果太孫真的要徹查全國軍戶,最後太孫肯定沒有好下場,但是在太孫下臺之前,也肯定有人會倒血黴。所以,這時候千萬要把自己藏好,沒必要犧牲自己去爲大家謀福祉啊。

行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核武器什麼時候最有用?當然是在發射井裡的時候了。在朱由棟沒有真正的把清理軍戶的大刀砍下來之前,各地衛所的官員們總是有所畏懼的。這樣一來,朱由棟在後續的操作中,哪怕稍稍的侵犯了他們的一點利益,這些傢伙也會忍耐的。

這就足夠了。

1609年的4月,朱由棟以鎮守南京儲君的身份給萬曆上了一道奏章。

在這道奏章裡,朱由棟說:最近,我在清查南京周邊衛所軍戶中發現,以前太祖皇帝設立的橫海衛已經名存實亡了。滿額五千六百戶的橫海衛,現在實際只有靖江島上還有三十餘戶。太祖設立橫海衛的初衷,是要保護長江的出海口,防備海上之敵通過長江進犯大明。現在,西方的紅夷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明沿海,橫海衛的責任越來越重要。但是現在僅存三十餘戶的橫海衛,很明顯是擔不起這個責任的。所以,重建橫海衛非常有必要。

而且,現在國內不少商人,都不通過月港進行正常海貿。他們貪圖長江水運的便捷,直接在長江口出海。如此行爲,造成國家商稅的大量流失不說,還影響了江浙一帶老百姓們安心種田的心境。使得很多百姓都踊躍的投入走私活動,並且把大量的土地用來種植桑麻、茶葉,以至於糧食減產。重建橫海衛,除了秉承太祖初衷,拱衛南京之外,還能夠減少走私,爲國家增加稅收。同時還能扭轉長江下游兩岸大量糧田被改爲桑田的現狀。

至於重建橫海衛的人員,國家現在流民不少,前些年黃河、淮河水災產生的災民至今還有幾十萬沒有能夠有效安置。所以,重建人員可以從這些人裡選取。

重建橫海衛後,國家不需要像軍鎮兵那樣給予軍餉。相反,由於橫海衛的主要職責之一是在長江出海口附近負責緝私。因此,國家反而可以從橫海衛這裡收取到一定的錢糧。朱由棟在奏章裡估計,每年大概能給國家提供五萬兩的收益。

而重建橫海衛的地點,當然是在靖江島上。畢竟這個島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金陵下游,江海門戶。扼其要衝,捍衛全吳。

當然,靖江島上現在已經設縣,而且人口繁盛,出產也極多。但是未來的橫海衛主要是以水軍爲主。所以,這橫海衛不需要像其他的衛所那樣分配太多的土地。只需要把該島南岸沿長江一帶的沙地劃給橫海衛就行,反正這些沙地出產也不好,當地百姓更看重的是該島北岸的土地:那裡已經快要和江北的泰州連爲一體了,水流緩慢不少,土地也極爲肥沃。

總之,如此安排,既能爲南京留都的安全增加保障,也能爲國家減少流民災民負擔,還可以爲國家增加賦稅,同時基本不擾民。故而,這個事情完全可以辦!

如果皇上允准,請爲橫海衛派遣新的指揮使、千戶、百戶等軍官。並請兵部爲新入橫海衛的流民重建軍籍。

這道奏章,是袁可立教朱由棟寫的。可以說,這道奏章充分體現了袁先生的水平。

首先,只說橫海衛的事情,不說整個南京十二衛,武將們的心裡就好受了很多。

其次,橫海衛這個衛從起建立起,主要職責就是防備海上之敵。所以,他的屬性是水軍,而水軍本身就沒有多少屯田。既然本身就沒有多少屯田,那麼歷代衛所長官其實也沒能貪多少。而且橫海衛從永樂年間起就基本荒廢了,也就是說,他的軍戶流失早就流失得差不多了。總之,現在的南京各級武官們並沒有從橫海衛那裡得到什麼好處。故而整頓橫海衛,不會引起南京既得利益武官們的反彈,非止如此,還會讓南京甚至全國的武官們覺得太孫殿下會爲人,會做事!

第三,從流民、災民中選擇人員重建橫海衛,這是在爲相關地方的官員減負,所以地方上的文臣們舉雙手贊成。

第四,橫海衛復建後,其主要職能是清查長江口的走私。這對於南直隸的海商們來說肯定利益受損。但是你要注意到的是:南直隸商人們的代言人東林黨前段時間才被重創,這會兒暫時翻不起什麼浪來。而且長江口緝私一旦取得成效,全國的物流重心必然會向浙江、福建、廣東轉移。故而,除了北方籍官員大力支持外,籍貫在這三個省的官員肯定是大力支持。

第五,太孫殿下說了,橫海衛復建後,不要朝廷劃撥多少屯田,也不需要去侵佔已經被老百姓開墾出來的良田。反而能夠每年給朝廷掙錢。如此一來,就算兵部不幹,戶部也要大力推動!

第六,橫海衛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要復建,各級軍官是要從全國調過去的。於是兵部也會大力支持——多了這麼多職位,你們這些臭丘八還不趕緊的拿錢來喂老爺?以便把你們家裡那麼多的兒子儘快的安排一個實缺?這個衛可是太孫殿下親口說了能賺錢的,可是肥差啊!

總之,如此一番操作下來,反對的力量被降到了最低,贊成的力量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而朱由棟拿到了組建新軍的名義不說,還名正言順的可以從全國各個將門抽調年輕武將!

所以,當初在南華宮看完袁可立交過來的草稿後,朱由棟情不自禁的學了曹孟德:“袁先生就是吾的子房啊!”

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
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